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是什么 支配宇宙万物的神秘之力

引力是什么 支配宇宙万物的神秘之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大栗博司 著,逸宁 译
图书标签:
  • 物理学
  • 引力
  • 宇宙
  • 科学
  • 科普
  • 天文学
  • 神秘
  • 自然
  • 理论
  • 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4800
版次:1
商品编码:1180477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图灵新知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纪念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日本东京大学Kavli数学物理学联合宇宙研究机构研究主任大栗博司教授科普力作
  从牛顿、爱因斯坦到量子力学、超弦理论
  一场解谜宇宙的冒险
  一段永不停息的追寻

内容简介

  引力是宇宙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力,与天体、生命的诞生息息相关,迷影重重的引力也是解开宇宙谜题的关键钥匙。经过牛顿、爱因斯坦,引力研究正迎来第三个黄金时期。
  《引力是什么 支配宇宙万物的神秘之力》以新颖有趣的形式讲解了从牛顿、爱因斯坦到前沿物理的研究内容,用全新的方式解读相对论、量子理论、超弦理论。真正让你理解引力、引力波、E=mc2、黑洞等概念的含义与意义,也能让你体验到追寻宇宙深层谜题的冒险快感。

作者简介

  大栗博司,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讲席教授,理论物理研究所(burkeinstitute。caltech。edu)所长,日本东京大学Kavli数学物理学联合宇宙研究机构(KavliIPMU)研究主任。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发现了量子场论与超弦理论的深层数学构造,其研究曾获得美国数学学会大奖(2008年)、德国洪堡研究奖(2009年)、日本仁科纪念奖(2009年)、日本数学学会詹姆斯?西蒙斯奖(2012年),《超弦理论:探究时间、空间及宇宙的本原》获得2014年日本第30届日本讲谈社科学出版奖。著有前沿物理科普三部曲《引力是什么》《强力与弱力》《超弦理论》,数学入门科普《用数学的语言看世界》等。

精彩书评

  “仅仅读这本书并不能推导出E=mc2,但是却能让你彻底明白爱因斯坦在想些什么,更能让你从意义的层面上理解,为什么物理学家会如此费心研究引力?引力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我也认为这是一本科普书真正该写的东西。”
  ——小饲弹(日本博客作家,博客“404 Blog Not Found”)

  “这本书精妙结构让我沉醉不已,大栗先生是现代的爱因斯坦。”
  ——村山齐(东京大学Kavli数学物理学联合宇宙研究机构研所长)

目录

第一章 引力的七大不可思议  1
1.不可思议之一:引力是“力” 3
2.不可思议之二:引力的强度非常弱 6
3.不可思议之三:引力即使分开也能起作用 9
4.不可思议之四:引力对一切物体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12
5.不可思议之五:引力是“幻想” 17
6.不可思议之六:引力的大小“恰到好处” 19
7.不可思议之七:引力的理论还不完善 21
第二章 具有伸缩效应的时空——狭义相对论 23
1.物理学家是激进的保守主义者 25
2.物理学的理论是以“10亿”米的步伐发展而来的 27
3.纳米世界的纳米技术 32
4.电波、光和放射线都是电磁波的一种 34
5.无论怎么叠加,光速都不变 36
6.验证光速不变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38
7.明明是同时出的“石头剪子布”,为什么变成慢出犯规呢? 42
8.列车内的1秒与外面的1秒长短不同! 48
9.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时间,距离也会伸缩! 50
10. E=mc2是固定汇率制中的汇率 51
11.为什么能量可以转换成质量? 55
12.如果存在比光还快的粒子会怎样? 59
第三章 为什么会产生引力——广义相对论 61
1.先来谈谈“低维度”的话题 63
2.如果“球”出现在二维空间内,看起来将是什么样子? 65
3.在圆的中心放置物体后,圆心角将会比360度小?! 68
4.引力的真面目为时空的扭曲 73
5.爱因斯坦人生中最棒的一次灵感闪现 75
6.可以消失的引力与无法消失的引力 78
7.在旋转的宇宙空间站中发生了什么? 81
8.圆周率=3.14…不成立的世界 83
9.数学家希尔伯特与爱因斯坦的激战 88
10.爱因斯坦理论的验证之一——能够解释水星的轨道 91
11.爱因斯坦理论的验证之二——能够观测引力透镜效应 93
12.爱因斯坦理论的验证之三——捕捉引力波 98
13.爱因斯坦理论的验证之四——可靠的汽车导航 102
第四章 黑洞和宇宙的诞生——爱因斯坦理论的界限 105
1.如果把地球的半径压缩到9毫米也会变成黑洞 107
2.一旦跨过就无法返回的“视界” 110
3.超级黑洞——类星体 112
4.暴露爱因斯坦理论破绽的“奇点” 115
5.哈勃的发现阐明了宇宙的膨胀 117
6.加速宇宙膨胀的“暗能量”是什么? 121
7. 137亿年前宇宙呈火球状态时的“余烬” 124
8.强烈反对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们 127
9.霍金初出茅庐,证明了爱因斯坦理论的破绽 130
第五章 猫是活着还是死了——量子力学 135
1.应该以“光的真面目是波”的结论而完结 137
2.“光是波”的结论所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 140
3.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认为“光是粒子” 142
4.具有放射线危害的装置也能说明“光是粒子” 144
5.所有粒子既是“粒子”又是“波” 146
6.令人难以接受的量子力学 150
7.认为“可能存在的情况其实全部存在”?! 152
8.“活着的猫”和“死了的猫”一比一地重叠?! 154
9.不确定性原理——确定了位置就无法测量速度?! 157
10.融合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预言“反粒子” 160
11.为什么必须是从未来回到过去的粒子? 162
12.粒子和反粒子反复湮灭和产生 167
13.凭空无限产生粒子的“量子场论” 171
第六章 迫近宇宙这头洋葱的芯——超弦理论 175
1.“宇宙这头洋葱”的皮要剥到什么程度 177
2.只要增大加速器的规模,就能看到无限小的东西吗? 179
3.宇宙这头洋葱的“芯”为“普朗克长度” 182
4.解释宇宙根源的终极统一理论是什么? 184
5.朝永振一郎、费曼、施温格的“重整化理论” 186
6.基本粒子为像小提琴的“弦”那样的东西?! 189
7.从弦理论到超弦理论 191
8.挥之不去的六个额外维度和神秘粒子 193
9.施瓦茨用10年的坚守换来了革命性的发现 195
10.六个额外维度曲卷于狭小空间?! 198
11.已经备齐解释标准模型需要的所有工具 203
12.能够在六维空间的计算中使用的“拓扑弦理论” 206
第七章 被扔进黑洞的书的命运——引力全息原理 211
1.粒子的能量变为“负”值所引起的麻烦 213
2.在黑洞中能量将变为“负”值 216
3. 导致黑洞蒸发的“霍金辐射” 219
4.宇宙背景辐射的“涨落”证明了霍金理论 220
5. 把书投入黑洞之后,其内容还能再现吗? 223
6.到底能否出现1010^78个状态数 226
7.假想“二维的膜”“三维的立体”,打开突破口 229
8.贴在黑洞表面的“开弦” 231
9.根据通常的物理法则可以计算出巨大的黑洞 233
10.利用“拓扑弦理论”计算微小的黑洞! 235
11.熵与表面积成正比,而不是与体积成正比的奇妙现象 237
12.一切现象都被映到了二维的银幕上 239
13.黑洞信息丢失问题变成了量子力学的单独问题 242
14.霍金向赌局的胜者赠送百科全书 244
第八章 世界最为深奥的真相——超弦理论的可能性 247
1.全息原理的意外应用 249
2.宇宙不止一个,存在无数个宇宙? 253
3.这个宇宙碰巧适合人类? 255
4.融合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唯一候选 259
后 记 265

前言/序言

  无法停止的“好奇心”
  我每天都在思考引力。没错,就是那个将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桌子、桌子上的杯子、汽车、海水和空气等,维持在地球上,不至于使其飞入宇宙空间的引力。
  我已经持续研究了几十年引力。在世人眼里,我可能会被视为一个怪人。地球上没有人不受引力的影响,认真思考自己体重的人成千上万,而重新思考引力的人却寥寥无几。
  因此,有时孤独感便由心而生。例如去孩子学校出席家长会的时候,如果自己被初次见面的家长询问“您从事哪方面工作”,只要我回答“我在研究引力”,对话基本就进行不下去了。哪怕对方只说上一句“很久以前我就觉得引力不可思议”,我也会滔滔不绝地谈下去,然而大部分对话都会就此终止。即使偶尔对方给予回应,也基本上是消极地说:“哦,在上高中的时候,我最头疼的就是物理。”如果遇到的是医生或律师,任何人都有想咨询的事情吧。但遇到引力研究者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想到“机会难得,这次要问个究竟”。
  实际上,即使我介绍了专业领域的相关内容,也不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假如了解引力可以帮助减肥的话,那么我想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我会成为众人的焦点。
  但是,我想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我所从事的研究。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它非常有趣。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人类通过反复尝试不断摸索,解开了很多自然界中的谜题。虽然我们是身高仅为1~2米的生物,但是从大小相当于我们身体10亿×10亿×10亿倍的宇宙,到只有10亿×10亿分之一米的微观世界,如今我们都可以对其进行观测和理解。
  当然,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人类能够深入理解“与自己身高(尺寸)不符的”世界,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如果只是为了生存,那么只要掌握从我们身高的1000倍(大约1~2千米)到1000分之一(大约1~2毫米)左右的世界就足够了吧。与之相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4亿米 ,最近经常听闻的“纳米”则为10亿分之一米。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人类即使不理解那些上亿级的世界,也不会被淘汰。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掌握那些知识。
  但是,人类已经获得了知晓与生活基本无关的事物的能力。即便明知没什么用,也会败给好奇心。而且我认为人类的这种行为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仅此一次的人生中,我希望尽量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因此我从未间断过我所从事的研究。引力是主导我们生活的力,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我们还没有完全看清它的真面目,如果不能理解引力,就无从知晓自然界中最深层的真相。因此,我认为引力研究很有意思,我也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该研究领域的意义。
  如果没有引力研究,就不会诞生GPS
  另外,这些研究也会在我们生活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1969年,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曾作为证人在美国议会上被问道:“建造粒子加速器对我国的国防有什么帮助?”这里提到的“加速器”是指基本粒子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实验设备。具体情况我会在后面解释,这里只要把它理解成观察微观世界的巨型显微镜就可以了。
  当时已经提出了在芝加哥郊外建造加速器的计划。该项计划是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事业的一环,因为该委员会曾主持研制原子弹“曼哈顿计划”,所以即使在基本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建设上,也试图先赋予其国防使命。而且当时这项计划需要几亿美元的预算,毫无用处的建设是不会得到国民同意的。
  就在这预算是否能得到认可的关键时刻,威尔逊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加速器对于国防不会有直接的作用。但是,它对于保护我们国家是有益处的。”
  威尔逊的回答很伟大,接受并通过计划的议会也伟大。虽然费米实验室的加速器现在被日内瓦的LHC(大型强子对撞机)取代了,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它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加速器,对物理世界贡献巨大,很多令全世界感到自豪的重大发现都源于它。
  进一步讲,科学的发展并非只是为了提高一个国家的知名度。科学通过推广合理的思考方式,让人类从迷信和偏见中解放出来,通过探究宇宙和生命的奥秘,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与体验变得更加丰富。有句话这样说:“科学的目的是人类精神的荣光。”正如此话所讲,科学具有其自身的价值,创造出这种价值的意义重大。
  而且,虽然科学发现最初是源于研究者的好奇心,但是从长远看,也有不少成果最终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了作用。获得“菲尔兹奖”(也被称为“数学诺贝尔奖”)的森重文对于自己研究的基础数学这样评价:“虽然现在不能马上体现其作用,但是50年或100年以后它会发挥出未知的作用。因此一颗探究之心是最好的指南针。”一提到算术或数学,厌学的孩子就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学它有什么用?”但是,这些脱离日常生活的抽象研究往往会在未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物理的世界亦是如此。例如17岁的伽利略?伽利雷在比萨的教堂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当时伽利略或许是厌倦了比萨,心不在焉地盯着教堂的天花板看,对头上吊灯的摇摆产生了兴趣。他用自己的脉搏计算时间,观察一会儿后发现,摆动的周期与摆锤的重量以及振幅无关,只取决于摆线的长度。至于这个故事是否属实,科学史家们也持有不同的意见。虽然关于在何种情况下发现摆的等时性并没有定论,但至少有记录显示在1602年之前伽利略已理解了这一原理。
  这一发现衍生出的“谐运动”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声波和电波等诸多物理现象的理论中。当然,它也被用于实用的技术之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科学家在研究中使用的工具,有的经过改良也会被推广到整个社会中。互联网上的网页浏览器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由在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工作的技术人员开发出来的,刚才提到的加速器LHC就在CERN。因为有几千名研究者在CERN共同工作,所以必须高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于是,那里的技术人员开发了可以通过各自的电脑阅览放置于服务器的信息的方法,并将那些信息免费公开。这一技术给我们每天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引力的研究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衍生出了“有用的技术”。例如人造卫星中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如果不了解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无法发射人造卫星。其实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无法使用GPS准确地测定距离。关于这一点,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做详细说明。
  引力研究与理解宇宙息息相关
  万有引力定律和相对论都是关于引力机理的划时代的重大发现。而且现在的引力研究继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时代之后,迎来了“第三个黄金时代”。关于引力的大型观测和实验项目相继启动,支撑它的理论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另外,根据这些理论我们也逐渐看清了宇宙的面目。本书的内容是追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之后100年间的研究发展,以及最新的引力理论所描述的宇宙。


《引力:支配宇宙万物的神秘之力》 内容简介 浩瀚宇宙,星辰大海,无数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然而,在这波澜壮阔的宇宙画卷中,存在着一股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力量,它如同无形的丝线,将星辰、星系乃至我们自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股力量,便是引力。 《引力:支配宇宙万物的神秘之力》一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场穿越时空、深入微观与宏观的引力探索之旅。我们并非只是简单地列举引力的定律,而是试图去理解这股力量的本质,探究它为何能够支配宇宙万物的运行,以及它在宇宙演化中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书的开篇,我们将从最直观的日常体验出发,引入引力的概念。为何苹果会从树上落下?为何我们能够稳稳地站立在大地上?为何月亮会围绕地球旋转?这些看似寻常的现象,都指向了引力这位沉默的操纵者。我们将回顾人类历史上对引力的早期认知,从亚里士多德对物体运动的朴素理解,到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的著名实验,再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划时代建立。牛顿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将地球上的引力与天体运动统一起来,揭示了引力是一视同仁地作用于宇宙万物之上的普适力量。我们将在书中详细解析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阐述其在解释行星运动、潮汐现象以及预言海王星轨道等方面的巨大成功。 然而,科学的脚步从未停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我们理解引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书将深入浅出地阐述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思想:引力并非一种“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我们将探讨质量如何扭曲其周围的时空,而物体则沿着弯曲的时空路径运动,这便是我们所感受到的“引力”。书中将详细解释等效原理,并借助生动的类比,帮助读者理解时空几何与引力现象之间的深刻联系。爱因斯坦的理论不仅解释了牛顿理论无法解决的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更预言了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以及引力波的存在。本书将重点介绍这些理论预言如何被观测证据所证实,如1919年日食期间对星光弯曲的观测,以及近年来LIGO探测器直接捕捉到的引力波信号。这些发现,无疑是人类理解宇宙宏伟蓝图的里程碑。 引力的作用远不止于宏观世界的运行。本书将进一步探讨引力在宇宙结构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从宇宙大爆炸初期的微小涨落,到如今星系、星系团乃至超星系团的壮丽结构,引力始终是物质聚集的驱动力。我们将解析暗物质和暗能量在宇宙结构演化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引力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书将解释暗物质的引力效应如何解释星系旋转曲线的异常,而暗能量的斥力效应又如何驱动宇宙的加速膨胀。我们将审视宇宙学模型,如ΛCDM模型,以及引力理论如何支撑这些模型的建立和发展。 本书的另一重要篇章,将聚焦于极端引力环境下的奇特现象。黑洞,作为广义相对论最令人着迷的预言之一,将是本章的重点。我们将深入探讨黑洞的形成机制,如大质量恒星的引力坍缩,以及黑洞的性质,如视界、奇点等。读者将了解到,在黑洞视界附近,时空被极端扭曲,引力作用变得异常强大,甚至连光也无法逃脱。本书将介绍黑洞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对超大质量黑洞的观测,以及对引力波与黑洞合并事件的分析。我们还将探讨中子星等致密天体,它们同样是引力作用下的产物,其内部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是检验引力理论的重要场所。 此外,《引力:支配宇宙万物的神秘之力》还将触及引力与量子力学之间的矛盾与融合。引力是我们目前唯一一个尚未被成功纳入量子力学框架的物理力。本书将介绍科学家们为建立量子引力理论所做的努力,如弦理论和圈量子引力等,并讨论这些理论可能带来的关于时空本质和宇宙起源的深刻启示。我们将思考,在普朗克尺度下,引力的行为将如何与我们宏观的认知产生颠覆性的差异。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科学论文集,而是力求用清晰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例证,将复杂的物理概念传达给广大读者。无论您是物理学爱好者,还是对宇宙奥秘充满好奇的探索者,本书都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引力世界的大门。我们将带领您一同追溯引力研究的漫长历史,感受科学家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与智慧,并最终领略引力这股支配宇宙万物的神秘之力所展现出的无与伦比的美丽与深刻。 阅读本书,您将不仅仅是了解引力是什么,更会深刻理解引力如何塑造了我们所处的宇宙,又将如何指引我们走向未来的科学前沿。这是一次智识的冒险,一次心灵的启迪,一次对宇宙最深层法则的追寻。让我们一同走进《引力:支配宇宙万物的神秘之力》,感受那股贯穿古今、连接万物、塑造未来的磅礴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设计也值得单独称赞。在处理如此庞大和复杂的概念时,清晰的视觉辅助至关重要,而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那些示意图,尤其是在解释弯曲时空和引力透镜效应时使用的图形,设计得极为精妙,它们简洁有力,完美地补充了文字的不足,起到了“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并且完全没有采用那种常见科普书里过于卡通化的插图。图注的编写也极为用心,提供了额外的思考维度,而不是仅仅重复文字内容。此外,书中的参考文献和延伸阅读列表异常丰富和专业,这表明作者在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上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他不仅想让你理解“是什么”,更想让你知道“如何去学得更多”。对于那些希望将引力知识系统化、并进行下一阶段深入研究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附录部分,其价值堪比一本小型工具书。整体而言,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呈现,都体现出对读者体验的尊重和对科学知识本身的敬畏。

评分

如果要给这本书下一个定义,我会说它是一部“深度跨界”的科普杰作。它巧妙地架设了科学、哲学乃至一点点存在主义思考之间的桥梁。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引力理论的“美学”标准——为什么物理学家们倾向于接受那些数学上更优雅的理论?这触及了科学的本质:它不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也是人类理性构造的体现。书中对“引力时间膨胀”的探讨,没有停留在公式计算上,而是转向了对时间感知的探讨,探讨了在不同引力势阱中,“现在”这个概念的相对性,这对于一个关注生活体验的读者来说,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种将深奥的物理学与日常的哲学困惑结合的能力,是本书最值得称道之处。它迫使你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线性时间流逝,可能不过是引力场相对平坦区域的一种地方性幻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让你在读完后,重新审视你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那个你从未真正“看见”的底层结构。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成功地将一个极其复杂和抽象的物理学主题,转化为了一场引人入胜的哲学思辨之旅。它绝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引力公式”的书,它更深层次地触及了“存在”的本质。书中的某些章节,开始探讨引力在量子层面上的不一致性,这种对现有物理学框架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理论的勇敢叩问,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批判性思维。我发现自己频繁地停下来,思考人类的认知极限在哪里,我们所依赖的物理定律是否具有普适性,或者说,在宇宙更极端的角落,是否需要一套全新的法则来统治。作者对量子引力理论的几种主流猜想的介绍,虽然篇幅不长,但切中要害,没有为了迎合大众而过度简化,保留了科学探索的严谨性与不确定性。这种对未知领域的敬畏感和坦诚,使得全书的基调变得非常高级,它不是提供所有答案的圣经,而是点燃更多问题的火种。那种在知识的边缘徘徊,既兴奋又略带敬畏的感觉,是很多科普读物难以给予的。

评分

这本《引力是什么 支配宇宙万物的神秘之力》简直是物理学爱好者的一剂强心针,它以一种极其细腻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将那些原本只存在于教科书和晦涩论文中的概念,描绘得生动立体,仿佛触手可及。作者在构建引力理论的宏大叙事时,并未陷入单纯的公式堆砌,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人类探索引力的历史脉络,从牛顿那枚著名的苹果,到爱因斯坦时空弯曲的精妙洞察,每一步演进都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想象力”的强调,他不断引导读者跳出日常经验的束缚,去思考那些超越我们感官极限的尺度——黑洞的奇点,宇宙大爆炸初期的状态,甚至是引力波带来的时空涟漪。书中对于广义相对论的解读部分,并非简单的复述,而是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将弯曲时空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真的能“看到”质量是如何扭曲它周围的时空结构。这种叙事手法,使得即便是对理论物理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也能从中发现新的理解层次,而对于初学者而言,它更像是一张通往宇宙深层奥秘的导航图,清晰而充满诱惑。全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考究,逻辑递进自然流畅,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豁然开朗感。

评分

这本书的文笔风格,说实话,比我预想的要“野”一些,带着一股子沛然莫之能御的气势。作者似乎不太满足于传统的平铺直叙,他大量使用了排比、拟人,甚至带有一点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宇宙的宏大和引力的无所不在。例如,描述引力如何将星系团束缚在一起时,那种如同史诗般的描绘,让人感觉引力不再是冷冰冰的力,而更像是一种宇宙间古老的契约或意志。这种强烈的个人风格,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情绪的起伏。有时是面对浩瀚星空的敬畏,有时是对微观世界奇特行为的惊奇,有时则是对人类智力边界的感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历史人物的刻画,他们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肖像,而是活生生、充满挣扎和灵感的探索者。虽然有时这种文学化的表达会稍微稀释一些纯粹的科学严谨性,但对于提升阅读的沉浸感和趣味性来说,绝对是功大于过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智者,在壁炉旁,用充满激情的语调,向你娓娓道来他毕生对宇宙的痴迷。

评分

作者的三部曲之一,如果有彩图就更好了

评分

不错的书,静下来看看。

评分

还行,多点有趣的图会好些

评分

讲引力的书好懂的…

评分

书很具有启发性,值得一读!

评分

性价比高、质量好、京东快递服务好!

评分

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评分

非常好,很不错

评分

最近挺热,科普一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