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养生01:尊生要旨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养生01:尊生要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蒋学成,[明] 许乐善<增补> 编,罗宝珍 注
图书标签:
  • 养生
  • 中医养生
  • 古医籍
  • 养生之道
  • 健康
  • 传统文化
  • 养生食谱
  • 医学史
  • 养生经典
  • 尊生要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23966
版次:1
商品编码:1166103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6
字数: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尊生要旨》,明代蒋学成辑,许乐善增补,成书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全书一卷,共11篇,分存想、调气、按摩、导引、形景、饮食、居处、房中、四时、杂忌篇章介绍养生之法,附以歌诀、图说;书末“洞玄篇”则阐述养生人道之捷径。本次整理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为底本。
  《尊生要旨》全书一卷,分存想、调气、按摩、导引、形景、饮食、居处、房中、四时、杂忌、洞玄11篇。其继承《内经》养生理念,认为养生关键在于积精、养气、存神,由此确定“调息、摄性、缓形、节欲”的养生原则,该书纂辑前辈时贤养生方法,虽无创见,但传播养生观念,扩大其影响,推动了养生学的发展与普及。据本次考查发现,《尊生要旨》除“洞玄篇”外,其余十篇篇目、内容大都同于明代河滨丈人所撰《摄生要义》。许乐善身体孱弱,雅好养生,万历十三年至万历三十一年曾乞疾归家。据《尊生要旨》抄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序日:“日取蒋氏《摄生要义》读之,而契于心”,又日:“爰揭示图说,附以所闻,付之剞劂氏,更其名为《尊生要旨》。”蒋学成辑录《摄生要义》,许氏得其书后增补图说,更名为《尊生要旨》,以传后世。是书成书年代为万历壬辰年(1592)。

作者简介

  蒋学成,字定宇,广西桂平人。生卒年不详。史志述其为嘉靖辛酉举人,万历四年曾任桂阳(今湖南省桂阳)知州,未载其著有《尊生要旨》。
  
  许乐善(1548-1627),字修之,号惺初,亦号惺所,松江华亭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任郏县令、巡按直隶御史、太仆寺少卿,官至南京通政使,著有《适志斋稿》十卷(《明史》有传)。

内页插图

目录

存想篇

调气篇
附录:去病延寿六字法
孙真人四季养生歌
又:墨子闭气行气法
又:苏氏养生诀

按摩篇
附录:吕公煮海诀
又:真人起居法

导引篇
八段锦导引图说
通任督脉导引图说
升降阴阳导引图说
收功图说
随病祛治导引图说

形景篇
附录:内境四图于下
饮食篇
居处篇
房中篇
四时篇
杂忌篇
附录:养生所忌
洞玄篇
气交养之道
跋一
跋二
校注后记

前言/序言


《养生集粹》 洞悉古贤养生智慧,涵养生命健康之源 在中国浩瀚的文明长河中,养生智慧如璀璨星辰,代代相传。自古以来,先哲们便将目光投向生命的本质,探索延年益寿、身心和谐的奥秘。无数先贤呕心沥血,将实践与理论融汇,留下了宝贵的养生典籍。《养生集粹》便是这样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它汇聚了先秦至明清时期,关于养生、保健、防病、治未病等方面的精粹论述,旨在为现代人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养生指南,助您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回身心的宁静与健康。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零散的养生偏方,而是力求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剥茧,深入阐释养生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方法。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展现《养生集粹》的独特价值与深邃内涵: 一、 溯源养生之本,窥见古人天人之道 《养生集粹》开篇,便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源头。《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基石,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被赋予了重点解读。书中将详细阐述古人如何观察天时、地利、人事的相互影响,理解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例如,如何根据四季变化调整起居作息,如何根据地域环境选择饮食,如何根据年龄增长调整养生策略,都将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为您一一呈现。 同时,本书还将追溯道家养生的独特贡献。道家追求“抱朴守真”、“返璞归真”的境界,其养生理论强调“清静无为”,通过调神、调息、调形来达到身心安宁,延缓衰老。书中会介绍道家在导引、吐纳、辟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结合具体医案,展示其在实践中的神奇效果。 二、 饮食有节,五谷养生之妙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维持生命、滋养身体最直接的方式。本书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医学对于饮食养生的精辟见解。不同于现代营养学的单纯热量与成分分析,《养生集粹》更注重食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以及其对人体脏腑气血的影响。 书中会详细分析谷物、蔬果、肉类、禽蛋、菌藻、坚果等各类食物的养生功效。例如,如何根据不同体质选择适合的谷物,如何理解“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如何辨识食物的寒热温凉,避免寒凉伤阳或温热伤阴;如何理解“食不宜饱,过则伤神”的道理,掌握适度进食的艺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将重点介绍历代医家对于“食疗”的创新与发展。从《神农本草经》中对各类药物食物的药理记载,到历代名医方书中丰富的食疗方剂,《养生集粹》将梳理出一条完整的食疗发展脉络,并精选出数百个针对不同病症、不同人群的实用食疗方,配以详细的制作方法和服用禁忌,让您在家中也能轻松实践,以食养身,以食疗疾。 三、 起居有常,顺时养生之方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自然规律的起居作息,是养生最基本的要求。本书将深刻剖析“起居有常”在养生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古代医家的经验,为您提供科学合理的作息建议。 书中会详细讲解“子午觉”的养生原理,分析午睡对于补益心血、安神定志的作用;阐述“晚睡早起”或“晚睡晚起”对身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并提出相应的调理方法。此外,关于睡眠环境的营造,如卧室的通风、光线、温度等,以及如何通过睡前放松技巧改善睡眠质量,都将一一涵盖。 本书还将着重介绍“劳逸结合”的养生之道。适度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能够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但过度劳累,则会损耗精气,导致百病丛生。《养生集粹》将教您如何识别身体的疲劳信号,如何在工作与休息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如何通过适度的运动来缓解疲劳,增强体能。 四、 运动健身,形神兼修之术 “动则有益,静则有损”,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本书将系统介绍中国传统养生中的各种健身方法,并强调“形神兼修”的理念。 我们将从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广为人知的传统养生功法入手,详细解析其动作要领、呼吸配合、意念引导等核心内容,并配以清晰的图示,让读者能够准确模仿。本书不仅关注肢体的舒展与强健,更强调通过这些功法来调和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除了外在的形体锻炼,《养生集粹》还将重点介绍内在的“意念养生”。古人认为,“思虑伤神”,过度的忧思、焦虑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本书将引用大量古代养生文献,阐述如何通过调适情志、培养豁达心态来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养生境界。我们将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调神方法,如冥想、观想、静坐等,帮助读者管理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五、 节欲保精,延缓衰老之要 “房事有节,则寿长;不知节,则促寿”,古代养生家普遍认为,过度纵欲是导致身体衰退、加速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养生集粹》将秉持审慎的态度,深入探讨“节欲保精”的养生理念。 书中将引用《黄帝内经》等经典文献,阐释精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过度消耗精气对身体造成的损害。本书将提供关于性生活频率、时机、方式等方面的建议,并强调“固精”的重要性,介绍一些有助于固精益肾的食疗方和药膳。 同时,本书也将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节欲”,不仅限于房事,也包括对各种欲望的适度控制,如对食欲、物欲、名利欲等的克制,认为过度的欲望会消耗人体的精气神,不利于长寿。 六、 辨证养生,个体化健康管理 《养生集粹》深知,养生并非千篇一律,而是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黄帝内经》所倡导的“辨证论治”原则,同样适用于养生领域。 本书将详细介绍中医的体质学说,帮助读者认识自身是属于哪种体质(如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等),并针对不同体质的特点,提供相应的养生建议。例如,阳虚体质者应多食温热食物,多进行户外活动;阴虚体质者则应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注意夜间休息。 此外,本书还将结合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养生指导。如针对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期”养生,中年时期的“承上启下”养生,老年时期的“安度晚年”养生,以及女性在生理周期、孕期、产后、更年期的特殊养生需求。 七、 治未病之学,防患于未然 “上医治未病”,《养生集粹》将“治未病”的理念贯穿始终。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保健,更是关于如何预防疾病。 书中将介绍如何通过日常的观察,及时发现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如面色、舌象、脉象、气味等细微变化,并进行初步的判断。同时,本书将详细阐述“药食同源”的理念,介绍一些具有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的天然食材和药材,并提供相应的配伍与用法。 本书还会深入探讨“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道理,强调保持乐观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对身体的侵蚀,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更主动、更科学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养生集粹》的价值与意义: 系统性与权威性: 本书汇集了大量历代古医籍中的养生精髓,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易懂性与实用性: 我们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深入浅出地解析古代养生智慧,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掌握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传承与创新: 本书在传承古人养生经验的同时,也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对某些养生理论进行补充和阐释,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人生智慧的启迪: 《养生集粹》不仅是一本养生指南,更是一部关于生命智慧的哲学著作。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从而获得身心的双重健康与宁静。 《养生集粹》是一部献给所有追求健康、热爱生活之人的宝贵财富。我们相信,通过阅读和实践本书中的智慧,您将能够开启一段更加健康、快乐、充实的人生旅程。现在就翻开《养生集粹》,让我们一起探寻生命的奥秘,涵养健康之源,拥抱生命的美好!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真正有价值的养生智慧,往往隐藏在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古籍之中。《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这个名字本身就足够吸引人,它预示着这是一项严肃而有意义的学术工作,旨在将那些珍贵的古代智慧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而《尊生要旨》作为该系列的第一部养生著作,我更是充满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古代养生世界的大门。我想了解,在没有现代科技辅助的时代,古人是如何认识生命、呵护生命,并将其推向一个更健康、更长寿的境界的。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那些关于“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以及这些思想是如何具体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些深刻的启发,让我不仅仅是学习一些养生技巧,更能从根本上理解养生的意义,并将其融入到我的生活态度中。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养生,并非是追求奇特或者效能立竿见影的方法,而是要回归到一种最根本的、最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的出版,让我看到了这种回归的可能性。特别是《养生01:尊生要旨》这本书,光是“尊生”二字,就有一种深深的哲学意味。我迫切地想知道,在古代,“尊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否包含了一种对生命过程本身的尊重,对衰老和疾病的一种豁达的态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古代医家如何看待“生”与“老”的观念,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哲学思考和实践来指导人们实现健康长寿的。我并不期待书中能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套完整的、符合自然规律的养生体系,包括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各个方面,并且能够清晰地解释这些方法背后的原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摆脱一些现代社会中过度商业化的养生误区,重新找到一种扎实而有智慧的养生之道。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沉淀了历史厚度的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的经典。《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这个项目,在我看来,就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传承。而《养生01:尊生要旨》作为这一系列的首部作品,我更是抱有极高的期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古籍的内容,而是能够通过专业的整理和注释,让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养生理论,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古代先贤对于生命本源的深刻洞察,以及他们是如何将这种洞察转化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生实践。我希望它能够解答我一些长久以来的疑问: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做到健康长寿的?他们是如何平衡身心,安然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跳出浮躁的时代节奏,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从中汲取宝贵的智慧,找到一条真正能够实现身心和谐、生命长青的道路。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中医养生都抱着一种既敬畏又略带距离的态度。敬畏是因为它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存智慧;但距离感则在于,很多养生理论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显得有些飘渺,难以落到实处。所以,当得知《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养生01:尊生要旨》出版的消息时,我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探知欲。我希望这本《尊生要旨》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古籍堆砌,而是能够真正梳理和提炼出古代养生学的核心要义,用一种更易于现代人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期待它能解答我的一些困惑,比如,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审视和实践“尊生”的理念?古代的养生之道与现代的健康管理有哪些相通之处,又有哪些需要我们警惕和反思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养生秘方。我更看重的是一种整体的、系统性的养生观,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情况的健康生活方式。

评分

这套《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的“养生”系列,我真是期待了很久。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充满好奇,但市面上很多养生书籍要么过于浅显,要么过于艰涩,总觉得抓不住精髓。听说这套丛书是专门整理古籍的,这就让我觉得特别有分量,因为它直接溯源到了最原始的智慧。我尤其关心第一辑《尊生要旨》的出版,因为“尊生”二字就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珍视,这与我理解的真正养生之道不谋而合。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深入了解古代先贤是如何看待健康,如何通过生活方式、饮食起居来颐养身心,达到长寿和安宁的状态。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对具体养生方法的详细阐述,比如古代的导引术、食疗方,甚至是精神层面的修养方法。毕竟,养生不仅仅是身体的调理,更是心性的涵养。看到“整理丛书”这几个字,我也相信它在考证和注释方面会做得非常严谨,能够帮助我这种非专业读者也能清晰地理解古籍原文,而不是望文生义,误解了古人的智慧。我希望它能成为我案头的常备书,时不时翻阅,汲取其中的养分。

评分

薄薄的几页内容,着实不便宜。

评分

要学会养生,不然以后就要养医生,所以买了这本书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内容很不错。

评分

正版好书,帮朋友买的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正版,满意!!!!!!!!!!!!!!!

评分

正版好书,帮朋友买的

评分

评分

学习拓展只用,书没有包装不说,还窝角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