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名老中医之路》记载的名老中医,他们学习中医理论,则记诵、精读、覃思、博览,夜以继日;学习中医临床,则尝药、侍诊、求师、省身,未曾停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更是来自实践,丰富多彩。理论创新成一家之言,临证经验多真知灼见,诚为中医药学之瑰宝;他们百折不回、艰苦奋斗、精诚专一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更令人肃然起敬。读后感受颇多,赞叹不已。《名老中医之路》对于宣传中医、抢救中医、继承及发展名老中医之学术经验,以及培育新一代中医,功不可没。
内容简介
《名老中医之路》是1981-1985年成书,当时共三辑,刊载了近现代97位名老中医的治学与成才之路。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和专家的好评。为了使本套丛书继续焕发活力。我们重新出版了《名老中医之路》三卷本。本次出版本着原书原貌的原则,仍分三辑(三册)出版,每辑内容与首版保持一致。按照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将开本改为16开。这次改版,文字上精益求精,对错字、别字进行改正,故这也可以说是《名老中医之路》的精校版。
作者简介
张奇文,主任医师、教授。1957年毕业于昌潍医校。1958年参加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班。历任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山东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正厅级)等职。现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学会会长,山东省医学学会会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学术顾问、名誉会长,澳洲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学术顾问。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78年出席全国科技大会,两次被评为全国劳模。为省政协四、五、六届委员。
精彩书评
★《名老中医之路》收录了名老中医谈治学经验的文章,深受读者欢迎。这有助于鼓励广大青壮年中医师进一步下苦功、深入研究和精通中医药学,有助于当今一代名中医的成长,而这正是青壮年同道们努力的方向。
——吕炳奎
★《名老中医之路》第三辑,有家学渊源者,有名师真传者,有个人苦读者,有友朋切磋者,有教学相长者,有先研经典而后付诸临床者,有先侍诊而后探究理论者,殊途同归,而皆名世者,各由其路,各有所适也。
——金寿山
目录
忆肖龙友先生
忆龙友先伯
足行万里书万卷一生临证未曾闲——忆陈鼎三先生
曹炳章先生治学侧记
忆袁鹤侪先生的治学精神
一代名医——施今墨
从施今墨老师获得的学识和教诲
忆先父王静斋
先师孔伯华先生学术管窥
回忆汪逢春
徐小圃先生治学二三事
先师蒲辅周的治学精神与医学成就
认真读书认真实践的一生——忆先父蒲辅周先生的治学经验
回忆吴棹仙老师
李斯炽教授治学纪要
姚国美生平纪略
记名老中医王文鼎
忆吴少怀老师的治学生涯
忆时逸人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精神
仲景学说实践家——陈慎吾
兴废继绝——忆先父刘赤选
余无言先生的治学及其学术经验
忆刘惠民老中医的学术特点
勤奋的一生——忆先父朱小南先生
忆秦伯未老师的治学精神
忆赵锡武
勤奋好学乐育英才——记黄文东教授
学贯古今艺擅众妙——忆当代名医程门雪
儿科名医赵心波
忆良师严父——韦文贵
展诵遗篇仰宗师——缅怀章次公先生
陈达夫老师治学之道
潜心攻岐黄血防献终身——回忆先父杨志
忆先父刘季三的治学经验
忆著名针灸学家陆瘦燕
精彩书摘
《名老中医之路(第三辑)》:
徐老在行医之初,也曾偏重于“小儿纯阳,无烦益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以及以“小儿热病最多”为指导思想,所以治疗用药方面,是按温病学的理法方药为准则的。后来,却一跃而转为外感广用麻、桂,里证重用姜、附的崇尚《伤寒论》的一方一药。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先生的一位哲嗣,正在婴幼儿时期,有一年的夏季,患了“伤寒病”。徐老亲自为之诊治,但病情日进,恶候频见,几濒于危,阖家焦急,徐老亦感棘手。当时,家属及诸亲好友,均向徐老建议,曷不请其道友祝味菊先生会诊一决?徐老慨然叹日:“我与祝君虽属莫逆之交,但学术观点不同,他擅温阳,人称‘祝附子’。今孩子患的是热病,若祝君来诊,莫非温药而已,此明知其‘抱薪救火’,我孰忍目睹其自焚耶!”又逾日,患儿几将奄奄一息,亲友竭力敦促,与其束手待毙,何妨一试究竟。徐老至此,当不固辞,但亦无所抱望也。迨祝老诊毕处方,果然不出所料,第一味主药就是附子。徐老即闭门人寝,等待不幸消息报来。而祝老则为之亲自煎药,守候病榻,自己奉药喂灌,夜未闭目,以观察病情演变。至东方拂晓,患儿身热渐退,两目张开,吞药服汤可自动张口。再给米汤喂服,已表示有饥饿之感。及至患儿安然入睡,祝老才和衣倒榻休息,阎家无不欣喜自慰。徐师母即至徐老寝室,敲门报喜。当徐老听到门声时,即跃然而起,急问“何时不行的”?迨启门见其老伴脸带春风,喜形于色,并告以病已好转,始知并非自己之所逆料。乃同往病室,细审病情,与昨日之情况,竟判若两人矣。再回顾榻旁,祝老鼻息浓浓,安人梦乡。虽由衷感激,亦不敢扰其清梦。于是含笑回房,加高其枕,坦然无忧地睡其大觉。
……
名老中医之路(第三辑)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