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輿(1785-1839),字彥輔,號四農,彆號艮亭居士、念石道人等,江蘇山陽(今淮安市淮安區)車橋鄉人。齣身於沒落的書香門第,十二歲即能詩。十五歲應童子試,成諸生。自十六歲始,曆經十三次應考,方於道光八年(1828),亦即四十四歲那年獲江南解元。繼之六度參加會試,終未考取進士。道光十五年三月,大挑一等,以知縣用分發安徽。四載未得實授,道光十九年七月廿七日鬱鬱病卒於裏第。詳見拙撰《潘德輿年譜考略》(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2009年版)。
評分下筆燈下,娓娓道來,瑣瑣傢常,僕僕風塵,可窺見嘉道乾時期普通士子的日常生活與世界。
評分四農歿前五月,作絕筆詩曰:“五十年來骯髒身,癡心獨掃世間塵。一腔熱血噴何處,惟把文章示後人。”真實地道齣瞭其平生所為。從十八歲開始,除瞭讀書應試外,他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授徒與著述上,刊行有《養一齋集》二十六捲、《養一齋劄記》九捲、《養一齋詞》三捲、《養一齋詩話》十捲及《李杜詩話》三捲等。另有稿本、鈔本若乾,如《養一齋雜稿》、《論語權疑》、批點《古詩源》、《唐賢三昧集》等,散存於國內外若乾圖書館。他曾坦言:“萬族紛有營,嗟我溺文史。竭精不適用,賤不如眾技。冥行數十年,蹩躠未知止。猶冀鉛槧間,名字永不死。”雖然其跡未登仕版,但是其“冥行數十年”所取得的豐碩的學術與創作成就,如其所願,已然名垂史冊。《清史稿》捲四八六列其事跡於《文苑傳》,諸清代詩學史、思想史競誇其名。
評分清代人的日記還是少見的,像這樣一生睏厄於科場的下層士人傢書日記有其獨特價值。
評分一直在京東購買圖書屬於忠實客戶
評分下筆燈下,娓娓道來,瑣瑣傢常,僕僕風塵,可窺見嘉道乾時期普通士子的日常生活與世界。
評分三種,乃近人金紹城所撰。金氏(1878-1926)亦名金城,字鞏伯、拱北,號北樓、藕廬、藕湖,浙江南潯人。幼嗜繪事,後遊學於英國王傢書院,攻習律政。光緒末年,歸而納貲,以知縣分江蘇。其後曆官上海會審公廨襄讞委員、大理院刑科推事、修訂法律館纂修官、大理院統計科科長、集議處處長、民政部諮議官等職。民國後,曆官江南查辦使、軍事外交官、內務部僉事、眾議院議員、國務院秘書、濛藏院參事等職。民國十五年,病卒於滬,享齡四十九歲。金氏一生迴翔於
評分質量很好,非常滿意,服務周到!
評分在京東買書就是方便!不過近期買書太多來不及細看,萬一有裝訂質量問題請給予調換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