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公共管理教育綜閤改革教程。
內容簡介
《新編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學係列教材:行政管理案例分析》從已積纍的大量公共管理案例中遴選瞭40個典型案例,其中絕大部分是中國本土案例素材,按照“案例一解讀一啓示”的案例分析模式,突齣“分析”的主旨。同時,為瞭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和對公共管理具有濃厚興趣的讀者閱讀理解的便利,在“案例分析”之前增加瞭“理論概要”作為知識鋪墊。《新編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學係列教材:行政管理案例分析》可供我國高校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含MPA)教學使用,也可供從事公共管理的人員自學參考。
作者簡介
陳潭,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研究方嚮為地方治理、農村問題、公共政策等。著有《單位身份的鬆動》《轉軌秩序的閱讀》《治理的秩序》《大數據時代的國傢治理》等著作。
周淩霄(1974-),湖南邵東人,管理學博士,副教授,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著有《當代中國傢族企業轉型研究》等著作。
李小軍(1975-),甘肅渭源人,法學博士,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著有《國際防擴散機製與防擴散政策研究》等著作。
目錄
第一章 行政環境
理論概要
案例分析
案例1-1 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剋
案例1-2 美國政府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
案例1-3 十堰市政府對環境的利用與改造
案例1-4 “3·14”打、砸、搶、燒事件
第二章 行政職能
理論概要
案例分析
案例2-1 校車事故突顯我國社會公共服務缺失
案例2-2 “三鹿”奶粉事件暴露職能交叉弊端
案例2-3 “炫富女”郭美美引起慈善界地震
案例2-4 唐福珍事件:強製拆遷中的公共利益界定
案例2-5 高鐵悲劇能否撞開改革門
第三章 行政體製
理論概要
案例分析
案例3-1 深圳再度試水“行政三分製”
案例3-2 廣東順德大部製改革“五部麯”
案例3-3 92項行政權下放重慶探索高效行政管理體製改革
案例3-4 深水區探路 天津濱海新區行政體製改革加速推進
案例3-5 省管縣:浙江模式遏阻行政體製改革
第四章 行政倫理
理論概要
案例分析
案例4-1 孫中界:斷指之殤
案例4-2 孟連事件
案例4-3 株洲農民為抗強拆自焚事件
案例4-4 河南省打響治理煤炭領域的腐敗戰役
案例4-5 58歲交警查處人貨混裝車被民工打倒在地仍敬禮
第五章 人事行政
理論概要
案例分析
案例5-1 福建屏南“蘿蔔招聘”,兩名局長被免職
案例5-2 丹陽:用績效考核考評公務員
案例5-3 深圳啓動公務員改革近七成公務員將實行聘任製
案例5-4 “佛山最牛的局”
第六章 財務行政
理論概要
案例分析
案例6-1 湖北省地圖院財務決算說明
案例6-2 浙江省:審計行政處罰訴訟案件
案例6-3 重慶市在全國率先實行預算追加聽證會製度
案例6-4 江蘇省昆山市交通局:對財務結算中心做好票證管理工作的探索
案例6-5 三公消費背後的真問題
第七章 機關行政
第八章 電子政務
第九章 涉外行政
第十章 行政決策
第十一章 行政執行
第十二章 行政監督
第十三章 行政效益
精彩書摘
《新編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學係列教材: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6.預算外資金管理
預算外資金是指按照國傢財政、財務製度的規定,不納入國傢預算,由各地方、各部門和各單位自行提取、自行使用的那部分財政資金。財政部規定瞭目前預算外資金的收支內容。預算外資金是國傢預算的必要補充。預算外資金對預算管理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於調動各地方、各部門和各單位理財的積極性;保證專項事業資金的需要;能夠為國有企業提供生産發展基金和奬勵基金;可以緩解國傢預算資金的不足狀況。
預算外資金的管理,要遵循下列基本原則:明確範圍,劃清界限;尊重自主性,貫徹專用性;收支平衡。
三、審計管理
1.審計管理的含義
審計是審計機關依法獨立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錶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産,監督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真實、閤法和有效益的行為。按審計主體的性質為標準,分為國傢審計和社會審計;以審計主體的從屬關係為標準,分為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以審計對象為標準,分為對國傢機構的審計、對政黨社團的審計、對事業單位的審計和對企業單位的審計等平衡。
2.審計管理的體製和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規定,國傢設立審計機關,實行審計監督製度。國務院設立審計署,在國務院總理領導下,組織領導全國的審計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設立審計機關,分彆在同級政府行政首長和上一級審計機關的領導下,組織領導本地區的審計工作。審計機關實行雙重領導體製,對本級政府和上一級審計機關負責並報告工作,審計業務以上級審計機關領導為主。
上級審計機關可以將其審計範圍內的事項,授權下級審計機關進行審計;下級審計機關審計範圍內的重大事項,上級審計機關可以直接進行審計。審計機關履行職責所必需的經費預算,在本級預算中單獨列項,由本級政府予以保證。
屬於國傢審計範圍,審計機關未設立派齣機構的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設立內部審計機構或者審計人員,實行內部審計製度。依法成立的社會審計組織,可以接受委托開展審計查證和谘詢服務業務。審計機關可以將其審計範圍內的事項,委托內部審計機構、社會審計組織進行審計。
審計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乾涉。審計工作人員依法行使職權,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得打擊報復。審計機關作齣的審計結論和決定,被審計單位和有關人員必須執行;審計結論和決定涉及其他有關單位的,有關單位應當協助執行。
3.審計管理的內容
預算審計是指審計機關在每一預算年度終瞭後,對預算的執行情況、財政部門和政府其他部門管理和使用預算外資金的情況,以及財政部門管理財政在有償使用資金的情況開展的審計監督工作,必要時可以對本預算年度或者以往預算年度財政收支中的有關事項進行審計和檢查。
……
前言/序言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聚焦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公共行政實踐與挑戰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中國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現實問題的案例集。在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背景下,本書精選瞭大量來自中央到地方、來自不同領域、具有典型性和代錶性的行政管理案例,旨在幫助讀者深刻理解公共行政的理論如何在實踐中落地生根,以及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經濟環境中,行政管理者如何運用科學的理念、方法和工具,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治理效能。 本書的編寫,根植於中國共産黨對新時代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深刻洞察,緊扣國傢發展戰略和政府職能轉變的時代脈搏。我們深知,理解和掌握公共行政的精髓,不能僅停留在書本理論的層麵,更需要通過分析鮮活的案例,纔能真正把握其精髓,激發創新思維,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本書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通過對一係列精心挑選的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引導讀者思考案例背後的管理原理、政策製定過程、執行難點、利益協調機製以及效果評估方法。 案例選擇的原則與特色 本書所收錄的案例,均經過嚴格篩選,具備以下幾項突齣特色: 時效性與前沿性: 案例緊貼當前中國公共行政領域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基層治理現代化、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生態環境保護、數字政府建設、公共服務均等化、反腐倡廉建設等。這些案例不僅反映瞭當前行政管理的最新動態,也預示著未來發展趨勢。 典型性與代錶性: 案例的選擇力求覆蓋國傢治理的各個層級和重要領域,既有國傢層麵的重大政策改革,也有地方政府在具體實踐中摸索齣的創新經驗,還包括一些基層單位麵對挑戰的生動實踐。通過這些案例,讀者能夠全麵瞭解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不同區域的行政管理特點。 問題導嚮與挑戰性: 許多案例都圍繞著實際管理中遇到的復雜挑戰展開,例如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如何在改革過程中應對阻力,如何有效推進信息技術與行政管理的融閤等。這些案例能促使讀者深入思考問題的根源,並探索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可分析性與藉鑒性: 每個案例都提供瞭足夠的信息,為讀者進行深入的分析提供瞭基礎。同時,案例的結局或經驗教訓,也具有廣泛的藉鑒意義,能夠為其他地區或部門在類似情境下提供參考,避免重復踩坑,學習成功經驗。 本書的結構與內容 本書圍繞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將案例分為若乾專題,每個專題下包含若乾具有代錶性的案例分析。雖然具體的案例名稱和編號在此不一一列舉,但其內容覆蓋瞭公共行政過程中的關鍵環節: 1. 政策製定與分析: 深入剖析一項政策從提齣、論證、科學決策到最終齣颱的完整過程。案例將聚焦於政策目標的確立、政策工具的選擇、利益相關者的互動、公眾參與的機製以及政策閤法性與可行性的評估。例如,涉及重大民生工程或産業發展政策的製定過程,以及在製定過程中如何平衡短期效益與長遠影響,如何避免政策執行中的“腸梗阻”。 2. 行政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 探討政府部門的組織結構設計、權責劃分、內部協調機製,以及公務員的選拔、培訓、考核、激勵與監督等問題。案例可能涉及機構改革的挑戰與應對、如何構建高效協同的跨部門閤作模式、以及如何激發公務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3. 公共決策與執行: 分析公共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與效率性,以及政策執行中的層層傳導、資源配置、過程控製與監督。案例將揭示政策執行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偏差、梗阻以及應對策略,例如在項目審批、城市建設、環境治理等領域的執行案例。 4. 績效管理與評估: 介紹如何建立和完善政府績效評估體係,如何對行政機關的運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進行科學量化,以及如何將評估結果應用於政策改進和資源分配。案例可能涉及特定公共服務項目的績效評估,或某項政府工作的成效分析。 5. 公共服務與市民參與: 關注政府如何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以及如何鼓勵和引導市民參與到公共事務的管理和決策中來。案例將聚焦於智慧城市建設、政務服務窗口的優化、社區治理的創新以及公民參與的多種形式。 6. 危機管理與應急響應: 分析在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社會突發事件等情況下的政府應急管理機製、預警係統、資源調度、信息公開和危機應對策略。案例將展現政府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的組織協調能力、決策水平和執行效率。 7. 廉政建設與行政倫理: 探討如何在公共行政領域構建反腐敗的長效機製,加強權力監督,規範行政行為,以及提升公務員的職業道德和廉潔從業意識。案例可能涉及典型腐敗案件的分析,或在推進廉政建設方麵的製度創新。 8. 數字政府與治理現代化: 關注信息技術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行政效率方麵的作用,包括電子政務建設、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輔助決策以及數字孿生城市等。案例將展示數字技術如何重塑政府服務模式,優化行政流程,以及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麵的挑戰。 本書的價值與讀者定位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旨在成為廣大讀者學習和研究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寶貴資源。 對於高等院校的學生而言, 本書是理解公共行政理論與中國特色實踐的最佳橋 गुंतवणूक。通過對案例的閱讀和分析,學生可以深化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對於從事公共行政與管理工作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而言, 本書提供瞭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前沿的治理思路。案例分析能夠幫助他們審視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學習兄弟單位的成功經驗,提升管理水平和決策能力,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對於對中國公共管理感興趣的研究者和學者而言, 本書提供瞭大量真實、鮮活的案例素材,為深入開展實證研究提供瞭可靠的數據支持。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的公共行政理論。 對於關注社會發展和公共事務的社會公眾而言, 本書有助於他們更深入地瞭解政府的運作機製,理解公共政策的製定和執行過程,從而更好地參與到公共事務中來,形成良性的互動。 本書的編寫團隊匯聚瞭在公共行政與管理領域具有深厚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傢學者。在案例的選取、分析和解讀過程中,我們力求客觀、公正、嚴謹,既強調理論的指導作用,也注重實踐的獨特性和復雜性。我們希望通過本書,能夠為推動中國公共行政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為建設更高水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係提供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