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急诊临床必知200招

美国急诊临床必知200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肖锋 著
图书标签:
  • 急诊医学
  • 临床指南
  • 急救
  • 医学
  • 临床技能
  • 美国
  • 医学教育
  • 医疗
  • 医师
  • 必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8718963
版次:1
商品编码:1178565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0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具备以下特点:

  1.前沿性:使你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新的循证医学知识;

  2.准确性:每一问都经过了急诊专家们的精心挑选和审查;

  3.独立性:这些内容不受任何公司、药商或第三方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源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急诊科的“急诊医学教育必知(Emergency Medicine Educational Pearls)”。必知的内容主要摘选自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AEM(急诊医学年鉴)、CCM(危重病医学)等,并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带你学习国际上新的治疗指南,了解循证医学的新进展。本书每一招都是反映急诊医学、危重病学以及循证医学新进展的经典摘要,是学医医学英语不可多得的辅助材料,更是急诊医生在短时间内跟上国际发展步伐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内页插图

目录

气道管理

1.应用鼻导管辅助气管插管安全吗? (3)

2.非创伤性(无创)通气(NIV):有支持证据吗? (5)

3.气管插管的要点 (7)

4.快速顺序插管(RSI)时麻痹剂的使用(9)

5.肥胖患者气管插管 (11)

6.插管后的低血压 (13)

7.最低潮气量会是多少?(15)

8.不要小看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17)

9.如何判断内源性PEEP(19)

10.呼吸机患者紧急情况的诊断和处理(21)

11.在急诊科的气管拔管 (23)

12.气囊放气在拔管中有什么意义?(25)

13.小儿气管插管(27)

心肺复苏

14.只有心脏按压的心肺复苏 (31)

15.提高你的心肺复苏率!抢救室必备的工具(33)

16.机械与人工胸外按压 (35)

17.挽救PCI和ECMO在STEMI伴电除颤无效性室颤时的应用 (37)

18.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南:普鲁卡因胺又回来了! (39)

19.普鲁卡因胺剂量(41)

20.血管加压素、 激素和肾上腺素: 心脏骤停的一个新的“鸡尾酒”混合剂 �ぃ�43)

21.复苏措施重点评定(CORE)超声检查(45)

22.要转到心导管室——在心室颤动时 (47)

23.恢复跳动:顽固性室颤的新策略 (49)

24.要积极对住院(心脏骤停)患者降温(51)

25.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患者的ACLS (53)

26.冠状动脉造影在院外心脏骤停(OHCA)中的应用 (55)

27.心搏骤停后综合征 (58)

28.二氧化碳描记图及其在鉴定骤停原因时的应用 (61)

心脏病

29.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HA)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治疗指南(第一部分: 医疗系统和PCI)(65)

30.2013年ACCF和AHA ST段升高心肌梗死(STEMI)治疗指南��(第二部分:常规药物治疗) (68)

31.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措施的最佳时间�ぃ�71)

32.心肌梗死诊断标准:Sgarbossa标准 (73)

33.2012年第3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 (75)

34.仅用肌钙蛋白在2小时内评价胸痛患者的价值研究 (77)

35.2012年对肌钙蛋白的认识 (80)

36.左心室肥厚(LVH)与ST升高心肌梗塞(STEMI)(83)

37.右束支传导阻滞更能提示大面积前间壁心肌梗死吗?(85)

38.胸前导联T波异常(87)

39.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应用 (89)

40.达比加群抗凝作用的监测 (91)

41.艾滋病与冠状动脉心脏病 (93)

42.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二级预防 (95)

43.年轻患者和冠心病 (97)

44.年龄、 性别、 疼痛与心肌梗死的预后 (99)

45.冠心病危险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 (101)

46.无痛性心肌梗死 (103)

47.急性心肌梗死与妊娠 (105)

48.急诊科胸痛患者的HEART评分标准 (107)

49.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 (109)

50.心源性休克(111)

51.是用泵还是不用泵?(113)

52.心源性休克与氯吡格雷(115)

53.B型利钠肽 (117)

54.心房颤动(119)

55.对房颤危险因素的新认识 (121)

56.2012年纠正华法林过量的指南 (124)

57.危及生命的晕厥(127)

58.Brugada综合征(129)

59.双束支和三束支传导阻滞(131)

60.人工心脏瓣膜(133)

61.年轻运动员的心脏检查 (135)

62.植入式心脏设备的感染 (137)

63.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139)

64.右位心 (141)

65.升主动脉夹层的新疗法(143)

66.多发性大动脉炎 (145)

……

前言/序言


《医学前沿:精粹解读与临床应用》 内容简介: 在瞬息万变的医学领域,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优化临床实践、提升患者预后,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医学前沿:精粹解读与临床应用》旨在为广大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医学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学习平台。本书并非罗列已知信息,而是精选了当前医学研究中最具突破性、争议性,以及对临床实践具有深远影响的重点领域,进行深度剖析和前瞻性解读。 本书的编辑团队由来自不同医学专科领域的顶尖专家组成,他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从海量的科研文献中精心筛选出最值得关注的议题。本书的核心在于“精粹”与“前沿”,而非“全面”的百科全书式堆砌。我们力求呈现的是那些能够真正推动医学进步、改变诊疗模式、提升疾病管理水平的创新理念与实践。 本书涵盖的重点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个体化精准医疗的最新进展: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个体化精准医疗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利用多组学数据,实现对疾病风险的早期预测、对癌症等复杂疾病的靶向治疗、以及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化评估。我们将重点解析基因测序技术在临床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策略,如ctDNA检测在早期筛查、疗效监测和耐药性发现中的作用;同时,也会介绍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遗传性疾病治疗中的最新探索,以及其伦理与技术挑战。此外,还包括药物基因组学如何指导抗凝药物、抗抑郁药物等的使用,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人工智能(AI)在医学诊断与治疗中的赋能: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医学的各个环节。本书将详细阐述AI在医学影像识别、病理诊断、药物研发、疾病预测模型构建等方面的最新突破。例如,我们将分析深度学习算法在识别早期肺结节、糖网病变、皮肤癌等影像学病灶的准确性及潜在应用场景;探讨AI辅助病理诊断如何提高诊断效率和一致性,尤其是在处理大量切片时。此外,本书还将关注AI在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预测患者预后、以及优化医院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潜力,并讨论AI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伦理、安全及监管问题。 前沿疗法的临床转化与挑战: 细胞疗法、基因疗法、新型疫苗技术、基于RNA的治疗手段等,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为许多曾经难以治愈的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书将聚焦这些前沿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临床试验数据解读、以及在不同疾病领域(如肿瘤免疫治疗、罕见病治疗、传染病防治)的实际应用前景。我们会深入分析CAR-T细胞疗法的最新适应症拓展、新一代mRNA疫苗在肿瘤及其他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潜力,以及基因递送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时,本书也会关注新兴的干细胞治疗策略,及其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探索。 慢病管理与老年医学的创新模式: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管理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核心议题。本书将聚焦于慢病管理的新理念、新工具和新策略,包括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在疾病监测与干预中的应用,以及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健康寿命方面的作用。我们将重点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非药物干预和综合管理策略,以及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精准管理和预后改善。 感染性疾病与公共卫生应对的经验教训: 经历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洗礼,我们对新发与再发传染病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本书将提炼近年来在应对重大传染病(如COVID-19)过程中,在病毒学研究、疫苗与药物研发、流行病学监测、以及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同时,本书也会关注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探讨新的抗感染策略和治疗方案。此外,还将涉及新型病原体的发现与防控,以及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韧性建设。 跨学科整合与新兴医学领域的探索: 医学的发展已不再是单一学科的孤军奋战,而是高度依赖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本书将关注新兴的医学交叉领域,如脑科学与神经医学的结合,肠道微生物组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环境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如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我们将探讨神经科学在理解和治疗精神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新进展,以及肠道菌群调控在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甚至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本书特色: 高度前瞻性: 聚焦尚未普及但具有巨大潜力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 深度解读: 不仅介绍新进展,更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临床证据和潜在挑战。 实践导向: 强调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专家视角: 由各领域顶尖专家撰写,确保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精炼扼要: 筛选最关键、最有价值的信息,避免信息冗杂,提升阅读效率。 《医学前沿:精粹解读与临床应用》是一本专为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医学人士量身打造的指南。它将帮助您快速掌握医学领域最激动人心的发展动态,洞察未来的诊疗趋势,从而在不断变化的医学环境中,成为一名更具竞争力、更能为患者带来福音的健康守护者。阅读本书,您将获得一次触及医学最前沿的智力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哇,这本《美国急诊临床必知200招》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我是一名刚入职的急诊科医生,每天面对的病例都让我应接不暇,压力山大。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急诊环境中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最及时的处理。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乾货满满”的风格,没有华而不实的理论,全是临床实践中真正用得到的东西。比如,关于胸痛鉴别诊断的部分,它列出了20种可能的原因,并详细分析了每种情况下的关键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甚至连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非典型”表现都提到了。还有,在处理创伤患者时,书中关于ABCDE评估的流程图清晰明了,让我每次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评估,不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点。我甚至发现,在处理一些常见的急症,比如急性哮喘发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书中提供的治疗方案都与最新的指南非常吻合,而且还附带了剂量和注意事项,这对我这种新手来说简直太有帮助了。我平时还会把书放在科室的桌子上,遇到不确定的情况,随时翻阅,简直是我的“移动急诊手册”。这本书的图表和插画也很精美,把复杂的概念形象化,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在急诊科工作的医护人员,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兵,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

拿到《美国急诊临床必知200招》这本书,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我平时工作节奏很快,几乎没有时间去啃那些厚重的教科书。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符合我的需求,它把急诊科常见的200个“必知”点,拆解成一个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小章节。每个章节都言简意赅,直击重点,并且配备了清晰的流程图、表格和插图,让我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核心信息。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紧急情况应对”的章节,比如心脏骤停的最新处理指南,书中详细列出了各个环节的药物剂量、电击能量以及复苏后的管理要点。这让我在面对真正的危机时刻,能够更加镇定和高效地执行抢救措施。另外,书中对于一些“非典型”的急症表现也有提及,这对于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怪病”非常有启发。例如,某个病人表现出一些类似过敏反应的症状,但常规抗过敏治疗无效,书里就提示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或者罕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让我及时调整了治疗方向,避免了潜在的风险。我常常会把这本书放在床旁,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病例,就会快速翻阅相关章节,寻找灵感和参考。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平实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临床经验不多的医生也能轻松理解。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买《美国急诊临床必知200招》纯粹是出于好奇,想看看美国急诊医学到底有哪些“必知”。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之后,我被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深深吸引了。它涵盖了急诊科几乎所有的常见及不常见的疾病和情况,而且每个条目都做得非常扎实。我特别喜欢它在分析每一个“招数”时,都附带了详细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最新的临床指南推荐。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处理呼吸窘迫的患者时,书中不仅给出了药物治疗方案,还详细解释了不同氧疗方式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并且强调了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如何避免高浓度氧疗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易读性。它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医学概念阐述清楚,并且逻辑性非常强。我常常会在工作之余,选择其中一个章节进行深入学习,然后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发现效果确实不错。这本书对于提升我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专业素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评分

说实话,作为一名在急诊科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老兵”,一开始我对《美国急诊临床必知200招》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以为它也就是一本大杂烩,把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起来。但当我翻开它,尤其是看到关于“疑难杂症”的处理章节时,我彻底改变了看法。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不这么做”。比如,它在分析一个罕见的神经系统急症时,不仅给出了诊断思路,还深入探讨了其发病机制,并且列出了与类似疾病的鉴别点,这种深度是很多入门级的教材所不具备的。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临床思维”的培养方式,很多章节都以病例为切入点,引导读者一步步分析,直到得出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这种“反向学习”的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思考过程中。而且,书中对于一些争议性问题,比如不同指南之间存在差异的处理方法,也做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并给出了基于证据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临床医生做出最佳决策非常有价值。我甚至在一次科室的病例讨论会上,引用了书中关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机的最新观点,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这本书绝对不是一本“速成”的秘籍,它更像是一座宝库,需要你去细细挖掘,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

《美国急诊临床必知200招》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重塑。作为一名在急诊科工作了多年的医生,我常常陷入一种“模式化”的思维,习惯于按照固定的套路来处理问题。然而,这本书打破了我的这种固有模式,它用一种更具启发性的方式,引导我去思考每一个病例背后的复杂性。比如,在处理腹痛的章节,书中不仅仅罗列了常见的腹痛原因,还深入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伴随症状下的鉴别诊断思路。它鼓励我去“跳出框框”思考,考虑一些不那么常见,但却同样致命的可能性。我记得有一次,一位老年患者出现了一个不典型的腹痛表现,按照常规思路,我首先考虑的是消化系统的问题。但是,在翻阅了这本书后,我联想到了书中关于“老年人复杂疾病”的讨论,并对该患者进行了更全面的评估,最终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心血管问题。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提供“答案”,更是教你如何“找到答案”。它教会我如何从有限的临床信息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线索,并进行逻辑推理。这种能力,对于提高急诊科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评分

很好,会再次光顾

评分

给被人买的

评分

正版图书,不错,中英文对比。

评分

不错的书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给被人买的

评分

不错,挺好的,好评~~~~~~~~~

评分

挺不错的哦?

评分

不错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