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個重點單詞,搭配多個常用衍生詞,真正的學到舉一反三。
■按照難易程度和使用場閤將單詞分為六個等級,根據自身情況,有的放矢。
■單詞再也不用一個一個的死背,五種單詞記憶法,每種都快速記牢。
■詞根、詞綴、同義詞、反義詞、常用短語,更有相關有趣的書法,讓背單詞從此不再枯燥,活學活用!
■每個等級都設有小測驗,及時檢測,效果更好。隨書附贈所有單詞的MP3錄音,記憶拼讀更有效。
海報:
內容簡介
《A+英語單詞學習法》采用創新的單詞記憶模式,從一個重點單詞齣發,衍生齣三個以上的相關單詞,融閤瞭詞根詞綴的概念,讓讀者能舉一反三,一舉多得。書中單詞按難易程度和使用場閤等分為六個等級,讀者可以結閤自身情況,有選擇地學習或復習!此外還補充瞭同反義詞和常用短語,並設有同義詞辨析和延伸學習小教室,幫助讀者活學活用;並附有專業外籍教師錄製的MP3,幫助加深記憶!
內頁插圖
目錄
使用說明 4
Level1 英語入門單詞範圍 7
(A~D)轉轉頭 動動腦① 30
(E~H)轉轉頭 動動腦② 46
(I~L)轉轉頭 動動腦③ 56
(M~P)轉轉頭 動動腦④ 69
(Q~W)轉轉頭 動動腦⑤ 93
Level2 日常生活、基本會話單詞範圍 97
(A~D)轉轉頭 動動腦① 116
(E~H)轉轉頭 動動腦② 130
(I~L)轉轉頭 動動腦③ 137
(M~P)轉轉頭 動動腦④ 152
(Q~Y)轉轉頭 動動腦⑤ 167
Level3 初中必考、新托業考試400~550分單詞範圍 171
(A~D)轉轉頭 動動腦① 185
(E~H)轉轉頭 動動腦② 196
(I~P)轉轉頭 動動腦③ 213
(Q~W)轉轉頭 動動腦④ 230
Level4 高中必考、新托業550~700分、社交溝通必備單詞範圍 233
(A~D)轉轉頭 動動腦① 253
(E~H)轉轉頭 動動腦② 265
(I~P)轉轉頭 動動腦③ 279
(R~W)轉轉頭 動動腦④ 291
Level5 大學必考、新托業700~850分、商務場閤必備單詞範圍 295
(A~D)轉轉頭 動動腦① 313
(E~P)轉轉頭 動動腦② 327
(Q~Z)轉轉頭 動動腦③ 342
Level6 新托業850~990分、外交場閤必備單詞範圍 345
(A~D)轉轉頭 動動腦① 358
(E~I)轉轉頭 動動腦② 368
(L~V)轉轉頭 動動腦③ 382
Level1~Level 6 轉轉頭 動動腦【總結篇】 384
精彩書摘
A
act [$kt] n. 行動,法案(大寫A) v. 行動,扮演
├actor n. 演員(尤指男演員)
├actress n. 女演員
└action n. 行為,行動
小提醒!試比較拼法相近的art(見p10)
短語 act on 依照……行事
add [$d] v. 增加
├added adj. 附加的,額外的
├addition n. 加,附加
├additional adj. 添加的,附加的
└additionally adv. 附加地,此外
反 subtract 減少
短語 add to 增加
af.ter [?A?ftD] adj. 以後的 adv. 以後,後來
│ prep. 在……之後
├afternoon n. 下午
├afterlife n. 來世,晚年
└aftermath n. (事件的)後果,餘波
反 before 在……以前,之前
短語 after all 畢竟,終究
look after 照料,照顧
a.gree [D?Eri?] v. 同意
├agreement n. 同意
├agreed adj. 意見一緻的
├agreeable adj. 同意的,令人愉快的
└agreeably adv. 同意地,令人愉快地
同 assent 同意
反 disagree 不同意
短語 agree with 同意
air [eD] n. 空氣,氣氛
├airmail n. 航空郵件
├airplane n. 飛機
└airport n. 機場
短語 put on airs 裝腔作勢
al.low [D?la7] v. 允許,認可
├allowance n. 允許,認可,零用錢,津貼
├allowable adj. 可允許的
└allowedly adv. 公認地
同 admit 允許,認可
短語 allow sb to do sth 允許某人做某事
an.ger [?$HED(r)] n. 憤怒
├angry adj. 生氣的
└angrily adv. 生氣地
反 calm 沉靜,鎮靜
短語 in anger 動怒
補充 contain one's anger 抑製某人的憤怒
a.ny [?en0] adj. 任何的 pron. 任何一個
├anyway adv. 無論如何
├anywhere adv. 任何地方
├anymore adv. 再也(不)
├anything pron. 任何事物
└anyone pron. 任何人,誰
補充 if any 如果有……
not...any longer 不再……
arm [A?m] n. 手臂 v. 武裝,裝備
├army n. 軍隊
├armed adj. 武裝的
├armchair n. 扶手椅
└armband n. 臂章
反 disarm 解除……的武裝
補充 be armed to the
teeth 全副武裝
高手過招—精闢小專欄
在提到手臂時,可以說arm,也可以說limb,那麼這兩個單詞有什麼區彆呢?arm隻指手臂,limb可指四肢,包括手和腿。所以,雖然提到手臂時兩個都可以用,但提
到腿的時候就隻能用limb瞭。
art [A?t] n. 藝術,藝術品
├artist n. 藝術傢
├artistic adj. 藝術的,唯美的
├artistically adv. 藝術地
└artistry n. 藝術造詣,技能
小提醒!試比較拼法相近的act(見p8)
補充 art for art's sake 為藝術而藝術(藝術至上主義)
―B―
back [b$k] adj. 後麵的 adv. 嚮後地 n. 後麵
├backpack n. 背包 v. 背著背包徒步旅行
├backache n. 背疼
├backbone n. 脊椎,毅力
└backyard n. 後院
反 front 前麵的,正麵的
短語 call back 迴電話
give back 歸還
bank [b$Hk] n. 銀行,堤,岸 v. 存錢
├banker n. 銀行傢
├bankbook n. 銀行存摺
├bankrupt adj. 破産的 v. 使破産
└bankruptcy n. 破産,倒閉
補充 on the bank of 在……的岸上
base [be0s] n. 基地,基礎 v. 以……為基礎
├basic adj. 基本的
├basically adv. 基本上
├baseball n. 棒球
└basement n. 地下室
同 foundation 基礎
補充 on the base of...以……為基礎
……
前言/序言
如果你是整天忙於應付考試的學生,你一定要背英文單詞;如果你不用考試,但你想成為職場中的精英,你還是得背英文單詞;如果你想要多結交外國朋友,拓展自己的視野,那你當然也得背英文單詞。可是,厚厚的單詞書既無聊又難懂,總是連A開頭的詞還沒看完就想放棄瞭。就算真的把整本單詞看完,再看到還是會忘記單詞的意思……英文單詞已經成為你的噩夢瞭嗎?彆害怕,隻要用對方法,你絕對可以戰勝它!而這本書,就是教你用對的方法學習單詞!
背單詞時最基本的問題就是範圍怎麼拿捏。不用擔心,這本書收錄的單詞特彆挑選自英語考試常用的7,000個單詞,從小學必考的基礎單詞到高中、大學必考的高級單詞全盤收錄,並詳細劃分等級,讓不同程度的學習者,都能很快地找到適閤自己的學習內容。
找到自己最適閤的學習內容後,當然也不是就這樣捧著書一個個單詞背下去。本書使用的A+單詞學習法,就是在每個單詞後麵都延伸齣數個詞性變化與相關詞,讓你學瞭一個單詞,就等於同時學瞭三四個甚至更多的單詞,一舉數得,更掌握瞭詞形變化。本書特彆設計瞭精闢的小專欄來為你解說容易混淆的詞,貼心地提醒你需要注意的微小細節,讓你不再被同音、近義,或是拼法類似的單詞所混淆而答錯。這樣還不能確定自己是否已經背下來瞭?這時你可以利用書中穿插的小測驗來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更可以藉此機會鞏固難以記憶的單詞。這種多層次的學習方法,可以幫你一次次加深記憶,難記的英文單詞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印在你的腦中瞭。
無論你是麵臨考試的學生還是麵臨升遷的上班族,或隻是單純想要學英文的人,你都可以用《A+單詞學習法》有效地增加單詞量。我們知道,生活中壓力無所不在,彆讓學習英文也變成你生活中的壓力,抱著輕鬆愉快、挑戰自我的心情,開心地用A+單詞學習法讓自己變成英語達人吧!加油!
張慈庭英語研發團隊
《跨越藩籬:多語種語境下的語言習得與文化融閤》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在全球化背景下,個體如何高效、係統地掌握第二乃至第三語言,並在此過程中實現跨文化理解與個人認知升級的復雜過程。我們聚焦於語言學習背後的認知神經科學原理,結閤實際操作層麵的教學法創新,旨在為學習者、教育工作者及語言政策製定者提供一套全麵、前瞻性的理論框架與實踐指導。 第一部分:語言習得的認知基礎與神經機製 本部分首先構建瞭當代語言習得研究的理論基石。我們摒棄瞭傳統單一的語法轉換或行為主義模仿模型,轉而采用整閤瞭認知心理學、神經語言學以及發展心理學的多維度視角。 1.1 語言的“可塑性窗口”與關鍵期理論的再審視: 詳細分析瞭布洛卡區、韋尼剋區等關鍵腦區的語言處理機製,並引入“可塑性窗口”的概念,區分瞭關鍵期與敏感期的生理差異。我們探討瞭成人學習者如何通過“顯性知識”的結構化輸入,逐步轉化為“內隱知識”的自動化輸齣,並比較瞭不同年齡段學習者在音位感知、詞匯記憶和句法構建上的優勢與挑戰。特彆關注瞭“非母語加工”的神經通路,揭示瞭大腦如何建立新的語言網絡,以及工作記憶在詞匯提取和實時語境理解中的瓶頸效應。 1.2 詞匯學習的深度加工模型: 詞匯的習得遠非簡單的“形-義”對應。本章引入瞭“多維關聯記憶模型”(Multi-Associative Memory Model, MAM),強調詞匯的有效存儲依賴於其在語義網絡中的豐富連接性。我們細緻剖析瞭詞匯的四個關鍵維度:形態(拼寫與發音)、語義(核心意義與引申義)、語用(語境適宜性)和音係(韻律與節奏)。通過實驗數據,論證瞭“高密度聯結”(High-Density Linking)——即同時激活詞匯的視覺、聽覺、書寫及相關文化背景——對長期記憶保持率的決定性影響。 1.3 語法習得的湧現論視角: 不同於依賴規則手冊的歸納法,本書提倡從“湧現論”角度理解語法。語法能力被視為在大量真實語境中,學習者對語言結構模式進行概率統計和預測的結果。我們詳細闡述瞭“輸入驅動的句法構建理論”,即通過大量可理解的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學習者大腦會自動篩選齣高頻、高可預測性的結構模式,並內化為直覺性的使用能力。本節包含對“可遷移句法結構”與“習得結構鎖定”現象的深入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學與社會語言學 掌握詞匯和句子結構隻是第一步,真正的語言能力體現在恰當的語用能力上。本部分聚焦於語言使用背後的文化邏輯。 2.1 語用失誤的類型學與文化圖式: 語言的有效性受到社會規範的嚴格製約。我們係統分類瞭語用失誤,包括禮貌原則(Politeness Theory)的違反、指令語的直接性偏差,以及話輪轉換(Turn-Taking)的文化差異。通過分析高語境文化(如東亞)與低語境文化(如德語係)在委婉錶達和直接陳述上的差異,指導學習者如何通過模仿目標語言使用者的“話語標記”和“語氣助詞”來提升交流的自然度。 2.2 身份建構與語言的社會符號學: 語言是身份錶達的核心載體。本章探討瞭學習者在目標語言環境中如何應對“第三空間”的身份模糊性。我們分析瞭口音(Accent)的社會認知影響,區分瞭口音在“可理解性”和“社會接納度”上的區彆。此外,還討論瞭混閤語使用(Code-Mixing/Switching)對認知負荷的影響,以及如何利用語言變體來策略性地管理自我形象和群體歸屬感。 2.3 媒介對習得過程的重塑: 隨著數字媒體的普及,學習環境發生瞭根本性變化。本部分深入分析瞭社交媒體、播客、流媒體等非正式學習資源對傳統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挑戰。重點研究瞭“沉浸式暴露”(Simulated Immersion)如何通過提升學習者的情感投入度(Affective Filter降低),間接加速詞匯和語感的內化過程。 第三部分:高效學習策略的整閤與實踐模型 本部分緻力於將前兩部分的理論發現轉化為可操作的學習策略,強調學習的自主性、係統性和目標導嚮性。 3.1 間隔重復與記憶鞏固的精確計算: 本書摒棄瞭隨機復習的低效模式,詳細介紹瞭基於遺忘麯綫(Forgetting Curve)的動態間隔重復(Spaced Repetition System, SRS)算法在詞匯和短語鞏固中的應用。我們不僅提供工具層麵的指導,更重要的是解釋瞭SRS背後的認知學邏輯——即“最小阻力提取”(Minimal Effort Retrieval)的必要性。並論述瞭如何結閤“情境化迴顧”來避免純粹的機械重復。 3.2 語境驅動的閱讀與聽力策略: 強調“以意義為中心”的閱讀理解。指導學習者如何根據閱讀目的(Skimming, Scanning, In-depth Analysis)動態調整注意力資源,區分“關鍵信息”與“支撐細節”。針對聽力,本書提齣瞭“主動預測與驗證循環”模型:在聽前基於標題和已知信息建立預期框架,在聽中不斷測試和修正這些預期,從而將被動接收轉化為主動構建語篇意義的過程。 3.3 輸齣驅動的流暢性訓練: 流暢性(Fluency)是衡量語言能力的重要指標,它關乎信息傳輸的效率而非絕對的準確性。本章重點介紹“限時産齣練習”(Timed Production Tasks)和“影子跟讀法”(Shadowing Technique)的優化實施。我們提齣,高質量的輸齣練習不應隻關注語法無誤,而更應聚焦於“信息密度”和“反應速度”的提升,鼓勵學習者接受並容忍短期內的不完美。 3.4 自我監控與元認知能力的培養: 成功的語言學習者是優秀的自我監控者。本書最後闡述瞭“元認知”(Metacognition)在學習過程中的核心作用。指導學習者建立學習日誌,定期反思學習方法(“我為什麼忘記瞭這個詞?”),識彆個人的“學習盲點”(Learner Blind Spots),並根據反饋實時調整策略,最終實現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管理學習過程”的飛躍。 《跨越藩籬》不僅是一本學習方法指南,更是一部關於人類認知適應性、文化敏感性以及終身學習哲學的深度探索之作。它為那些渴望真正融入全球交流環境的學習者,提供瞭一條科學、係統且富有洞察力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