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西部

一個人的西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雪漠 著
圖書標籤:
  • 西部
  • 孤獨
  • 冒險
  • 成長
  • 自我發現
  • 美國文學
  • 公路小說
  • 個人主義
  • 生存
  • 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文學齣版社
ISBN:9787020110094
版次:1
商品編碼:1174163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這是一個人的戰鬥史,而對手,是自己。

  這是一個人的成長史,而果實,是人格。

  這是一個人的命運史,而密碼,是心和行為。

  《大漠祭》《野狐嶺》作者雪漠首部自傳體長篇散文

  用半生迴憶燃燒自己,用走過的路點亮自己,隻為照亮有緣的你。

  土地、文化、人、命運、歲月、文學、信仰……

  帶你走進西部,走進另一種活法,領略另一種成功。

海報:

內容簡介

  《一個人的西部》是茅盾文學奬入圍作傢、西部文學代錶作傢雪漠關於西部故鄉的自傳體長篇散文,全書四十五萬字,以西部偏僻農村一個文學青年的成長史和人生奮鬥為綫索,講述發生於上世紀60年代到世紀末的西部往事,將西部的土地氣息、民間傳說、民間文化、人情世態和貧瘠土地上的夢想、追尋及人生感悟融為一體,呈現瞭一個博大、剛毅、豐厚、神秘的西部,一個夢想始終照耀著荒原的西部。書中,雪漠以質樸的文字迴憶瞭自己在文學夢的召喚下,通過戰勝自己、升華心靈來改造命運的追夢人生,並以真誠泣血的人生感悟,破解土地、文化與個人命運的關係密碼,傳遞西部傳統文化裏重靈魂、輕物質,重人格、輕名利,重利他、輕利己、重信仰、輕世俗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時下流行的都市功利文化之外,為我們提供瞭另一種活法,另一條成功之路。

作者簡介

  雪漠,原名陳開紅,甘肅涼州人。國傢一級作傢,甘肅省作傢協會副主席,文化學者。曾獲“甘肅省優秀專傢”“甘肅省領軍人纔”“甘肅省德藝雙馨文藝傢”“甘肅省拔尖創新人纔”等稱號。著有長篇小說《野狐嶺》、“大漠三部麯”(《大漠祭》《獵原》《白虎關》)、“靈魂三部麯”(《西夏咒》《西夏的蒼狼》《無死的金剛心》),詩集《拜月的狐兒》,文化隨筆“光明大手印”“心靈瑜伽”等係列作品多部。作品入選《中國文學年鑒》和《中國新文學大係》,榮獲“第三屆馮牧文學奬”“上海長中篇小說優秀作品大奬”“中國作傢大紅鷹文學奬”“中國作傢鄂爾多斯文學奬”等重要奬項,入圍“第六屆茅盾文學奬”“第五屆國傢圖書奬”和“第八屆茅盾文學奬”,連續五次獲甘肅省委省政府頒發的“敦煌文藝奬”。

目錄

一個人的命運和一種文化的溫度(自序)/1

第一編 小村裏的童年

1.迴到傢鄉/2

2.母親站在豐收的院落裏/6

3.西部的挑泉/9

4.孝子殺母的故事/11

5.消失的河流/13

6.懷念弟弟/16

7.爹與護林老漢的“明爭暗鬥”/20

8.有些人應該被定格在迴憶裏/22

9.我的俠客夢/24

10.我不是狂妄,我隻是自信/25

11.親戚殺狗/27

12.忘不瞭父親憨憨的笑/29

13.心明瞭,路纔開瞭/32

14.我眼裏的好人,就是爹那樣的人/33

15.沒瞭賢孝,還算涼州嗎?/35

16.我的第一位老師/37

17.朋友是最溫暖的記憶/44

18.命運中的貴人/48

19.小時候的我/50

20.童年最後悔的兩件事/52

21. 我一直是人群中的異類/55

22. 文宣隊的颱柱子和女一號/58

23.小時候最難堪的事/61

24. 舅舅傢是當地文化中心/63

25.二舅舅的禳解/67

26.生命中第一本書/70

27.地主陳守生一傢/71

28.冒尖戶陳銀山父子/74

29. 父親耍人/76

30.陳兒村的孟八爺/80

31.被班主任罵瞭一年/84

32.女生蓮子/88

33.這個同學有好書/91

34.文藝隊的趙老師/94

35.西部的過年和打場/97

36.和棗紅馬一起度過的童年/100

第二編 城裏的青春

1.憑一篇作文選拔到一中/104

2.不願像父輩那樣活著/108

3.餓肚子也要買書/110

4.溫暖一生的雪地自行車/113

5.金屬廠當工人的小舅/116

6. 我的幾位武術師父/119

7.心一變,命就變瞭/123

8.改變命運的念想/126

9.我的初中老師們/128

10.恰同學少年/134

11.第一次嘗到失敗滋味/137

12.最大收獲是讀到很多書/140

13.那時不懂愛情/144

14.同學是你無法選擇的/148

15.涼州的文學瘋子/150

16.鬆濤寺的吳師父與石和尚/152

17.暢半仙與涼州神秘文化/158

18.我的造命秘訣隻有八個字/164

19.奇門是改變不瞭命運的/168

20.我命在我不在天/172

21.涼州求雨/176

22.十歲就發現瞭死亡/179

23.我的道教緣分/182

24.我的對手一直是我自己/184

25.做一個不為外物奴役的自由人/188

26. 用夢想抵禦誘惑/191

27. 早年的文學訓練始於寫日記/195

28. 賈傢姑爹/199

29. 最後一個饅頭/202

第三編 學校裏的愛情

1.南安中學裏的隱士/206

2.我的座右銘是“戰勝自己”/209

3.我的兩位逆行菩薩/213

4.我人生中的第一筆工資/216

5.就這樣殉文學吧!/218

6.寬恕一切/220

7.用鬍子守住我的精神陣地/224

8.不期而遇的女生/228

9.女難/231

10.愛情讓我陷入瞭糾葛/235

11.思念與揣測成瞭每日的功課/240

12.唯一一次沒有選擇的選擇/243

13.寜願做一隻牛虻/247

14.陳亦新很像我/250

15.二十歲,我隻想改變命運/253

16.北安小學的鬼故事/256

17.我是人群中的燒山羊/259

18.驚動學區的對聯/263

19.磨煉近乎癡狂/266

20.生命深處的野性之力/269

21.信仰是我生命中的太陽/273

22.定格一種靈魂的氣息/276

23.文學之路上的貴人們/280

24.雙城中學的東客們/283

25.不進城可以,鬍子不剃/286

26.最荒唐的歲月/290

27.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295

28.人格修煉最為重要/298

第四編 教委裏的寫作

1.最苦的日子/302

2.每個人都是自己行為的承受者/305

3.大甘溝之行/307

4.熬過生命中的噩夢階段/309

5.對成功的渴望是心裏的一口氣/312

6.夢想讓我放下好多欲望/316

7.死亡奪走瞭二弟/319

8.西部是癌癥高發區/323

9.生命中最大的睏境/325

10.教委的貴人們/327

11.有一種病叫“政治癌癥”/330

12.終於放下瞭文學/334

13.三十歲,剃發閉關/338

14.生命升華後的體驗/342

第五編 《大漠祭》的誕生

1.在雨亭巷完成《大漠祭》/346

2.“一夜成名”/349

3.我為什麼要說話/352

4.“流放”東關小學/354

5.我的創作自述/356

6.外地的東客/363

尾 聲 西部的婚禮

1.東客分工/368

2.紅包/369

3.娶親/371

4.婚禮現場/374

5.婚禮/375

6.唯一的遺憾/377

7.鑄心銘/378

8.東客背後的涼州/380

9.結語/381

精彩書摘

  《一個人的西部》人生感悟精彩摘錄:

  ★我的一生裏,隻做一件事:完善我自己。

  ★生命對我來說,它隻有兩條標準:第一,你能戰勝自己嗎?第二,你能實現生命的價值嗎?

  ★我希望自己能有一種狼的強悍,但我的對手,一直是我自己。我明白,外界沒有自己的敵人,每一個人的敵人,其實都在自己心裏。我的對手永遠是自己的欲望。

  ★我心中最精彩的青春,莫過於一段用盡全力去追夢的日子。那些汗水,那些忍耐,那些懺悔,那些升華,那些進步,都是我青春中最寶貴的記憶。那段記憶的名字,就叫夢想。

  ★我的人生觀和魯迅不一樣,他是“一個也不寬恕”,我是“寬恕一切”。我跟曹操也不一樣,他是“寜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我是“寜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

  ★我很早就明白,如果沒有證得靈魂的自由,身體的靠近就容易導緻靈魂的遠離。因為人的心裏有欲望,也有功利,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和紛爭。

  ★我要給所有跟我接觸的人一份好心情。當我們不能改變彆人的命運時,我們就給他們一份好心情吧。

  ★有多少人希望自己死後,人們能像尊重君子那樣尊重他,能像悼念君子那樣悼念他,能真心地說上一句:“你來過,真好。”但他不一定做得到,因為他不一定有君子那樣的心,也不一定有君子那樣的行為,所以,他就不一定會有君子的命運。心和行為,決定瞭他的命運。

  ★生命很短暫,你留不住許多東西,纔華、名氣、名譽、麵子、好感啥的,都會過去的。你隻有真正地明白瞭這一點,纔不會輕易地陷入絕望,也不會輕易被環境迷惑。

  ★除瞭人格的完善和行為的利眾,人其實是留不住任何東西的。所以,除瞭完善人格和行為利眾外,其他的變化和得失,不用太在意。

  ★成功的標誌其實不是職業,而是人格。

  ★有時候,壓力和焦慮,就是急躁的心情帶來的。而急躁,就是因為貪婪一些東西,很想得到。當你不求它時,你的生活,其實是很簡單的,僅僅是隨緣地做些事,享受它,享受每一刻你活著的時間,珍惜每一個跟你相遇的人。

  ★我一直將刁難和非議者稱為“逆行菩薩”。他們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與他們的相遇,也是我活過的證據。畢竟,我們一起度過瞭一段長長短短的日子。很多東西不用太計較。

  ★我總珍惜那些跟我有緣的人。我總是會想起他們的好,忘瞭他們一時的不好。畢竟,這輩子,我們做過生命的旅伴,不管時間的長短,不管途中發生過啥事,都值得珍惜。珍惜他們,也是在珍惜我過去的那段生命。何況,我做什麼都會參照死亡,在死亡麵前,是沒有對錯的。

  ★明白前,有很多事我都看不慣,老覺得心裏鼓蕩著一股氣,但是後來,我在我恨過的每一個人身上,都看到瞭自己。我發現,每個人,其實都是我的鏡子。從他們的身上,我都能看到自己。這時,恨就消失瞭,取而代之的,是自省,和更深的思考。

  ★如果你迴顧自己的一生,或許也會發現很多墮落的可能性。所謂的墮落,就是在某個生命的瞬間,失去瞭嚮上的牽引力,於是就嚮下瞭。嚮下,就是墮落。我們每一個人,離墮落,其實都比自己想象的要更近一些。因為,很多時候,它隻是一個念頭,也是一種選擇。

  ★在人類中,能接觸到真理的人,隻占少數,想要通過戰勝自己、升華心靈來改造命運的人,就更少瞭。有時,偉大和渺小隻差一個選擇,超越和墮落,也隻差一個選擇。

  ★這個時代的很多人,都被一種類似於魔桶咒的東西魘住瞭自己,或是金錢,或是名利,或是臉麵,或是感情,或是物質,等等。我生活中的很多人,都陷在生活裏,覺得人生定然要被柴米油鹽等瑣事所填滿,覺得人不可能有另一種活法——但我仍然拒絕瞭舒適的生活,選擇瞭一條有人認為很苦的嚮上之路,就是因為我不想走進魔桶,不想被魔桶同化。

  ★很多人發誓相攜一生,沒過多久就分道揚鑣瞭;有些死瞭伴侶的男女,也很快就有瞭新歡,甚至再婚瞭。所以,愛情隻是一種感覺,它變得很快。故事裏那些一生相守的愛情,一是少,二是,它已不是單純的愛情瞭,也是信仰,是一個人對信念的堅守。

  ★變化是世界的必然。我們所做的,隻能是在來得及的時候,盡自己的一點心力。而我們的盡心力,也是在演一場戲。這個世界中的一切,都是一場戲,來不及是一場戲,來得及是一場戲,每一場戲,都有它自己的意義,都在述說它自己的道理,整個世界,就是一場大幻化的戲,真的不用太過於在乎的。

  ★要知道,每一個生命,都在經曆從生到死這個過程,不同的,僅僅是中間的內容。不管內容怎麼樣,悲慘也罷,甜蜜也罷,幸運也罷,不幸也罷,都會飛快地過去,除瞭活著時建立的功德——也就是利眾行為所創造的價值,啥都留不下,包括我們的那點情緒。

  ★過去,我曾給孩子捐過書,也在物質上幫助過一些人,但要是他們的心不變,那些物質幫助就像是隔靴搔癢,起不瞭多大的作用。從此我明白瞭,真正的幫助彆人,應該是傳遞智慧,給彆人一個升華心靈、證得智慧的助緣。隻有這樣,他們纔能真正走齣貧窮的命運。

  ★對於一個始終在尋覓真理、始終在叩問靈魂的人來說,他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尋覓的一部分,都是在等待靈魂的覺醒,不管它有著怎樣的外相,不管它會不會顯得很世俗。而且,這種人無論經曆什麼,都一定在嚮往著更高的精神境界,他不會屈服於一些狹隘的情緒。這就是信仰。信仰是樸素的。

  ★一個人如果確定瞭夢想,明白自己這輩子就是來做這事的,這個世界,對他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誘惑瞭,因為他覺得那些東西跟自己沒啥關係,是虛的,他沒興趣去追求,也就談不上拿起和放下瞭。這時,他就會錶現齣一種驚人的毅力,在彆人覺得枯燥的生活中,感受到樂趣。

  ★一個人在睏難的時候,要是能得到一點支持、一點幫助,或是一個小小的鼓勵,哪怕隻有一個微笑,他都有可能會再往前走上幾步的。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彆人的內心世界裏,正在發生怎麼樣的風暴,所以,隻要有可能,就應該善意地對待彆人,盡可能地關懷彆人,給人傢一個嚮上的助緣。這個選擇,不一定會改變他們的命運,卻定然會升華我們自己的心靈,讓我們離自私和愚昧稍微遠上一點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的圓滿,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的幸福。有些人之所以會覺得不幸福,有時是因為求之不得,有時是因為,他所追求的,並不是他真正需要的東西,他沒有讀懂自己的靈魂。

  ★人如果失去瞭嚮往,就會一輩子陷在那些短暫的、錶麵的快樂當中,做一些自己也不知道有啥意義的事,或樂此不疲,或患得患失,到瞭臨死時,你纔會發現,生活原來是一個巨大的幻覺啊,愛情也不過是一場遊戲。我們都在扮演著相愛的某某,但不管我們當時有多認真,感覺也終究會變的。當時間的火車拽上我們,走齣瞭幾十年以後,猛地一個停頓時,你會發現,一切已變瞭,一切都讓你感到陌生。你熟悉的,已不是過去的那個東西。你擁有的,隻是一段記憶,和一種巨大的慣性,還有一種無奈和不甘心。但過去的時光,被世俗閹割前的心靈,還要得迴來嗎?更多的人,被生活的瑣碎磨去瞭激情,磨去瞭感動,磨厚瞭臉皮,磨去瞭詩意,磨去瞭知足,麻木瞭心靈。能一輩子相濡以沫的夫妻很少,驀然迴首時,對過去的夢想,還能像初戀時那樣著迷的人,更少。

  ★所謂的人情世故,就是一些遊戲規則,以及相應的機心和算計,其目的,是為瞭迎閤世界,討好彆人,得到利益。不能超越的時候,懂太多這種東西,心理負擔就會很重,人是很難得到自由的,要是精於這種東西,還會留戀那些“好處”,難以放下,那麼,人也很難得到自由。相反,在超越自己、超越環境、超越概念時,明白一些人情世故也會轉化為另一種智慧。

  ★非議也罷,贊美也罷,都會很快過去的。它們隻是生活中一些小小的點綴,很快會雲煙般遠去的。所有的非議,哪怕一時顯得多麼猛烈,它很快會過去的。重要的是,你說的話對不對,有沒有這個世界所需要的某種價值?

  ★即使在心無掛礙之後,我每天仍然很早起床,有時也覺疲憊,但從不懈怠。因為我知道,每時每刻,都有無數人痛苦地死去。既然我還健康地活著,也知道瞭一些彆人不一定知道的東西,就該趁自己能寫時,多寫一些彆人需要的東西,多幫一些需要我幫助的人。除瞭這些,生命中的一切都留不住,對我來說,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包括物質、利益、名聲、享受等等。

  ★雖然很多事都值得做,很多享受也很好,但每個人的生命空間都非常有限,生命時間也很有限,而人的一生裏,能留下意義的東西,其實並不多。好些人活瞭一輩子,有過輝煌,有過瀟灑,有過得意,但到頭來,對彆人産生不瞭任何價值,也就什麼都沒有留下。他們哪怕非常優秀,也隻是茫茫人海中的水滴,被歲月的艷陽一照,就蒸發得無影無蹤瞭。這樣的活著,隻是對生命的消耗,有啥意義

  ★我希望,自傢曾經的存在,能讓現在的、以後的人們,觸摸到一個或許能給他們一點希望、一點溫暖的靈魂,這時,他們或許也會擁有一個鮮活的靈魂,能夠實現自己最大的尊嚴,能夠擁有一個自由靈魂所能享受的安詳和意義。 

《一個人的西部》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死亡奪走瞭二弟

  1992年的一天,二弟陳開祿來找我。他說肋下長瞭個硬疙瘩。我一摸,果然,便問他疼不疼,他說不疼。我說,也許是個膿包吧。他就到醫院開瞭逍遙丸,吃瞭好幾天,可一直不見好,還越來越大瞭,而且長得飛快。陳開祿有些發慌,又來找我。我安慰他說,不要緊,壞東西哪能長那麼快,但還是帶他到醫院做瞭B超。結果齣來後,醫生說是肝包蟲,開刀把蟲子取齣來就沒事瞭,但從手術室裏齣來後,肝包蟲卻變成瞭晚期肝癌。那消息,像閃電一樣擊中瞭我,我一下就懵瞭。

  我做夢也沒有想到,二十六歲的弟弟,竟得瞭那種好不瞭的病。我突然有瞭一種噩夢般的覺受。癱軟像潮水一樣湧嚮瞭我,我想,媽媽知道瞭咋辦?那一刻,我特彆希望一切都是一場夢。要是一場夢,該多好?

  醫院裏的一切,都顯得那麼不真實,來往的人,也像是飄來飄去的影子。那段日子裏,我看不到太陽。世界變成瞭一部灰白電影,我是穿梭在電影裏的幽靈。所有的聲音,都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變得沉默瞭。人前,我總是擠齣笑來,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人後,我總是流淚。弟弟的病像是心頭的刺,時不時地,就會在我心裏紮齣血來。

  那時,我便祈求觀音菩薩,希望她能改變弟弟的命運。假如菩薩真能顯靈,救瞭我弟弟,我願齣傢為僧。但奇跡沒有齣現。不過,我仍然每天禪修,並沒有懷疑自己的信仰。

  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就可能懷疑自己的信仰,都會問,到底有沒有佛菩薩?但我不是這樣,之所以我不會這樣,是因為我不是為瞭求神庇佑而走入信仰的,我是真的嚮往佛教的智慧和慈悲,真的想要升華自己,所以,就算整個世界都崩塌瞭,就算我失去瞭一切,也依然不會動搖我的信仰。信仰像是中流砥柱,始終屹立在我的心頭,不管心潮如何澎湃,它仍是堅定不移地立在那裏。那時節,因為弟弟的死而陷入瞭半癡呆狀態的我,仍然能感覺到它望著我的雙眼。我仍然堅持著每天的修行、讀書、寫作。

  弟弟住院時,我為他包辦瞭很多的事情。最初,我沒把弟弟的真實病情告訴任何人,始終一個人承受著痛苦,沒人可以傾訴,也沒人可以依靠。有時,我甚至希望,弟弟能快些結束這苦難的人生。那實實在在的生命,在我眼中,也變成瞭一捅就破的肥皂泡。這給瞭我很大的打擊。

  弟弟確診後的幾個月裏,我沒去教委上班,一直陪著他。陪重病病人是世上最纍的活兒,我總是替他挨痛,總是希望自己的挨,能真實地減輕他的疼。有時,隻陪一個小時,我就纍成泥瞭。後來,我,二舅暢國權,妹夫齊加平三個人輪流陪,每人一小時。那時,他們都知道弟弟得啥病瞭。

  雖然我們都希望弟弟的病好,但他腹部的那個大球,仍在吹氣似的長。

  我們都在等那個非來不可的東西。

  弟弟睡覺時,我就坐在旁邊讀書。有時,思緒會像水一樣流過。我想起好些小時候的事,想起我們倆一起走過的日子,想起他帶著麵粉來學校裏看我,想起他憨憨的笑,想起他被人罵瞭之後通紅的臉……我真的不敢相信,那個陪我走瞭二十六年的人,竟然很快就要從世上消失瞭。但是,看著他日漸消瘦的身體,看著他鼓起的腹部,看著他黃瘦的臉頰,我又不得不相信:我年輕的弟弟,正在不可阻擋地走嚮死亡。

  弟弟這輩子,真的沒有活好。他初中畢業就去賣苦力,供我讀書,到死都是農民工。但有一次,我卻傷害瞭他。當時,我們正在鬥嘴,氣頭上的我衝口而齣:“你不過是個賣苦力的!”他頓時怔住瞭,半晌後號啕大哭。他受到瞭很大的傷害。他一輩子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農民身份,為這,他一直很自卑,覺得自己比城市人矮瞭一截,但他沒有想到,連哥哥也瞧不起他。

  其實,我從來沒有瞧不起他。對他,我有很深的感情,也很感恩。我明白,我能讀書,也因為他的付齣,可一時衝動,竟說瞭不該說的話。那是我唯一一次傷害他。我當時就後悔瞭,卻無法改變發生瞭的事情,也不知如何嚮他懺悔,怎麼說,都好像會越描越黑。我想任時間衝去那記憶,可那畫麵,卻成瞭插在我心上的刀子,而弟弟的死亡,又讓我失去瞭懺悔的機會。他死後的許多個夜裏,我都會從睡夢中哭醒,在孤獨的空氣中大叫著:“弟弟,寬恕我吧!”但漆黑中沒有迴音。

  當我親手揚起一鍁鍁黃土,掩埋瞭他時,我的生命裏,就沒瞭好多執著。我目睹瞭一個健壯的生命逐漸衰竭、消失的全過程——他1992年11月查齣癌癥,12月15日已走進瞭黃土堆,生命的消逝,竟那樣快——名利啥的,真成過眼雲煙瞭。

  我整個人進入瞭一種半癡呆的狀態,人問啥,我都不知道,反應不過來。好多人就說,陳開紅傻掉瞭。雖然我還是堅持讀書、修行,但寫不齣任何東西。寫作基本上中斷瞭。

  像《大漠祭》中寫的那樣,每次看到烏鴉啥的,我就當成弟弟的化身,總會像魯迅小說《藥》裏的老女人那樣,對它說話。當時,我唯一的快樂在夢中。因為我總會夢到弟弟。夢裏的弟弟是活著的,卻陰著臉不跟我說話。陰著臉也好,活著就好,可一段時間之後,連陰著臉的弟弟,我也夢不到瞭。我再次陷入瞭一片黑暗和絕望。

  傢裏的情況也非常糟糕,錢花光瞭,母親也病倒瞭。她的大便裏有血。我馬上陪她去醫院做檢查,生怕她得直腸癌。幸好,檢查瞭很多次,醫生們都說,她隻是得瞭痢疾。但我的心裏,仍像揣瞭塊石頭般地沉重。

  三弟陳開青也突然從新疆迴來瞭。迴來的他,舌頭上裂開瞭好多血口子,非常嚇人。我想,剛死瞭一個弟弟,這個弟弟咋也變成這樣瞭?便帶著他到處看醫生。醫生們都說不要緊,他慢慢調養著,也痊愈瞭,就給我講瞭好多故事。

  原來,開祿去世時,開青正在幾韆公裏外新疆的森林裏伐木——他不知道陳開祿病危的消息,我們沒法通知他——那時是嚴鼕,風雪交加,他和同伴在齊腰深的雪地裏走瞭好幾個小時,差點凍死,後來,他們在一個山洞裏躲瞭好久,纔被幾個哈薩剋人救下。他說的故事我都記下瞭,想寫進小說裏,但一直沒用上。

  那段時間裏發生的很多事,都讓我深深地感到瞭無常。雖然我一直把生死作為參照係,來做每一個決定,但真正遇到至親死亡時,那種巨大的衝擊感,還是不一樣的。那時節,我纔終於明白瞭什麼叫經曆死亡。那時的覺受,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體驗之一。它讓我明白瞭生命的脆弱和無奈,我直觀地感到,當一個人走嚮死亡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包括他的親人,他的朋友,他的肉體,等等,陪著他的,隻有自己的靈魂。這成瞭我後來走嚮覺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機緣。

  對死亡的感悟,讓我放下瞭生命裏的很多東西。那段時間裏發生的很多事,對我來說都沒瞭實體,都像是水泡般忽生忽滅,除瞭傢人的健康,我好像什麼都不在乎瞭。唯一鮮活的,就是弟弟的死。

  1992年3月到12月,一共九個月間,我讀書三百六十六個小時,寫作二百一十七個小時,平均每天寫作不到一個小時,那段時間,真是我生命中最大的絕境瞭。但是我仍然不想放棄。雖然弟弟的事告一段落後,我又開始寫作,但仍然寫不齣能讓自己滿意的東西,生命於是變成瞭一種煎熬。我隻能將幾乎所有的生命用於禪修。

  過瞭兩年多,我纔真正緩過來。緩過來之後,我就把弟弟的事寫進瞭《大漠祭》。從《大漠祭》中,你可以看到弟弟從生病到死亡的整個過程,也可以看到我和傢人的心靈曆程。或許,你會看齣一種感悟來;或許,你會更懂得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中,做一些讓自己覺得沒白活的事情。

  因為,雖然很多事都值得做,很多享受也很好,但每個人的生命空間都非常有限,生命時間也很有限,而人的一生裏,能留下意義的東西,其實並不多。好些人活瞭一輩子,有過輝煌,有過瀟灑,有過得意,但到頭來,對彆人産生不瞭任何價值,也就什麼都沒有留下。他們哪怕非常優秀,也隻是茫茫人海中的水滴,被歲月的艷陽一照,就蒸發得無影無蹤瞭。這樣的活著,隻是對生命的消耗,有啥意義?可好多人,一輩子都不明白這個道理,比如那些給陳開祿動手術的醫生們。

  記得,那些醫生們也在私底下議論著,說弟弟得瞭實質性的病——就是說,他們已知道那病的真相,卻仍然告訴我們,那隻是肝包蟲——而且,憑當時的醫療水平和弟弟的癥狀,他們也不該誤診的,可他們偏偏叫弟弟去動那個毫無意義的手術,為啥?為瞭手術費。麻醉師沒給弟弟打麻藥,就讓醫生在弟弟的肚子上割瞭一道五寸長的口子,為啥?因為我們沒給麻醉師送禮——我一直不敢想象,那鋒利的屠刀,是如何伸嚮苦命的弟弟。

  我在《大漠祭》後記中寫瞭我的希望,希望那些醫生和偶爾有點權力的人們,能早些發現世間利益的無常,建立一種歲月毀不去的德行,為世界貢獻一點美好。

  要知道,一切都會過去的,無論利益、享受、地位,還是彆的。在曆史的長河中,天大的事情,也不過是忽生忽滅的水泡,留不下什麼。生命也是這樣。無數個陳開祿來瞭,又走瞭,他們迷戀過的一切,他們放不下的一切,都消失瞭。真正伴隨瞭他們的,隻有靈魂深處的疼痛和尋覓。

  我們兄弟三人用顔色起名字,陳開祿本名開綠,後改名開祿,是因為他希望能吃上官糧,能月月混個麥兒黃。但他奮鬥至死,都沒有擺脫農民的身份。可是,假如擺脫瞭,又能怎麼樣?當農民的陳開祿也罷,吃上官糧的陳開祿也罷,最終的歸宿都是死亡。他在世間的身份,並不能減少他患癌時承受的痛苦,也不能改變他的命運,財富和地位到頭來,都會變成彆人的東西。你的一切——包括你的老婆孩子,甚至包括你百般愛護的身體——最終都不屬於你,你還能真正擁有啥?你辛苦瞭一輩子,錯過瞭很多追求夢想的時間,又是為瞭啥?

  前邊說過,《獵原》中張五的生活原型是我的伯伯陳召年。他晚年得瞭癌癥,沒錢治病,也買不起止痛藥,隻好躺在傢裏,疼得像牛一樣號叫。他沒有任何希望,也沒有任何尊嚴,掙紮著活在地獄裏,隻是為瞭最後的死去。後來,我帶瞭幾支杜冷丁——杜冷丁不好找,我是給弟弟準備的,但那幾支杜冷丁還沒用完,弟弟已死去瞭——和一塊鴉片去看他。他看到鴉片,雙眼立刻放齣瞭異樣的光彩,然後,用火鉗燙瞭點鴉片,貪婪地吸那白煙。那細節,深深地刺痛瞭我的心。後來,我就用《獵原》定格瞭那個瞬間——我想告訴這個冷漠的世界,有些人活得非常艱難,他們很需要彆人的關懷和幫助,可願意關注他們的人,又有多少?這個喧囂、麻木的世界,能感覺到一種疼痛嗎?

  我想為無數的張五說些該說的話。

  ……

前言/序言

  寫給靈魂尋覓者(跋)/382  一個人的命運和一種文化的溫度(自序)  這部書的緣起很特彆。  多年前,我就想寫一部書,講一講涼州的人和事,主要應學生們的要求,記下我生命中的一些痕跡。他們的意思是,我過去的事,是一種消失的曆史,但它不僅僅是我自己的迴憶。因為那生活已消失,我的寫,就變成瞭一種定格;還因為我升華瞭生命,改造瞭命運,我的那種定格,也就有瞭另一種意義和價值。那些迴憶,便不僅僅屬於我自己瞭,它同時也屬於社會。  關於前一點,當然是一個大理由,後一點,是,或不是都不要緊,能留下些或許能對彆人有價值,能讓彆人也改造命運的東西,我一直是願意的。不過,少瞭緣起,這書便難以成事。  老祖宗很講究緣起。緣起是一粒種子,沒有緣起,硬是做一些事情,會吃力不討好的。以前的平日裏,我總不將那閑事掛在心上,也很少迴憶過去,要找迴那些過去生活的痕跡,似乎是件不容易的事。  碰巧,2012年9月,兒子陳亦新結婚,我負責請東客——東客是涼州婚事上獨有的稱謂,它相對於西客:新郎一方請的客人,叫東客;新娘一方請的客人,叫西客——隻好逼著自己追尋逝去的年華。當然,也翻閱瞭一些日記,看看該請哪些人。沒想到,這一下,竟激活瞭我的記憶。我纔真正明白,為啥人一旦上瞭年紀,就會懷念老傢,就會迴憶小時候的事;為啥人要落葉歸根。那真是一種浸入靈魂深處的懷念,揮之不去的。  在某個傳說中,人死後,靈魂必須撿完前世的腳印,纔能實現升華,再次投胎。這一次,我就像那撿拾前世腳印的靈魂,一路搜尋瞭去,等於將自己的過去半生又走瞭一遍。其中不乏溫馨和詩意,也有著對人性的洞悉。  真是有趣。  也因為撿拾瞭過去半生的足跡,寫這部書的諸緣也就俱足瞭。  因為這緣起的特殊,我在此書中,也記下瞭東客們三十年前後的變化。從那些變化中,你可以直觀地看到很多條命運的軌跡,從中,你或許就能發現,不同的心和文化,會導緻怎樣不同的命運。要知道,我的東客們散布於各個領域,各顯境界,各有洞天,隨意拾得一葉,也十分好看呢。  那麼,就當咱追憶似水年華吧!  不過,有人也許會奇怪:為啥在此書中,我對明白前的事記錄得多,明白之後的事,卻記錄得很少,幾乎一筆帶過呢?為啥我不寫寫明白後的人生呢?當然,我也寫瞭,隻是不多。不多的原因在於,我認為,真正重要的,不是我明白後的故事,而是雪漠是如何從改變心入手,進而改變行為,從而重鑄靈魂,完成自己的。尤其是,在這過程中,他經曆瞭怎樣的靈魂曆煉。此外,我也想藉這次見瞭許多朋友的機緣,說說幾十年來我們的一些變化,以及我的一些感悟。這些變化和感悟,或許纔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和我的鄉親、同學、朋友、同事等,都受過同一種文化的熏染,而我們卻從同一個起點開始,走進瞭不同的世界,走齣瞭各自不同的人生之路。  想想看,這倒很像我的小說《西夏的蒼狼》中的那個東莞大雜院。  其實,這個世界上,有無數個大雜院,人的一生中,也會經曆無數個大雜院。所謂的大雜院,隻是一種象徵,它無關地域,甚至無關文化,它僅僅是一個起點,或是一個命運分岔口,我們從這裏齣發,因為不同的選擇,有瞭不同的命運;或是許多人從這裏齣發,因為不同的選擇,有瞭不同的命運。其實都一樣。它們講的,都是選擇和命運之間的故事。  所以,在我的長篇小說《無死的金剛心》中,隻是想告訴你,一個人是如何從不明白到明白的。這部書也是一樣,我想告訴你的,僅僅是我靈魂中的故事,比如,我是怎麼從庸碌環境中走齣來的?我是怎麼一邊工作一邊追求夢想的?阻礙我升華的是什麼,我如何對待它們?支持我一直嚮上的是什麼,我是如何堅持的?……所以,我的書裏有故事,有細節,也有記錄,但真正重要的,是它們背後的生命曆煉。  我覺得,對於每一個完成瞭自己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他曾經的靈魂掙紮和生命曆煉:他是如何在嚮上和嚮下兩種力量的糾纏中戰勝自己的?他受到瞭哪些文化的影響?什麼文化在他重鑄靈魂的過程中起瞭關鍵作用?他是如何學以緻用的?因為,對於那些也想完成自己的人來說,這些內容纔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把這部書命名為《一個人的西部》。  它包涵瞭孕育瞭我的那塊土地的文化——甘肅涼州的民間文化;也包涵瞭讓我得到終極超越的文化——大手印文化。在“大漠三部麯”中,我展示瞭前者的全貌;在“靈魂三部麯”和“光明大手印”書係中,我展示瞭後者的全貌。而這部書,更像是兩者的結閤與對話瞭,當然,書中也有我的東客們所承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影響瞭每一種心靈;每一種心靈,又決定瞭每一種命運。從中,你可以直接看到命運的無數種可能性。這在我的書裏,或許是第一次。因為,雖然我的每一部小說都在說話,但並不是所有讀者都能讀懂其中的含義。有些人在讀它的故事,有些人在裏麵尋找智慧,有些人用文學分析的方法讀它,有些人在享受它的文字,每一種讀法,都有它的收獲,能不能進入我的書所承載的那個世界,取決於讀者能不能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文化基因,以及這種基因與自身命運之間的聯係。過去,我找瞭很多方法,想讓更多的人能讀懂我的書,能理解我寫的那些東西,能進入我開啓的那個世界,於是,我的小說中就有瞭許多反小說的內容——小說人物發齣聲音,說齣瞭很多作傢想說的話。但是,真正聽明白的人,仍然寥寥無幾。因為,我說的,都是我用生命驗證過的,它真的改變瞭我自己的命運。我是想靠行為來改變命運的。從古到今,真的想改變命運的人,其實並不多。在很多人的心裏,不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又能變得快樂、安詳一些,纔是他們真正追求的——這當然也很好。但是,我也希望,這部書能給那些也想改造命運的人一點點啓迪。在我的身上,你已經找不齣清晰的涼州文化的痕跡瞭,它全都融入瞭我的血液,經過我靈魂的吸收和生命的實踐,跟我化為一體,密不可分瞭,最後形成瞭一種與時俱進的新東西。  我從一個騎著棗紅馬在河灘上飛馳的孩子,到一個能寫齣《大漠祭》們的作傢,其中發生的種種變化,都源於我承載的文化,和我對那種文化的實踐。我是崇尚知行閤一的。沒有那文化的指引,或者沒有我的實踐,我都不可能走到今天。如果說,最初的我,隻是一顆種子,那麼,那文化,就是孕育瞭我的厚土。如果這顆種子失去瞭這片厚土,在另一片土地上生長,它還能不能長成大樹?會不會中途夭摺?會不會被另一塊土地中的毒素所汙染、所異化?還真的說不清。  所以,這部書,是我的迴憶錄,是雪漠在追憶他的似水年華,也是一個人的西部。但,這一個人的西部,同樣是一塊能孕育許多明白人的神奇大地。我當然希望,看瞭這部書的朋友,也能像我的當初那樣,吸收其中的營養,升華自己的生命,讓人生有一份明白、一份快樂。  每一個人,既是獨立的個體,也是他所在的文化圈的産物。那文化圈,小至他的傢庭,大至他所在的時代和國傢,也包括他所在的地域。所以,我在接觸一個人的時候,就能瞭解他所在的那片土地、那個傢庭。因為他的身上,定然有一種或幾種文化在潛移默化地發生作用。比如,一個孩子如果長期生活在大城市裏,他的身上就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城市文明的痕跡。有時那痕跡是正麵的,比如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有時那痕跡又是負麵的,比如貪圖享受和功利等。我跟他接觸時,他身上的氣息就會告訴我,他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中,或者說,他選擇瞭一個怎樣的環境。彆人跟我接觸的時候也是這樣,他們在我身上感覺到的,並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東西,其實也是我所承載的文化的氣息。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文化對我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我對文化的體悟也不一樣。因為最初的我還在學習,還不能完全融入一種文化,成為文化的傳承人。隨著經曆不同的事,以及我對一種信念的堅持,隨著我的自省、自律、自強,我對文化的體悟也就越來越深入,文化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跡,也越來越明顯。到瞭最後,我的心裏已沒有瞭文化的概念,但我所有的生命都在實踐它,都在示現它帶給我的一種智慧。所以,我的這部書並不僅僅是一個文學青年的成長史,它甚至不僅僅屬於我自己。它告訴你的,是一個文化中的個體,如何通過實踐,融入整個文化的母體,成為文化的一部分,進而成為某種文化的載體,從而承載瞭某種文化的全息的過程。  當然,你也可以從中看到我經曆過什麼,知道我的老師,知道我身上發生過的一些有趣故事,知道我身上一些獨特的地方,知道我生命中齣現過哪些貴人,知道我在什麼時候做瞭什麼事,有過什麼變化,甚至知道很多曾經發生在我生命中的糾結、痛苦、執著和壓抑。不管你看到什麼,都很好。你也可以把它看成一個文學青年的成長史,看他如何努力,如何成為一個作傢。這也很好。因為有人需要這個東西。不過,當你真正像我那樣去實踐,那樣去升華心靈時,你的很多想法就可能改變,你的人生也可能齣現另一種格局。因為這本書所承載的文化已進入瞭你的生命,進入瞭你的生活,在對你的心靈發生作用。那麼,你的命運就會齣現一種新的變化,你也會多瞭一種自主命運的可能性。  以前,一些孩子對我過去的經曆很感興趣,其中最令他們感興趣的,就是我的生命中是否齣現過很難超越的心靈危機,如果有,我是怎麼超越的。這是他們最關心的東西,這也是文化的一種現實意義。所以我想,既然要迴答他們,不如就寫成書,給所有的朋友看看,希望他們能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啓迪。  什麼是現實意義?當代人實踐這種文化的時候,他們能得到什麼?他們的生命會發生怎樣的改變?這樣的變化,對他們的現實生活有著怎樣的意義?這就是現實意義。如果不具備現實意義,所謂的文化就是死的理論,而不是活的文化,至少不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文化。這也意味著,文化必須順應這個時代的需要來完善自己,纔會有存在的意義和理由。  我現在所做的很多事,也是在滿足眼前世界的各種需要。它需要一杯水的時候,我給它一杯水;它需要一杯茶,我再給它泡上一杯茶;它需要喝酒,我就拿齣一瓶好酒。我的話題,一直隨著環境的需要而轉變著。更多的時候,我談的是自己身上發生的一些變化。有興趣的朋友,或許會從這種變化中,看齣我之所以要寫作的一些理由。  我所傳承的文化給瞭我一種智慧,它讓我明明白白地看到,除瞭一些有益於世界的行為承載的某種精神之外,彆的一切都留不住。在無始無終的時間裏,一個個存在齣現瞭,又消失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像《紅樓夢》說的那樣,“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但是,對於個體的生命而言,這又是多麼的無奈?這是生命的一種大無奈,所以你必須為自己做點什麼。因為,每個人都不想白活一場,甚至包括那些最後選擇瞭平庸生活的人們。但是,人的心靈之所以能決定人的命運,是因為他的心靈決定瞭他的行為。所以,不想白活一場的念想是否能導緻沒有白活一場的命運,這取決於每個人自己的行為。所以,我不太在乎世界,我隻是在完成自己,可我在完成自己的同時,心裏也放得下對這個世界的在乎。因為,我終於騰空瞭自己的心靈,掃除瞭所有的心靈汙垢,能清楚地看到這個世界正在麵臨,或將要麵臨的一切。所以,我可以自主心靈,可以自主行為,當然也可以自主命運。  這一切,都是這部書中談到的文化對我的改變。  讀懂瞭這部書,你或許可以讀懂雪漠,但這部書的存在,不是為瞭讓你讀懂雪漠,也不是為瞭讓你知道雪漠改變瞭他的命運,而是為瞭展示人與文化、人與土地、文化與命運之間的關係,也是為瞭幫助一些想要完成自己的人完成他自己。所以,我更希望看到的,不是你讀懂瞭雪漠,你理解瞭雪漠,而是你感受到瞭一種文化那滾燙的溫度。我也希望,它能像照亮我的生命那樣,照亮你的靈魂和命運。那麼,我的這部書就沒有白寫。  是為序。


《孤星逐夢》 廣袤無垠的西部,是無數傳奇的搖籃,也是無數靈魂的試煉場。 這裏,天空如同被潑灑瞭最純粹的藍色油彩,地平綫被拉伸得無限遙遠,仿佛能吞噬一切。炙熱的陽光毫不吝嗇地傾瀉而下,將大地烤得乾裂,風捲起塵土,如同古老的嘆息,在荒涼的山巒間迴蕩。黃昏時分,殘陽如血,染紅瞭西天的雲霞,也為這片土地披上瞭一層神秘而悲壯的色彩。 《孤星逐夢》並非一個關於牛仔們策馬揚鞭、追逐不法之徒的故事。它也無關乎淘金熱的喧囂,或因土地而起的激烈衝突。這是一個關於內心荒野的探索,關於個體在極端環境中如何尋找自我,並與之和解的沉靜敘事。 故事的主人公,一個名叫埃利亞斯(Elias)的年輕男子,並非來自傳統的西部拓荒者傢庭。他沒有與生俱來的騎術技巧,也不懂得如何在荒原上生存。他的到來,更像是一次 accidental 的漂流,將他推嚮瞭這片既令人敬畏又充滿誘惑的土地。埃利亞斯身上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疏離感,他似乎總是遊離在人群之外,沉默寡言,眼神中藏著難以言喻的憂鬱。他並非逃避,而是似乎在尋找著某種他自己也無法清晰定義的東西。 埃利亞斯來到西部,並非為瞭財富,也非為瞭刺激。他所追求的,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寜靜,一種擺脫過去束縛的契機。他的過往,如同埋藏在地下的化石,沉重而難以觸碰。那是一種無法被他人理解的傷痛,一種在文明世界裏無法被治愈的裂痕。西部,以其空曠和原始,提供瞭一種可能的療愈方式,一種將自我沉浸在自然浩瀚之中,從而忘卻甚至消解內心痛苦的可能。 他沒有選擇喧囂的小鎮,而是獨自一人,在遠離人煙的某個角落,租下瞭一間簡陋的木屋。屋子不大,隻有簡單的幾件傢具,窗外是無邊無際的原野。他的日子,開始瞭單調而又充實的循環。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刺破地平綫,他便起身,開始一天的勞作。他並非耕種,而是嘗試著修復和建造,用雙手去觸碰和改變周遭的環境。他修理傾頹的柵欄,清理被風沙覆蓋的小徑,甚至嘗試著搭建一個簡陋的花園,盡管這裏的土壤貧瘠,植物的生長艱難。 他的勞作,更多的是一種儀式,一種對抗虛無的方式。在每一次揮汗如雨中,他都在一點點地清除內心的塵埃。他學會瞭觀察,觀察風的走嚮,觀察雲的變幻,觀察動物的蹤跡。他開始分辨不同植物的根係,學習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他的雙手變得粗糙,但眼神卻愈發清澈。 埃利亞斯並非完全與世隔絕。偶爾,會有路過的商販或者遠來的旅人經過他的小屋,停下來休息。他並不主動與人交談,但他會分享他僅有的水和食物,用眼神傳遞善意。在這些短暫的相遇中,他看到瞭不同的人生,聽到瞭不同的故事。有的人是為瞭躲避法律的追捕,有的人是為瞭尋找新的機會,有的人隻是單純地迷失瞭方嚮。這些故事,如同在他寂靜的生活中泛起的漣漪,讓他對人性的復雜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他更加堅定瞭自己選擇的道路。 書中細緻地描繪瞭埃利亞斯與自然的互動。他會在星光璀璨的夜晚,躺在屋外,仰望銀河。那浩瀚的星辰,仿佛擁有某種神秘的力量,能將他微不足道的煩惱,消弭於宇宙的宏偉之中。他會在雨季來臨時,感受雨水衝刷大地帶來的清新。他會聆聽風聲穿過峽榖的呼嘯,仿佛能聽到大地古老的低語。在這些時刻,他不再是孤單的個體,而是融入瞭這片廣袤天地的一部分。 然而,西部並非隻有寜靜。有時,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會席捲而來,將一切都變得麵目全非。乾旱的季節會帶來無盡的煎熬,水資源變得比黃金還要珍貴。這些自然的挑戰,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他,在這片土地上,生命的脆弱與堅韌並存。每一次與自然的抗爭,都是一次對生命本質的深刻體驗。埃利亞斯在這些挑戰中,並非驚慌失措,而是學會瞭沉著應對,學會瞭從每一次的艱難中汲取經驗。 故事中,埃利亞斯也曾遇到過一些當地的原住民。他們並非神秘的符號,也不是刻闆的形象。他們是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居民,他們與大地有著最深的聯係。埃利亞斯與他們的相遇,是小心翼翼的,充滿瞭尊重。他從他們那裏,看到瞭對自然的敬畏,看到瞭對生命的智慧。他學習瞭他們古老的歌謠,學會瞭他們如何聆聽大地的心跳。這些短暫的交流,如同在他內心荒野中悄然萌發的綠意,為他帶來瞭新的啓示。 《孤星逐夢》更深層次的含義,在於埃利亞斯自我救贖的過程。他的過往,如同他頭頂揮之不去的陰影,但他並沒有沉溺於其中。在西部的廣闊天地裏,他用行動去對抗內心的黑暗。他不再是被動的承受者,而是積極的探索者。他的每一次勞動,每一次與自然的對話,每一次與他人的短暫交集,都在一點點地重塑他自己。 他學會瞭接納,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傷痛。西部如同一個巨大的熔爐,將他身上那些雜質一點點地熔化,留下的,是更加純粹的自我。他不再渴望被理解,也不再需要外界的認可。他找到瞭內心的平靜,一種與自身和解的平和。 這本書並非一個快節奏的故事,它更像是一首悠揚的民謠,需要靜靜地聆聽,細細地品味。它沒有轟轟烈烈的衝突,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它有著一種深刻的力量,能觸及人心最柔軟的地方。它講述的,是一個人在最極端、最孤獨的環境中,如何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如何在荒蕪中開闢齣一片屬於自己的綠洲。 《孤星逐夢》的結尾,並非一個清晰的“結束”。埃利亞斯依然在這片西部土地上,他依然在勞作,在觀察,在思考。但他已經不再是那個迷茫的漂流者,他已經找到瞭屬於自己的方嚮,他已經成為瞭這片土地上,一道獨特而堅韌的風景。他的故事,是關於勇氣,是關於堅韌,更是關於一種最深刻的自由——內心的自由。他如同那顆孤星,在無垠的夜空中,閃耀著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光芒,指引著那些同樣在人生荒原上逐夢的人們。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一個人的西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是一種復雜的情緒。它不是那種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冒險故事,卻像一條緩緩流淌的河流,在不經意間觸碰到你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我總覺得,這本書裏描繪的“西部”,不僅僅是地理上的那片土地,更像是主角內心深處的一種投射。那種遼闊,那種空曠,那種似乎永遠沒有盡頭的地平綫,都與主角身上揮之不去的孤獨感遙相呼應。我看到瞭一個角色,他似乎在用一種近乎苦行的方式,去洗滌內心的塵埃。他與世隔絕,與自然為伍,每一次日齣日落,每一次風霜雨雪,都像是對他的一次試煉,也是一次洗禮。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刻意的煽情,隻是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齣主角的行蹤和心境。這種質樸,反而讓我覺得更加真實,更加觸動人心。我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高度互聯的今天,我們是否反而失去瞭與自己內心獨處的勇氣?我們是否過於依賴外界的評價和認可,而忽略瞭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本書,或許就是對這種現代性疏離的一種迴應,它提醒我們,有時候,最深刻的連接,發生在與自己的對話中,發生在與自然的親近裏。我從中汲取到瞭一種平靜的力量,一種麵對睏境時,不卑不亢的勇氣。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一個人的西部》,光是聽名字,就勾起瞭我無限的遐想。我一直覺得,西部象徵著一種自由,一種不受拘束,一種敢於挑戰的勇氣。而“一個人”,更是將這種孤膽英雄式的氣質渲染得淋灕盡緻。我常常在想,究竟是怎樣的經曆,纔能讓一個人選擇獨自踏上這片廣袤而充滿未知的土地?是追尋夢想,還是逃離過往?是內心對寜靜的渴望,還是對冒險的執著?這本書,或許就是我窺探這種內心世界的絕佳窗口。我期待著,在作者筆下,能夠看到一個鮮活的靈魂,在荒野中行走,與孤獨為伴,與自然對話。我想象著,也許會有炙熱的陽光,灑在風沙漫天的戈壁上;也許會有寂寥的夜空,繁星點點,映照齣主角內心的起伏;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邂逅,在漫漫長路上,與同樣在追尋著什麼的靈魂交織。這本書,不應該僅僅是關於地理上的西部,更應該是一種精神上的探索,一種對自我邊界的挑戰,一種在孤獨中尋找力量的旅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當一個人站在廣闊無垠的西部,他會聽到怎樣的迴響?他會看到怎樣的風景?他最終會抵達怎樣的遠方?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種沉浸式的體驗,讓我仿佛置身於那片土地,感受那份孤獨,也體會那份堅韌。

評分

《一個人的西部》給我帶來瞭完全意想不到的閱讀感受,它不是那種能夠讓你一口氣讀完的“爽文”,反而更像是一杯需要慢慢品味的醇酒,越品越有味道。我一開始是被書名吸引,以為會是那種充滿陽剛之氣的牛仔故事,但讀進去之後纔發現,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我看到的,是一個非常細膩、內斂的靈魂,在廣袤的西部荒原上,進行著一場深刻的自我探索。那種孤獨,不是悲傷的,而是帶著一種超然的寜靜。我能感受到,主角的每一步,都像是刻意為之,每一種選擇,都帶著對過往的審視和對未來的思考。他與自然融為一體,仿佛在從大地中汲取力量,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生命的意義。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風景的描繪,那種遼闊、蒼茫,卻又充滿瞭生命力的畫麵感,仿佛就呈現在我眼前。這些風景,不僅僅是背景,更是主角內心世界的映射,是他情緒的載體。這本書讓我反思瞭“孤獨”這個詞。在很多人的觀念裏,孤獨是負麵的,是需要排解的。但在這本書裏,孤獨似乎變成瞭一種選擇,一種沉澱,一種讓內心變得更加強大的方式。我從中看到瞭另一種活著的可能性,一種不被世俗洪流裹挾,堅持自我步調的勇氣。

評分

我必須要說,《一個人的西部》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是潛移默化的。一開始,我以為它會是一本關於戶外探險的書,充滿著各種挑戰和奇遇,但實際內容卻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走嚮瞭一個更加深邃的哲學層麵。我讀到的,與其說是一個人的西部之旅,不如說是一個人在麵對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西部”的過程。那種荒蕪,那種寂寥,那種無邊無際的未知,既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我看到瞭主角的堅韌,不僅僅是體魄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他不是在逃避什麼,而是在主動地擁抱一種更為純粹的生活狀態。他與世界的連接,似乎也變得更加直接和深刻,少瞭許多不必要的乾擾和雜質。書中的許多細節,都讓我迴味無窮。也許是一次不經意的觀察,也許是一個簡單的動作,都蘊含著作者對生命、對孤獨、對自由的深刻理解。我從中得到瞭一種啓發,那就是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陪伴,而是更深刻的自我認知。我們不必害怕獨處,因為獨處,恰恰是認識自己、強大自己的最佳時機。這本書,就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也給瞭我一些前行的勇氣。

評分

《一個人的西部》,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安靜的夜晚,獨自坐在窗邊,看著遠方閃爍的星光,那種寜靜而又深遠的感受。它不是那種能夠立刻抓住你的眼球,讓你熱血沸騰的故事,而是像一股清泉,緩緩地流淌進你的心裏,慢慢地滋養你的靈魂。我仿佛看到瞭,一個獨立而堅韌的靈魂,在廣袤而孤寂的西部大地上,默默地行走著。那裏的天空,似乎比任何地方都要藍,地平綫,似乎比任何地方都要遠。我能感受到,主角與大自然的每一次互動,都帶著一種深刻的敬意和連接。他不是徵服者,而是融入者,他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這片土地的語言,去傾聽風的低語,去感受陽光的溫度。這本書讓我思考瞭“自由”的真正含義。那種不受羈絆的自由,不隻是身體上的,更是心靈上的。當一個人能夠真正與自己和解,能夠擁抱孤獨,能夠從最簡單的事物中找到樂趣時,他便擁有瞭最寶貴的自由。我從主角身上,看到瞭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一種更加返璞歸真,更加貼近生命本質的生活方式。這本書,讓我更加珍視內心的平靜,也更加理解瞭,真正的強大,源於內心的充實和安寜。

評分

書不錯,不過,就是買重瞭。現在已經退貨,服務態度一如既往的好。

評分

非常棒的書,值得

評分

是質量很好!包裝精美

評分

可真夠快的。昨天定今天就到瞭。就是沒有小票兒,發票報起來比較麻煩。不知是財務麻煩還是京東麻煩,總之我比較麻煩

評分

哈哈哈還好還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很文藝飯的一本書,值得一看

評分

非常好的書籍

評分

快遞很快,很好,我很喜歡

評分

正品,給媳婦買的,性價比高,物流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