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天文迷的夜空导游图 天文观测手册 (修订版)》对星座内深空资料的筹集,以及对天文深空摄影的指导和建议,其整合程度和整合质量是互联网资料所不能企及的。
对于关注天文的人来说,就在我们司空见惯的日月、大行星、星座的背景上,其实隐藏着很多瑰丽壮观、妙趣横生的深空天体——星团、星系、星云……我们只需要一点点的光学辅助(小望远镜,甚至只靠照相机的累积曝光)就可以欣赏它们的风姿,见证宇宙的神奇。本书带给天文摄影、天文知识爱好者的,是能真正开拓他们视野、真正方便他们观测使用的实用指南。
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那些品质优良、功能强大的天文望远镜,其价格不再令人仰止;某些只卖一两千元的天文望远镜已经足以让天文爱好者畅享宇宙之美,并进行适合自己的科学观测和天文摄影活动。如果您有意加入天文望远镜一族,进行夜空“探宝”,《天文迷的夜空导游图 天文观测手册 (修订版) 》就一定会成为您的得力助手。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天文爱好者,他们从选购、组装器材的各种预备知识和注意事项,到夜空中几百个经典、美丽的天体目标,都为您作了通俗而详细的介绍。还等什么?这些充满魅力的星团、星云、星系、双星,都藏在被一般人所忽视的夜空中,快开始你的望远镜深空之旅吧!
《天文迷的夜空导游图 天文观测手册 (修订版)》教给您: 天文观测的一些基础概念和术语。如何选购和使用适合您的观测设备。如何依靠星图在夜空中抓到观测目标,在一年里的不同季节可以观测到哪些经典天体。北半球常见的50个星座各含有哪些“天空景点”,它们是什么样子,如何自己找到它们。
作者简介
罗伯特·布鲁斯·汤普森(Robert Bruce Thompson)是计算机、自然科学、技术类图书与网络教程的作者或合著者。他从十几岁起成为天文爱好者,1966年用自己磨制的镜片和从Edmund Scientific购买的材料制作了自己的望远镜(6英寸口径牛顿式反射镜)。他也是Winston-Salem天文联盟的联合创始人和主席,目前正在为获得天文联盟的“观测大师”证书而努力。
芭芭拉·弗瑞驰曼·汤普森(Barbara Fritchman Thompson)是几本计算机和技术类书籍的合著者。她2001年初进入业余天文观测领域,已经完成了数百个天体的定位观测和记录。她也是Winston-Salem天文联盟的联合创始人和财务主管,目前也正在为获得天文联盟的“观测大师”证书而努力。
内页插图
目录
第i章 深空天体观测导论 14
第ii章 关于观测设备 38
01 仙女座 66
02 宝瓶座 74
03 天鹰座 84
04 白羊座 90
05 御夫座 94
06 牧夫座 102
07 鹿豹座 108
08 巨蟹座 118
09 猎犬座. 124
10 大犬座 140
11 摩羯座 146
12 仙后座 150
13 仙王座 166
14 鲸鱼座 178
15 后发座 184
16 北冕座 204
17 乌鸦座 208
18 天鹅座.. 214
19 海豚座 230
20 天龙座 234
21 波江座 244
22 双子座 250
23 武仙座 256
24 长蛇座 264
25 蝎虎座 274
26 狮子座 280
27 小狮座 290
28 天兔座.. 296
29 天秤座 300
30 天猫座 302
31 天琴座 308
32 麒麟座 314
33 蛇夫座 326
34 猎户座 340
35 飞马座 356
36 英仙座 362
37 双鱼座 376
38 船尾座.
前言/序言
探索宇宙的奥秘:星空摄影与深空天体观测指南 作者:[此处可填写真实的作者姓名] 出版社:[此处可填写真实的出版社名称] 版次:初版/第二版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出版年份:[此处填写实际出版年份] --- 内容简介:超越肉眼所见的壮丽宇宙 本书旨在为所有对浩瀚星空抱有无限热情与好奇心的观测者提供一套全面且深入的指导,尤其侧重于高阶天文摄影技术与深空天体的专业识别和观测实践。不同于基础的星座识别手册,本书将带领读者跨越入门阶段,直抵专业级观测与记录的殿堂。 我们相信,真正的星空探索不仅在于“看见”,更在于“记录”和“理解”。本书聚焦于如何运用现代天文设备,捕捉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横跨数百万光年的宇宙奇观。 --- 第一部分:天文摄影的进阶技术与设备优化 1. 现代天文摄影系统的搭建与校准: 本部分详尽阐述了从入门级单反到专业天文相机(CCD/CMOS)的过渡与选择策略。重点讲解了减除像素合并(Binning)、读取噪声(Read Noise)的控制、量子效率(QE)的实际意义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内容涵盖了: 赤道仪的极限承载与精度调校: 深度解析“极轴对中”的精确方法,包括使用极星寻星镜(Polar Scope)的微调技巧、永恒星法(Drift Alignment)的实操步骤,以及如何通过导星软件(如 PHD2)的参数优化,实现长达数分钟乃至十几分钟的精确跟踪,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焦距和像素尺寸。 折射镜、反射镜与折反镜的针对性优化: 详细对比了不同类型光学系统在捕捉不同类型天体(如星云、星系、行星)时的优缺点。针对折返式系统(如SCT/Maksutov),重点讲解场曲(Field Curvature)和彗差(Coma)的校正方案,介绍不同品牌的场平镜(Field Flattener)和减焦镜(Reducer)的兼容性测试方法。 精确的对焦艺术: 探讨了电动焦平面(EFA)的使用,以及如何利用巴菲刀(Bhatinov Mask)实现亚像素级的精确对焦。书中还收录了针对不同温度变化下镜筒热胀冷缩引起的焦点漂移的补偿策略。 2. 深度曝光与图像堆栈的原理: 本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数据采集策略。我们不再满足于单张照片的亮度,而是转向通过长时间、多光谱、多帧的累积来揭示隐藏的细节。 信噪比(SNR)的提升: 阐述了为什么增加曝光时间(在不超出视场漂移范围的前提下)能有效提高信噪比,并提供了计算所需总曝光时间的实用公式。 滤镜技术的运用与选择: 全面介绍窄带滤镜(H-alpha, OIII, SII)的原理及其在弱光星云观测中的决定性优势。讲解了哈勃调色板(Hubble Palette)的转换逻辑,以及如何在RGB三通道中合理分配不同窄带信号的权重,以创造出兼具科学性和美感的图像。 高动态范围(HDR)合成在天文中的应用: 针对行星和月面观测,展示如何通过不同曝光时间的组合,同时保留高光部分的细节和暗部区域的纹理。 --- 第二部分:深空天体的专业观测与图像处理 3. 目标选择与观测路径规划: 本章专注于那些需要专业设备和细致计划才能捕捉的深空天体(Deep Sky Objects, DSO)。 梅西耶、NGC、IC天体的深入解析: 不仅仅是列出天体坐标,而是深入探讨不同星系、星云的物理特性、形成历史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例如,对马头星云(Barnard 33)和猎户座大星云(M42)的形态学分析,以及对M31仙女座星系边缘旋臂结构的识别技巧。 “暗”的艺术:光污染的量化与规避: 提供了如何利用光污染地图(如Bortle Scale)来选择最佳观测地点的方法。讲解了光害滤镜(Light Pollution Filters)的工作原理(包括UHC、OIII等),并对其在城市附近观测的局限性进行了客观评估。 高效的巡天与定位: 介绍如何利用GoTo系统的误差修正(PEC/Periodic Error Correction)与亚厘米级星图比对(Plate Solving)技术,实现对微小或偏远目标的快速、精确锁定。 4. 图像处理的精炼之道:从原始数据到惊艳成品: 天文图像处理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本书提供的是一套严谨的工作流程,而非简单的滤镜应用。 预处理:校准帧的必要性: 详细讲解暗场(Dark)、偏场(Bias)和亮场(Flat)的采集与应用,强调校准帧对去除热噪声、像素坏点和消除场污的决定性作用。 堆栈软件的操作深度解析: 深入探讨主流堆栈软件(如DeepSkyStacker, PixInsight)中的像素线性化(Linearization)、背景提取(Background Extraction)和梯度去除(Gradient Removal)等关键步骤的参数设定,避免过度拉伸导致的图像“泛白”或“油画”效应。 非线性处理与细节增强: 重点讲解曲线(Curves)和色阶(Levels)的微调,用以控制星云核心的亮度和外围的对比度。书中提供了降噪技术(如Deconvolution/Deconvolution)在恢复光学衍射极限(Airy Disk)细节方面的应用案例,以及如何安全地进行颜色校正,还原天体的真实光谱信息。 --- 结语:持续探索的动力 本书致力于成为观测者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参考书。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详尽的技术指导和深入的理论阐释,帮助读者超越简单的“拍到”星空,达到“精细记录”和“专业呈现”的层次。宇宙的魅力在于其无穷的深度和细节,而掌握正确的工具和方法,将使您的每一次仰望都充满发现的喜悦。愿您在无垠的黑暗中,捕捉到属于自己的宇宙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