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学术遗产中有许多的精华都凝集在如《千百年眼》这样的笔记札记一类著述之中,可惜这种体裁已经为现在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所不容。尽管有些学术刊物有“读史札记”一类栏目,但是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人以为只有长篇巨制才可以展示自己的学术实力。其实在许多时候,小泉之清净,要胜过浑浊的大洼呢。
评分好书。有白话文翻译。
评分《千百年眼》在清代成为禁书,列入《全禁书目》。不过《四库全书》收有张燧《稽古堂论古》三卷,实际上是《千百年眼》的摘编本。而《千百年眼》一书在晚清又重新盛行于书界,有多种刊本行世。可见学术的真金是不会被政治力量长久封埋的。
评分书不错,有点贵,四星。
评分和还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汉文帝以讲究节俭著名。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等无所增益。曾经规划在宫中建造一座露台,召工匠预算,大约要花费百金,汉文帝得知后说道,百金相当于中等人家十户的产业,我居住在先帝营造的宫殿中,已经常常感到惶恐羞愧,为什么还要建造新的台呢?他平时经常穿价格平易的黑色织品,宫中的帏帐不施纹绣,所宠爱的慎夫人也衣不曳地。张燧在《千百年眼》卷四“文帝奢俭之异”条写道,作为皇帝,生活消费至于这样的水准,可以说是极其简陋了,但是,汉文帝又有极其奢费的一面,“赐邓通以十数巨万,又以铜山与之,此又何也?”说汉文帝一方面自律甚严,特别注重生活消费的简朴,然而对于所宠爱的近臣邓通,赏赐财物至于万万,竟达十几次之多。据司马迁在《史记·佞幸列传》中记述,邓通出身蜀郡,因极偶然的机会得到宠幸。有精通相术的人预测邓通的未来,说他“当贫饿死”。汉文帝说,“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将蜀郡严道的铜山赐予邓通,特许他可以自己铸钱,发行货币,一时“邓氏钱”传布天下。张燧指出,汉文帝虽然自身简朴,但是挥霍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却毫无慎惜之心。可见,我们回顾历史,在对帝王的个人生活进行道德评点之外,更应当重视政治体制的作用。
评分送货快,包装整洁,内容多样。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本,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观点另辟蹊径,有独到之处,就是对应的翻译还有些许不足。
评分大学图书馆偶然发现的奇书,多年后还是会想起那个温暖的午后和潮湿的空气,希望可以找回曾经的自己,谢谢好卖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