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中華成語故事(全彩精華版) [9-12歲]

趣味中華成語故事(全彩精華版) [9-12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史汶昕 編
圖書標籤:
  • 成語
  • 故事
  • 兒童文學
  • 趣味學習
  • 中華文化
  • 9-12歲
  • 全彩
  • 科普
  • 知識
  • 閱讀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66759
版次:1
商品編碼:11846349
品牌:日知圖書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美麗國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192
字數:18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9-12歲
  成語和典故是漢語言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基。閱讀它原始的故事,瞭解它的來龍去脈,不僅可以培養、提高自己閱讀的能力,也有助於加深對曆史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習的趣味。該書條目清楚,解讀通俗易懂,圖片精美,是一部適閤大眾閱讀的國學讀物。

內容簡介

  《趣味中華成語故事》一書精心選取瞭近300個人們常用、常見的成語或典故,設置瞭“釋義”、“注釋”、“溯源”、“用典”等欄目。“釋義”不僅對成語或典故進行解釋,還點明瞭它的齣處;“注釋”對成語或典故中的重點字詞加以解釋;“溯源”以乎易而生動的語言將每一個成語或典故背後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來;“用典”即此成語或典故在古今文章中的運用,方便讀者正確認識和使用。此外,本書中亦酌情收錄瞭一小部分不常用的成語或典故,以拓寬讀者的知識麵。

作者簡介

  史汶昕,自由撰稿人。精通文史,喜歡舞文弄墨,文風生動優美。尤其熱愛古典文化,對此有獨到的鑽研,並曾在相關課題研究中獲奬。

內頁插圖

目錄

哀毀骨立/8
愛屋及烏/9
按圖索驥/10
暗渡陳倉/10
八鬥之纔/12
八仙過海/13
拔苗助長/14
百步穿楊/14
半部論語/16
杯弓蛇影/17
逼上梁山/18
背水一戰/19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1
滄海桑田/22
豺狼當道/23
草木皆兵/25
長風破浪/26
長安居大不易/27
車水馬龍/28
沉魚落雁/29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30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32
乘興而來/33
程門立雪/34
池中之物/35
初齣茅廬/36
大義滅親/37
呆若木雞/39
島瘦郊寒/40
東窗事發/41
東床坦腹/42
東山再起/43
得隴望蜀/44
多多益善/44
對牛彈琴/46
二桃殺三士/47
反其道而行之/49
焚書坑儒/50
風馬牛不相及/51
風聲鶴唳/52
鳳毛麟角/54
負荊請罪/55
覆水難收/56
甘拜下風/57
孤注一擲/58
顧麯周郎/59
颳目相待/60
管鮑之交/61
邯鄲學步/62
閤浦珠還/63
涸轍之鮒/64
河東獅吼/65
侯門似海/66
狐假虎威/67
畫餅充飢/68
畫龍點睛/69
畫蛇添足/70
黃粱一夢/72
揮戈反日/73
諱疾忌醫/74
禍起蕭牆/75
雞鳴狗盜/76
雞犬升天/78
疾風知勁草/79
江郎纔盡/80
狡兔三窟/81
結草銜環/82
解鈴還須係鈴人/83
藉箸代籌/85
金屋藏嬌/86
驚弓之鳥/87
精衛填海/88
舉案齊眉/89
鞠躬盡瘁/91
刻舟求劍/92
口蜜腹劍/93
誇父逐日/94
濫竽充數/96
老驥伏櫪/97
老馬識途/98
老牛舐犢/99
樂不思蜀/100
梁上君子/102
龍盤虎踞/103
廬山真麵目/104
洛陽紙貴/105
馬首是瞻/106
馬革裹屍/107
買櫝還珠/108
盲人瞎馬/109
盲人摸象/110
毛遂自薦/111
門可羅雀/113
夢筆生花/114
名落孫山/115
目不窺園/116
目無全牛/116
南轅北轍/118
南柯一夢/119
難兄難弟/120
囊螢映雪/121
鳥盡弓藏/122
嘔心瀝血/123
破鏡重圓/124
破天荒/125
期期艾艾/126
七步成章/127
奇貨可居/128
杞人憂天/129
韆夫所指/130
前倨後恭/130
黔驢技窮/132
秦晉之好/133
傾城傾國/134
請君入甕/135
如魚得水/136
塞翁失馬/137
三顧茅廬/139
三人成虎/140
喪傢之狗/141
上方寶劍/142
世外桃源/142
首鼠兩端/144
甚囂塵上/146
數典忘祖/146
樹倒猢猻散/148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149
司空見慣/150
四麵楚歌/150
彈冠相慶/15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153
天女散花/154
銅琶鐵闆/155
投筆從戎/156
投鞭斷流/157
圖窮匕首見/158
退避三捨/159
外強中乾/160
丸泥封關/160
完璧歸趙/162
亡羊補牢/164
望梅止渴/165
望洋興嘆/166
韋編三絕/167
圍魏救趙/168
聞雞起舞/168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169
臥薪嘗膽/170
握發吐哺/171
洗耳恭聽/172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172
蕭規曹隨/174
小時瞭瞭/175
胸有成竹/176
懸梁刺股/177
掩耳盜鈴/178
夜郎自大/178
一鼓作氣/179
一鳴驚人/181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182
一字韆金/183
餘音繞梁/184
愚公移山/184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185
約法三章/186
運籌帷幄/187
終南捷徑/188
逐鹿中原/189
坐山觀虎鬥/190
作壁上觀/191

精彩書摘

  負荊請罪
  “負荊請罪”的本意是指光著上身,背著荊條嚮對方賠禮道歉。後來比喻主動嚮人認錯、道歉,誠心誠意地求得對方的諒解。典齣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溯源
  戰國時期,趙國沒有秦國強大,經常受到秦國的欺侮。趙國有一位文臣,名叫藺相如。他纔華齣眾,有膽有謀。有一次趙國國君派他齣使秦國,準備用國寶和氏璧交換秦國的幾座城池。藺相如見瞭秦王後,憑著機智和勇敢,保全瞭和氏璧,並當眾責備秦國不講信義,維護瞭國傢的利益和尊嚴。趙王認為藺相如非常能乾,就封他為上卿,位居群臣之首。
  當時,趙國還有一位大將軍——廉頗,他帶兵打瞭許多仗,為趙國立下瞭汗馬功勞。他見藺相如僅憑一張嘴便獲得群臣之首的地位,非常生氣,對外揚言說:“如果我在路上遇到藺相如,一定要當麵羞辱他一番,看他能把我怎樣!”藺相如聽說後,就盡量避免和廉頗在朝堂外見麵,行路時如果看到廉頗的車駕,便將自己的車駕趕到小巷子中,等廉頗過去瞭再走。藺相如手下的人感到不平,便問藺相如為何如此懼怕廉頗。藺相如便問他們:“廉將軍與秦王相比,哪個更厲害?”手下人說:“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我見瞭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會怕廉將軍嗎?其實,我不是怕他,隻是不想和他發生正麵衝突,從而造成國傢內部分裂而已。秦國現在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為國內將相一心,秦國沒有可乘之機。”後來藺相如的這番話傳到瞭廉頗的耳朵裏,廉頗慚愧極瞭。於是,他赤裸著上身,背著荊條,來到藺相如傢道歉。藺相如誠懇地扶起廉頗,二人從此成為生死之交,一起保衛趙國。藺相如的識大體、有大度與廉頗的磊落爽直,都令後人敬佩,而“負荊請罪”這個成語也逐漸被人們用來錶示真誠的歉意。
  覆水難收
  這一成語本意是指潑到地上的水,很難再收迴。比喻事成定局,難以挽迴,或比喻夫妻離異後難以復閤。典齣宋·王《野客叢書·二八·心堅石穿覆水難收》:“太公取一壺水傾於地,令妻收入。乃語之曰:‘若言離更閤,覆水定難收。’”
  溯源
  薑太公,原名薑尚,字子牙,是商朝末期人。他足智多謀,精通兵法,但大半生卻身處貧睏。為瞭生活,他做過很多工作,他曾在商朝當過官,但因不滿紂王的殘暴統治而棄官;也曾在朝歌屠過牛,又在孟津賣過飯,還曾經做一些彆的行業。薑太公的妻子馬氏見他漸漸老去,卻依然沒有什麼齣息,不願和他繼續過貧苦的生活,離他而去。後來周文王發現瞭薑太公的纔華,拜他為太師。後來,薑太公幫助武王滅瞭商,建立瞭西周王朝。由於薑太公功勛卓著,周武王封他為齊王。
  薑太公為齊王後,生活富裕起來,他以前的妻子馬氏看到後感到非常後悔,便找到薑太公,請求與他恢復夫妻關係。然而薑太公不肯原諒她,更不想和她恢復夫妻關係,於是便把一盆水潑到地上,說:“如果你能將水叫迴到盆中,我就答應你的請求。”最後,馬氏沒辦法,隻好慚愧地離開瞭。
  甘拜下風
  “甘拜下風”是指自認不如他人,並真心佩服他人。齣自《莊子·在宥》:“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後來,就用“甘拜下風”錶示誠信佩服,自認不如對方。
  溯源
  石崇是西晉時期的大富豪,據說當時他富可敵國。王愷是晉武帝的舅舅,也是一位富豪。他們倆都爭強好勝,經常在一起比誰更富。因此,兩人經常到處搜羅綺麗的寶物裝飾衣服或車子。
  一次晉武帝賜給王愷一棵高兩尺的珊瑚樹,此樹枝丫或密或疏,形狀美麗,簡直是世間少有。王愷得到這棵珊瑚樹後,非常得意,認為這次石崇該認輸瞭。於是,王愷就帶著這棵罕有的珊瑚樹
  去見石崇。石崇看完之後,不動聲色地拿著鐵如意,趁王愷不注意,一下就打在珊瑚樹上,珊瑚樹馬上就碎瞭。王愷見石崇親手打碎瞭皇帝賜給自己的寶物,非常惋惜,以為石崇是嫉妒自己擁有如此寶貝,聲色俱厲地責問石崇怎麼辦。
  石崇卻不慌不忙,悠然地對王愷說:“你彆埋怨,今天我就賠你。”石崇說完,就命令僕人去搬傢裏的珊瑚樹。待石崇把自己所有的珊瑚樹都搬齣來後,王愷吃驚瞭。石崇的珊瑚樹有三尺高的,四尺高的,枝條盤麯,都是王愷從沒有見過的。其中光彩溢目的就有六七棵,像王愷剛剛拿過來的那棵形狀大小的還有很多。王愷看後,茫然若失,不得不甘拜下風瞭。
  孤注一擲
  “孤注一擲”的本意是指在賭博時把所有的錢一次投作賭注,決一輸贏。常用來比喻用盡所有力量冒險行事,以求僥幸成功。語齣元·脫脫等《宋史·寇準傳》:“陛下聞博乎?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齣之,謂之孤注。陛下,寇準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溯源
  寇準,字平仲,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傢、詩人。他齣身世傢,忠君愛國,辦事乾練,敢於直言,在宋太宗時曾擔任許多重要的官職,後得罪權貴,被排擠齣瞭朝廷。宋真宗趙恒即位後,遼朝的蕭太後欺侮宋朝無能,多次進犯宋朝邊境。為瞭抗擊遼朝的進犯,宋真宗讓寇準任宰相。
  1004年,遼朝蕭太後、遼聖宗親率二十萬大軍南下進犯宋朝,前鋒已到澶州(今河南濮陽)。邊關告急,寇準勸真宗帶兵親徵,然而參知政事王欽若和另一個大臣陳堯叟鼓動真宗逃跑。王欽若是江南人,主張遷都金陵(今江蘇南京);陳堯叟是蜀人,勸真宗逃到成都去。宋真宗猶豫不決,不知該怎麼辦?他問寇準應該怎麼辦?寇準認為真宗應親自帶兵齣徵,鼓舞士氣,這樣纔能打退遼兵;一旦棄東京南逃,人心動搖,遼兵就會乘虛而入,國傢將滅亡。宋真宗聽從瞭寇準的建議,決定親自率兵齣徵,寇準隨同指揮。由於皇帝親徵,宋軍士氣大振,在澶州將遼軍主將蕭達蘭射殺,取得瞭勝利。後來宋遼雙方簽訂瞭“澶淵之盟”。
  寇準堅持抗戰,逼和遼朝,勞苦功高。然而王欽若嫉妒寇準,他在宋真宗麵前說,寇準勸真宗親徵,是將皇上作為賭注,孤注一擲,使皇帝陷入危險之中,是國傢的巨大恥辱。宋真宗聽信讒言,將寇準撤職。
  ……

前言/序言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典籍中,保存和記載著無數的成語,這些成語成瞭漢語言文學領域最為燦爛的結晶。如果說漢語是浩瀚的大海,成語就像大海中美麗的貝殼。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意義深遠的故事,就像貝殼中珍貴的珍珠,經過歲月的打磨,熠熠生輝。時至今日,大量的成語還在現代人的行文中被廣泛使用,散發著永恒的韻味,藝術價值恒久不衰。
  中國的神話傳說和故事廣為人知,並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由於這些神話傳說和曆史故事是眾所周知的,人們漸漸將其錘煉,便形成瞭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成語一般都是四字格式,如“愛屋及烏”、“杯弓蛇影”、“滄海桑田”等,也有二字、三字、五字等非四字成語。
  成語能夠讓語言放齣光彩,是因為它具有非常強烈的感情色彩。它是久遠故事中的精靈,沉澱瞭那個故事中最直接的情感,當人們提到“草木皆兵”時,便會想到那個人小心翼翼、擔心害怕的樣子。相反,當人們看到“大義滅親”時,也會深切地感受到那份正直與謀略,這就是成語的魅力。當然也有些在後來的傳承中,感染瞭人們的情緒,改變瞭最原始的意義,如“百步穿楊”等。
  這本書精心選取瞭人們常用、常見的成語,設置瞭“釋義”、“注釋”、“溯源”、“用典”等欄目。“釋義”不僅對成語進行解釋,還點明瞭它的齣處;“注釋”對成語中的重點字詞加以解釋;“溯源”以平易而生動的語言將每一個成語背後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來;“用典”即此成語在古今文章中的運用,方便讀者正確認識和使用。此外,本書中亦酌情收錄瞭一小部分不常用的成語,以拓寬讀者的知識麵。
  成語是漢語言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基。閱讀它最原始的故事,瞭解它的來龍去脈,不僅可以培養、提高自己閱讀的能力,也有助於加深對曆史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習的趣味。

探索曆史的脈搏:古代文明的輝煌與興衰 本書聚焦: 古埃及的神秘金字塔與法老統治 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與早期法律 古希臘的哲學思潮與民主萌芽 古羅馬的工程奇跡與帝國擴張 瑪雅文明的星象觀測與神秘衰落 古代中國的夏商周更迭與青銅文明 --- 第一篇章:尼羅河畔的永恒之謎——古埃及文明 引言: 尼羅河的定期泛濫,滋養瞭人類曆史上最持久、最令人著迷的文明之一——古埃及。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隧道,親臨這片被沙漠環繞的土地,探尋法老們如何以神祇的身份統治數韆年,以及他們為後世留下的不朽遺産。 第一章:生命的源泉與王權的建立 尼羅河的饋贈: 深入剖析地理環境如何決定瞭埃及的農業模式和社會結構。洪水帶來的沃土,催生瞭穩定的食物來源,為政治統一奠定瞭經濟基礎。 上下埃及的融閤: 敘述美尼斯(或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傳說與曆史意義。王冠的象徵意義——白冠與紅冠的結閤,標誌著統一王權的誕生。 法老的“神性”: 探討法老作為“荷魯斯在人間的化身”的角色。權力如何通過宗教儀式、國傢祭祀和對土地的絕對控製來維持。 第二章:不朽的追求——建築與來世信仰 階梯金字塔的誕生: 重點介紹伊姆霍特普的智慧,以及左塞爾階梯金字塔如何標誌著埃及建築史的巨大飛躍。 吉薩的奇跡: 詳盡描繪鬍夫、哈夫拉、孟卡拉三座大金字塔的建造過程、內部結構及目的。分析現代考古學對“金字塔建造者是奴隸”這一傳統說法的修正。 亡靈書與木乃伊化: 深入解讀古埃及人對“卡”(Ka,生命力)和“巴”(Ba,靈魂)的理解。木乃伊製作的復雜步驟,以及《亡靈書》在引導逝者通過冥界審判中的關鍵作用。 第三章:文字與行政的精妙 象形文字的解密: 從聖書體到僧侶體,再到世俗體,解析這種復雜書寫係統的發展曆程。重點描述羅塞塔石碑發現的曆史背景及其對解讀古埃及文明的關鍵性作用。 官僚體係的運作: 探討維齊爾(宰相)的權力範圍,以及書記員在國傢收稅、水利管理和工程動員中的核心地位。 --- 第二篇章:兩河文明的曙光——美索不達米亞 引言: 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之間廣袤的衝積平原,是人類最早的城市、法律和書寫係統的誕生地。這裏是蘇美爾人、阿卡德人、巴比倫人和亞述人交替統治的舞颱。 第四章:楔形文字與城邦的興起 泥闆上的文明: 描述蘇美爾人如何從記事符號發展齣成熟的楔形文字係統。分析早期楔形文字在商業記錄、神話文學和教育中的應用。 烏爾、烏魯剋與拉格什: 探討蘇美爾城邦的政治特徵——祭司王製度,以及城邦間爭奪水權和貿易路綫的頻繁衝突。 吉爾伽美什史詩: 深入剖析這部人類已知最早的史詩,探討其關於友誼、死亡恐懼和對永生的追尋的主題。 第五章:漢謨拉比法典與帝國的建立 統一的嘗試: 敘述薩爾貢大帝如何建立瞭第一個世界性帝國——阿卡德帝國,以及其對美索不達米亞政治格局的重塑。 《漢謨拉比法典》的構建: 不僅僅是法律條文的堆砌,更是一份社會契約的宣言。詳細分析“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原則背後的社會階層差異,以及它對後世法律思想的影響。 巴比倫的輝煌: 探究尼布甲尼撒二世統治下的新巴比倫帝國,重點描繪傳說中的“空中花園”的可能形態和建造背景。 第六章:鐵血的亞述 軍事機器的崛起: 剖析亞述人如何憑藉先進的冶鐵技術和殘酷的軍事策略,建立起橫跨近東的龐大帝國。 尼尼微的圖書館: 介紹亞述巴尼拔在首都尼尼微建立的宏偉圖書館,以及它是如何成為保存蘇美爾和巴比倫文化遺産的關鍵所在。 --- 第三篇章:智慧與秩序的殿堂——古希臘 引言: 崎嶇的地理環境塑造瞭希臘人獨立、善於辯論的民族性格。從愛琴海上的小城邦到地中海的霸主,古希臘在哲學、政治和藝術上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七章:城邦的誕生與民主的實驗 斯巴達的軍事化社會: 探討斯巴達的“寡頭政治”和嚴苛的軍事訓練體係(阿戈革),以及這種製度對個人自由的壓製。 雅典的民主之路: 追溯梭倫、剋裏斯提尼的改革,以及伯裏剋利時代雅典民主製度的成熟。重點分析公民大會、抽簽製和陪審團製度的實際運作方式。 波希戰爭的轉摺點: 描述馬拉鬆戰役和薩拉米斯海戰的戰略意義,它們如何確保瞭希臘文化的獨立發展,避免被波斯帝國吞並。 第八章:哲學的黎明與人類精神的探索 從自然到理性: 考察米利都學派(泰勒斯、阿那剋西曼德)如何嘗試用自然原因解釋世界,而非訴諸神話。 蘇格拉底的拷問: 深入探討蘇格拉底的“助産術”(反詰法),以及他在雅典法庭上為自由思想而獻身的悲劇意義。 柏拉圖的理想國: 闡釋“理念論”的核心思想,以及他為人類社會構想的哲學王統治體係。 亞裏士多德的百科全書: 剖析亞裏士多德對邏輯學、倫理學、政治學和生物學的係統性分類,奠定西方科學思維的基石。 第九章:希臘化的世界 馬其頓的崛起: 分析腓力二世如何利用希臘城邦的分裂,整閤希臘力量,為亞曆山大大帝的東徵鋪平道路。 亞曆山大的徵服與文化融閤: 追蹤亞曆山大橫掃波斯帝國的軍事路綫,以及在埃及、波斯和印度地區建立的希臘化城市對東西方文化的傳播與交融。 --- 第四篇章:從共和國到帝國——古羅馬的遺産 引言: 意大利半島上一個不起眼的小城,最終成長為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古羅馬以其卓越的工程技術、嚴密的法律體係和強大的軍事組織,塑造瞭西方文明的骨架。 第十章:羅馬的起源與共和國的建立 羅慕路斯與狼的故事: 探討羅馬建城的神話與早期伊特魯裏亞文化的影響。 早期政治結構: 細緻解析保民官、元老院和平民與貴族之間的“階級鬥爭”,這是羅馬共和國政治活力的來源。 漢尼拔的挑戰: 重點分析第二次布匿戰爭,迦太基名將漢尼拔的戰略天纔與羅馬人堅韌不拔的精神(如坎尼戰役後的堅守)。 第十一章:凱撒與帝國的轉摺點 軍事化與土地兼並: 探討馬略改革對羅馬軍隊職業化的影響,以及大規模奴隸製和土地兼並如何動搖瞭共和國的基礎。 凱撒的崛起與終結: 描述尤利烏斯·凱撒的軍事功績(徵服高盧)、他與龐培的內戰,以及他最終被刺殺的政治背景。 屋大維的“恢復秩序”: 探討屋大維(奧古斯都)如何巧妙地保留共和製的外殼,建立起元首製(Principate),標誌著羅馬帝國時代的開始。 第十二章:帝國鼎盛期的輝煌工程與法律 羅馬工程的奇跡: 深入介紹萬神殿的穹頂技術、引水渠的科學原理(如塞戈維亞高架引水渠),以及著名的羅馬道路網絡。 條文與秩序: 分析《十二銅錶法》到查士丁尼法典的演進。重點闡述羅馬法中關於所有權、閤同和自然法的概念,它們如何成為後世歐洲大陸法的基礎。 五賢帝時代的和平: 描述圖拉真、哈德良等皇帝治下的帝國疆域與社會穩定,以及帝國晚期麵臨的內部危機。 --- 第五篇章:失落的星辰——中美洲的古典文明 引言: 在歐亞大陸的文明發展的同時,在茂密的雨林深處,瑪雅人、阿茲特剋人和其他部落建立起瞭高度發達的社會,但他們的文字與知識體係卻與舊大陸完全隔絕。 第十三章:瑪雅的數學與星象學 雨林中的城市國傢: 介紹蒂卡爾、帕倫剋等瑪雅城邦的結構,以及他們與中央集權的帝國模式的不同。 零的概念與復雜的曆法: 詳述瑪雅人在沒有外部影響下獨立發展齣“零”的概念,以及他們精確的“長紀曆”、“神曆”和“太陽曆”是如何協調運作的。 象形文字的解讀: 介紹現代對瑪雅楔形文字的成功破譯,以及由此揭示的王室曆史和戰爭記錄。 第十四章:古典瑪雅的突然“失落” 環境與戰爭: 探討關於古典期瑪雅文明(約公元900年)大規模衰落的幾種主流假說,包括長期乾旱、資源枯竭、過度的人口壓力以及城邦間持續的殘酷戰爭。 後古典期的延續: 簡述奇琴伊察等後瑪雅文明中心如何繼續發展,直到西班牙徵服者到來。 --- 結語: 這些古代文明,無論是尼羅河邊的永恒信仰,兩河流域的理性法規,愛琴海畔的哲學思辨,還是羅馬的工程鐵腕,抑或是瑪雅的星空計算,都構成瞭人類曆史長河中不可磨滅的基石。它們興衰的經驗與教訓,至今仍在迴響。

用戶評價

評分

最近,我,一個11歲的孩子,沉迷於一本叫做《趣味中華成語故事(全彩精華版)》的書,真的,我已經好久沒有這麼投入地讀一本書瞭!我以前總覺得成語就是書本上那些奇怪的詞語,聽起來很嚴肅,一點都不好玩。但是,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想法! 裏麵的故事,每一個都寫得特彆吸引人。比如《狐假虎威》那個故事,我看瞭書裏的插畫,那個狐狸狡猾的樣子,還有老虎嚇得屁滾尿流的樣子,我簡直笑齣聲瞭!它把那個成語的意思,就像一場有趣的戲劇一樣演給我看,我一下子就明白瞭,原來並不是真的有那麼大的勇氣,而是藉助彆人的力量來嚇唬彆人。還有《拔苗助長》,書裏把那個急於求成的農夫,還有他那奇怪的“助長”方式,畫得特彆誇張,讓我深刻體會到,做事情不能太心急,否則適得其反。 這本書的插畫是真的太贊瞭!我每次翻開書,都會被那些精美的圖畫吸引住。它們色彩豐富,細節也很多,好像一下子就把我帶進瞭那個故事的世界。讀故事的時候,我會一邊看圖,一邊想象,感覺自己就是故事裏的人物一樣。而且,我發現,書裏解釋成語的方式也很特彆,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文字,而是通過故事的引申,讓我自己去領悟。我覺得,這本書不光讓我學會瞭成語,還讓我學會瞭怎麼去理解生活中的道理,真的很棒!

評分

天哪,我最近剛入手這本《趣味中華成語故事(全彩精華版)》,簡直驚喜連連!我一直覺得成語這東西,聽著高大上,但對於我這個9歲的孩子來說,有時候記起來真的有點像在背繞口令,很難理解。可這本書不一樣,它把那些聽起來老掉牙的成語,一個個講得活靈活現,就像在聽精彩的動畫片故事一樣! 舉個例子吧,《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我以前隻知道是個傻瓜等天上掉餡餅,但這本書裏把那個農夫寫得特彆可愛,他怎麼就那麼幸運地撿到一隻兔子,然後又怎麼開始做白日夢,最後因為懶惰什麼都沒得到,整個過程就像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在我腦海裏展開。還有《畫蛇添足》,我一直以為就是說多做一件不必要的事,但書裏把那個喝醉酒的畫蛇人的得意洋洋,以及他朋友一臉無奈的樣子都描繪得非常有趣,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原來有時候“好心”也可能辦壞事,而且這種“壞事”還是自己“添加”進去的。 而且,這本書的插畫簡直是太棒瞭!每一頁都像一幅精美的中國畫,顔色鮮艷又柔和,人物錶情豐富,場景也很有古代的味道。讀故事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就穿越到瞭古代,跟那些人物一起經曆他們的喜怒哀樂。有時候,我會看著圖畫,自己先猜測故事內容,然後再讀文字,發現每次都能猜對,特彆有成就感!我覺得這本《趣味中華成語故事》不光讓我學到瞭成語,還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更深的認識,好像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評分

哇!我必須要說,這本《趣味中華成語故事(全彩精華版)》簡直是為我這種九歲的小朋友量身定做的!以前我對成語一點興趣都沒有,覺得它們都是大人們纔用的東西,特彆無聊。可是,當我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我整個人都驚呆瞭! 書裏的每一頁都充滿瞭色彩,就像我平時看的動畫片一樣,圖片特彆漂亮,人物和動物都畫得活靈活現的。讀《濫竽充數》的時候,我看到瞭那個假裝會吹竽的人,他一臉得意洋洋的樣子,旁邊的人都像傻瓜一樣聽著。然後,我看到瞭他被識破的時候,那個驚慌失措的錶情,我簡直笑得肚子疼!我還看到瞭《葉公好龍》的故事,我看著葉公一聽到龍真的來瞭,嚇得屁滾尿流的樣子,我就覺得,有些人說喜歡的東西,真的讓他們麵對的時候,就不是那麼迴事瞭。 這本書的好處是,它不是把成語直接告訴我們,而是通過講故事,讓我們自己去體會。我讀完一個故事,就會明白這個成語的意思,而且我還會記住這個故事,以後彆人說這個成語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那個好玩的故事,一下子就懂瞭。我覺得,這本書太有意思瞭,我一點都不覺得纍,還能學到這麼多東西,太棒瞭!我以後還要把這本書推薦給我的好朋友們!

評分

我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翻閱瞭這本《趣味中華成語故事(全彩精華版)》,給我的感受實在太深刻瞭。作為一個12歲的學生,我平時也接觸一些成語,但總覺得它們是孤立存在的,就像一個個單詞,很難和實際生活聯係起來。這本書卻像一個神奇的魔術師,把那些抽象的成語,變成瞭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讓我仿佛親身經曆瞭一般。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愚公移山》那個故事。以前我隻是知道愚公很執著,要挖走兩座大山。但這本書裏,不僅把愚公的決心和毅力刻畫得淋灕盡緻,還詳細描寫瞭他是如何召集傢人,如何一點點地挖山,以及神靈的幫助。我讀完之後,真的體會到瞭什麼叫做“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還有《刻舟求劍》,我一直覺得這個成語聽起來有點好笑,但書裏通過生動的情節,把那個丟瞭劍的人的愚蠢和固執展現得淋灕盡緻,讓我覺得,如果我不能適應變化,就像他一樣,也會失去寶貴的東西。 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適閤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它不是那種枯燥的說教,而是用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把道理講齣來。有時候,我會因為故事裏的情節而哈哈大笑,有時候,又會因為人物的遭遇而感到一絲悲傷。這種情感的共鳴,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就吸收瞭成語的含義和背後的智慧。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成語故事書,更是一本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思考的書。

評分

我最近有幸閱讀瞭《趣味中華成語故事(全彩精華版)》,一本讓我眼前一亮的讀物。作為一名10歲的學生,我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直充滿好奇,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成語更是精煉的語言精華。然而,許多時候,成語的學習過程顯得枯燥乏味,難以引起我的興趣。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 它以極具吸引力的全彩插圖為媒介,將一個個古老而智慧的成語,以生動形象的故事呈現齣來。我特彆喜歡《井底之蛙》的故事,書中的插畫將那隻井底之蛙描繪得既可憐又可笑,它隻看到井口那一小片天,就以為世界隻有那麼大,讀完之後,我深刻理解瞭“見識短淺”的含義,也更加明白瞭“開闊視野”的重要性。還有《亡羊補牢》,書裏細緻地描繪瞭牧羊人發現羊被狼叼走後的焦急,以及他及時補牢的行動。這個故事讓我明白,即使犯瞭錯誤,及時改正,也依然能夠挽迴損失,這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這本書在講述故事的同時,還巧妙地融入瞭成語的解釋和引申義,讓我不僅僅是記住故事,更是深入理解瞭成語所蘊含的道理。它的語言風格恰到好處,既有古韻,又不失現代的活力,讀起來朗朗上口,讓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收獲瞭知識和智慧。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我走進成語的世界,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評分

還不錯,200-100!內容也很容易讀懂,小孩能看!

評分

最近買瞭好多好多書,和小孩一起學習哈,開捲有益。。。

評分

買它就有買它的道理,何必如此多問。

評分

字體清晰,內容豐富,印刷精美,不錯,支持!

評分

印刷質量、知識內容都不錯,價格也不貴。

評分

設計的很漂亮,看著挺好

評分

中國通史故事 言簡意賅 贊

評分

彩圖版的,看起來比較有趣味!印刷很好!

評分

很好,不錯,很好!!不錯!!甚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