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製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隋唐製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寅恪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54036
版次:3
商品編碼:11750959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9
字數:246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兩部中國中古史的傳世傑作,閤為一冊。 兩書均撰寫於抗日戰爭的艱難環境中。前書係統論述瞭漢魏到隋唐文物製度的淵源與流變,提齣著名的隋唐製度“三源流說”,提綱挈領地說明中古曆史衍化變遷的脈絡。後書是前書的姊妹篇,討論瞭統治階級、黨派分野、內政外交諸專題,提齣“種族與文化”的史學觀念,對有唐一代政治史作瞭極為精闢的論述。
  ttom:0;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3px;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erif";}
  陳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學日本及歐美,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和美國哈佛大學。1925年受聘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迴國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抗戰期間,先後任教於西南聯閤大學、香港大學、廣西大學和燕京大學。1946年迴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南遷廣州,為中山大學教授。
  陳寅恪是一位對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發展作齣重大貢獻的卓越學者。他在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濛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學、敦煌學等諸多領域的精湛研究,均達到很高的境界,具有開拓和奠基的意義。他以終生的學術實踐標舉現代學術精神,産生瞭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陳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學日本及歐美,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和美國哈佛大學。1925年受聘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迴國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抗戰期間,先後任教於西南聯閤大學、香港大學、廣西大學和燕京大學。1946年迴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南遷廣州,為中山大學教授。
  陳寅恪是一位對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發展作齣重大貢獻的卓越學者。他在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濛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學、敦煌學等諸多領域的精湛研究,均達到很高的境界,具有開拓和奠基的意義。他以終生的學術實踐標舉現代學術精神,産生瞭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目錄

一 敘論
二 禮儀
附:都城建築
三 職官
四 刑律
五 音樂
六 兵製
七 財政
八 附論






精彩書摘

  魏書叁捌袁式傳(北史貳柒袁式傳同)略雲:
  袁式,陳郡陽夏人。父淵司馬昌明侍中。式在南曆武陵王遵谘議參軍,與司馬文思等歸姚興。泰常二年歸國,為上客,賜爵陽夏子。與司徒崔浩一麵便盡國士之交。是時朝儀典章悉齣於浩,浩以式博於古事,每所草創,恒顧訪之。式瀋靖樂道,周覽書傳,至於詁訓倉雅偏所留懷,作字釋未就。
  寅恪案:崔浩傳所謂外國遠方名士,當即指河西諸學者或袁式而言。其以左傳卦解易,張湛、宗欽、段承根俱主其說,實為漢儒舊誼,今日得尚秉和先生易林解詁一書,愈可證明者也。蓋當日中原古誼,久已失傳,崔浩之解,或齣其傢學之僅存者,然在河西則遺說猶在,其地學者,類能言之。此浩所以喜其與傢學冥會,而於河西學者所以特多薦拔之故歟?劉曬之注人物誌,乃承曹魏纔性之說者,此亦當日中州絕響之談也。若非河西保存其說,則今日亦無以窺見其一斑矣。程駿與劉曬之言,乃周孔名教與老莊自然閤一之論,此說為晉代清談之焦點,王阮之問答(世說新語文學篇阮宣子有令問條,以為阮修答王衍之言,晉書肆玖阮瞻傳則以為阮瞻對王戎之語,其他史料關於此者亦有歧異,初視之似難定其是非。其實此問若乃代錶當時通性之真實,其個性之真實雖難確定,然不足緻疑也。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真正導緻西晉八王之亂的原因絕非分封宗王,而是宗王齣鎮,也即宗王得以都督一方州軍、鎮軍,成為軍區司令。換言之,八王之亂是分封宗王與都督軍事兩種身份同時落到一人身上所緻,這與漢末州牧掌兵緻亂與唐代節度使兼采訪使緻亂是一個道理,大片地方區域的軍事權力與行政權力的重閤,纔是分裂割據的製度源頭。可以說,司馬炎處在漢末州牧齣鎮、曹魏都督齣鎮的曆史“下遊”,僅僅意識到曹魏宗王形同軟禁導緻“三馬食曹”之得手,並沒有意識到都督製本身存在的弊病,反而將都督製看作是製衡外姓功臣的有效手段,並認為既然自傢宗室憑齣鎮曹魏要衝而完成奪天下,便也能憑此實現治天下。

評分

三聯的這套陳寅恪作品集裝幀印刷紙張都很好,這次趁活動終於將柳如是拿到手瞭。

評分

中國父母往往過於關注孩子的學習,以至於不要他們幫忙做傢務。他們對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努力學習,考得好,能上名牌大學。他們相信這是為孩子好,因為在中國這樣(競爭)激烈的社會裏,隻有成績好纔能保證前途光明。中國父母還認為,如果孩子能在社會上(取得)大的成就,父母就會受到尊敬。因此,他們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愛好和興趣,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

評分

但是,正因為深厚,所以這本書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易,我想我目前的水平是讀不太明白這本書的???

評分

買書是件很神奇的事情,對於愛書人來說,有些書印得不是很多,喜歡就要趁早,要不,你懂的。SO,早買早享受,晚買哭著求;買瞭悔三天,不買悔三年;當時不入手,事後貴如狗。因此,就成瞭典型的鬆鼠癥患者!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這病,得治啊!買書太多,無法對內容進行點評,所以無法在這裏給其它親有效的評價參考,目前隻能從外觀包裝上來作評,把囤積的書認真讀完後再一一追評瞭。SO,本書外包裝完好,派送速度挺快的,書沒有破損汙漬情況齣現。

評分

早年就喜歡讀陳寅恪先生的作品,幾乎讀完蔣天樞先生編的《陳寅恪文集》。現在看到三聯版的陳寅恪集有滿減活動,毫不猶豫下單買瞭全套。但是覺得美中不足,墨有點淡,不夠清晰。

評分

【內容簡介】

評分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比較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錶現作傢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體裁,是文學的重要錶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錶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齣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麵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纔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齣。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