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將從內科辨治心法、醫學雜論、醫案心傳、養生心術及至言心語等五個方麵來闡述。其中內科辨治心法、醫學雜論、醫案心傳為本書的重點,通過對一個疾病從辨治心法、用方用藥、醫案舉例等角度的論述,使讀者能掌握仝教授在內科雜病上有彆於傳統認識的理論與經驗。
目錄
上篇 中醫內科辨治心法
第一章 人之四焦
第一節 四焦
一、四焦總括
二、四焦辨治心法
三、人之四道
四、人之四腔
第二節 頂焦
一、頂焦辨治心法
二、神係病
(一)神病
1.辯治心法
(1)神病辨識
(2)冶神病當調氣
2.方藥運用
(1)白金丸
(2)仝氏癔癥暈厥丸
(3)仝氏三黃躁狂煎
(二)不寐
1.辨治心法
2.方藥運用
(1)黃連溫膽湯
(2)黃連阿膠湯
(3)仝氏交泰棗眠湯
(4)酸棗仁
三、髓係病
(一)腦髓病
1.辨治心法
2.方藥運用
(1)地黃飲子
(2)仝氏通脊益髓丹
(3)清燥湯
(二)痹、痿病
1.辨治心法
2.急性關節炎治要
3.肩同炎
4.方藥運用
(1)九分散
(2)芍藥甘草湯
……
第二章 氣血津液病
第三章 虛勞及老年病
第四章 內分泌及代謝病
第五章 自身免疫病
第六章 急重癥
第七章 伏氣溫病與外引伏邪
第八章 婦科及皮科
第九章 方藥體悟
下篇 醫論
精彩書摘
《維新醫集 仝小林中醫新論》:
見形於物,成象於心,唯物唯心,象居其中。象中有數,數中有象,理藏其內。不易為形,變易為態,簡易為道。形象為基,比象為智,抽象為律。象定性勢,數定量形。望體象、麵象、神象、手象、舌象,聞氣象、聲象,問隱象,切脈象,觀內象,參微象,皆為象診之術。病為形徵,癥為錶象,證為意象。見一葉而知鞦,是象診的特徵。諸象閤參,可增加象診的準確性。唯象,是形與神的統一,是創新之源,閤於大道。
二、仝氏五行人陰陽辨識歌
人分木火土金水,五行不外陰和陽。陽木瘦聰易禿頂,清瀉抑柔肝火涼;陰木沉思善抑鬱,肝氣舒達保健康。陽火寒鼕綿衣薄,汗多身熱心易慌;陰火陽鬱皮腠緊,升陽散火汗齣爽。陽土憨厚脾胃壯,代謝壅滯病胃腸;陰土脾虛大便溏,囊囊肚脯皮色黃。陽金命硬性剛烈,脾胃健壯筋易傷;陰金肺弱腸易損,外錶柔弱內堅強。陽水尿少手足脹,眼帶鬆弛皮發亮;陰水皮薄腎氣弱,寒凝經脈手足涼。五行交雜最常見,遺傳環境各半鑲。神形不一看生剋,神形一緻看陰陽。相剋摺壽天命短,相生助壽本命長。
三、問診
四診之中,醫生主觀者三:望、聞、切,唯問診是患者客觀之感受。客觀為主體,主觀為補充,應當是中醫診查的一般規律。主觀,雖可能抓住某些病的特“徵”(指證、體徵),但總體來說,宜作為問診之補充,而不是替代。不能因為老百姓認“號脈”,我們的醫學教育就不敢強調“問診”。必須實事求是的告訴學生:中醫診療的過程,按實際需要,應當是:問、望、切、聞。北京四大名醫之首蕭龍友,有一段至今仍值得深思的話,尤其是“臨證詳審,最重問診”。其雲:“術理並重,由器而道;天人閤一,治病從本;辨證施治,用藥精益;臨證詳審,最重問診;立法靈活,知常達變;摒棄隅見,融匯中西。”
四、望診怎樣學會望診?行三纔天人閤一,走四方三因製宜。讀萬捲書,行萬裏路,謀萬人麵,知萬人心,方可言望診之技巧也。溫度、濕度、色度,是判斷體內陽光、水分、空氣狀態的簡易方法。溫度,由能量多少決定,能量即是體內之陽光;濕度由水分之多少決定,望觸皮膚即知;色度就是氣色,從麵、唇、舌底、指甲顔色等一望便知。從氣血水入手,調溫、調濕、調色,是診治疾病最直接簡易而可靠的方法。
舌是唯一用肉眼觀察的內部器官。它真實地反映齣體內溫度和濕度,所以筆者稱舌象為“晴雨錶”和“溫度計”。
五、切診春弦、夏洪、鞦毛、鼕石之脈象,是古代醫生的臨床體驗。但現代生活,由於夏天空調、鼕天暖氣等因素,四季脈象多已發生變化,差彆越來越小,脈象自當有變。切不可執古以斷今也。
仲景之脈診,以號脈所取之象,平實論之,對病之初久、淺深、趨勢、預後,有明晰之判斷,直接指導臨床。自宋之道人崔真人起,以意測之藏象,強加於脈“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腎與命門,居兩尺部”,《瀕湖脈學》又加以推廣之,脈由是走嚮玄矣。脈,是醫生獲取疾病信息的手段之一,故在脈象診斷上,務須廢意測藏象之繩墨,起解剖物象之文章,方能有效指導臨床實踐和教學。
六、聞診
所謂“病味”,是指醫生根據患者的體臭、口臭、溲臭、矢臭等,對機體內環境做齣的判斷。《大長今》中的徐長今,有“畫味”之天賦,此話不虛,她懂得怎樣為特殊的食材,配好輔料,而做齣美味佳肴。治病亦如此。久病齣“味”,根據患者的體臭、口臭、溲臭、矢臭,可以“畫”齣“病味”。如糖尿病,腐酸甘;尿毒癥,臊臭腐甘(爛蘋果);肝病,酸黴臭等。針對“病味”,選擇藥與食,可調整內環境。所謂“好味”,是指患者對“酸苦甘辛鹹香臭腥”等味道的偏好。這種“好味”,常提示病之內環境所需。所謂“治味”,是指食醫或疾醫,根據“病味”和“好味”,所開齣的處方。
……
前言/序言
維新醫集--仝小林中醫新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