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废止“公荐制”的举措则是,在科场考试上,不再允许行卷、温卷的做法。“行卷”、“温卷”是唐代科举考试盛行之风。唐代取士,不仅看成绩,还需要有名人显贵的举荐,主试官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资格及名次,所以举子为增加及第的可能性,在应试前常常将自己以往的诗文作品投给名公巨卿,以求得称誉推荐,即为“行卷”。过几日再投,以提醒受卷的达官贵人对自己加以关心和注意,这一行为则谓之“温卷”。投卷与温卷确实能够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但是在这种风气下,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而宋代禁止了“行卷”“温卷”,废止权臣向考官推荐考生的特权,也就有效防止了科举中的徇私舞弊,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如此一来,即使是毫无背景的寒门子弟也有机会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进入仕途。
评分在流传下来的清代著名学者的日记中,《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吴兔床日记》是时间跨度较长,内容较为丰富的一部,它对研究作者吴骞的生平、学术以及了解乾嘉时期的学者间的交游均具有重要意义。
评分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精心选取近现代中国(晚清与民国)各类士人的日记、书信、奏牍、笔记、诗文集、诗话、词话、序跋汇编等,为读者提供宏大的中国近现代史叙事背后的历史细节,展现大变革时代的个人生活图景。第二辑十三种:《翁斌孙日记》、《张佩纶日记》、《吴兔床日记》、《赵元成日记(外一种)》、《1934-1935中缅边界调查日记》、《十八国游历日记》、《潘德舆家书与日记》等。《吴兔床日记》就是第二辑的一种。吴骞(1733--1813)字槎客,号兔床,清海宁人,诸生。是著名藏书家,家有拜经楼,据《海昌备志》:吴骞"笃嗜典籍,遇善本倾囊购之弗惜。所得不下五万卷,筑拜经楼藏之。晨夕坐楼中,展诵摩挲,非同志不得登也"。吴骞《愚谷文存·桐阴日省编》则自述藏书曰:"吾家先世颇乏藏书,余生平酷嗜典籍,几寝馈以之。"自束发迄衰老,置得书万本,性复喜厚帙,计不下四五万卷。
评分学人心路,可窥一斑
评分东西非常棒,很喜欢,无破损,完美
评分赶上京东活动时买书,别无所求
评分赶上京东活动时买书,别无所求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非常好的书,速度一如既往的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