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爱不释手的极简中国史

让你爱不释手的极简中国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磨剑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历史
  • 极简史
  • 历史科普
  • 通俗历史
  • 文化
  • 历史
  • 入门
  • 易读
  • 趣味历史
  • 大众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67865
版次:2
商品编码:1180017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8
字数:20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图解中国史(图解有趣)》作者磨剑用几百幅鲜活的图片和轻松的文字,搭建起—条中国历史的画廊。漫步其间,我们从三皇五帝开始,走过古风古韵的夏商周三代,进入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迎面混一六合的铁血帝王秦始皇,刘邦以他的无赖精神终结了秦末乱世.建立了大汉帝国,帝国没落之后,是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400年的乱世,隋唐终结了乱世,但盛唐气象日薄西山之后,又是—个乱上加乱的乱世——五代十国。

  继之而起的是文质彬彬的宋朝,在虎视眈眈的辽、金、西夏的困扰中,两宋苦撑了300年,被横扫世界的蒙古铁骑灭亡。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被乞丐皇帝朱元璋逐出了中原,而明王朝在李闯王和八旗兵的内外夹击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最后—个封建王朝经过了鲜花似锦的康乾盛世,也开始没落,终于在辛亥革命的—声炮晌中烟消云散。

作者简介

  磨剑,本名陈国强,知名传记作家、编剧,专攻人物传记、历史小说等。代表作:《关云长》《鸿门宴》《杨门女将》《王莽发迹史》《房地产江湖》等数十部。

  磨剑追踪研究普京近十年,本书为磨剑“普京三部曲”的核心著作,另两部为《莫斯科上空的鹰》《普京大帝》。

目录

第一章 远古岁月,梦回三代

神秘的三皇

禅让传说

水利专家的王朝

商汤灭夏

盘庚迁都

文王韬晦

武王灭商

周王朝的衰落

第二章 春秋争霸,百家齐鸣

平王迁都,桓公称霸

秦晋虽好,终成冤家

一鸣惊人,问鼎周王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儒家先圣,孔子降临

前言/序言




寻迹古今:一部关于世界文明脉络的宏大叙事 书名:寻迹古今:世界文明的波澜壮阔 作者:[此处可虚构一位资深历史学家或跨学科研究者] 页码:约 850 页 装帧:精装典藏版,附赠手绘世界历史地图册 --- 导言:打破孤岛,重构宏观视野 在浩瀚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我们常常囿于自身的文化坐标,将目光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或文明的兴衰。然而,真正的历史洞察力,来源于对全球互联性的深刻理解。《寻迹古今:世界文明的波澜壮阔》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通史,它更像是一张由无数历史节点、技术革新、思想碰撞与地理制约共同编织而成的动态网络图谱。 本书的核心目标是挑战“中心论”的历史叙事,将焦点从单一帝国的辉煌转向不同文明区域间的互动、竞争与融合。我们试图回答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在跨越数万年的时间尺度上,哪些结构性的力量——气候变化、资源分布、信息传播速度、以及核心技术的扩散——真正塑造了人类社会的形态,并最终将我们引向现代世界? 第一部分:史前回响与文明的摇篮(约 12000 BCE – 1000 BCE)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人类从狩猎采集向定居农业过渡的“新石器革命”的全球多中心性。我们细致描绘了美索不达米亚的灌溉系统、尼罗河谷的统一进程、印度河流域的城市规划,并重点分析了独立起源的中国文明的早期特征。 核心视角: 1. 环境适应性: 分析了不同地理环境(如大河流域、黄土高原、安第斯山脉)如何催生了差异化的社会组织模式。我们对比了早期国家形成的速度与内生动力。 2. 技术的扩散与滞后: 考察了冶金术(铜器与青铜器)在欧亚大陆的传播路径,以及这种技术进步如何与权力结构的演变相耦合。 3. 文字的出现与信息控制: 比较了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埃及圣书体、以及甲骨文在记录、管理与宗教仪式中的功能差异。 第二部分:轴心时代的光芒与帝国的崛起(约 1000 BCE – 500 CE) 轴心时代(公元前 8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精神图景发生巨变的时期。本卷将重点剖析在欧亚大陆的多个地理节点上,哲学与宗教思想如何同步或异步地发展,它们对后世的政治伦理产生了何种深远影响。 主要篇章聚焦: 地中海的辩论: 从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到罗马的法律建构,剖析其对个人权利与普世主义的早期探索。 亚洲的秩序构建: 深入研究孔子的“仁”与法家的“术”,以及它们如何为后来的大一统帝国提供治理蓝图。同时,阐释佛教在印度诞生后,其跨越地域、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传播机制。 帝国的结构性挑战: 重点分析了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汉朝、以及罗马帝国在维持庞大疆域时所面临的财政、军事和文化整合的共同困境,以及它们各自的解决方案的优劣。我们详述了“边疆管理”艺术的演变。 第三部分:连接与分裂的时代(约 500 CE – 1500 CE) 中世纪不再是黑暗的代名词,而是全球性网络加速形成的关键时期。本部分将历史的聚光灯投向了那些在东西方之间扮演关键“中介”角色的文明。 重点内容剖析: 1. 伊斯兰世界的枢纽地位: 详细阐述了伊斯兰教的迅速扩张如何催生了一个横跨三大洲的知识、贸易和科学中心。我们细致考察了巴格达、科尔多瓦等地的学术成就,及其对古典遗产的继承与发展。 2. 欧亚大陆的桥梁: 蒙古帝国的崛起及其“欧亚一体化”对商品、疾病(如黑死病)和技术的空前加速传播效应。我们探讨了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生命力与脆弱性。 3. 非洲与美洲的独立轨迹: 独立开篇,系统梳理了西非马里帝国的黄金贸易网络,以及中美洲的玛雅城邦、后来的阿兹特克文明在缺乏大规模畜力和轮式交通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出复杂的历法、建筑和祭祀体系。这部分旨在强调“多线发展”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全球化的前夜:地理大发现与权力转移(约 1500 CE – 1750 CE) 本部分考察了欧洲的航海活动如何彻底改变了既有的世界贸易格局,将分散的区域历史汇聚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全球系统。 关键议题探讨: 白银的流动: 跟踪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如何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流向明清中国,分析这种跨洋货币流动对全球通货膨胀和区域经济结构的重塑作用。 新旧世界的碰撞: 不仅仅关注军事征服,更深入剖析了疾病(天花、麻疹)对美洲人口结构的毁灭性影响,以及“哥伦布大交换”对全球生态系统的永久性改变。 国家形态的演变: 对比分析了同一时期,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明清帝国在面对内部张力、外部技术压力和全球化浪潮时的应对策略。 结语:连续性与断裂点 《寻迹古今》最终将目光拉回到当代,但并非简单地罗列近代史事件。我们着重分析了从前四大部所揭示的历史经验中,哪些“思维定势”或“结构惯性”至今仍在影响着地缘政治与文化冲突。本书旨在提供一套跨越时空限制的分析工具,使读者能够超越民族叙事的局限,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人类文明的共同挑战与永恒主题。 本书特色: 跨学科整合: 深度融入考古学发现、气候科学模型和经济史数据,使论证更具实证基础。 地图与图表驱动: 超过 300 幅定制化地图,精确标示了文化传播路径、贸易路线与帝国边界的动态变化。 “比较案例研究”模式: 每一个章节都采用并列比较的方式,避免了对任何单一文明的过度聚焦或简略化处理。 献词: 致所有渴望理解“我们如何走到今天”的探索者。历史的真相,不在于帝王的功过,而在于人类在共同的地球家园上,永不停歇的求索与创造。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很少对一本书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但这本书绝对算得上一个。它没有故作高深,没有堆砌冷僻的史料,却成功地在我的脑海中构建起了一副清晰、有活力且充满人情味的古代中国画卷。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刚刚结束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古代文明探索之旅。它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故事,它更像是一面映照当下的镜子,让我们得以从历史的深处汲取智慧和教训。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我的不是“记住了什么”,而是“如何去思考”历史的演变规律。我非常期待作者未来能继续扩展这个系列,因为我对这种高质量、高效率的阅读体验已经完全上瘾了。

评分

说实话,我对那些动辄上千页的史学巨著望而却步,它们往往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才能读得顺畅。而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历史小白”量身定制的福音。它的信息密度控制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内容的深度和准确性,又将复杂的概念用极其精炼和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我特别喜欢作者使用的一些比喻和类比,它们往往能够瞬间击中要害,把抽象的政治经济制度问题,一下子拉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层面去理解。这种“去精英化”的写作态度,极大地降低了历史学习的门槛。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应该放在所有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案头,它能比任何死记硬背的教材更能激发人们对国家民族过去的好奇心和责任感。

评分

这本书实在是太棒了!我以前对中国历史一直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觉得那是一座由无数枯燥年代、复杂朝代更迭和晦涩难懂的人名地名堆砌起来的迷宫。每当翻开那些厚重的史书,我总是很快就被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事件细节淹没,脑子里一片浆糊。然而,自从我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书,一切都变了。它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向导,没有用那种居高临下的学者腔调,而是非常亲切自然地,将我带入了那条蜿蜒的、充满魅力的历史长河。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不会在不必要的地方拖沓,也不会因为追求“极简”而草草带过关键的转折点。读完第一章,我竟然能够清晰地勾勒出从远古到秦汉这段时间的主要脉络,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简直比解开了一个困扰我多年的谜团还要畅快淋漓。这种体验,让我对历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和探索欲。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一点是它对“联系性”的强调。很多历史读物在讲述朝代兴衰时,往往像一个一个独立的模块,讲完了这个,再讲下一个,读者很难建立起连贯的认知。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总能在不同历史阶段之间搭建起坚实的桥梁。比如,它会清晰地指出前一个时代的制度缺陷如何为下一个时代的变革埋下了伏笔,或者某个文化思潮是如何跨越了数百年的时间,最终在另一个朝代开花结果。这种“历史的蝴蝶效应”被描绘得丝丝入扣,让你深刻理解到历史发展不是随机的,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和因果链条。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很多现代社会现象的视角都变得开阔了许多,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解释,而是习惯性地去探究其背后的历史根源。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它完全颠覆了我对“历史书就该是严肃脸”的刻板印象。作者的笔触极其灵动,仿佛在和一个学识渊博的老朋友聊天,聊的不是教条,而是那些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人”和“事”。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关键历史人物的刻画上所下的功夫,那些帝王将相不再是教科书上扁平化的符号,而是有了血肉、有了私心、有了挣扎的鲜活个体。比如描述某位开国君主的心路历程时,那种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洞察力,让我忍不住拍案叫绝。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功绩,而是深入剖析了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选择和无奈。读着读着,我甚至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荒谬感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这种阅读体验是立体而饱满的,远非一般通史读物所能比拟,真正做到了“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评分

订单处理快 发货送货快 服务态度好 包装挺严实 价格很实惠 原装正品货

评分

挺好

评分

以为是彩色的

评分

不错吧,发货很快的。

评分

书城看到的,在京东下单

评分

以为是彩色的

评分

不错

评分

女儿很喜欢

评分

买了一堆,慢慢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