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中国 第 一 本 从国际通行的报道摄影格局审视中国图片编辑业务的书。
2.2015年第 一 次修订,确立了“数字优先”的概念,即以数字媒体为主来谈论图片编辑。书中补充了大量在数字时代图片编辑所需要的编辑技巧,对杂志图片编辑的工作做了更为详细的介绍,增加了新的案例和知识点。
3.新版为方便读者阅读,重新梳理三个版块:
“图片编辑工具箱”是方便图片编辑工作的一些实用技巧和资源;
“观点”是一些具有独特视点,对图片编辑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和访谈;
“案例”是就某个具体的图片编辑案例进行的详尽介绍。
内容简介
在照片的功能愈加复杂多元的今天,摄影领域更需要专业的图片编辑来把关,更好地使用照片。《图片编辑手册》将图片编辑工作分成这样几个模块:图片来源——对图片的整合组织;图片内容的深化——挖掘信息的价值;图片的传播——互动(新的内容生成),对照片的拍摄与使用、照片之间的逻辑关系、照片与文字的结合、照片叙事功能和说服效果的实现、照片传播中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都纳入思考。作为新版的手册,《图片编辑手册》补充了大量在数字时代图片编辑所需要的编辑技巧,对杂志图片编辑的工作做了更为详细的介绍,增加了新的案例和知识点。本次修订增加的内容有:移动终端上的图片编辑工作,手机摄影,普通市民照片在媒体中的应用,国际新闻、体育新闻、摄影书的图片编辑等。
作者简介
任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策展人,摄影评论人。其个人博客“1416教室”自2006年撰写至今,成为专注摄影文化的自媒体。她曾是纽约大学的访问学者(2008-2009),致力于影像文化的传播。
曾璜,纽约Syracuse大学摄影学硕士,曾实习于纽约Newsday和MagnumLibrary。现为新华社高级编辑,Corbis图片库在中国的摄影师和组稿人。
出版有个人战地报道摄影集《波黑:战火浮生》、大学教科书《报道摄影》,主编华辰影像拍卖图录和十多本画册、图文书。参与创办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两次入选《摄影之友》“中国摄影界有影响三十人”。
发表文章近百万字,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年会和中国新闻摄影年会论文奖。在北京电影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近十所大学和几十家中西方主流媒体上,在法国Arles国际摄影节展示个人报道作品,曾获美国FreedomForum专业记者新闻摄影比赛(北京站)“中国新闻奖”,承担UNICEF在中国的拍摄任务。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第四版)
前言(第二版)
前言(第一版)
标准的意义-读《图片编辑手册》感言
2秒钟50年-罗伯特·普雷基谈图片编辑
第一章 报道摄影导论
第一节 从新闻摄影到报道摄影
第二节 报道摄影与宣传摄影
第三节 报道摄影与画意摄影
第四节 报道摄影的特性
第五节 媒体上的照片
第六节 摄影记者与摄影师
案例:《黑暗中的舞者》拍摄手记
第七节 报道摄影的题材与选题切入角度
第八节 报道摄影的分类
图片编辑工具箱:国内外报道摄影比赛奖项的设置
观点:荷赛的标准、影响和局限
第九节 新媒体时代的报道摄影
案例:报道摄影师与数字出版
第二章 图片编辑导论
第一节 图片编辑概述
观点:谁适合做图片编辑
观点:图片编辑是否需要会拍照
图片编辑工具箱:图片总监的12种领导力
案例:图片总监-他们如何工作
图片编辑工具箱:《中国青年报》摄影部2003年招聘编辑、记者初试考题
第二节 指派任务
第三节 寻找照片
图片编辑工具箱:到哪里寻找历史资料图片
第四节 照片的评价
图片编辑工具箱:照片选择判断清单
第五节 摆拍还是不可摆拍
第六节 图片的后期处理
附录:国外主流媒体对图片后期处理的规定
图片编辑工具箱:照片的几种特别标注
第七节 图片的剪裁
案例:《男童坠井》的照片剪裁
案例:《上海举行磁悬浮演习》的照片剪裁
第八节 图片的媒体呈现
图片编辑工具箱:如何让照片在版面上更好看
观点:照片的屏幕呈现
案例:iPad上看什么
案例:路透社照片的多媒体呈现
第三章 图片编辑实践
第一节 突发新闻
案例:CNNiReport如何使用普通人的照片
图片编辑工具箱:公民记者图片编辑工作指南
案例:丹尼·摩尔海地突发事件的照片侵权事件
第二节 一般新闻
第三节 特写新闻
第四节 人物肖像
第五节 创意摄影
第六节 财经新闻
案例:与《财富》杂志图片总监米切尔·玛格娜莉谈财经报道
第七节 国际新闻
图片编辑工具箱:出国采访的准备
第八节 体育新闻
案例:路透社奥运报道的图片编辑
第九节 成组图片
案例:《华夏地理》楚文化策划方案
案例:时尚媒体视觉报道的策划
案例:摄影报道“第六日”策划方案
第十节 纪实摄影
第四章 针对不同媒介编辑照片
第一节 为网络媒体编辑照片
图片编辑工具箱: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
案例:《纽约时报》网络版的视觉传播
图片编辑工具箱:网络媒体摄影频道导航
第二节 移动终端上的图片编辑工作
图片编辑工具箱:新闻App和图表设计规则
案例:手机图片分享社区的图片编辑
案例:《时代》如何用Instagram报道桑迪飓风
观点:手机摄影,不再是一张照片,而是一种体验
第三节 为杂志编辑照片
案例:《新闻周刊》封面危机
观点:杂志大片的策划拍摄
图片编辑工具箱: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选片标准
第四节 为报纸编辑照片
案例:《悲情沙兰》一张头版照片的编辑过程
第五节 策展人
观点:策展人如何推动对摄影媒介的认知
案例:爱德华·韦斯顿和他的策展人
案例:“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汤姆森后的福州和闽江”摄影展的策划
第六节 摄影书的图片编辑
观点:谈论书
案例:史泰德庄园的出版故事
第五章 图片说明的写作
第一节 图片说明的作用
案例:空头照片引发争议
图片编辑工具箱:几大通讯社图片说明如是说
第二节 图片说明写作的基本规范
图片编辑工具箱:新闻写作的十个法则
案例:布列松如何撰写图片说明
第三节 图片说明写作的技术技巧
案例:《墙上的手印》的图片说明写作思考
第六章 影像传播中的伦理与法规问题
第一节 著作权
案例:雷锋照片版权登记引发的思考
案例:奥巴马海报图片的合理使用纠纷
案例:鲁迅孙辈状告《鲁迅像传》作者侵犯肖像权案
图片编辑工具箱:FOTOE著作权声明
第二节 肖像权
案例:杂志封面照的肖像权纠纷
图片编辑工具箱:肖像使用许可合同
第三节 名誉权与诽谤
第四节 隐私权与“知的权利”
第五节 影像传播的伦理道德
案例:戴安娜、摄影师和伦理道德
图片编辑工具箱:报道摄影工作者道德守则
第七章 市场中的图片供应机构
第一节 网络时代的图片销售与传播
图片编辑工具箱:我能用那张照片吗?
图片编辑工具箱:与图片授权有关的名词
第二节 图片供应机构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片编辑资源
附录二:《新京报》新闻图片运作规范
前言/序言
《图说乾坤:视觉叙事的艺术与技巧》 内容梗概: 《图说乾坤:视觉叙事的艺术与技巧》是一本深度探索图像如何跨越语言障碍,构建丰富意义,并触动人心的指南。本书并非关于图像制作的工具性教程,而是聚焦于图像作为一种强大叙事媒介的潜能,带领读者领略视觉语言的奥秘,掌握如何巧妙运用图像元素,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传达深刻的情感与理念。 本书的构架围绕着“看见”与“被看见”的互动展开。它首先从人类视觉感知和认知的基础入手,解释我们的大脑如何处理和解读图像,为何某些构图会引发特定的情感反应,以及色彩、光影、线条等基本元素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理解。这部分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建立对视觉语言的直观认识,为后续深入的叙事技巧奠定基础。 随后,本书将笔触延伸至图像叙事的历史维度,回顾从史前洞穴壁画到现代摄影、电影,再到当下层出不穷的数字视觉作品,图像如何一步步演化成为至关重要的信息传播和情感表达方式。通过梳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叙事经典案例,本书揭示了视觉叙事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与不朽魅力。 本书的核心在于对“视觉叙事”这一概念的精细拆解与多角度阐释。它深入剖析了图像叙事中的关键要素,包括但不限于: 构图的力量: 学习如何通过黄金分割、三分法、引导线、对称与不对称等构图原则,引导观者的视线,突出主体,营造氛围,并传递特定信息。本书会分析不同构图方式所能引发的心理暗示与情感共鸣,例如,水平线带来的平静感,垂直线带来的庄重感,以及对角线带来的动感与冲突。 光影的戏剧性: 探索光线在图像叙事中的多重作用,从自然光与人造光的运用,到高光、阴影、剪影等表现手法,如何塑造形体,烘托情绪,营造神秘、戏剧性或温馨的氛围。书中会详细解析明暗对比(chiaroscuro)等技法如何赋予图像深度与情感张力。 色彩的语言: 深入解读色彩的心理学效应与文化象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搭配、饱和度、明度等变化,唤起观者的特定情感,传递主旨,或构建独特的视觉风格。从温暖色系的亲切感,到冷色系的疏离感,色彩的运用是连接观者情感的关键。 叙事逻辑与情节编排: 探讨如何将一系列静态图像组合起来,构建连续的故事线。这包括但不限于蒙太奇的原理,如何通过画面的切换、并置与对比,创造出比单幅图像更丰富的信息量和叙事节奏。本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叙事结构,如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以及如何利用图像的连贯性与跳跃性来引导观众的思考。 细节的魔力: 强调画面中微小元素——表情、手势、道具、背景中的细节——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这些细节往往是连接观众与角色、理解情境、深化主题的关键线索。本书会教导读者如何捕捉和运用这些“无声的语言”,让图像叙事更加饱满和耐人寻味。 情感的传递与共鸣: 聚焦于图像如何唤起并放大观者的情感体验。从喜悦、悲伤、愤怒到恐惧,书中会分析那些能够触及人心的视觉元素,以及如何通过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捕捉、对场景氛围的精准营造,来建立观者与图像内容之间的情感桥梁。 跨文化与跨媒介的沟通: 审视视觉叙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性与普遍性,以及在数字时代,平面图像、动画、互动媒体等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与创新。本书将鼓励读者超越单一媒介的局限,探索更广阔的视觉叙事可能性。 《图说乾坤》以其深刻的理论洞察、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极具启发性的论述,为平面设计师、摄影师、插画师、电影制作人、广告从业者,乃至任何对图像叙事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认知框架和创作思路。本书并非教授“如何画”,而是引导读者理解“为何要这样画”,并激发读者在理解视觉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的视觉作品。 书中并非罗列枯燥的理论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精选的、跨越不同领域和时代的经典视觉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解析。这些案例可能来自于世界顶级的摄影展览、历史性的电影片段、引人入胜的插画集,甚至是广告宣传中那些令人过目难忘的创意。每一幅图像的分析都将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叙事逻辑、构图巧思、色彩运用和情感表达策略。读者将有机会“看见”那些杰出创作者如何利用最基础的视觉元素,讲述最深刻的故事。 本书鼓励读者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周遭的视觉信息,培养“读图”的能力,理解图像背后的意图、情感和价值。通过学习本书内容,读者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图像不仅仅是美的载体,更是思想的载体,是情感的载体,是沟通的载体。它赋予了我们一种超越言语的强大力量,去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影响世界。 《图说乾坤:视觉叙事的艺术与技巧》是一场关于“看见”的深度探索,一次关于“表达”的视觉革命。它邀请您一同走进图像的内心世界,解锁视觉叙事无穷的潜力,用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书写属于您的独特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