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 [Encyclopedia of Rivers and Lakes in China:Section of River Basins in Northwest Region]

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 [Encyclopedia of Rivers and Lakes in China:Section of River Basins in Northwest Reg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委员会 编
图书标签:
  • 中国地理
  • 西北河流
  • 河湖志
  • 水利
  • 环境科学
  • 自然地理
  • 地方志
  • 百科全书
  • 流域
  • 水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25665
版次:1
商品编码:11581441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Encyclopedia of Rivers and Lakes in China:Section of River Basins in Northwest Reg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以我国河流湖泊的当代水文水资源状况为主、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为辅,涉及地理、历史、环境、生态、农业、文化、经济和社会等领域,以现有权威水文资料、史志资料为依托,借鉴《水经注》的行文方式,通过图文并茂的装帧版式,对我国河流湖泊的基本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加工和提炼,客观描述当今中国河流湖泊的基本状况,反映21世纪初人类对江河湖泊利用、保护、治理的新理念,是一部具有重要存史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的权威工具书,可为水利部门、社会各界乃至国际人士提供新颖、系统、准确、便捷的参考信息,为我国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目录

编修当代水经服务千秋伟业——《中国河湖大典》序
编纂说明
《西北诸河卷》前言
内陆河湖水系
一、羌塘高原内流区河湖
10.3羌塘高原内流区河湖
10.3.190盐湖
10.3.191海丁诺尔
10.3.191.1海丁河
10.3.192库赛湖
10.3.192.1库赛河
10.3.193卓乃湖
10.3.193.1卓乃河
10.3.194错达日玛
10.3.195可考湖
10.3.196可可西里湖
10.3.196.1饮马湖
10.3.197勒斜武担湖
10.3.198涟湖
10.3.199月亮湖
10.3.200移山湖
10.3.201西金乌兰湖
10.3.201.1洪水河
10.3.201.2倒流沟河
10.3.201.3陷车河
10.3.201.3.1永红湖
10.3.201.4还东河
10.3.202明镜湖
10.3.202.1盼来沟河
10.3.202.2明镜西河
10.3.202.2.1节约湖
10.3.203豌豆湖
10.3.204乌兰乌拉湖
10.3.204.1等马河
10.3.204.2跑牛河
10.3.204.3小沙湖
10.3.205阿牙克库木湖
10.3.205.1依协克帕提河
10.3.205.1.1依协克帕提湖
10.3.205.1.2库木开日河
10.3.205.1.3皮提勒克河
10.3.205.2色斯克亚湖
10.3.205.3库木库勒湖
10.3.205.4克其克库木库勒湖
10.3.205.5贝勒克勒克湖
10.3.206鲸鱼湖
10.3.206.1玉浪河
10.3.207阿其格库勒湖
10.3.207.1哈夏克力克河
10.3.207.2艾梗乌塔木各河
10.3.207.3阿其格库勒河
10.3.207.3.1月牙湖
10.3.208塔什库勒湖
10.3.209朝勃湖
10.3.210长虹湖
10.3.211半岛湖
10.3.212黄草湖
10.3.213工字湖
10.3.214阿克赛钦湖
10.3.215萨利吉勒干南库勒湖
10.3.216列腾格湖
……
独流入海水系
附录
索引
插页目录

前言/序言


《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是一部系统梳理、深入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河湖地理、水文特征、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情况的百科全书式巨著。本书以其详实的资料、严谨的考证和宏大的视野,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西北水系画卷。 内容聚焦西北水脉: 本书的核心内容围绕中国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河流和湖泊展开。西北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孕育了许多重要的内流河、外流河以及高原湖泊。本书将这些水系按照地理区域和流域进行划分,对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重要的湖泊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 河流部分: 重点介绍了黄河上游及支流、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如金沙江、雅砻江等流经西北区域的部分)、塔里木河水系、额尔齐斯河及其在中国境内的流域、黑河流域、石河流域、伊犁河水系、疏勒河、党河、疏勒南河、罗布泊(作为古老水系的重要节点)、湖泊(如青海湖、纳木错、赛里木湖、博斯腾湖、喀纳斯湖等)及其周边水系。 河流的记述维度: 对于每一条河流,本书都力求从多个维度进行全面阐述。 地理概况: 详细介绍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区域、主要支流、河网密度、流域面积、河道特征(如曲折度、坡降、宽度、深度等)。 水文特征: 深入分析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冰川融水、降水、地下水等)、水量变化规律(径流量、年内及年际变化)、水位、流速、水温、含沙量以及水质状况。 地质地貌: 结合河流的形成与演变,探讨其所处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如高原、山地、盆地、戈壁等)对其水系形态和发育的影响。 气候关联: 分析区域气候条件(气温、降水、蒸发等)对河流径流和水量动态的制约作用,以及河流对区域气候的反馈效应。 湖泊部分: 对于西北地区的湖泊,本书同样进行了详尽的梳理。 湖泊成因与类型: 探讨不同湖泊的成因(构造湖、冰川湖、堰塞湖、咸水湖、淡水湖等)及其形成的地质和气候背景。 湖泊地理: 描述湖泊的地理位置、湖盆形态、水域面积、平均水深、最大水深、湖岸线长度以及湖泊的容积。 水文水化学: 分析湖泊的水源补给、蒸发量、水位变化、水体循环、湖水矿化度、盐分组成以及水化学特征。 生态环境: 关注湖泊的生物多样性,包括水生植物、鱼类、鸟类以及其他水生动物,并探讨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深度挖掘历史文化与人文价值: 《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不仅关注水文地理的客观描述,更深入挖掘西北河湖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古代文明的摇篮: 追溯古代文明在河湖沿岸的起源与发展,例如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史前文化遗址,以及绿洲农业文明赖以生存的水源。 交通要道与经济动脉: 梳理历代以来,河流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如陆上丝绸之路中的水源保障)、商贸路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民俗风情与宗教信仰: 探讨河湖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习俗、民间传说、宗教信仰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水系在塑造民族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历史变迁与水利工程: 记录历史上人类为适应水环境而进行的伟大实践,如古人的灌溉系统、水利设施的建设与演变,以及近代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成就与挑战。 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本书对西北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生态系统评价: 分析西北河湖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识别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如水资源过度开发、水污染、湿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 保护现状与对策: 介绍国家和地方在西北地区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 可持续利用的探索: 探讨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未来展望: 结合当前的挑战与机遇,对西北河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提出保护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是一部集科学性、历史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学术巨著。 科研基础: 为地理学、水文学、环境科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权威、详实、系统的数据和文献宝库。 决策参考: 为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水资源管理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知识普及: 能够满足广大读者对中国西北地区水系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求知欲,是了解和认识西北的优秀读物。 传承与弘扬: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与水共生的智慧,提升全社会对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总之,《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以其科学严谨的态度、丰富翔实的内容、深刻独到的见解,全面而深入地呈现了中国西北地区壮丽的水域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研究、学习和了解中国西北水系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捧在手里了,这本《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光是沉甸甸的书本重量,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它厚重的分量。我一直对中国的地理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塑造了我们文明的河流与湖泊,更是充满了神秘和敬畏。西北,这个充满苍茫与厚重感的地域,孕育了多少壮丽的河流,承载了多少古老的传说?在收到这本书之前,我脑海中浮现的是黄河奔腾的画面,是塔里木河蜿蜒的身影,是青海湖的辽阔与宁静。然而,我深知,对于这片广袤土地的了解,我所知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的出现,简直就像是我探索西北地理版图的一把金钥匙。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深入了解每一条河流的源头、流向、流域内的地貌特征、以及它们与当地居民生活、历史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我期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地理知识的堆砌,更是一幅生动的西北画卷,能够让我感受到那片土地的脉搏,听到河流诉说的故事。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其史诗般的规模,它必然凝聚了无数地理学家、历史学家、以及无数实地考察者的心血。我期待它能带我穿越时空的隧道,去见证河流的变迁,去感受戈壁的沧桑,去领略那片土地上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我对西北那片魂牵梦绕之地的深度对话。

评分

翻开《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精美的排版和清晰的图文。作为一位对中国地理,尤其是西北地区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权威且详尽的著作来满足我的求知欲。西北,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那里浩瀚的戈壁、连绵的山脉,以及孕育了无数生命的河流湖泊,都让我着迷。《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的出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西北地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包括它们的地理位置、源头、流向、流域面积、水文特征等基本信息。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深入挖掘这些水体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例如,它们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作用,它们如何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灌溉和经济发展,它们又在当地人民的传说和神话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去理解那片土地的辽阔与壮美。

评分

终于,我收到了这本我期盼已久的《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光是看着它厚实的页码和精美的封面,就足以让我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一直以来,我对中国的地理,特别是那些塑造了我们国家壮丽山河的河流湖泊,有着深深的迷恋。西北地区,在我眼中,总是充满了辽阔、苍茫和神秘的气息。那些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地名,如黄河、长江源头、额济纳河,都让我充满好奇。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了解这些河流的地理特征,它们的源头在高山之巅,它们的流向穿越广袤的草原和戈壁。但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些河流背后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它们是如何滋养了沿岸的文明,它们又是如何与当地的民族生活、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西北腹地的窗户,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片土地的辽阔与壮美,感受那份生命不息的顽强。

评分

《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艺术感,那一抹水墨晕染的色彩,勾勒出西北地区雄浑的地貌轮廓,隐约可见的河流如巨龙般蜿蜒其中,瞬间勾起了我对这片土地的无限遐想。我一直以来都沉迷于中国地理学的研究,特别是那些关于我们国家母亲河和广阔湖泊的著作。然而,对于西北地区,我总是觉得了解不够深入。那里独特的气候、地貌,以及由此孕育出的独特水系,一直是我探索的重点。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尽的西北河流湖泊的图谱,从地理学的角度,详细阐述它们的形成、演变、水文特征以及生态价值。但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些河流湖泊是如何与人类文明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如何影响了古代商道的开辟,又是如何成为农耕文明的生命线,甚至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立体的西北,去感受那份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丽,去理解那片土地上生命与水的依存关系。

评分

当我终于拿到这本《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知识分量和历史分量的体现。我一直对中国的地理,特别是那些在塑造国家版图和文明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河流湖泊,怀有浓厚的兴趣。西北地区,在我脑海中总是与广袤的戈壁、巍峨的山脉以及那些生命之河交织在一起。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那些我所熟知的河流,如黄河、长江(作为西北的源头部分)等,有更深入、更细致的了解,不仅仅是它们的基本地理数据,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它们如何影响了沿岸的文明发展,又是如何与当地的民俗风情紧密相连。我也期待能借此机会,去认识那些我可能还不甚了解,但同样对西北地区至关重要的河流和湖泊。这本书的出现,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西北腹地的窗户,我渴望通过它,去探索那些壮丽的河谷地貌,去了解那里独特的生态系统,去感受那片土地上生命顽强的脉搏。

评分

收到《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的那一刻,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长期以来,我一直对中国的地理著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深入剖析一个区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百科全书式作品。西北地区,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充满神秘和壮丽色彩的区域,那里辽阔的土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奔腾不息的河流和宁静广阔的湖泊。然而,我对这些河流和湖泊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记忆和道听途说之中。《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的出版,无疑是我期盼已久的。我迫切地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了解西北地区主要河流的源头、流向、水系构成、以及它们对当地生态环境、气候模式、地貌特征的深远影响。我更渴望能够深入探究这些河流所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比如它们在古代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它们与当地居民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的紧密联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立体而生动的西北地理世界,去感受那片土地的脉动,去聆听河流的低语,去体味那份独特的苍茫与厚重。

评分

从我第一次看到《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的书名开始,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期待。西北地区,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地方,那里既有高耸入云的山脉,也有浩瀚无垠的沙漠,而孕育这一切的,正是那些奔腾不息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湖泊。我一直希望能够拥有一本能够系统地介绍这些西北水系的书籍,它不仅要包含严谨的地理学知识,更要能够展现出这片土地上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领略黄河源头的壮美,感受塔里木河的生命力,探索罗布泊的神秘过往。我希望通过书中 detailed 的描述,能够了解这些河流的形成原因、流经地貌、水文变化,以及它们对当地居民生活、经济发展、乃至民族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我相信,这本《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必将成为我探索西北地区地理与文化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足以让我眼前一亮,厚实的封面,精美的印刷,传递出一种严谨而又不失艺术的质感。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幅写意的山水画,隐约可见的河流蜿蜒其间,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我一直以来都对地理类的书籍有着特别的偏爱,但很多同类书籍往往过于学术化,阅读起来颇有些枯燥。然而,《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在我的初步翻阅中,给我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它在保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似乎融入了更多的故事性和人文关怀。我期待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找到更多关于西北地区主要河流的详细介绍,比如它们的地理坐标、长度、宽度、水系构成、以及流域内的气候条件和植被分布。但更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些河流在历史上是如何影响当地的农业发展、交通运输,甚至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的?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窥见,是怎样的地质演变和气候变化,造就了这些西北特有的河流和湖泊,它们又是如何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生命,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现,能够填补我在这方面知识的空白,并且激发我对西北这片土地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

评分

当我看到《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时,我的心就立刻被它深深吸引了。一直以来,我都对中国的地理,特别是那些在塑造我们国家历史和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河流与湖泊,怀有无比的敬畏和好奇。西北地区,对我来说,总是带着一种苍茫、厚重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气息。我脑海中浮现的是黄河的壮阔、塔里木河的绵延,还有那被誉为“高原明珠”的青海湖。然而,我知道,这仅仅是冰山一角。《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的出现,就像是在我探索西北地理版图的旅程中,点亮了一盏指路的明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深入了解每一条河流的源头、流向、流域内的地貌特征,以及它们与当地居民生活、历史文化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地理数据,更能像一幅生动的画卷,让我感受到那片土地的脉搏,听到河流诉说的故事,体味那份独特的苍茫与坚韧。

评分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终于拿到了《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作为一名对中国地理学有着深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以来都对西北地区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充满了向往。那里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与之相伴的独特水系,它们如同一条条生命之脉,孕育了这片土地上顽强的生命。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权威的西北河流湖泊的概览,不仅仅是它们的基本地理信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深入挖掘这些水体在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我希望能够了解到,这些河流是如何与古代文明的兴衰紧密相连,它们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西北地区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去理解那片土地上生命的韧性与活力,去聆听河流诉说的古老传说。

评分

中国河湖大典长江卷(上、下卷)

评分

还可以,就是不能开具纸质发票。

评分

本书是《水经注疏补》(上编)的后续之作,对《水经注》十一至二十卷的内容进行增补。本书作者系杨守敬后人,矢志赓续先人事业,主要增补了《水经注》中涉及的地名之今地今名,对《水经注》所涉各水的历史变迁、流域内水利水电开发、灌溉、防洪治理等都予以增补。体现了《水经注》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评分

贵书还是要等活动买,东南河,土豪河啊

评分

很详细的一本书,值得拥有!

评分

想买齐这套书,不过太贵了。先一本一本买

评分

很好,不错,小贵,值得。

评分

商品给力,快递服务到位,值得购买

评分

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