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编撰《韵读成语》,有三个目的:一是为小学生提供一本快速识字读本,通过精练的文字认读3000常用汉字;二是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积累语言,学习千余条常用成语;三是将“十八韵”与现代汉语拼音的韵母关联起来,让学生初步了解音韵知识,为古诗词的学习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适合二到六年级学生阅读。
2.本书所选入的成语,除“教书育人”、“奖勤罚懒”等三十条目外,全部选自正式出版的多种成语词典,以《成语大词典》为主。至于“教书育人”、“奖勤罚懒”等三十条目,虽未见成语词典收录,但因其颇有成语特点,并为广大群众接受,故予以选入。
3.本书共选成语1440条,编为720对。这些成语内容上前后相同、相近或相反。既可分散诵读,也要前后联系起来诵读。
4.本书的720对成语,全部押韵排列。在18个古韵中,用韵17个,“儿韵”未用。
5.本书中的720对成语,总字数为6400个,内含3000余个汉字(含异音字)。这些字绝大多数属国家指定的3500个常用字和次常用字,极少数不在此列。本书中的每一条成语,至少有一个独有的汉字或异音字。否则,不予选入。
6.本书中的成语注音,基本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为准。在普通话中,常因连续而变调的字,如“一”、“不”,按汉语拼音的变调规律标注。
7.本书按照小学生分级达标趣味阅读的形式安排体例,分为一星目标“我会读”、二星目标“我会认”、三星目标“大显身手试一试”三个部分。一星目标“我会读”中,每组5对成语,押韵排列,要求熟读,课堂教学时要多次诵读,要求全班学生都会读,这是保底的要求;二星目标“我会认”,选入每条成语中独有的字,即在全书成语中只出现一次的字,加强记忆,有些字虽然比较难,但因为在其他成语中会出现,便不予选入,课堂教学时只对个别字进行字形分析或讲解字理,占用时间极少,基本属于自学的内容;三星目标“大显身手试一试”中的三项不作为课堂统一教学的内容,但在诵读过程中,老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成语的比喻义和应用方法渗透给学生。老师可通过各种奖励措施激发学有余力的学生达到二星和三星目标。
附送的小册子上不要让学生注音,遇到不熟的字,可在小册子和正文中标注后反复诵读。
8.教学此书重在诵读。课堂教学可以按“诵——议——诵” 的流程进行,两“诵”夹一“议”,“诵”的时间*少是“议”的两倍。跟读、齐读、开火车读、做动作读……读的时间、次数要尽可能多。“议”什么呢?可以三言两语讲成语故事,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讲解成语大意,可以设计成语运用的环境,比如:“我们班的宝月同学现在勤奋努力,工作后,她会成为他们单位的骨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用什么成语来说?”全体学生诵读“中流砥柱 一柱擎天 扭转乾坤 力挽狂澜”。
初读时以老师提问为主,慢慢地以学生提问为主,通过提问引导全体学生前后联系起来诵读,将所学成语“串”起来。以“寒韵”为例:
提问:“祖国春天的景色如何?”全体读:“赤县神州 春色满园 绿草如茵 生意盎然。”
提问:“在美丽的春天,盖了壮观的大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家庆祝一下。”全体诵读:“赤县神州 春色满园 绿草如茵 生意盎然 高楼大厦 美轮美奂 硕果累累 捷报频传 普天同庆 锣鼓喧天 丰功伟绩 光辉灿烂 五彩缤纷 眼花缭乱。”
读到“一统天下 铁桶江山”时提问:“统一了天下,江山像铁桶一样稳固后,应该怎么建设国家?会出现什么样的太平盛世?”全体读:“太平盛世 亿万斯年 五谷丰登 克勤克俭 六畜兴旺 更进一竿 铲高补低 截长补短 省吃俭用 有备无患。”老师再提问:“建设出这样的太平盛世,大家会怎么祝贺?”学生可以联系前文读:“普天同庆 锣鼓喧天。”可以联系后文读:“歌功颂德 树碑立传。”
新授过程中,要不断地联系前面的内容进行诵读,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新(提的问题)带旧(诵读的成语),让学生形成“归类诵读”的习惯,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内容简介
《韵读成语小学生分级达标趣味阅读(套装上下册)/课内海量阅读丛书》旨在为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提供一本快速识字读物,通过熟读成语而能接触到并逐渐记住大量汉字,识字的同时,还能掌握千余条常用成语。根据韩兴娥老师分级达标阅读的教学要求,分为一星“我会读”、二星“我会认”、三星“大显身手试一试”三个栏目。
作者简介
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语文教师。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报刊报道,引发了“语文课能否从教材中突围“的大讨论。她把教女儿认字、读书的做法迁移到了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学生没有家庭作业,而个个考试成绩优秀,全班没有一个差生。她的专著《我的语文实验故事》不到半年就全部脱销。现在她正带领着学生远离苦不堪言的作业,自由自在地畅游书海,为孩子们的书香人生奠定基础。
大量阅读实验并不是这个学校的一个创举,可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轰动呢?我认为是韩老师为普通的老师树立了典范,树立成功的典范。韩老师属于极其普通,专业水平也不是出类拔萃,六年的实验让她不一般,读了大量的书,得到极大的鼓励。评为名师,有了自己的个人专著。是实验造就了她,她造就了实验。实验成功,老师成名。人们常羡慕有口才的教师,纵横三万里,上下五千年,口若悬河,何等神气。有些教师确实精于此道,穷其一生研究“讲授”的学问,以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荣,所以自古至今教师当中“善讲”的人不鲜见,颇受敬重。奇怪的是韩兴娥在课堂上,并非以讲擅长,话语反而特省,特别是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她的话少而又少,几乎听不到组织教学的语言,即便讲三言五语,也是直奔教学主题,没有一句虚套话,课堂上的话语权基本上由学生掌握着,这与一般小学课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我们不禁思考: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我们要通过语文课留给孩子什么东西?一节课一节课的进行着,孩子究竟得到多少?留下了什么呢?她在困惑中寻求突破,在困境中享受关爱,在艰辛中品味欢乐。韩兴娥是一个执著的人,为了心中的梦想,认准的事一干到底,不会动摇。她的实验已经坚持了六年,在此期间,区内、市内学校浅尝辄止的教学实验不胜枚举,唯有韩兴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没有恒字当头,执著追求,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显著成果。韩老师在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自己独立探索、默默前行,需要多大的毅力、胆识!她坚信自己在走一条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道路,坚信自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坚信长此以往学生会终生受益。于是,在长达近五年的时间里,韩老师坚定地走在课改前沿,大胆进行尝试,给沉闷的中小学教育带来了一缕春风。她对语文教学勇于批判和创新的精神,以及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只是看我们是否能够拓展这篇空间的广度和深度。
内页插图
目录
寒韵篇
痕韵篇
唐韵篇
豪韵篇
侯韵篇
庚韵篇
东韵篇
齐韵篇
支韵篇
微韵篇
鱼韵篇
麻韵篇
开韵篇
皆韵篇
波韵篇
姑韵篇
歌韵篇
前言/序言
《中华成语故事大观》 一、 内容概述 《中华成语故事大观》是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旨在引领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深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成语。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成语,而是通过生动、详实的故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每一个成语的由来、演变及其深刻内涵,让读者在领略语言魅力之余,更能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智慧和道德伦理。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从上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各类成语,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方便读者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和理解。每个成语都配有精心改编的故事,这些故事取材广泛,既有历史典故,也有民间传说,更有寓言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生动活泼,极富感染力。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成语的含义与运用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使得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除了故事本身,《中华成语故事大观》还对每个成语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这包括: 成语的字面意思: 解释成语中每个字的本义,帮助读者理解成语构成的基础。 成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阐述成语在实际运用中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以及其作为比喻时的具体指向。 成语的典故来源: 详细讲述成语背后发生的具体历史事件、人物故事或哲学思想,这是理解成语精髓的关键。 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帮助读者拓展词汇量,理解成语与其他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进一步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成语的现代运用示例: 提供贴合当代生活和语境的例句,展示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实际应用,让读者能够学以致用。 本书的编排也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效果。每个成语故事的篇幅适中,既不会让读者感到疲劳,又能充分展现故事的魅力。同时,为了便于查阅和记忆,本书还可能包含详细的索引,方便读者查找特定的成语或故事。 二、 核心价值与教育意义 《中华成语故事大观》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历史、文化、哲学、道德的载体。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 1. 丰富语言表达: 掌握大量的成语,能够极大地提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准确性,使语言表达更加精炼、有力,富有文采。 2. 提升文化素养: 成语故事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信息,阅读这些故事,能够帮助读者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变迁、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3. 培养道德情操: 许多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哲理,如“言而有信”、“精忠报国”、“勤俭节约”等。通过理解这些成语的故事,读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锻炼思维能力: 成语往往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过程,需要读者进行联想、推理和归纳,这有助于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5. 增强民族认同感: 学习和传承成语,是连接中华民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纽带。通过深入了解中华成语,读者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感。 三、 目标读者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十分广泛,尤其适合: 青少年学生: 作为课外读物,本书是学生提高语文水平、拓展知识面、培养文化兴趣的绝佳选择。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成语,并在写作和口语交流中灵活运用。 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任何对中国历史、语言和文化感兴趣的成年人,都能在本书中找到乐趣和收获。 希望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读者: 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本书都能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方法,帮助他们驾驭语言,使表达更加得体、生动。 作为家庭教育的辅助材料: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阅读,共同探讨成语故事,增进亲子关系,并从小培养孩子的文化意识和语言能力。 四、 阅读体验与特色 《中华成语故事大观》力求为读者提供一种愉悦、深刻的阅读体验。其特色体现在: 故事性强,引人入胜: 故事的叙述方式贴合大众阅读习惯,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能够牢牢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 解析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对成语的解析并非枯燥的学术论述,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故事背景进行讲解,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图文并茂,视觉享受: (如果本书有配图)精美的插图能够生动地再现故事场景,强化读者的阅读体验,并帮助理解成语的含义。 体系完整,覆盖面广: (如果本书有系统性的分类或分级)本书力求收录最常用、最有代表性的成语,并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或分级,方便读者系统学习。 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现代运用示例的设置,使得学到的成语能够切实地融入到日常交流和写作中,避免了“死记硬背”的弊端。 五、 结语 《中华成语故事大观》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古老的智慧和美好的品德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静下心来,走进成语故事的世界,感受汉语言的博大精深,体味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无疑是一种珍贵的精神滋养。本书将陪伴您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智慧的光芒下成长,让您的语言更加富有魅力,让您的心灵更加充实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