教育界与这种神经质的表现同流合污,装聋作哑地把严峻的问题限于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如何建立标准;最佳的考试方法是什么;什么时间、如何安排考试;要不要举行法式结业考以及一年是否应该分为六个学期等。 这样的惺惺作态既是不负责也是胆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道德事业。它的方方面面都或明或暗地充斥着价值观说教:什么东西值得学、应该以什么人为榜样等。所谓“标准”和“恰当”等辞藻圆滑地处理了教育内在的道德问题。这些辞藻只是表面中性,因为只需问“标准是什么的标准?”“恰当是什么的恰当”,就可以攫取出辞藻之价值倾向性。只有当我们设定标准指的就是统考成绩——统考会将出勤率和被开除的记录考虑在内——才不会存在道德问题。 尽管有的地方时不时的冒出来要培养“世界级员工”这种神秘怪兽的说法,大多数国家的教育部长们还是倾向于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赛场上同新加坡、芬兰等国家一决高下。这个项目是以分数论英雄,而不管分数能证明什么。考试分数只能代表我们最基本的价值观与想法,并非最终目的。很多学生考完试没多久就把所学知识抛到九霄云外,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教育的意义在于你忘记学校所教的所有东西之后还有什么。”因此当学生寒窗苦读12年之后,他们能沉淀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对于这一问题,很多政府都故作沉默,或者至多不痛不痒的说:“能得到上大学的机会”,仿佛所有学生都巴不得想上大学(他们似乎忘了英国的大学只能容纳一半稍多的中学生)。 并非只有政治家才会这么想。我常给校长们作讲座,期间会向他们描述这样的一个情景:假设你遇到一个多年以前从你们的中学毕业的年轻人,他突然拦住你,感谢你曾给予他出色的教导。你感到不解,因为你记得那个学生只勉强获得了两个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而已。因此你猜想他指的一定是在学校交了很多朋友,或是他曾在电影《战马》(该片的原型小说作者曾是教师)中扮演了一个角色的缘故。的确如此,他说道,但我并不是指这个——我指的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这是你就会不明所以,想问个究竟,而他会如何回答呢? 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想不明白,说明我们思维懒惰,大脑生锈。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进化了百年有余,倘若一半的青年仍不能获得像样的中等资格、上百万的毕业生阅读都不过关、成千上万的学生厌学(他们本身并不懒惰也不笨,而是他们觉得学校教的知识毫无用处),毫无疑问是到了深深地反思一下教育的目的和价值的时候了。 <
评分挺好的涵盖了东西方的主要哲学思想
评分挺好的涵盖了东西方的主要哲学思想
评分很喜欢要说好多遍,沉甸甸的,当然也很贵,哲学,难在它要结构我们自己大脑中无形存在的本身,却又不让我们的五官施展本领,还好,从史读哲,会清晰一些,而从图观史,又是清楚的多了,虽然,图不能代替一切,代表ie,但想象如果有了图的基础,哲便降落凡间,无所谓哪里着地。
评分当阳明用诚、乐、定规定心之本体的时候,这些范畴显然是指本然的心境或心的本然状态,而不是指心的内在本质。因此,诚、乐、定只能用以表征“心”,而不能用来表征“性”。因此上节所述阳明对心之本体的说法,都不能换位为传统意义的作为本质概念的“性”。在阳明哲学中,心之本体虽然是“本体”,但既然叫做本心,就仍然保有心的性格;心之本体作为“能视听言动”的,仍有“灵”的性格,就是说本心至少逻辑上有思维的功能,而“性”的规定无论如何也不包括这一点。心之本体可以是明觉、良知,就是说它可以有知觉的功能,可以直接现实为“见父知孝”、“见兄知弟”。当一切私欲去除净尽之后,心之本体就朗现为全部意识。用理学的话来说,在这些方面,心之本体是可以为“已发”的,而“性”在传统的理解中,作为本质的范畴,只能是作为自身不呈现的未发,无论如何是不能变为已发的。
评分当阳明用诚、乐、定规定心之本体的时候,这些范畴显然是指本然的心境或心的本然状态,而不是指心的内在本质。因此,诚、乐、定只能用以表征“心”,而不能用来表征“性”。因此上节所述阳明对心之本体的说法,都不能换位为传统意义的作为本质概念的“性”。在阳明哲学中,心之本体虽然是“本体”,但既然叫做本心,就仍然保有心的性格;心之本体作为“能视听言动”的,仍有“灵”的性格,就是说本心至少逻辑上有思维的功能,而“性”的规定无论如何也不包括这一点。心之本体可以是明觉、良知,就是说它可以有知觉的功能,可以直接现实为“见父知孝”、“见兄知弟”。当一切私欲去除净尽之后,心之本体就朗现为全部意识。用理学的话来说,在这些方面,心之本体是可以为“已发”的,而“性”在传统的理解中,作为本质的范畴,只能是作为自身不呈现的未发,无论如何是不能变为已发的。
评分作者众多,每人的学术观点不一而不能整体一致。同时,作者也并非都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入门看看还行
评分不错不错,很好的 书。内容丰富,易学易懂
评分还可以的说吧不是第一次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