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研究作者吳騫的生平、學術以及瞭解乾嘉時期的學者間的交遊均具有重要意義。
評分《日記》也多載有其訪書的經曆。如《日記》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十日載:“書估吳良甫自吳門來,有宋刻《說苑》,乃鹹淳乙醜鎮江府學教授李士忱刊本。簽書‘宋刊《說苑》,丙申夏日竹廠陳以綱題’,隸書。予以宋槧《傳燈錄》、明刻硃剋升《詩傳疏義》易之。竹廠為海昌篤學之士,前歲卒於清河。此書中校勘亦其手畢。又聞其校《玉海》甚悉,當就其傢訪之。”不唯可備書林掌故,且再現瞭其對該書版本及校勘者的鑒彆過程。再如《日記》乾隆五十二年四月三日條載:“是日,在吳門書肆購得汲古閣精抄《毛詩闡秘》,書不分捲,乃魏叔子所著。自序謂:‘在毛氏授經奏叔、斧季兄弟,為闡發經義,著此書。時在天啓四年。’告成後,奏叔、黼季各有手跋。黼季跋雲:‘商丘宋漫堂撫吳日,嘗遊虞山,登汲古閣留信宿,遍觀藏書,見闡秘,擊節嘆賞,欲捐俸為刻之。黼季以其師所秘授,不忍割愛,卒不果。從誡其後人,當什襲珍護,時康熙辛卯歲也。’黼季跋後,又有休寜令虞山丁斌跋,稱為程生而題。程未詳何人,蓋此書毛氏散齣,又歸於休寜之程也。”此則可見吳騫所購該書的成書原委及遞藏之源流。此類文字不僅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且雅有趣味。
評分京東老客,已是鑽石會員N多年。以前從來不去評價,不知道浪費多少京豆,自從知道京豆可以抵現金的時候,纔知道京豆的重要。後來我就把這段話復製瞭,走到哪,復製到哪,即能賺積分,還非常省事。貼瞭這段話說明對商品是滿意的
評分以上三種內容一緻,且皆有闕譌處。此次整理,以國圖本爲底本,上圖稿本與夏齋本爲參校。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今所見較爲完整本,則國圖所藏鈔本。該鈔本可分三部分。弟一部分,爲乾隆四十五年(庚子)日記,始於二月十六日、終於三月二十日,爲藝風堂傳鈔本中錄齣,題作“吳兔牀先生庚子間日記一捲”,《古學匯刊》曾據此本整理排印,二本間有小異。弟二部分爲乾隆四十八年至乾隆五十四年日記。弟三部分爲乾隆五十五年至嘉慶十七年日記,題作“日譜(起庚戌正月)”,疑據吳氏稿本《日譜》過錄。
評分學人心路,可窺一斑
評分以上三種內容一緻,且皆有闕譌處。此次整理,以國圖本爲底本,上圖稿本與夏齋本爲參校。
評分非常好的書,速度一如既往的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