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选集,包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的重要著作。几年前各地方曾经出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都是没有经过著者审查的,体例颇为杂乱,文字亦有错讹,有些重要的著作又没有收进去。现在的这部选集,是按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并且按照著作年月次序而编辑的。这部选集尽可能地搜集了一些为各地方过去印行的集子还没有包括在内的重要著作。选集中的各篇著人,都经著者校阅过,其中有些地方著者曾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正,也有个别的文章曾作了一些内容上的补充和修改。
 下面有几点属于出版事务的声明:
,现在出版的这个选集,还是不很完备的。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文献的毁灭,由于在长期战争中革命文献的散失,我们现在还不能够找到毛泽东同志的全部著作,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所写的许多书信和电报(这些在毛泽东同志著作中占很大的部分)。
 第二,有些曾经流行的著作,例如《农村调查》,遵照著者的意见,没有编入;又如《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也遵照著者的意见,只编进了其中的章(即《关于过去工作的基本总结》)。
 第三,选集中作了一些注释。其中一部分是属于题解的,附在各篇页的下面;其他部分,有属于政治性质的,有属于技术性质的,都附在文章的末尾。
 第四,本选集有两种装订的本子。一种是各时期的著作合订的一卷本,另一种是四卷本。四卷本的卷包括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二卷和第三卷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第四卷包括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
毛泽东选集 卷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九二七年三月)
 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组织起来
 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
 “糟得很”和“好得很”
 所谓“过分”的问题
 革命先锋
 十四件大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
 一、国内的政治状况
 二、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
 三、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
 四、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
 五、经济问题
 六、军事根据地问题
 井冈山的斗争(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
 害据地区的现势
 军事问题
 土地问题
 政权问题
 党的组织问题
 革命性质问题
 割据地区问题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关于单纯军事观点
 关于极端民主化
 关于非组织观点
 关于绝对平均主义
 关于主观主义
 关于个人主义
 关于流寇思想
 关于盲动主义残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九三0年一月五日)
 反对本本主义(一九三0年五月)
 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二、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三、反对本本主义
 四、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五、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
 六、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七、调查的技术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九三三年十月)
 我们的经济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目前政治形势的特点
 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共和国
 国际援助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五六年十二月)
章 如何研究战争
节 战争规律是发展的
 第二节 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第三节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
 第四节 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
 第三章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
节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第三节 由此产生我们的战略战术
 第四章 “围剿”和反“围剿”——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
 第五章 战略防御
节 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
 第二书 反“围剿”的准备
 第三节 战略退却
 第四节 战略反攻
 第五节 反攻开始问题
 第六节 集中兵力问题
 第七节 运动战
 第八节 速决战
 第九节 歼灭战
 关于蒋介五声明的声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九三七年五月三日) 
 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
 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
 我们的领导责任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九三七年五月八日)
 和平问题
 民主问题
 革命前途问题
 干部问题
 党内民主问题
 大会的团结和全党的团结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
 一 两种宇宙观
 二 矛盾的普遍性
 三 矛盾的特殊性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五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六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七 结论
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抗日战争时期(上)
 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反对自由主义(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和英国记者贝特的兰的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五日)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五月)
 论持外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四日)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五日)
 战争和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六日)
 五四运动(一九三九年五月一日)
 青年运动的方向(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
 反对投降活动(一九三九年六月三十日)
 必须制裁反动派(一九三九年八月一日)
 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六日)
 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共产党人》发刊词(一九三九年十月四日)
 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九三九年十月一日)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纪念白求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
 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一九四○年一月二十八日)
 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一九四○年二月一日)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一九四○年二月一日)
 《中国工人》发刊词(一九四○年二月七日)
 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九四○年二月七日)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九四○年二月二十日)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一九四○年三月六日)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一九四○年三月十一日)
 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一九四○年五月四日)
 团结到底(一九四○年七月五日)
 论政策(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为皖南事变发表命令和谈话(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时局(一九四一年三月十八日)
 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一九四一年五月八日)
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
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
拿到这套《毛泽东选集》的普及本,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实用性。小32开的尺寸,确实非常便于携带,我经常出差,有时候会想在旅途中读点东西,但很多大部头的书实在是不方便。这套书的大小简直是量身定做,可以轻松塞进我的随身背包里,一点也不占地方。翻开来看,纸张虽然是普及本,但质量也还可以,字迹印刷得很清楚,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时代的思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阅读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文献。这套书,从标题上看,就应该是那个时代最核心的思想集合。我之所以选择普及本,也是希望能够从最基础、最广泛传播的版本入手,先建立一个整体的认知框架。我并非历史学家,也不是政治研究者,我只是一个对历史和社会变迁抱有好奇心的普通读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贴近地去理解那些影响了中国发展轨迹的重要思想和论述,从中汲取一些启示。
评分我一直认为,阅读经典,是提升思想境界的一种重要途径。这套《毛泽东选集》(普及本,小32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从外形上看,它不像一些精装版的书那样有压迫感,反而有一种亲切的、易于接近的感觉。小32开的尺寸,非常适合日常携带和阅读,无论是坐在咖啡馆里,还是在家里的窗边,都能随时翻开。纸张的质感虽然是普及本,但印刷精良,字迹清晰,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选择这套书,并非出于某种特定的研究目的,更多的是源于对历史和思想的求知欲。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些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对当下世界的认知。这本书的普及本形式,恰恰体现了一种将深刻思想大众化的努力,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
评分对于我这种喜欢随时随地阅读的人来说,书籍的便携性是首要考量因素之一。这套《毛泽东选集》(普及本,小32开),在尺寸设计上就非常贴合我的需求。它不大不小,恰好可以放在我的手提袋里,即使是短途旅行,也能轻松携带,不会成为负担。书的内页纸张虽然不算非常厚实,但印刷清晰,文字锐利,阅读起来很舒服,没有那种粗糙感。我一直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脉络和理论发展很感兴趣,总觉得很多概念和判断,如果不追溯到源头,就很难真正理解其精髓。这套普及本,我觉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它让我们能以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去接触和学习那些具有时代印记的文献。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那个年代的社会思潮,以及那些重要的理论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文献的装帧和质感比较讲究的人。这套《毛泽东选集》(普及本,小32开),虽然定位是普及,但拿到手里,它的整体质感还是不错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直接传递了书的核心信息。打开书页,纸张的触感比较温润,不是那种特别光滑反光的类型,这对于长时间阅读来说,是个很大的优点,能够有效减少视觉疲劳。字体的排版也很合理,大小适中,行间距也做得比较舒展,阅读起来非常流畅。我一直认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体验,而书籍的载体,也就是它的装帧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这种体验。这套书虽然是普及本,但可以看出在印刷和装订上还是花了一定的心思的,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恰当。它不像一些收藏版的书那样华丽,但却有一种朴实而厚重的力量,仿佛在邀请读者沉下心来,去细细品味其中的内容。
评分这套《毛泽东选集》(普及本,小32开)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翻开第一页,字迹清晰,纸张虽然不是那种特别厚实的,但阅读起来很舒服,不反光。我之前一直对一些历史事件和理论的源头感到好奇,总觉得很多东西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有所变形或省略。所以,这次特意想找一套比较权威的版本来深入了解一下。这套书的设计很朴实,没有花哨的封面,直接点出了书名和版本信息,我觉得这样挺好,让读者能更专注于内容本身。小32开的尺寸也正合我意,方便携带,无论是在通勤的地铁上,还是在家里的沙发上,都可以随时拿出来翻阅。很多时候,我们看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也是一种与智者对话的过程。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理解那个年代的思考方式,以及那些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即使是普及本,我也相信它能够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让我去探索更广阔的历史和理论海洋。
评分挺好
评分很好很快很满意。。。。。。。。。。。。
评分我觉得很不错可以学习历史
评分涨知识,必须要读的书
评分书还不错
评分书还不错
评分刚到货,看看再说书的质量,希望不要失望……
评分书还不错
评分还可以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