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年鉴2014

泰安年鉴201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 著,泰安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编
图书标签:
  • 泰安
  • 年鉴
  • 2014
  • 地方志
  • 统计
  • 山东
  • 泰安市
  • 社会发展
  • 经济发展
  • 文化
  • 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ISBN:97875144139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855994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泰安年鉴2014》由泰安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编

目录

特载

鼓足干劲,再接再厉,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

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综述

大事纪要

2013年大事记

第二十七届泰山国际旅游文化登山节

概况

开幕式

经贸活动

体育活动

文化活动

市情概况

环境·资源·人口

位置面积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人口状况

民族概况

土地资源及特征

气候特征

水源特征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表1 2013年泰安市人口和自然资源情况

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表2 2013年泰安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表3 2013年泰安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表4 2013年泰安市每百户市区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表5 2013年秦安市每百户农村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志愿服务工作

乡村文明行动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文明创建活动

……
泰安年鉴2014 编纂单位: 泰安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开本与装帧: 16开,精装 页数: 约900页 定价: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此处省略) --- 内容提要: 《泰安年鉴2014》是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载和反映2013年一年来泰安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展成就和情况的大型工具书。年鉴以时间为序,以部门(行业)为纲,横向展示全市的综合情况,纵向反映年度的工作动态和主要成就。本卷册坚持“存真求实、图文并茂、重点突出、服务社会”的编纂方针,力求全面记录和梳理2013年度泰安市在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历史资料,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泰安提供权威的窗口。 本年鉴主要收录以下方面内容(目录结构示意,内容详实展开): 第一部分:大事记与概况 泰安市2013年度大事记: 详细记录了2013年全市范围内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件,包括市委、市政府的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要领导活动、重点工程启动与竣工、获得的国家和省级重要荣誉等。 泰安市概况: 涵盖泰安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人口结构、自然资源、气候特征等基础信息,并重点介绍2013年全市在宏观经济运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等方面的总体面貌。 第二部分:党群工作与政治建设 市委工作: 记录2013年市委常委会、全委会的重要会议精神、工作部署,重点阐述对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的部署情况,特别是对“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实践。 人大工作: 记载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情况、审议通过的主要地方性法规和决定、监督工作(如人大会议、代表视察、质询等)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政府工作: 详述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的重要议题,以及年度重点工作报告的落实情况,包括机构改革、效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政协工作: 记录市政协全会、常委会会议的召开情况,重点提案、重点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以及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开展的调研和协商活动。 民主党派与人民团体: 记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2013年的工作动态、参政议政成果及社会服务活动。 党建工作: 重点记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年是活动的重要节点)的开展情况,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管理、反腐倡廉工作(如纪检监察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部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国民经济综合: 201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数据及分产业构成,物价指数、财政收支、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等宏观经济指标的详细数据。 工业和信息化: 重点记录泰安市主导产业(如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的发展情况。收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产值数据,重点企业(如泰山玻纤、重汽泰安基地等)的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新上重大项目情况。反映“二次创业”的进展。 农业与农村发展: 记录粮食总产量、主要农产品产量数据。重点关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农田水利项目)的推进情况。 服务业发展: 记载批发零售贸易、金融保险、信息传输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增长情况。特别是对旅游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进行详述,包括A级景区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的增长数据。 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业: 记录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结构分布。详细介绍2013年全市重点项目(如交通、能源、民生工程)的投资进度和完成情况。房地产市场方面,记录商品房开发、销售面积、库存情况及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分配进展。 国内外贸易与招商引资: 记录进出口总额及主要贸易伙伴。详细列出2013年新引进的重大投资项目清单(含项目名称、投资方、投资额等),以及利用外资(FDI)的实际到位情况。 第四部分: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 记载2013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如道路改造、桥梁建设、供水供气管网升级)。记录城市规划的编制与调整,以及棚户区改造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情况。 村镇建设: 记录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和成效,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情况,以及村容村貌整治成果。 交通运输: 记录2013年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的客货运量。重点报道交通枢纽建设(如泰安高铁站周边的配套建设)和干线公路的养护与新建情况。 资源与国土管理: 记录土地利用年度变更情况,耕地保护、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情况。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详述2013年全市空气质量(PM2.5监测数据)、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治理措施和达标情况。记录“碧水蓝天”工程的投入和成效,以及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三废”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完成情况。 第五部分: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 教育事业: 记录学前教育普及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泰山学院、泰山医学院等)的招生、在校生人数和学科建设成果。 科学技术: 记录年度科技投入占GDP比重、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重点报道2013年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产学研合作的深入情况。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记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情况)。2013年组织的大型文化惠民活动、文艺创作成果(如新编入选国家级舞台艺术的剧目)。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和数字化进程。 卫生与体育: 记录全市医疗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量、床位数、医务人员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和人均筹资标准。体育事业方面,记录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和竞技体育在国家、省级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社会保障与就业: 详细记录2013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和基金收支情况。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进度。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失业率控制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各类社会救助资金的发放和受益人群情况。 社会治理与安全生产: 记录2013年信访工作、法制建设的进展。重点报道安全生产形势,工矿商贸、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的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控制情况。 第六部分:军队、民族宗教与外事 国防动员与双拥工作: 记录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情况,征兵工作情况,以及“双拥”模范城创建和优抚安置工作。 民族宗教事务: 记载全市民族构成、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发展情况,宗教团体的规范化管理和和谐寺观教堂建设情况。 外事侨务工作: 记录2013年接待的外国友好代表团情况,以及海外泰安籍人士的联谊活动。 附录: 2013年泰安市主要统计数据表(按部门分类的详细数据汇编)。 2013年泰安市重要机构沿革及人员变动。 主要名词解释。 《泰安年鉴2014》是泰安市历史研究、经济分析、社会发展评估的重要参考资料,全面展现了泰安市在承压前行、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扎实成果。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简直是上个世纪的风格,让人忍不住怀疑它是不是直接从二十年前的模板里抠出来的。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一般,油墨印得有点发虚,长时间阅读眼睛非常容易疲劳。更令人抓狂的是索引系统的混乱。如果你想查找某个特定的小机构或某项非核心政策的简要介绍,你得像侦探一样在各个章节之间来回跳转,因为信息分布毫无逻辑可言,完全是按照行政归属而非主题功能来划分的。举个极端的例子,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零星记录,可能被分散在“城市建设”和“民政事务”两个截然不同的板块下,中间还隔着好几页关于水利工程进度的内容。这种组织结构,彻底颠覆了我对“年鉴”应有的清晰、高效检索功能的认知。它更像是一个将所有收到的材料不加梳理就一股脑塞进书里的“大杂烩”,完全没有体现出编纂者应有的专业素养和对读者时间的尊重。

评分

我最终放弃了试图从中提取连贯叙事或深入见解的努力。这本书更像是一份需要定期更新的数据库备份文件,而不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出版物。它唯一的价值,或许在于它为特定历史时期留下了官方机构的“行为轨迹”存证,但即便是这份“存证”,也因为其僵硬的表达方式和信息层级的错位,而大大削弱了其作为历史资料的可用性。对于一个期待了解泰安在2014年具体发生了什么有趣或重要的事情的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无异于一座信息泥潭——你陷在里面,四处搜寻,却只捞到一手的泥水和一些看不清面目的碎片。它成功地将一个年度的生命力凝固成了一块坚硬、冰冷、难以消化的信息块,让人感叹:原来历史也可以被写得如此缺乏温度和人性。

评分

真是服了这本厚厚的资料集子,它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本被过度“行政化”的产物。打开它,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厚的“官腔”和图表迷宫。我试图查找关于2014年泰安旅游业在互联网转型方面的具体案例或数据分析,结果呢?找到的无非是几个模糊的数字和一堆“积极推进”、“努力探索”之类的空洞词汇。它完全回避了任何可能涉及到争议、困难或者创新失败的真实记录。就好比一个完美的、被修饰过的宣传画报,所有光鲜亮丽的背后,那些真实推动城市运转的摩擦力和创新火花都被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了。对于一个历史爱好者或者城市研究者来说,这种选择性的记录简直是灾难。它提供了“是什么”,却完全没有解释“为什么”和“怎么做到的”。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泰安的了解还不如去看几篇当年的本地新闻报道来得实在。这种过于“安全”和“全面”的记录方式,反而使得它失去了作为一部有效参考工具的价值,成了一份仅仅用来应付存档要求的文本。

评分

如果非要在这堆文字里找出点什么“亮点”,那可能就是它那份近乎病态的“全面性”了。它真的记录了泰安市在2014年几乎所有能想到的官方活动——从各种级别的会议、表彰大会到单位组织的义务劳动。然而,这种全景式的记录,带来的却是信息的极度稀释。每一项事件都只是用最简短、最模板化的语言轻轻带过,没有深入的背景介绍,没有对事件影响的评估,更别提任何引人入胜的细节描述。我试图找到一些关于当年非主流艺术团体或者小微企业在特定政策环境下生存状态的侧写,结果徒劳无功。这本书似乎只关心“官方”的、宏大的叙事,对构成城市肌理的那些微小而真实的生命力视而不见。它提供的不是一个立体的城市画像,而是一个二维的、扁平化的“工作汇报平面图”,读起来索然无味,缺乏任何能激发思考或情感共鸣的触点。

评分

这本所谓的“泰安年鉴2014”,拿到手里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封面设计得倒是中规中矩,那种带着点官方严肃感的字体和配色,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东西肯定不是用来消遣的。我本来是想找点关于泰安城市发展脉络或者那一年间重大事件的记录,毕竟年鉴嘛,按理说应该是个清晰的时间切片。结果翻开目录,感觉自己像是在迷宫里绕圈子。里面充斥着各种晦涩难懂的部门工作报告摘要、冗长的统计数据表格,以及一些看起来像是年度总结的公文套话。你想从中提取任何关于普通市民生活、民间文化变迁或者新兴产业萌芽的鲜活信息,简直是痴人说梦。更别提那些枯燥的领导活动记录,仿佛时间轴上的每一个刻度都被预先设定好,不允许任何偏离主线的叙事出现。阅读体验就像在啃一块未经调味的干面包,虽然知道它提供了基础的“营养”,但实在难以让人产生任何继续探索的欲望。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我真想立刻把它束之高阁,让它在书架上安静地积灰。它更像是一个内部参考资料汇编,而非面向公众、具有阅读价值的史料记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