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事典015》收录了《三征麓川——明帝国英宗朝的西南攻略》《从约柜到哭墙——圣殿时代的“圣城”耶路撒冷史》《苏丹之刃——奥斯曼帝国新军简史》和《太阳神的崛起——古希腊罗德岛攻防战》等文章。内容均由相关领域军事、文史爱好者撰写,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理清历史的脉络,具有通俗性、可读性等特点。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战争、中外历史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理清历史的脉络。
历史不是演义,需要在精细考据中大胆求证,才能帮助读者树立一个崭新的历史观,启迪心智,培养阅读的快感。《战争事典》就是这样的好书!
——赵国星,笔名二手翻译小熊猫,新时代出版社编辑,《巨人的碰撞》译者之一
对于战争,人们往往倾向于讨论它的胜负,而不去探究其余。指文烽火编委会的《战争事典》却带着读者透过纸背,探寻战争历史的真实内在。
——张子平,笔名清海,日本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博士,16—17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者
《战争事典》汇聚古今,融萃中外,指文图书集战事战史于一处,实为战争历史之精品!
——秋李子,言情小说作家,著有《灶下婢》、《世家妇》、《恶女传说》等小说
《战争事典》,既写战争之事,又不离史实之根。客观精到的战争局势分析,更是指文烽火编委会创作精神的精妙所在。
——穆好古,近代史研究者、民国史作者,《辛亥以来蓉属袍哥》、《天府百战》作者
《战争事典》对历史战争的重新挖掘很新颖,让我对观察历史的视角有了新的突破,我相信指文的读者们也会从中受益很多的。
——李楠,历史社科作家,著有《第三帝国》、《鸦片战争》等作品
前言
三征麓川——明帝国英宗朝的西南攻略
从约柜到哭墙——圣殿时代的“圣城”耶路撒冷史
苏丹之刃——奥斯曼帝国新军简史
太阳神的崛起——古希腊罗德岛攻防战
居鲁士大帝(公元前599年—前529年)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国际性的帝王,西方历史中第一个以“大帝”(英文后缀The Great)的名称称呼。他所创建的波斯帝国疆域辽阔,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尼罗河到高加索,是世界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国家。在铭文中,他骄傲地说:“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
公元前559年,居鲁士成为波斯人的首领,统一了波斯的10个部落,成为米底帝国的一大诸侯。公元前553年,居鲁士起义反抗米底帝国。征服米底的战争持续了3年,公元前550年,居鲁士终于攻克了米底都城,正式建立波斯帝国。居鲁士属于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家族,因此他所创立的帝国也被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实际上,米底人和波斯人在血缘和语言上都密切相通。由于居鲁士保留了米底人的大多数法律和许多行政管理方法,因此,居鲁士灭亡米底的胜利与其说是要征服外国,倒不如说是改朝换代。
波斯的西方强邻吕底亚看到居鲁士日益强大,想趁波斯立国未稳,出兵将它灭掉。国王克洛伊索斯于公元前547年出兵攻打波斯。出乎克洛伊索斯的意料,居鲁士为了防止他集合更多的军队进攻波斯,竟然主动出击,攻入吕底亚本土。仓促应战的吕底亚人与波斯人决战于首都萨迪斯(今土耳其西部)郊外的辛布拉平原。吕底亚人想依靠长矛骑兵取得优势,但居鲁士却想出了妙计。他将随军运载粮食和行李的骆驼集合起来,配备骑手,走在军队的最前面,步兵和骑兵紧随其后。吕底亚的马队遇到骆驼,立刻转身逃窜。据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解释,马害怕骆驼,在看到骆驼或闻到骆驼气味时就受不了。吕底亚人毕竟是西亚最勇武好战的民族,他们跳下马来和波斯军队肉搏。最终,吕底亚人溃败,逃回萨迪斯城。围攻两周之后,波斯军队攀爬绝壁,攻入萨迪斯,吕底亚王国灭亡。
吕底亚灭亡后,当时的西亚三大强国只剩下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王国。但居鲁士并不急于进攻巴比伦王国,而是用了6年多的时间征服东伊朗和中亚地区。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借巴比伦内部不稳之机出兵。巴比伦城(今伊拉克境内)以异常坚固而闻名,但因为内部的分歧,巴比伦城的大门为居鲁士打开,他进入巴比伦的道路上铺满了象征和平的绿枝。至此,居鲁士成了西亚地区的唯一霸主,其帝国甚至向东一直延伸到印度河畔和中亚的查克隆提(今日色尔河)河畔。
与他之前的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的尼甲布尼撒相比,居鲁士的政策非常宽容。他在被征服地区实行宽松的自治政策,除了承认波斯帝国的最高统治特权之外,各地旧有的法律和统治机器都被保留了下来,米底、吕底亚、巴比伦的贵族仍然保有原来的特权。在宗教方面,他每到一地就到当地的神庙拜祭,安抚祭祀贵族,保护他们的特权。他最广为传颂的事迹是允许被新巴比伦王国强行迁徙至巴比伦境内的犹太人返回家园,并支持他们重建被毁的耶路撒冷犹太教神庙,因此被《圣经》称为“上帝的工具”。居鲁士以强大武力为后盾的地方宽容政策,成为波斯帝国立国的指导思想,被他的后继者们贯彻下去,使这个看来松散不牢固的军事行政联合体居然延续了两百多年。
波斯的威胁总是来自东西两边,但它没有能力在两线同时作战。在灭掉西线两大强国后,居鲁士才得以抽出精力对付来自东北方的游牧人。公元前530年,他出兵征讨里海东岸广阔草原上的马萨格泰人。
居鲁士扎下营盘,只留部分军队守卫,自己带领大部队悄然后退。马萨格泰女王的儿子率部劫营,杀死留守的波斯军人后,在原地饮宴。居鲁士回兵歼灭敌军,俘虏了王子,王子羞愤自杀。女王派使者告诉居鲁士:“我凭着马萨格泰人的主人太阳发誓,不管你多么嗜血如命,我也会叫你把血喝饱的。”
双方的大战是居鲁士一生经历过的最残酷的战斗。双方弓箭手射完所有的箭后,两军展开肉搏厮杀,最终的胜利属于马萨格泰人,波斯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居鲁士阵亡。马萨格泰女王找到居鲁士的尸体,割下他的头颅,放进盛满血的革囊。她以此实现了自己的誓言——让居鲁士“饱饮鲜血”。
后来,居鲁士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继承了王位,他打败了该部落,运回了其父的尸首。居鲁士的遗体归葬故都帕萨尔加迪(位于今伊朗法尔斯省)。他赢得了永久的尊敬。200年后,灭亡波斯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从希腊东征到此,不仅没有毁坏他的陵墓,相反还下令加以修葺。居鲁士陵2500年来屹立不倒,在陵墓旁的一根柱子上,一段铭文至今仍清晰可见:“我是居鲁士王,阿契美尼德宗室。”居鲁士大帝(公元前599年—前529年)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国际性的帝王,西方历史中第一个以“大帝”(英文后缀The Great)的名称称呼。他所创建的波斯帝国疆域辽阔,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尼罗河到高加索,是世界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国家。在铭文中,他骄傲地说:“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
公元前559年,居鲁士成为波斯人的首领,统一了波斯的10个部落,成为米底帝国的一大诸侯。公元前553年,居鲁士起义反抗米底帝国。征服米底的战争持续了3年,公元前550年,居鲁士终于攻克了米底都城,正式建立波斯帝国。居鲁士属于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家族,因此他所创立的帝国也被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实际上,米底人和波斯人在血缘和语言上都密切相通。由于居鲁士保留了米底人的大多数法律和许多行政管理方法,因此,居鲁士灭亡米底的胜利与其说是要征服外国,倒不如说是改朝换代。
波斯的西方强邻吕底亚看到居鲁士日益强大,想趁波斯立国未稳,出兵将它灭掉。国王克洛伊索斯于公元前547年出兵攻打波斯。出乎克洛伊索斯的意料,居鲁士为了防止他集合更多的军队进攻波斯,竟然主动出击,攻入吕底亚本土。仓促应战的吕底亚人与波斯人决战于首都萨迪斯(今土耳其西部)郊外的辛布拉平原。吕底亚人想依靠长矛骑兵取得优势,但居鲁士却想出了妙计。他将随军运载粮食和行李的骆驼集合起来,配备骑手,走在军队的最前面,步兵和骑兵紧随其后。吕底亚的马队遇到骆驼,立刻转身逃窜。据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解释,马害怕骆驼,在看到骆驼或闻到骆驼气味时就受不了。吕底亚人毕竟是西亚最勇武好战的民族,他们跳下马来和波斯军队肉搏。最终,吕底亚人溃败,逃回萨迪斯城。围攻两周之后,波斯军队攀爬绝壁,攻入萨迪斯,吕底亚王国灭亡。
吕底亚灭亡后,当时的西亚三大强国只剩下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王国。但居鲁士并不急于进攻巴比伦王国,而是用了6年多的时间征服东伊朗和中亚地区。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借巴比伦内部不稳之机出兵。巴比伦城(今伊拉克境内)以异常坚固而闻名,但因为内部的分歧,巴比伦城的大门为居鲁士打开,他进入巴比伦的道路上铺满了象征和平的绿枝。至此,居鲁士成了西亚地区的唯一霸主,其帝国甚至向东一直延伸到印度河畔和中亚的查克隆提(今日色尔河)河畔。
与他之前的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的尼甲布尼撒相比,居鲁士的政策非常宽容。他在被征服地区实行宽松的自治政策,除了承认波斯帝国的最高统治特权之外,各地旧有的法律和统治机器都被保留了下来,米底、吕底亚、巴比伦的贵族仍然保有原来的特权。在宗教方面,他每到一地就到当地的神庙拜祭,安抚祭祀贵族,保护他们的特权。他最广为传颂的事迹是允许被新巴比伦王国强行迁徙至巴比伦境内的犹太人返回家园,并支持他们重建被毁的耶路撒冷犹太教神庙,因此被《圣经》称为“上帝的工具”。居鲁士以强大武力为后盾的地方宽容政策,成为波斯帝国立国的指导思想,被他的后继者们贯彻下去,使这个看来松散不牢固的军事行政联合体居然延续了两百多年。
波斯的威胁总是来自东西两边,但它没有能力在两线同时作战。在灭掉西线两大强国后,居鲁士才得以抽出精力对付来自东北方的游牧人。公元前530年,他出兵征讨里海东岸广阔草原上的马萨格泰人。
居鲁士扎下营盘,只留部分军队守卫,自己带领大部队悄然后退。马萨格泰女王的儿子率部劫营,杀死留守的波斯军人后,在原地饮宴。居鲁士回兵歼灭敌军,俘虏了王子,王子羞愤自杀。女王派使者告诉居鲁士:“我凭着马萨格泰人的主人太阳发誓,不管你多么嗜血如命,我也会叫你把血喝饱的。”
双方的大战是居鲁士一生经历过的最残酷的战斗。双方弓箭手射完所有的箭后,两军展开肉搏厮杀,最终的胜利属于马萨格泰人,波斯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居鲁士阵亡。马萨格泰女王找到居鲁士的尸体,割下他的头颅,放进盛满血的革囊。她以此实现了自己的誓言——让居鲁士“饱饮鲜血”。
后来,居鲁士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继承了王位,他打败了该部落,运回了其父的尸首。居鲁士的遗体归葬故都帕萨尔加迪(位于今伊朗法尔斯省)。他赢得了永久的尊敬。200年后,灭亡波斯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从希腊东征到此,不仅没有毁坏他的陵墓,相反还下令加以修葺。居鲁士陵2500年来屹立不倒,在陵墓旁的一根柱子上,一段铭文至今仍清晰可见:“我是居鲁士王,阿契美尼德宗室。”
……
甲申遗恨。崇祯十七年元旦纪实,,,,
评分晚清将帅,僧格林沁,左宗棠,冯子材,,,。
评分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在京东买了几百本书了,现在书架放满,墙上置物架放满,衣柜里也放了几大摞了,但是看的书一周最多看一本,怎么办?
评分世纪开始,西方人就在十分认真地观察中国。他们画了大量的图像、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将其带回了西方,让西方人看见中国是什么样子。戛尔尼使团随团画家亚历山大,在从澳门到北京的往返旅行中,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中国风土人情的画作,随后在欧洲引起轰动。这是西方画家**次如此详尽地观察和描绘中国,也是将中国描绘得如此充满神奇浪漫色彩和异国情调的*后一个时期。书稿收集了亚历山大仅有两本著作《中国的服装》《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及一些罕见单张版画。两本著作合并出版,这在国内外均为首次。
评分邓杰内斯海战后,荷兰的商船在英吉利海峡畅通无阻。没有了来自海上的威胁,荷兰经济很快就得到了复苏。英国人虽然一直被封锁,但他们也在慢慢扩充自己的海军力量,经过整个冬天的休整,布莱克手下的战舰恢复到65艘以上,为了夺回制海权,英国决定再度开战。
评分1368年,布衣天子朱元璋强势建国,而新兴的明帝国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终结了元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此后明帝国更在捕鱼儿海之战中,让曾经震撼世界的黄金家族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大将扬威捕鱼儿海——明帝国与北元之战及名将蓝玉的沉浮人生》一文将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
评分 评分 评分明末,西南土司频频叛乱,继万历“播州杨应龙之乱”后,天启年间又爆发了“奢安之乱”。在这场大战乱中,贵阳城被围三百余日,十万户人家只余千人!其惨烈与绝望,几可透过纸面直扑而来,震人心弦! 从1598年留里克王朝绝嗣而终,到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拉开序幕,俄国历经了五位沙皇,他们中不仅有一位假王子,甚至还有一位波兰—立陶宛人!贵族争权、农民@、外国干涉贯穿了整个“大动乱”时期。看俄国怎样结束震荡,迎来新的统治家族! “八王之乱”这场耳熟能详的皇族内乱,是导致西晋灭亡的直接祸首。然而“八王之乱”只有“八王”参与吗?“八王”竞逐之际,其余宗王在做什么呢?诸王中形象zui为正面的淮南王司马允,又有着怎样的立场和盘算?他的经营对之后的东晋又提供了多少帮助? 抛石机,作为金属火炮成熟之前威力不凡的重型远程攻击@,可谓无往不利的攻坚利器,而其中的佼佼者——中国杠杆式抛石机的出现、发展、运用与传播,您又清楚几分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