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98 爱是青春最好的礼物

生于1998 爱是青春最好的礼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妖 著
图书标签:
  • 青春文学
  • 校园爱情
  • 成长
  • 90后
  • 言情
  • 治愈
  • 甜文
  • 纯爱
  • 怀旧
  • 校园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ISBN:97875155119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63813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2-01
用纸:纯质纸
字数:1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现代教育报》《作家文摘》《语文报》《光明日报》等上百家传媒媒体人,十六位作家、教育学家联名推荐。
  ★它是写给孩子看的:不忧伤、不疼痛,只见开阔、风趣,创青春写作清爽之新风:
  ★它是写给家长看的:写实版《家有儿女》,带你瞄看孩子的世界,学会如何做家长;
  ★它是写给童年晦暗的你看的:让你笑到飙泪,用欢笑和爱抹平你的童年创伤;
  ★它是写给你的全家人看的:全程笑点+少量泪点,木有尿点;一本书,温暖一家人;
  ★它想告诉每个人:从出生到十六岁,成长这事儿本可以如此快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爱和成长的书。
  重度幽默症患者、生于1998年的小妖,漫不经心地记下了生活中的点滴,她写到了“不着调”的父母、个性十足的同学、甚至写到了早恋、超生等“敏感”话题。她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感知和思考,不纠结迷茫,而是致力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
  这些童言无忌的文字,让人读得哈哈大笑,又内心柔软。它颠覆了写模式作文的中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书里更没有伤痛、没有45度角仰望天空,只见风趣明朗、格局开阔,这才是青春写作该有的样子,又何尝不是写作的高境界?!
  赚足笑声之外,你会看到一个被爱包围但从不任性的孩子,以及看似“奇葩”确给了孩子正确爱的家长。
  泰戈尔曾这样描述如何去爱别人: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的包围着你,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父母对孩子的爱正当如此,恰当的爱是给孩子好的教养。
  如果你觉得“阳光”、“自由”这些词太过抽象,翻翻这本书,小妖的故事能给你答案。
  如果你的童年布满了晦暗、忧伤,这本书传递的温热更能帮你抚平些许童年创伤。
  希望本书,能暖到更多的人。

作者简介

  小妖,真名李芷若,乳名小妖。1998年生于豫西北一个小镇,小学五年级时随父母到北京,后到河北、天津读初中、高中,现留学澳洲。《生于1998》记录的是她在国内的经历。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这本书不但适合小妖的同龄人阅读,它会颠覆一直写模式作文的中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而且适合为父母者读,从中了解孩子们的所闻所见所想,更重要的是,从小妖的文字背后,了解我们应该怎样做家长。
    ——路静文(《语文报?青春阅读》执行主编)
  
  ★原来从出生到十六岁,成长这事儿本可以如此快乐。
  感谢小妖写了这本让人读着开心、读罢让家长有所思量的书。
  ——鲍丹禾 (《现代教育报》执行主编)
  
  ★我也有女儿,5岁的女儿每长大一岁,我就觉得又离难题近了一步。万一以后她上网成瘾了,她早恋了,她青春叛逆了……我怎么对付呢?李鲆夫妇的举重若轻倒是很好的榜样。从这点说,我得好好学学他们。
  ——郑红革 (《作家文摘》资深编辑)
  
  ★小妖是一个无拘无束长大的孩子,她的爸爸妈妈没有给她过多的要求和压力。这本书讲的是她日常记录的点滴生活,有学校同学的八卦糗事,也有和老爸老妈的斗智斗勇,和萌狗臭球的撒欢打闹,更多的是她肆无忌惮的青春活力。细细读来,鲜活有趣,让人不禁莞尔。也只有幽默可爱,与孩子平等相处的家庭,才能让她这样无拘无束地成长吧。
    ——刘颖(《天津日报》资深编辑,作家)
  
  ★写东西,归根到底应是寻欢作乐,写的人开心,看的人高兴,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这事儿得清水出芙蓉,没法雕琢,没法伪饰。这本书好地方就在这里,真实得叫人能捏把冷汗——这口无遮拦的!但真好玩。
  我还喜欢小妖和父母的感情,大人小孩水乳交融,各种家长里短的趣味,都是真正幸福的产物。这样家庭长大的姑娘,将来心大,脚步稳,不容易患得患失,就算走着走着摔一跤,打个电话给爸爸哭两声,天地也就光明了。
  一本书,能让读者哈哈乐,看完心口暖洋洋的,这本书,就算是写得很成功的了。
  ——白饭如霜(作家)
  
  ★《生于1998》应与《别把老爸当家长》对照着看。女儿和父亲的不同视角,可以让人看到,人格健全、阳光开阔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楚姜(资深媒体人,作家)
  
  ★轻松幽默的笔触,让人一口气读完,欲罢不能。小妖为青春写作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不残酷,不忧伤,不疼痛,而是发掘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并分享给他人。
    ——郭文斌(作家,《黄河文学》主编)
  
  ★《生于1998》出自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之手,细腻生动的文字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也可以说,抓住了一个父亲的心,因为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我建议父亲们都读读这本书,从中,你可以看到一个女孩的成长,可以看到她的心灵世界,也可以让自己成长,是的,父亲们都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
    ——李西闽(著名作家,中国恐怖文学先行者)
  
  ★小妖的文字,纯净自然,不经意间的诙谐幽默,都有种不经雕饰的自然美,我喜欢这样的文字,还有她对这个世界的态度,离红尘烟火十万八千里那么远地干净、灵动。小妖这个有态度的小女孩,写了一本有态度得足够扣响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的书。
    ——连谏(作家)
  
  ★这书让我一边读一边乐,时时自动脑补一家三口的爆笑场景。一个还不到16岁的小姑娘,就能写本书让大人这么开心,实在很妙。
  开心孩子来自开心的家,这个家,百无禁忌,这不许那不让的条条框框都不存在,这姑娘的成长,自由得像一头小马驹在大草原撒丫子乱跑,却又一点没有跑出安全范围。
  超有安全感的爸爸妈妈才能养出这样超有安全感的孩子。此书和小妖父亲李鲆的《别把老爸当家长》一样,会让家长们反思,让同龄孩子羡慕嫉妒恨。
    ——麦小麦(专栏作家,阅读推广人)
  
  ★小妖的文字让我惊异,扑面而来的是混搭风:青涩的成熟,正经的嘻哈,深刻的调皮,温和的尖锐……以清新的灵慧做底子,她泼洒自如,涉笔成趣,纯澈可爱,却也时时令我停顿惊心。我读到了她的小世界:父母,同学,老师,朋友……可是这个小世界又无限大,我甚至在里面看见了我自己。
    ——乔叶(河南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
  
  ★这是小妖的第1本书!打开一看,快乐铺面而来。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粹的,心里冒泡的快乐,而在小妖率性明快的故事中,自己的童年及少年的各种趣事也迫不及待地与之交相辉映。不由想到,如果我与小妖一同成长,那是一番怎样的情景?想想就快乐。人生重要的不是快乐吗?那就让我们在这异常忙碌的都市中,翻开这本书,抛掉烦扰,随着小妖遨游童年,做一回成长中的快乐少年吧!小妖,加油哦!
  ——孙文琴(作家,编剧)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原生态的语言,本真的儿童生活,纯粹的儿童思维,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父母读了,会理解孩子;孩子读了,找到了成长的力量。
    ——谭旭东(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这个小姑娘是个有趣味的孩子,我归结为她有一个讲趣味的老爸李鲆。这或许就是“身教”的效果。但也有一些极具个性的父母却会培养出性格完全相反的子女。同途殊归,原因何在?把这本书和《别把老爸当家长》对照着看看,或许会有答案。
    ——王国华(资深媒体人,作家)
  
  ★我很忌妒李鲆有小妖这么个女儿!
    ——许石林(资深媒体人,作家)
  
  ★小时候……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小时候”,小妖用网络化、碎片化和童言无忌式的叙述,向我们展示了一位90后、跨世纪少年的完整童年。正所谓虎父无犬女,《生于1998》与小妖父亲李鲆的《亲爱的小妖》相互映射,展现了一种让人内心柔软到无以言表的父女深情。不知道同为读者的你有没有被打动?反正我是被打动了,并乐在阅读中!
    ——杨鹏(中国首位迪士尼签约作家)
  
  ★这是一本90后写的书,我这60后读起来,竟然也觉得有意思。
    ——赵丽华(诗人,画家)
  
  ★世间有种不可理喻,叫做大叔撞上小萝莉!
  当一个大叔做了爸爸,有了小女儿,他的世界就会变得温柔而精彩。那个做女儿的,从此成为大叔的掌上明珠,绝代佳人。
  大叔心中的绝代佳人会慢慢长大,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方向。豁达如鮃叔,他会尊重女儿的想法,默默陪伴她的每一天,珍惜和她的每一分宝贵时光。
  而那个在大叔呵护下成长成人的绝代佳人,她因为拥有了善良而可爱,拥有了思考能力而可亲,拥有了独立人格而可敬!
  祝福九零末的这样一个可爱女儿,世界因你而更精彩。鮃叔因你而更幸福!
  ——占戈(作家,编剧,填词人)
  
  ★看这些小闲文时,常常觉得基因遗传还是蛮厉害的。这位生于一九九八年的小妖,用近乎饭桌上的语气把我们的笑点降低。一个让人动容的,审美苛刻的,有重度幽默症状的九零后淘气女孩的形象,呼之欲出。这就是传说中的天赋,或者才华。这些文字,很负责地打动着我。
    ——赵瑜(河南文学院专业作家)
  
  ★好多年前关注李鲆的博客,就看到小妖的一些故事,很有趣。现在,她还不到16岁,才上高一,居然都出书了!关键是,写得真是好看!更重要的是,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她拥有丰盛的心灵,这是很多成年人都不具备的,相信她也会因此拥有丰盛的人生。
  ——张馨月(丰盛心理学创始人)

目录

序1 每一片麦田,都有守望者
序2 就这样幸福
小时候
穿40码鞋的女生
亲爱的“臭臭”
球球是条狗
异食癖
我的外号
小情人
康玺不是康熙
康康和圆圆
谁更幼稚
我和彤彤
乱七八糟约等于幸福
超生者小白
换手机
我的土豪同学
练签名
不着调老妈
不着调老爸
离家出走
一家四口
报复老爸
遗传与变异
我的作家老爸
跑调与谱曲
家长会
叫家长(一)
叫家长(二)
叫家长(三)
开明父母
无人表白
不唠叨
异次元空间
洗澡
大便星人
在医院
伤者为大
转学达人
跳槽犯老爸
妈妈的味道
悲伤的茄子
幸福时光
在天津的乡下
胡思乱想
毁小说
厕所读物
无聊的游戏
请假记
减肥记
我的奇葩同学
我的奇葩老师
背单词
脸皮薄
怕打针
妹纸认证
衰!土豆
像小明一样奇葩
蒙答案
恶心
假期作业
生日礼物
空巢老人
在一起
附录:亲爱的小妖
后记 爱是青春最好的礼物

































































精彩书摘

  爸爸的小情人
  124 我是1998年出生的。生于1998的好处是,刚满两岁就跨了两个世纪。这是我一直引以为豪的事情。
  125 我有个表弟是2000年生的。太悲哀了。他就算活到了99岁,也跨不了一个世纪。
  126 我要是能活到103岁的话,就能跨三个世纪了。
  127 老爸得意洋洋地说,我能两岁就跨世纪,全部是他的功劳。如果不是他早恋、早婚加早育的话,我估计到了七老八十,也不一定能跨个世纪玩儿。
  128 老爸生于1975年,22岁时结婚,23岁有了我。的确有点早。
  129 上次他带我出去吃饭,饭桌上的一个叔叔,跟他一般大,现在还没结婚呢。
  130 老爸常常得意洋洋地讲起,他在杂志社工作的时候,编辑部有位校对大姐,热情地拉他出去吃饭,饭桌上介绍一个女孩子跟他认识。原来是要给他介绍对象。
  131 还有,他们杂志社有个网站,网站有个女编辑,每天到了饭点就会在OC上跟他打招呼,叫他一起去吃饭。这样吃了一星期之后,老爸说自己觉得有点不对劲,就在跟人家聊天时,故意提到“我女儿”。那个女编辑一愣神,问:“啊,你都有女儿了?”“是啊,今年已10岁了(这是2008年的事),给你看,她照片。”
  132 从那天起,女编辑去吃饭时再也不叫他了。
  133 这两个故事他讲了N多遍,听得我耳朵起茧。
  134 所以你明白吧?我老爸实在是一个极度自恋的人哪。
  135 对了,那家杂志叫《都市主妇》,我每次提到这个杂志名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都市主妇》,他一个大男人,在那里!当编辑!而且是!唯一的!男!编辑!
  136 离开杂志社后,老爸去了一家网络公司。同事们大都比他年龄小一点,也就五六岁吧,所以都叫他“鲆哥”。后来有一次他们开年会,可以带家属,就把我带去了。
  137 “鲆哥”竟然有个这么大的女儿!所有的人都震惊了!
  138 我很有礼貌地叫他们叔叔阿姨。他们都很不爽,严令我只能叫哥哥姐姐。
  139 当然,老爸也自动升了一辈。从那次年会之后,大家就都开始叫他“鲆叔”了。
  140 今年我15岁,已经跟老爸一般高了。他带我出去见朋友,常常不着调地说:“这是我小情人。”
  141 还真有人信。
  142 老爸现在的单位,我也去参加过一次年会。我们穿一个牌子的羽绒服去的,一红一蓝,情侣装。而且习惯性地手拉手。
  143 老爸说,有一天他在电梯里,有个同事问他:“你和你小女朋友什么时候结婚?”
  144 这都什么眼神啊!
  145 问老爸为什么那么早结婚,他不假思索地说了8个字:“年幼无知,上当受骗。”
  146 受谁的骗?当然是老妈。
  147 老妈比老爸大三岁。按我们老家的说法,是“女大三,抱金砖”。
  148 我不得不怀疑:老爸是不是有恋母情结?
  149 不过我一直觉得,老妈的心理年龄远远小于实际年龄。她跟老爸说话,总是嗲声嗲气的。我听习惯了还没什么,上次姑姑来我家,就特别吃惊地说:“你妈怎么那样跟你爸说话?听得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150 姑姑接着又说,“我要是跟你姑父这样说话,他早叫我撤过一边了!”
  151 “撤过一边”,是我老家话,相当于《武林外传》里的“哥温”——能滚多远就滚多远。
  152 听姑姑那样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突然有点隐隐的难过。

  异次元空间
  571 我上高中了。有个初中同学到我们学校找她同学玩。我们在初中时是邻班,没打过什么交道,不过也算挂面熟。才几个月不见,她穿高跟鞋、戴耳环、抹口红,完全是个社会青年了。
  572 听人说,她初中毕业就没再上学,就在社会上混。现在是做小姐的,包夜,800块钱一次。
  573 我很震惊。
  574 天津这边的学生上学都比较晚,大概七八岁才上小学。她可能比我大一两岁,不过也才十六七。我完全没法想象那样的生活。
  575 周末回家,跟爸妈提起这事,老妈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啊?有那么贵吗?”
  576 老爸也补充了一句:“是啊,要在北京的话估计不贵,但在我们这里,天津的乡下,有那么贵吗?”
  577 “我也不知道啊,我是听别人说的。”说完这句,我突然反应过来,“你们居然对一个刚初中毕业的女生做小姐这件事无动于衷,却觉得她没那么贵。你们也太不着调了吧!”
  578 发现我一个小学同学的QQ个性签名上面挂着:“最近一直想吐,不会是有了吧。”而下面居然还有人评论:“你们怎么也不小心一点,难道不知道如何避孕吗?……”
  579 我勒个去,是我没跟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吗?还是我已经落伍了?这种事也放在个签上宣传,生怕别人不知道吗?
  580 我去燕郊找初中时的同学玩,有个男生问我借钱。原因是,他有个同学的女朋友怀孕了,打胎得2000块钱,没钱去医院,要向大家集资打胎。
  581 我的世界观呀,再一次崩塌了。
  582 那个男生信誓旦旦地跟我说,这钱只是借的,将来一定会还钱。又说能借多少就借多少,这是救人于危难之中,胜造七级浮屠什么的。
  583 喂,同学你用错成语了吧,救人一命才胜造七级浮屠好不好?你们现在是在杀人好吗?
  584 我钱包里有两百多块钱,但是我想了下,我跟这个男生也不算关系有多好,跟他的同学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再说,他要不还我钱我能怎样,能到燕郊来讨债?于是就只给了他50块钱。
  585 一年过去了,这钱他果然没还。我也没要。
  586 老爸的名言是:不要轻易把钱借给别人。要是借出去了,就做好不还的心理准备。借钱给人,人不还是本分,还了是惊喜。所以我把钱借出去时,也就没准备再要。
  587 据说,检查结果出来了,这个男同学的同学的女朋友并没有怀孕。怀孕的是另外的一个同学的女朋友。这个男同学借来的钱,全部又被那个同学借走了。
  588 关于集资打胎这件事,老爸的评论是这样的:“将来你要万一遇到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一定要跟家长说。千万不要自己去小诊所,弄坏了身体,是一辈子的事。”
  589 前一阵子,又听说我初中一个同学,已经结婚了!而且,在结婚前,就已经怀孕了!她可能大我两岁,但也不过才十七八岁好吗?
  590 据说是女孩怀孕了,然后双方家长一见面,都觉得对方还行,就操办婚事了。
  591 说到这里,想到我的好朋友K,她爷爷就认为:女孩子读完初中就行了,还读什么高中、大学!赶快找个婆家嫁了!
  592 天呐!这些人是跟我生活在一个世界、一个时代里的吗?他们是来自异次元空间吗?
  593 老爸的许多朋友,30多岁了,还单着好吗!
  594 这种事经得多了,我的世界观啊,就跟“喜洋洋和灰太狼”动画片里的狼堡一样,每一集都要毁掉一次,到下一集开始就又完好无缺了。
  595 然后再等着被毁掉一次。
  ……














前言/序言

  序1:每一片麦田,都有守望者
  路静文(《语文报?青春阅读》执行主编)
  读小妖(李芷若)的文字,常常会忍不住笑起来。坦诚、真实、机智、风趣、不做作,再加以画面感超强,于是读这些文字,就像看一场轻松有趣的电影。
  和爸爸、妈妈、同学在一起的趣事,宠物小狗球球的各种萌态,固然让人忍俊不禁,一般中学生写作也多有涉及,但让人惊讶的是,在一般父母眼里,非常严重、可能会影响孩子成长的事件,如转学,同学早恋、怀孕、退学混社会等等,小妖都举重若轻,娓娓道来时能辅以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这个让我顿时对小姑娘大力点赞的同时,对其父母有了深深的钦佩之情。
  看着是自由无限,其实小妖的父母,尤其其父亲可谓用心至极。从小妖的文字里能够读到的是,他给了孩子足够的尊重、包容、理解,又总在恰当时刻,跟孩子探讨种种现象,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以及对社会不良习气的免疫能力,这些可比考试第一名、学科竞赛一等奖重要的多啊!他对小妖的爱,正如泰戈尔的一句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养孩子的理想境界当如此吧:不是给他搭建能免疫一切病毒的温室,而是以润物无声的手段,培养起他的思考认识判断能力,让他有自己的定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孩子果真如此,父母还用发愁他的将来吗?
  所以,我想对小妖这样的孩子,用不着说祝福的话,一切祝福都多余,因为她必然会幸福快乐。我们只要欣赏就好了,欣赏她在自己的麦田自由生长自由舞蹈,享受她会带给我们的种种惊奇,而同时把掌声给他的父亲,她自由麦田坚定深情的守望者。
  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不但适合小妖的同龄人阅读,它会颠覆一直写模式作文的中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而且适合为父母者读,从中了解孩子们的所闻所见所想,更重要的是,从小妖的文字背后,了解我们应该怎样做家长。
  序2:就这样幸福
  李鲆(作家)
  小妖已经上高中了。在接她回家的路上,她还是会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大半是学校里的各种趣事。这让我总是有点恍惚,似乎在我身边的,并不是这个坐在副驾室上的、15岁的、已经跟我一般高的大姑娘,而是当年那个要仰着脸跟我说话的、走路时总紧紧拉着我的手、还会经常撒娇耍赖要我抱着背着的小小孩儿。我有点心酸,也有点欣慰,她这个年龄,已经是所谓的叛逆期了,但跟我们的关系,却从来没有疏远过。
  接孩子回家,应该是做父母的最幸福的时光吧。听小妖讲学校里的事,欢笑之余,我常常会啰嗦一句:“挺有意思的,写下来吧。”
  其实说完也就算了。对小妖,我从来没有什么硬性要求,一切都随着她的性子来,她愿意做什么就做、不愿意做就不做,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小妖一直很忙,要跟小朋友出去玩,要看书,要玩游戏,要听音乐,要看电视剧,还要忙里偷闲完成作业,我实在不忍心再给她加码。小妖也不大当一回事,说要写要写,往往转过身就忘了。
  但毕竟还是偶尔会记一点,日积月累,竟然也有了几万字。我很喜欢这些文字。这是一个跟着父母从四线城市到北京、又因户籍问题去天津读书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它们是独特的,没有郭敬明式的45度角仰望天空,也没有钱钟书式的掉书袋装思想,只是自然而然地记录,是真实的、琐屑的、有趣的生活。也有诸多无奈,但不感伤,不沉溺,而是致力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欢乐,实在难得。
  我自己也是个写作者。我深知,写到煽情、凄美、或者文化,其实都不算难;但写到有趣、明朗、特别是开阔,就很不容易。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想写出这样的文字,难于登天。
  书中有一部分文字是她上高中后写出来的。高中开始住校,功课很重,往往下了晚自习还要写作业到很晚。常常是这样,她忙完作业后,就拿手机写上几段,再从QQ或短信上发给我。我很心疼她,但也觉得高兴:写这些东西,对于她不是惩罚,而是开心的事——我们的教育,往往相反。
  我只是感到遗憾。这么多年来,她给我讲过那么多有趣的事,我并没有记录多少。2007年到2008年,我一个人在北京,努力工作赚钱之余,也疯狂地想念小妖,就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回忆文字,是为《亲爱的小妖》。现附于书后,作为本书的延伸阅读部分。我出版《别把老爸当家长——写给女儿的46封情书》,小妖写了《亲爱的老爸》作为附录,现在她出书,附上我的《亲爱的小妖》,顿时觉得人生很圆满。
  尽管事先没有规划,《亲爱的小妖》却与《生于1998》形成了一个奇妙的互补:在时间轴上,《亲爱的小妖》写的主要是小妖10岁以前、没来北京之前的事;而《生于1998》则是现在时,以小妖来北京后的经历居多,间或有些回忆。在视角上,《亲爱的小妖》是我对小妖的成长记录,而《生于1998》则是小妖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在风格上,二者有隐隐相似之处,比如简洁、幽默、柔软,但整体来说,她比我更明快、更包容。这应该是天性使然,自然流落,改变不来的。
  少年时读《笑傲江湖》,看到任我行评价岳夫人宁中则,说“这个小姑娘倒也慷慨豪迈,是个人物”,当时不太明白为什么会对一个“小姑娘”如是评价算是好话。现在年岁渐长,终于懂了。

《生于1998:爱是青春最好的礼物》 序曲:那个时代的呼吸 1998年,当第一缕新世纪的曙光尚未完全染红天际,一代人悄然降临。他们是互联网萌芽的见证者,是流行文化变迁的亲历者,是社会转型浪潮中的弄潮儿。这一年,世界在飞速变化,信息爆炸的种子已悄然埋下,而他们的青春,恰恰与这份激荡的时代气息紧密相连。 《生于1998》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它更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细致描绘了这一代人从懵懂少年到独立个体的蜕变过程。它捕捉了那个时代特有的青春脉搏,那些曾经鲜活的画面、深刻的情感,以及在时代洪流中,他们如何寻找自我,定义价值。 第一章:懵懂的开端,青涩的梦想 故事的开端,通常是寻常的。1998年出生的小孩,他们的童年被2000年代初期的动画片、磁带里的流行歌曲、还有逐渐普及的电脑游戏所填满。家长的期望、学校的规矩,构成了他们最初的世界。那时候,“未来”是一个模糊而充满想象的词语。 书中,我们看到了一群性格各异的孩子。有内向敏感,善于观察的,他们用文字记录下内心的世界;有活泼开朗,敢于表达的,他们是班级里的活跃分子,用笑容感染周围的人;有对未知充满好奇,喜欢钻研的,他们可能是最早接触互联网、接触新事物的一批人。 他们的梦想,或许是成为宇航员,去探索未知的星辰大海;或许是成为科学家,去解开世界的奥秘;又或许,只是在游戏中成为无敌的英雄,在现实中得到父母的肯定。这些梦想,纯粹而美好,是青春最原始的动力。 然而,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家庭的摩擦、学业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都可能成为青春路上的小小绊脚石。书中细致地描绘了这些孩子们如何面对第一次的挫折,如何从失败中学习,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如何理解“输”并非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 第二章:迷惘的青春期,情感的潮汐 进入青春期,世界仿佛突然变得复杂而绚丽。生理的成熟带来了心理的剧烈变化,而情感,则如潮水般涌来。 《生于1998》深入挖掘了这一代人在青春期所经历的情感探索。那份懵懂的爱恋,第一次心动,第一次的羞涩,第一次的表白,以及随之而来的欣喜、失落、甚至心碎。他们可能偷偷地给喜欢的女孩写情书,可能在操场上远远地望着那个身影,可能因为一次眼神的交汇而心跳加速。 书中,不仅仅是爱情的描绘,更是友情的力量。那些一起疯、一起闹、一起分享秘密的伙伴,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一起逃课去网吧,到考试前互相鼓励,再到毕业时的依依不舍,这些友情,是他们面对未知世界时最坚实的后盾。 同时,书中也触及了青春期常见的困惑和迷惘。对未来的迷茫,对自我身份的探索,对社会规则的质疑。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想要什么?”。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他们只能在实践中,在与世界的碰撞中,一点点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第三章:时代的印记,个体的觉醒 1998年,是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份。互联网的兴起,信息传播的速度呈指数级增长。这一代人,是第一批伴随着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见证了从拨号上网的卡顿,到宽带时代的飞速;他们经历了从BBS论坛的匿名交流,到社交媒体的实时互动。 书中,时代的力量渗透在每一个角落。流行音乐的变迁,从非主流的摇滚到更加多元化的风格;影视剧的冲击,从国产剧的崛起,到韩流、美剧的席卷;网络语言的流行,QQ、MSN、校内网(人人网)等平台,成为他们社交和表达的重要场所。 这种时代的印记,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更加开放,更加包容,也更加追求个性。他们不再盲从,而是开始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他们渴望表达,渴望被理解,也渴望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书中,我们也看到了他们如何在这种变革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是成为一个追随者,还是成为一个引领者?是安于现状,还是勇于挑战?他们开始审视社会,审视不公,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 第四章:选择的岔路口,成长的阵痛 步入成年,人生的岔路口开始清晰可见。高考的压力,升学的选择,专业的权衡,未来的职业规划,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 《生于1998》描绘了他们在这些关键时刻的挣扎和抉择。有人为了梦想,毅然选择了并非热门的专业,开启了充满挑战的道路;有人在现实的压力下,妥协了最初的理想,踏上了相对安稳的轨迹;有人在留学与本土之间摇摆,在异国文化与故土情怀中挣扎。 书中,还记录了他们如何面对爱情的成熟。从初恋的青涩,到经历更多情感的洗礼,他们开始理解爱情的责任与担当,开始懂得付出与珍惜。他们可能经历了第一次的分手,第一次的被伤害,但也在痛楚中学会了成长。 同时,家庭的关系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曾经依赖的父母,开始成为可以平等的交流的对象;曾经的家庭空间,也可能因为他们的独立而变得更加宽敞。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在亲情与个人空间之间找到平衡。 第五章:爱的力量,青春的礼物 “爱是青春最好的礼物”。这句话,贯穿了整本书的核心。爱,不仅仅是狭义的男女之情,它更是一种广阔的、包容的力量。 书中所描绘的爱,包括: 亲情之爱: 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兄弟姐妹之间的扶持,在经历风雨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份爱的厚重。 友情之爱: 在人生低谷时伸出的援手,在失意时刻的鼓励,这些超越利益的友情,是支撑他们前行的重要动力。 爱情之爱: 那些曾经让我们心跳加速,让我们付出一切,让我们学会成长的爱情,无论结局如何,都为青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我之爱: 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肯定自己的价值,学会爱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是最重要,也最难获得的爱。 社会之爱: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这种大爱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逐渐萌芽。 《生于1998》通过这些真实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爱在青春期的重要性。爱,能够治愈伤痛,能够激发潜能,能够赋予生命以意义。那些在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更加懂得感恩,更加懂得付出,也更加懂得如何去爱。 尾声:未完待续的篇章 1998年出生的人,他们的青春仍在继续。书的结尾,并非故事的终结,而是新篇章的开始。他们带着青春的梦想,带着对爱的理解,带着时代的烙印,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生于1998》留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对一个时代的怀旧,更是对青春本身的一种深刻体悟。它告诉我们,青春是一段充满探索、碰撞、以及爱的旅程。而爱,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存在,都是青春最宝贵的馈赠,是照亮前行道路最明亮的灯火。 这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群像,更是每一个在其中闪耀过的个体的真实写照。他们的故事,是千万个普通人共同的青春史诗,是关于成长、关于爱、关于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找寻自我,定义人生价值的永恒主题。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书,是被它温暖的名字吸引。“生于1998,爱是青春最好的礼物”,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青春特有的青涩和甜蜜,让人忍不住去猜想,里面会讲述怎样的故事。我一直觉得,青春是最闪耀也是最容易被辜负的时光,而爱,恰恰是那束照亮一切的光。这本书似乎想告诉我,在那个充满迷茫与探索的年纪,爱能够带来怎样的力量,又留下怎样的印记。我期待着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1998年出生的那一代人的青春群像,他们的烦恼,他们的欢笑,他们的成长,还有,他们关于爱的种种经历。有时候,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老朋友,能带你回到过去,重温那些青涩而美好的时光,即使那些时光并非亲身经历,也能在字里行间找到共鸣。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如此,它仿佛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一段不属于我的,却又如此真切的青春。我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这段“爱与青春”的故事,是轰轰烈烈的初恋,还是细腻而深刻的友情,亦或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书名中的“礼物”二字,也暗示着这份爱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成长,让青春的人生更加完整和精彩。我迫不及待地想进入书中的世界,去感受那份属于1998年的独特青春气息,去品味那份被誉为“最好的礼物”的爱。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着实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于青春期那些朦胧而美好的回忆。1998年,那是一个我尚未完全长大,但已经开始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代。而“爱是青春最好的礼物”,这句话,更是道出了许多人心底的共鸣。我们总是在青春时期,第一次体会到心动的滋味,第一次感受到被爱的温暖,或者第一次尝到失去的痛苦。这些经历,无论美好还是伤痛,都成为了我们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正如书中所言,是青春送给我们的“礼物”。我非常好奇,作者会以怎样的笔触来描绘这份“礼物”?是阳光明媚的初恋,还是跌跌撞撞的暗恋?是互相扶持的友情,还是来自家庭的无私关爱?我期待着,书中的人物能够真实地展现青春期的迷茫与勇敢,他们的烦恼与憧憬,以及他们在面对情感时的选择与成长。我想象着,书中的故事,可能会有那些让人会心一笑的片段,也会有那些让人黯然神伤的瞬间,但最终,都会导向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力量。这股力量,或许就是爱所赋予的,让他们在懵懂的年纪,能够勇敢地去探索,去感受,去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关于青春与爱的盛宴,一场关于成长的洗礼。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简洁而富有深意,瞬间就吸引了我的目光。“生于1998”,这是一个明确的时间坐标,让我立刻联想到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青春印记。而“爱是青春最好的礼物”,这句话更是直击人心,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于青春与情感的理解。我一直觉得,青春期的爱,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带着一种纯粹和无畏,它能够给年轻的心灵带来无限的能量,也能够引领他们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不仅仅是一部讲述爱情的小说,更可能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自我发现、关于人生成长的多维度故事。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通过笔下的人物,展现出1998年这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他们的迷茫、他们的执着、他们的叛逆与温柔,以及他们在面对情感时的种种抉择。我希望,书中的故事能够真实而感人,让我看到青春的活力与脆弱,也看到爱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本书,仿佛是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得以窥探一段不曾亲历却又充满魅力的青春。我好奇,书中描绘的“礼物”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在这个特殊年代的青春中,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成为一段难忘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清新而富有活力,简洁的线条勾勒出青春的轮廓,配色也带着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这让我对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总是觉得,一本好书不仅仅在于它的文字,也在于它所营造的整体氛围。从封面到书名,我仿佛已经能感受到一股青春的暖流扑面而来。书名中的“生于1998”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时代烙印,它将故事聚焦在了特定的一代人身上,这让我很好奇,1998年出生的人,他们的青春与我们以往认识的青春有什么不同?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时代背景,又是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而“爱是青春最好的礼物”,这句话则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它暗示着爱在青春期的重要性,以及爱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会局限于单一的爱情故事,或许还会包含亲情、友情,甚至是自我成长和对生命的热爱。作者很可能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爱”,来展现青春的多彩与活力。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充满真实情感的世界,去感受那些鲜活的人物,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去理解他们在青春期面对的种种挑战和机遇。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不是一本简单的青春小说,而更像是一次对青春的深度探索,一次对爱的深刻解读。

评分

仅仅从书名来看,“生于1998 爱是青春最好的礼物”,就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它将一个特定的年代与一个永恒的主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不禁想探究,在那个年代背景下,青春与爱是如何交织,又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一直认为,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具活力和可能性的阶段,而爱,则是这个阶段中最能触动人心、也最能塑造个性的情感。这本书名中的“礼物”,更是点睛之笔,它暗示着爱不仅仅是情感的交流,更是一种馈赠,一种能够让年轻的心灵得到滋养和升华的力量。我期待着,作者能够以细腻而真实的笔触,勾勒出1998年那一批年轻人的生活图景,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困惑、他们的挣扎,以及他们在面对情感时的种种表现。这本书或许会带领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那份属于他们的独特青春。我好奇,书中描写的“爱”会是怎样的形态?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还是温暖细腻的亲情,抑或是肝胆相照的友情?无论何种形式,我都相信,这份爱将是他们青春岁月里最闪耀的光芒,最坚实的支撑,以及最宝贵的成长经历。这本书,予我一种感觉,它不仅仅是关于故事,更是关于人生,关于成长,关于那份值得我们一生去珍藏的青春之爱。

评分

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

好看,质量不错,喜欢喜欢喜欢……

评分

好看,质量不错,喜欢喜欢喜欢……

评分

好看,质量不错,喜欢喜欢喜欢……

评分

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

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

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

很好!!!!!!!!!!!

评分

好看,质量不错,喜欢喜欢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