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闡釋柏拉圖和柏拉圖主義傳統,研究現代符號數學的本性和曆史起源而著稱哲學大傢的思想精粹。
《科學源流譯叢:雅各布·剋萊因思想史文集》是雅各布·剋萊因去世後整理齣版的一本文集,原名為《雅各布·剋萊因演講與論文集》(Jacob Klein Lectures and Essays)。該書最能體現他全麵的思想,充分反映瞭剋萊因廣博的學識以及對根本問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其獨樹一幟的研究思路和風格非常值得廣大哲學和科學史研究者藉鑒。書中近一半的內容與科學史有關,大都結閤希臘數學及其形而上學背景,徹底迴溯近代自然數學化觀念發生的必要條件——古代數學的符號化以及整個近代形而上學體係發生的革命性轉變。
雅各布·剋萊因(Jacob Klein,1899-1978),美國哲學傢,以闡釋柏拉圖和柏拉圖主義傳統,研究現代符號數學的本性和曆史起源而著稱。他1899年生於俄國,在柏林大學和馬堡大學學習,曾師從哈特曼、海德格爾和鬍塞爾,1922年獲得博士學位。1938年來到美國,次年在馬裏蘭安納波利斯的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任教,直到1978年去世,1949年至1958年任聖約翰學院院長。
★“哈裏斯清晰呈現的觀念史將會引發熱烈爭論”
——《齣版者周刊》
作者簡介 iii
序言 iv
1 物理學的世界與“自然”世界 1
2 論16世紀的一位代數學傢 17
3 希臘數學和哲學中的數的概念 21
4 現代理性主義 26
5 現象學與科學史 31
6 哥白尼革命 40
7 自由問題 54
8 曆史與自由技藝 58
9 書寫的問題與技藝 63
10 自由教育的觀念 70
11 亞裏士多德導論 77
12 萊布尼茨導論 88
13 論自然的本性 97
14 論但丁的煉獄山 106
15 論自由教育 115
16 維吉爾《埃涅阿斯紀》的神話 119
17 關於柏拉圖《巴門尼德篇》的一則注釋 126
18 論精確 128
19 關於柏拉圖的《斐利布篇》 137
20 柏拉圖的《伊安篇》 153
21 言語,它的長處和弱點 161
22 柏拉圖的《斐多篇》 167
當我看到“科學源流譯叢:雅各布·剋萊因思想史文集”這個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條蜿蜒而上的河流,從最古老的泉眼,匯聚成磅礴的大江。我一直對“源頭”的探索有著執著的追求,尤其是在理解科學這樣一種人類最深刻的智慧結晶時。雅各布·剋萊因,這個名字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發現,但“思想史文集”和“科學源流”的組閤,立刻激起瞭我強烈的求知欲。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穿越曆史的迷霧,去追溯科學思想最原始的脈動。我想知道,在那些遙遠的時代,人類是如何開始觀察自然、思考宇宙的?那些古老的文明,比如古埃及、古希臘,在數學、天文學、幾何學等方麵留下的寶貴遺産,是如何為後來的科學發展奠定基礎的?剋萊因的視角是否會帶領我審視那些被現代科學視為“前科學”的思潮,比如古代哲學中的“四元素說”,或者中世紀的“煉金術”,去理解它們在當時的曆史語境下的意義,以及它們在多大程度上為後來的科學提供瞭靈感或物質基礎?我特彆關注的是,他是否會探討那些思維方式的轉變,比如從神話思維到邏輯思維,從經驗觀察到數學推理的過程。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種對人類求知精神源頭的緻敬,也是一次深入理解科學是如何一步步從模糊走嚮清晰、從零散走嚮係統的非凡旅程。
評分收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正沉浸在一段關於古希臘哲學與早期科學萌芽的思考之中。書名中“科學源流”幾個字,如同磁石般吸引著我的目光,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這位雅各布·剋萊因的筆下,科學是如何一步步從模糊的哲學概念中脫穎而齣的。我一直覺得,理解一個概念的“源頭”,比僅僅掌握其現在的形態更為重要。就像河流,隻有溯本求源,纔能明白它為何如此奔騰,流嚮何方。剋萊因的思想史文集,聽起來就像是為我準備的一場溯源之旅。我期待著他能夠細緻地梳理那些影響深遠的思想傳統,可能是柏拉圖的理念論,亞裏士多德的邏輯和自然哲學,或是阿拉伯學者在保存和發展古希臘知識方麵的貢獻。我尤其關心的是,他會如何處理那些“非科學”的早期思想,比如煉金術、占星術,以及它們在科學尚未完全獨立之前所扮演的角色。這些領域往往被現代科學視為迷信,但它們無疑是人類試圖理解世界的一種早期嘗試。剋萊因的視角是否能幫助我們理解這些“旁門左道”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為科學的最終誕生播下種子的?他是否會強調某個特定的曆史時期,或者某幾位關鍵人物,在科學思想的突破中起到瞭決定性的作用?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科學思維如何形成、理性精神如何逐漸占據主導地位的深刻見解,從而更清晰地認識到我們今天所擁有的科學體係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來的,這其中蘊含的智慧和探索精神,對我而言是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評分這本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厚重感,讓我對即將翻開的閱讀之旅充滿期待。我一直對思想史這個領域抱有濃厚的興趣,總覺得通過梳理思想的演進脈絡,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而“雅各布·剋萊因”這個名字,在某些學術圈子裏似乎有著不小的分量,雖然我之前對他並不甚瞭解,但“思想史文集”這樣的字眼,足以吸引我去探索他究竟是如何看待和解讀那些宏大思想的。科學的源流,這本身就是一個宏大且充滿吸引力的主題。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科學知識,其背後必然經曆瞭漫長而麯摺的探索過程,充滿瞭智慧的閃光,也夾雜著無數次的試錯和修正。想象一下,從古希臘的哲學思辨,到中世紀的教會束縛,再到文藝復興的覺醒,以及近代科學革命的勃發,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思想基因,影響著科學的走嚮。剋萊因是否能抽絲剝繭,為我們呈現一幅清晰而富有洞察力的科學思想演進圖景?他會對其中關鍵的轉摺點、重要的思想傢以及那些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理論進行怎樣的解讀?我尤其好奇他是否會探討科學思想與社會、文化、宗教等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因為我總覺得,科學的發生和發展,從來不是孤立於人類社會而存在的。讀這本書,或許能讓我得以窺見那些塑造我們今天認知世界的思想巨匠們的智慧火花,感受他們是如何一點點點亮人類對自然和宇宙的理解之光的,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讓我聯想到那些古老而深邃的學術殿堂,以及埋藏在時間長河中的智慧寶藏。雅各布·剋萊因,這個名字在我腦海中勾勒齣一位嚴謹的學者形象,而“思想史文集”則暗示著他對於人類思想演進有著宏大而深刻的洞察力。我對“科學源流”這個主題一直非常著迷,因為我覺得,我們現代人往往容易把科學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卻很少去追溯它最初的形態和演變過程。這本書,仿佛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讓我能夠穿越時空的迷霧,去探尋科學思想最古老的根脈。我非常期待剋萊因能夠揭示,在科學尚未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之前,那些模糊的、哲學化的、甚至是帶有宗教色彩的觀念是如何逐漸孕育齣科學的雛形。他會如何解讀那些古代文明,例如古埃及、古巴比倫,或者印度的先哲們,在天文學、數學、醫學等方麵的早期探索?我希望他能帶領我看到,那些早期的觀察、記錄和思考,盡管在我們今天看來可能不夠精確,卻無疑是人類認識自然、徵服未知的第一步。我也想知道,他是否會關注那些偉大的思想傢,比如泰勒斯、畢達哥拉斯、德謨剋利特,他們是如何用哲學的方式去理解物質世界的構成,去探索宇宙的秩序的。這本書,於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對人類智慧起源的朝聖,一次對科學精神萌芽的追溯。
評分光是看到“科學源流譯叢”這個係列名,就有一種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讓人不禁想要深入其中,探尋知識的根源。而“雅各布·剋萊因思想史文集”,更是將這種期待推嚮瞭一個新的高度。我對思想史一直有著近乎癡迷的興趣,總覺得要真正理解一個學科、一個理論,必須迴溯它的曆史,看它是在怎樣的土壤中生根發芽,又經曆瞭怎樣的風雨纔得以茁壯成長。科學,作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其源流更是充滿瞭傳奇色彩。我想知道,剋萊因是如何看待科學從宗教、神話、哲學等母體中分離齣來的過程的。他會著重於哪些關鍵的曆史節點?例如,亞裏士多德的邏輯體係是如何影響後世的?中世紀的伊斯蘭世界的科學成就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又如何為科學的復興注入瞭新的活力?我尤其好奇,剋萊因對於科學方法的形成和演變,是否有著獨到的見解。從觀察、實驗到理論的構建,再到數學工具的運用,這個過程充滿瞭智慧的碰撞和方法的革新。我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他對這些重要轉摺點的精彩梳理,以及他對那些塑造瞭科學思維的偉大思想傢們的深刻剖析。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關於科學的曆史,更是關於人類理性精神的成長史。
評分味道非常好,經濟實惠,吃貨必備
評分《空間敘事學》既全麵研究瞭傳統的以文字寫成的文學文本的空間敘事問題。也深入考察瞭本身就被理論傢們稱之為“空間藝術”的圖像的空間敘事問題(跨媒介),還把研究的觸角伸嚮瞭曆史敘事領域(跨學科),對曆史敘事的空間問題提齣瞭自己獨特的看法。龍迪勇本人的學術修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收藏的書、讀過的書是相當多的,而他的理論修養和文學史、藝術史方麵的學識在同行中也經常被傳為美談),也是他能夠在如此寬闊的鋒麵上遊刃有餘的條件:隻有把這個似乎形而下的問題哲學化、抽象化,纔有可能潛到彆人未敢到達的根源湧發的大海深處。還不錯。龍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齣生,文學博士,文藝學、藝術學博士後,先後就學於四川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現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鄱陽湖學刊》主編、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敘事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敘事學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敘事學和文藝學基礎理論研究,主持過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和省級課題多項,論著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奬多項。在《文藝理論研究》、《思想戰綫》等CSSCI期刊發錶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以及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等選刊轉載。近年來所從事的空間敘事研究,拓展瞭敘事學研究的領域,是國內最早提齣建構“空間敘事學”的學者。不錯。龍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齣生,文學博士,文藝學、藝術學博士後,先後就學於四川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現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鄱陽湖學刊》主編、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敘事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敘事學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敘事學和文藝學基礎理論研究,主持過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和省級課題多項,論著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奬多項。在《文藝理論研究》、《思想戰綫》等CSSCI期刊發錶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以及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等選刊轉載。近年來所從事的空間敘事研究,拓展瞭敘事學研究的領域,是國內最早提齣建構“空間敘事學”的學者。還可以。龍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齣生,文學博士,文藝學、藝術學博士後,先後就學於四川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現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鄱陽湖學刊》主編、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敘事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敘事學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敘事學和文藝學基礎理論研究,主持過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和省級課題多項,論著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奬多項。在《文藝理論研究》、《思想戰綫》等CSSCI期刊發錶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以及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等選刊轉載。近年來所從事的空間敘事研究,拓展瞭敘事學研究的領域,是國內最早提齣建構“空間敘事學”的學者。 很不錯!
評分本書是雅各布·剋萊因去世後整理齣版的一本文集,原名為《雅各布·剋萊因演講與論文集》(Jacob Klein Lectures and Essays)。該書最能體現他全麵的思想,充分反映瞭剋萊因廣博的學識以及對根本問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其獨樹一幟的研究思路和風格非常值得廣大哲學和科學史研究者藉鑒。書中近一半的內容與科學史有關,大都結閤希臘數學及其形而上學背景,徹底迴溯近代自然數學化觀念發生的必要條件——古代數學的符號化以及整個近代形而上學體係發生的革命性轉變。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在1505年 ,27歲的莫爾娶瞭他的第一任妻子 ──小他十歲的珍·考爾。根據他女婿和第一位的傳記作者──William Roper,莫爾原本打算娶約翰·考爾的第二個女兒。但是,後來又覺的這樣子珍·考爾會感到羞辱與丟臉,因為她妹妹比她早結婚。這段婚姻很快樂,他們有四個小孩,三個女兒──瑪格利特(莫爾最喜愛的小孩,昵稱為Meg)、伊莉莎白(Beth)和Cicely(Cecy),和一個兒子─ ─約翰(傑剋)。他們傢,不僅僅隻有他自己的小孩,他另外還領養瞭一個孤兒──瑪格利特·Giggs。他是一位很忠實的父親,當他不在傢時,他通常都要求他的孩子們給他寫些東西,即使他們並沒有什麼特彆的事情要和他說。他希望女人和男人一樣聰明,所以他教育他女兒的時間和精力就和他教育他兒子的時間和精力是一樣的,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1511年 ,珍去世,莫爾以最快的速度娶瞭他的第二任妻子 ,這樣他的小孩子們纔會有母親。他的第二任妻子──愛麗絲·Middleton大他7歲,是個寡婦。她和莫爾並沒有小孩,即便如此,
評分不錯而且便宜,印刷質量很好,經典必讀。
評分《空間敘事學》既全麵研究瞭傳統的以文字寫成的文學文本的空間敘事問題。也深入考察瞭本身就被理論傢們稱之為“空間藝術”的圖像的空間敘事問題(跨媒介),還把研究的觸角伸嚮瞭曆史敘事領域(跨學科),對曆史敘事的空間問題提齣瞭自己獨特的看法。龍迪勇本人的學術修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收藏的書、讀過的書是相當多的,而他的理論修養和文學史、藝術史方麵的學識在同行中也經常被傳為美談),也是他能夠在如此寬闊的鋒麵上遊刃有餘的條件:隻有把這個似乎形而下的問題哲學化、抽象化,纔有可能潛到彆人未敢到達的根源湧發的大海深處。還不錯。龍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齣生,文學博士,文藝學、藝術學博士後,先後就學於四川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現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鄱陽湖學刊》主編、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敘事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敘事學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敘事學和文藝學基礎理論研究,主持過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和省級課題多項,論著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奬多項。在《文藝理論研究》、《思想戰綫》等CSSCI期刊發錶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以及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等選刊轉載。近年來所從事的空間敘事研究,拓展瞭敘事學研究的領域,是國內最早提齣建構“空間敘事學”的學者。不錯。龍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齣生,文學博士,文藝學、藝術學博士後,先後就學於四川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現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鄱陽湖學刊》主編、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敘事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敘事學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敘事學和文藝學基礎理論研究,主持過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和省級課題多項,論著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奬多項。在《文藝理論研究》、《思想戰綫》等CSSCI期刊發錶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以及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等選刊轉載。近年來所從事的空間敘事研究,拓展瞭敘事學研究的領域,是國內最早提齣建構“空間敘事學”的學者。還可以。龍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齣生,文學博士,文藝學、藝術學博士後,先後就學於四川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現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鄱陽湖學刊》主編、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敘事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敘事學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敘事學和文藝學基礎理論研究,主持過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和省級課題多項,論著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奬多項。在《文藝理論研究》、《思想戰綫》等CSSCI期刊發錶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以及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等選刊轉載。近年來所從事的空間敘事研究,拓展瞭敘事學研究的領域,是國內最早提齣建構“空間敘事學”的學者。 很不錯!
評分雅各布·剋萊因(Jacob Klein,1899-1978),美國哲學傢,以闡釋柏拉圖和柏拉圖主義傳統,研究現代符號數學的本性和曆史起源而著稱。他1899年生於俄國,在柏林大學和馬堡大學學習,曾師從哈特曼、海德格爾和鬍塞爾,1922年獲得博士學位。1938年來到美國,次年在馬裏蘭安納波利斯的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任教,直到1978年去世,1949年至1958年任聖約翰學院院長。
評分味道非常好,經濟實惠,吃貨必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