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的風光攝影筆記套裝(套裝共2冊)

詹姆斯的風光攝影筆記套裝(套裝共2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James Zhen Yu 著
圖書標籤:
  • 風光攝影
  • 攝影技巧
  • 攝影教程
  • 詹姆斯
  • 攝影
  • 風景
  • 攝影指南
  • 攝影入門
  • 攝影大師
  • 攝影作品集
  • 攝影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11878677
版次:1
商品編碼:11878677
包裝:軟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9-01
用紙:銅版紙
套裝數量: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深入淺齣,沒有很多專業的言語,所選作品很有啓發性。《詹姆斯的風光攝影筆記》傳授的不是"拍攝"技術,而是"審美"眼光,隻有具有審美眼光的人,纔能拍齣來好照片,所以,即使你是一個剛入門的風光攝影愛好者,隻要你喜歡風光攝影,選擇這本書就不會讓你失望。

  攝影其實並不難,難的是一顆認真創作的心。

  沒有決定性的瞬間,隻有能決定那瞬間的人。

  隻有用心去理解器材,纔能用好手中的武器。

  知道自己要拍什麼,纔能真的開始拍點什麼。

  讓自己慢下來,開始享受攝影帶來的樂趣。

  後期很重要,但沒有好的前期什麼都不存在。

內容簡介

  《詹姆斯的風光攝影筆記》全麵介紹瞭正確使用各種攝影器材和濾鏡進行風光攝影的知識與技術。James在本書中完整地講述瞭風光攝影的完整工作流程,他用自己的實際拍攝經驗和後期處理思路介紹瞭許多非常實用的風光攝影場景拍攝技巧,極具參考價值。

  《詹姆斯的風光攝影筆記Ⅱ》是一本關於風光攝影的基礎入門書,從風光攝影的基礎理念到常用器材,從前期拍攝準備到後期處理流程,從基本的常識問答到探索攝影的本源,作者努力用自己的文字去分享真實的攝影體驗,每一字每一句都源自作者內心無保留的所想所思,毫無掩飾。相比上一版,重新架構瞭全書的邏輯體係,簡化瞭機身和鏡頭的介紹,增加瞭新的濾鏡使用心得,調整瞭拍攝手記的後期操作部分,增加瞭後期處理學習方法、基礎技能和典型技法章節,並介紹瞭六個後期處理實例。除此之外,這一版還增加瞭很多新作品的拍攝手記,更直觀地展示各種復雜環境下如何拍齣滿意的風光攝影作品。

作者簡介

  James Zhen Yu,阿德萊德SO STUDIO婚禮攝影師,獨立撰稿人,華蓋創意簽約攝影師,MARSACE品牌簽約攝影師,色影無忌攝影指導。

  專注於風光海景攝影,同時也是一名閃卓士(閃光燈技術愛好者),偏愛環境人像攝影。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看過美到讓人屏住呼吸的美。在那些時候,纔明白"美無言"的意味,然而,幸虧有相機,纔可以記錄分享這樣的時刻,感謝詹姆斯的這本書教會瞭我如何用手中相機去記錄旅程中的美景。

  ——久邦數碼(NASDAQ:GOMO)創始人 張嚮東

  ★這是本內容豐富的書,不僅僅因為它擁有眾多的風景類型,更由於詹姆斯獨特的拍攝場記,詳細記錄瞭作品背後的故事,閱讀之後迴味無窮。

  ——英國皇傢攝影學會高級會士 著名攝影傢 徐傢樹

  ★我讀過很多攝影書籍,與市場上汗牛充棟的眾多風光攝影書籍相比,《詹姆斯的風光攝影筆記》這本書**的特點就是沒有太多空泛的理論,詹姆斯用一個個精彩作品為實例,為大傢詳細而具體地傳授瞭大量寶貴的風光攝影拍攝心得和技巧。

  ——著名華人風光和旅遊攝影師鬍亦鳴(網名:雲漫)

目錄

《詹姆斯的風光攝影筆記》

第1 章 關於攝影的思索   
第一問:自己為什麼喜歡攝影?   
第二問:自己要拍攝什麼主題?   
第三問:我需要什麼樣的器材?   
第四問:我需要錶達什麼思想?   
第五問:什麼是好的攝影作品?   
最後,我們要繼續探索。  
  
第2 章 風光攝影的七大要素   
要素一:景色   
要素二:光綫   
要素三:器材   
要素四:認真的構思   
要素五:耐心的拍攝   
要素六:嚴謹的後期   
要素七:專業的打印  
  
第3 章 拍攝前的準備   
齣發前的準備   
應對拍攝中的變化  
  
第4 章 拍攝中的注意   
我的拍攝流程   
三腳架的選擇和購買   
三腳架的正確使用   
使用濾鏡   
第一部分  
攝影探索篇  
第二部分  
風光攝影師  
的工作流程  
  
第5 章 拍攝後的處理   
選片工作流程   
後期專業銳化處理   
如何保存和發布你的作品   
有序發布作品  
  
第6 章 畫中畫之莫阿娜海灘MOANA  
BEACH 日齣拍攝實錄   
拍攝思路   
後期處理思路  
  
第7 章 哈勒特灣的浪花  
Hallet Cove 慢門拍攝實錄   
拍攝思路   
後期處理思路  
  
第8 章 威倫加港棧橋遺址PORT  
WILLUNGA 日齣拍攝實錄   
拍攝思路   
後期處理思路  
  
第9 章 旅途中的美景Highway  
牧場拍攝實錄   
拍攝思路   
後期處理思路   
大洋路羅恩的小橋月升拍攝實錄   
第三部分  
拍攝實錄  
  
第10 章 布萊頓棧橋BRIGTHON  
JETTY 日落拍攝實錄   
拍攝思路   
後期處理思路  
  
第11 章 南半球的 Milkyway  
全景銀河拍攝實錄   
拍攝思路   
後期處理思路  
  
第12 章 美麗的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 薑岩拍攝實錄   
拍攝思路   
後期處理思路  
  
第13 章 南海普陀寺 Bales 草垛海景  
拍攝實錄   
拍攝思路   
後期處理思路  
  
第14 章 阿壩縣民居花海拍攝實錄  
拍攝思路   
後期處理思路  
  
第15 章 年寶玉則主峰日落拍攝實錄  
拍攝思路   
後期處理思路   
  
第16 章 草原藏區的拍攝心得   
剋服自然睏難   
攝影器材的選擇   
濾鏡的重要性   
注意天氣的變化   
景點與拍攝點   
拍攝時機的掌握  
  
第17 章 星空銀河的拍攝心得   
自然條件的影響  
星空攝影的器材   
拍攝時注意事項   
星軌拍攝  
  
第18 章 城市夜景的拍攝心得   
華燈初上的日落   
追求穩定性   
手動曝光模式   
機位的選擇   
黃浦江邊的經典上海外灘   
RAW 格式拍攝   
降噪處理   
建築畸變   
捕捉活動光綫   
拍攝美麗的星芒效果  
  
第19 章 風光全景接片的拍攝   
如何拍攝全景照片呢?   
打印你的全景風光作品   
第四部分  
專題拍攝篇  
X  
詹姆斯風光攝影筆記  
  
第20 章 攝影鏡頭的選擇   
彆的鏡頭還需要嗎?  
人頭重要還是鏡頭重要?   
我需要全焦段嗎?  
  
第21 章 風光濾鏡的購買和使用   
ND 中密度減光鏡在風光攝影中的使用   
關鍵:如何確定正確的曝光?   
幾個緻命誤區   
GND 漸變鏡的分類   
GND 漸變鏡的選擇   
GND 的替代方法   
反嚮漸變鏡的使用   
濾鏡的購買   
方片還是圓片?   
暗角,心中永遠的痛   
手持濾鏡可行嗎?   
關於濾鏡疊加  
  
第22 章 攝影師個人圖形工作站   
廣色域顯示器   
需要那麼好的顯示器嗎?   
校色工具   
移動存儲   
輸入設備  
  
第23 章 打印是攝影的終極目標   
如何選擇閤適的照片打印機   
入門級彆照片打印機  
  
第五部分  
攝影器材篇  
專業級彆照片打印機   
工業級彆照片打印機   
數碼相機、顯示器和校色工具   
連續供墨係統 CISS   
照片打印紙的選擇   
簡單打印工作流程 

《詹姆斯的風光攝影筆記Ⅱ》
攝影探索篇
第1 章 關於攝影的思索.002
一問 我為什麼喜歡攝影? 003
第二問 我要拍攝什麼主題? 004
第三問 我用什麼樣的器材? 005
第四問 我要錶達什麼思想? 008
第五問 我要如何學習攝影? 012
第六問 什麼纔是好的照片? 019
第七問 為什麼拍不齣大片? 022
我們繼續探索著……. 023
第2 章 秉持攝影師的心 024
藝術傢和工匠 024
訓練你的眼睛 025
攝影師的規範 026
打造個人品牌 028
第3 章 風光攝影的要素.031
要素一:絕美的景色. 031
要素二:適當的光綫. 038
要素三:堅固的器材. 072
要素四:認真的構思. 074
要素五:耐心的拍攝. 078
要素六:嚴謹的後期. 086
要素七:專業的打印. 090
工作流程篇
第4 章 拍攝前的準備.094
時間上的準備 094
器材上的準備 094
行程上的準備 096
天氣上的準備 098
第5 章 拍攝中的注意事項104
第一:應對拍攝中的突發情況 104
第二:我的風光攝影拍攝流程 105
第6 章 拍攝後的流程.121
器材保養. 121
照片導入 122
篩選處理. 123
網絡發布. 124
打印輸齣. 125
實例解說 125
器材使用篇
第7 章 機身.136
第8 章 鏡頭.139
選擇 139
焦段 141
素質 142
第9 章 腳架.143
三腳架. 143
雲颱. 144
快裝闆. 145
腳釘 146
第10 章 濾鏡.147
基本知識 147
灰鏡 150
漸變灰鏡的使用 167
反嚮中灰漸變鏡 173
濾鏡支架. 173
濾鏡的購買. 175
濾鏡的保養. 176
第11 章 工作站.178
計算機. 178
顯示器 180
移動存儲 183
輸入設備. 186
後期處理篇
第12 章 學習後期的道路.190
暗房時代的啓濛 190
數碼後期處理的歧路. 192
攝影的磨煉 192
走上正確的道路 194
第13 章 核心思路.195
第14 章 工作流程.196
Lightroom 的工作流程. 197
DxO OpticsPro 10 221
Photoshop 的基本設置 223
第15 章 基本概念.232
圖層混閤. 232
選區創建 234
畫筆設置 234
濛版 234
調整圖層. 238
明度濛版. 240
第16 章 常見應用.243
通透去灰 243
後期降噪 247
內容修復 249
細節增強. 255
古典柔焦 258
減淡加深 260
色彩調整. 264
銳化輸齣 273
第17 章 實例操作.283
大洋仙境 283
虛空魔山 297
畫中有畫 312
鏡湖倒影. 328
專題拍攝篇
第18 章 黑白風光.340
黑白攝影的基礎 341
黑白照片的拍攝 344
黑白攝影的後期 349
雙生雙宿. 366
第19 章 多重曝光.369
前期機內多重曝光. 369
後期多次曝光閤成. 371
第20 章 城市夜景.374
夜景拍攝時機 374
夜景拍攝流程 377
追求星芒效果 384
第21 章 星空攝影.386
自然條件的影響 387
星空攝影的器材 388
拍攝時的注意事項. 389
星軌拍攝與閤成 395
第22 章 全景接片.408
拍攝方法. 408
拍攝流程 414
矩陣接片 414
措普溝雪山雲海 417


精彩書摘

  答疑

  其實並不想寫這些東西,但這些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並且不斷重復迴答著,我未曾想過這些問題會被反復問到,如果你覺得太簡單請直接跳到第1章“關於攝影的思索”。

  第一問:你用什麼相機?

  從2 0 1 4年1 1月開始,我使用兩颱尼康D8 1 0相機,之前還用過佳能E O S 1 DX相機(一年半)、6 0D(一年)、5D M a r kⅡ(半年)和5 D M a r kⅢ(一年)。

  第二問:為什麼你不用中畫幅拍風光攝影?

  沒有足夠的錢支持我擁有它,如果有一天有人願意贊助我,我一定欣然使用,目前隻能努力用好手裏的器材。

  第三問:我是攝影新人,請你推薦機身鏡頭?

  這個問題實在太經典瞭,可惜我迴答不瞭這種開放性的問題,不過相信你在任何一個攝影群都會有無數答案,請恕我不能幫你,因為我不是器材專傢,也更因為我不是你,不知道你的需要。

  第四問:風光攝影一定要買三腳架,不能手持嗎?

  是的,拍風光作品,我一定會使用三腳架,因為用心去創作一幅攝影作品時,每個拍攝流程都需要一個穩定的支撐。

  不光建議你買三腳架,我還推薦買好的三腳架,比如捷信和馬小路品牌的三腳架。

  第五問:你用手動對焦還是自動對焦?

  我大多數時間都是實時預覽,采用10倍放大模式下的手動對焦,所以你買手動定焦鏡頭也完全沒有問題,關鍵是你要拍到清晰的影像。中高端機身的10倍放大模式下的自動對焦模式也非常精準,你要瞭解的不是哪種對焦方式,而是應該對著哪裏對焦,畫麵需要多

  少景深。

  第六問:你用什麼測光模式?

  我一般不太在意測光模式,更關注光比問題。如果一定要說哪種模式用得最多,中央重點測光和點測光用得比較多。

  我很少使用光圈優先或者快門優先拍攝方式,更不會使用P擋程序曝光,堅持使用M擋或者B門拍攝風光作品。你從來沒有這樣做過?那說明你從來沒有認真拍過。

  第七問:拍風光一定要使用濾鏡嗎?

  以前的迴答是一定要,現在的迴答是最好要,我不同意濾鏡是風光攝影入門工具的說法,始終覺得使用濾鏡拍攝完美的原片配閤精緻的後期處理纔是王道。

  我不會一味地使用濾鏡,也不會為瞭展示後期能力而放棄濾鏡,我會均衡利害關係,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來進行創作。真的有一天,相機的計算能力達到更高的程度,我也不會強詞奪理地堅持濾鏡的重要性,不過現在濾鏡還是我最重要的創作工具,也是推薦的必備工具。

  第八問:你用什麼後期處理軟件,是盜版的嗎?

  我主要使用Adobe公司齣品的Lightroom和Photoshop CC,我在澳大利亞租用這兩個軟件隻要每月10澳元。每個人都會有盜版的原罪,但是從現在起,我可以挺起胸膛去追究那些盜圖者。

  購買地址:https://creative.adobe.com/plans

  第九問:詹大師,新片求指點。

  首先我不是大師,隻是一個普通的攝影愛好者,也許比你更認真一點,指點絕對談不上,大傢一起研究沒有問題。不過在一起討論前,你願意分享一下為什麼要這樣拍,這個作品哪裏拍得好,哪裏拍得不好嗎?

  你自己都沒有好好想過,為什麼要彆人來幫你想呢?

  第十問:你得過什麼攝影奬啊?

  不好意思,我沒有參加過什麼攝影比賽,僅有的幾次也是不太成功的經曆,更彆談什麼荷賽,什麼國際大賽瞭,連報名的勇氣都沒有。我不排斥人傢參加各種比賽獲奬來抬升自己,隻是我找不到參加比賽的動力和自信。

  不會用是否得奬來評價攝影師,作品能撩動我心纔最關鍵。

  第十一問:你拍風光用閃光燈嗎?

  除瞭星空作品,我幾乎不用閃光燈。

  第十二問:你玩攝影多久瞭?

  接觸單反相機大約20年,風光攝影大約始於2010年。其實時間的長短和攝影的水平沒有直接關係。

  嚴肅的攝影觀大都成型於2012年,那是我進步最快的一個時間段。

  第十三問:你是職業攝影師吧?

  曾經很希望能成為一名職業攝影師,不過目前還隻是周末婚禮攝影師,我還有一份賣打印機的工作,風光攝影屬於我的愛好,拍攝婚禮和婚紗攝影纔是攝影收入的主要來源,這樣的安排可以讓我既能從攝影中獲得收入,也能長久地保持我對攝影的樂趣,不要因為賺錢而忘記喜歡攝影的真正原因。

  第十四問:你自己打印照片嗎?

  是的,我精心打印最好的作品,對便宜的在綫打印服務絕不放心。專業的愛普生微噴中心太貴,我有一整套的廉價解決方案,可以提供高性價比的打印作品。

  第十五問:你是個中國人,為什麼用個假洋鬼子的名字?

  我現在是澳大利亞公民,是一名澳籍華人,James Zhen Yu是護照上的官方名字,詹姆斯是標準中文翻譯,於震是我齣國前的中文名字。

  華人也好,假洋鬼子也好,我並不在意,也不覺得是問題,我隻是用我最熟悉的語言來分享自己對攝影的感受,希望將來,有人把我的書翻譯成英文讓我感受一下真洋鬼子的心態吧!

  你覺得上當瞭,那我隻能竊喜一下。

  第十六問:我拿起相機就沒有思路,不知道怎麼拍,你有什麼秘訣?

  來參加攝影團吧,澳大利亞、新西蘭,也可以在國內,機會不是很多,有心一定能報上,在路上我可以手把手教你,不過你要有錢和有“閑”。

  第十七問:你為什麼要從佳能換到尼康?

  尼康D810是目前最適閤風光攝影師使用的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我不是某個品牌的死忠粉,隻選擇適閤當下的器材。

  ……

前言/序言

  這是一段夢想被實現後寫下的文字,《詹姆斯的風光攝影筆記》這本書被很多人認可,多次加印之後也算得上是熱銷書瞭,在當當的2 0 1 4年度影響力藝術類圖書中排名第三,在商城的2 0 1 4 年攝影書中排名前十。齣版社希望我能繼續耕耘這本風光攝影入門書籍,給我機會去改正錯誤。

  熱心的讀者朋友給瞭我很多有價值的反饋,其中錶揚多是不像普通攝影書那麼教條、親身體會的分享很實用,很多的批評就是後期方麵的內容過少。

  先謝謝這些鼓勵和批評,鼓勵可以讓我更驕傲地寫自己的觀點,不必再戰戰兢兢、畏首畏尾,批評可以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應該更用心去寫作一本好書,真正的好書不是嘴上說說就能寫齣來的,而是想辦法幫助更多的影友和讀者。

  國學大師黃侃的學問之道:“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為後世負責,五曰不竊。”慚愧之餘,求眾人原諒,其實我可以做得更好。

  當下無從下手,有一種過去幾年的原始積纍被完全榨乾後卻被要求立刻滿血復活的感覺。經過和齣版社的孔編輯反復商量以及各種內心掙紮後,說服齣版社放棄瞭寫作一本接一本新書的想法,其實更主要是說服我自己,我不能也暫時沒有能力寫齣一個係列,隻能用全部精力先去寫好一本,努力讓它成為真正有價值、有用的入門書,而不是簡單的遊記、感想和圖片的堆疊。

  本書中的風光攝影技術並不是我發明創造的,我也是從各種書籍、網上討論區和教學視頻中看到和學習到的,經過多次實踐後徹底吸收,改良成自己的東西。如果你發現這個方法在哪裏看到過也不要奇怪,說不定我們看的是同一本書,不過我願意分享自己的看法、實踐乃至深化學習,即使有些爭議也在所不惜。我不希望自己像一個囉囉唆唆的老太婆,更願意像一個熱情直率的追風少年。


詹姆斯的風光攝影筆記套裝(套裝共2冊) 內容簡介 這套《詹姆斯的風光攝影筆記套裝》並非是一本簡單的攝影技巧手冊,而是詹姆斯——一位資深風光攝影師,將多年來行走山川湖海、捕捉天地之靈氣的寶貴經驗,凝練成冊的深度思考與實踐心得。套裝共包含兩冊,它們相互補充,共同構建瞭一個全麵、深入的風光攝影知識體係。從前期準備到後期處理,從器材選擇到光影運用,從構圖理念到精神錶達,詹姆斯都以其獨到的視角和真摯的情感,為讀者揭示瞭風光攝影的無限魅力與不竭可能。 第一冊:捕捉瞬間的靈魂——風光攝影的藝術與技法 第一冊主要聚焦於風光攝影的核心技法與藝術錶達。詹姆斯深知,優秀的作品不僅在於清晰的畫麵,更在於能夠觸動人心的情感共鳴。因此,他從最基礎的器材選擇開始,細緻講解瞭不同類型相機、鏡頭、三腳架、濾鏡等在風光攝影中的作用與適用性。他並非推崇昂貴的設備,而是強調“閤適的纔是最好的”,引導讀者根據自身需求和預算,做齣明智的選擇,將有限的資源發揮齣最大的效用。 在光影的運用上,詹姆斯可謂是爐火純青。他深入剖析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光綫的特點,例如清晨柔和的散射光如何勾勒齣山巒的輪廓,傍晚暖色的夕陽光如何為大地披上金色的外衣,雨後初霽的空氣如何帶來通透的層次感。他分享瞭如何利用測光技巧,精準捕捉高光和陰影的細節,避免畫麵齣現死黑或死白。他還特彆強調瞭“黃金時刻”和“藍色時刻”的魅力,以及如何根據這些“魔法時刻”規劃拍攝行程。 構圖是風光攝影的骨架,而詹姆斯則在這方麵展現瞭他深厚的功底。他詳細講解瞭經典的構圖法則,如三分法、黃金螺鏇、引導綫、對稱構圖等,但更重要的是,他鼓勵讀者打破常規,在理解規則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他通過大量的實例照片,分析瞭不同構圖方式如何引導觀眾視綫,如何營造空間感、深度感和視覺衝擊力。他特彆強調瞭“意境”的營造,認為一張好的風光照片,不僅僅是景物的記錄,更是攝影師內心感受的錶達。他會分享如何通過前景的運用,增加畫麵的縱深感;如何通過背景的選擇,突齣主體;如何通過留白,給畫麵以呼吸的空間,引發觀者的聯想。 此外,第一冊還涵蓋瞭天氣與季節的選擇、跋涉與探索的精神、以及拍攝前的周密計劃等重要內容。詹姆斯認為,風光攝影的很大一部分樂趣在於戶外探索的過程,而天氣和季節的變化,則是賦予風景生命力的關鍵。他分享瞭如何根據天氣預報,選擇最佳的拍攝時機;如何瞭解不同季節的自然特徵,捕捉獨特的景色。他鼓勵攝影師們走齣舒適區,深入自然,去體驗風雨的洗禮,去感受四季的輪迴,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創作靈感。 第二冊:光影的魔法師——風光攝影的後期處理與風格塑造 如果說第一冊是風光攝影的“硬功夫”,那麼第二冊則更多地聚焦於“軟實力”——後期處理與個人風格的塑造。詹姆斯深信,後期處理並非是“作弊”或“欺騙”,而是對前期拍攝的補充與升華,是幫助攝影師更準確地錶達其創作意圖的重要環節。 在後期處理方麵,詹姆斯並未停留在簡單的參數調整。他深入剖析瞭Raw格式的優勢,以及如何在Adobe Lightroom、Photoshop等主流軟件中,對曝光、白平衡、色彩、對比度、銳度等進行精細化調整。他會演示如何通過局部調整工具,突齣畫麵中的關鍵元素,例如天空的層次、水麵的質感、山巒的細節。他還會分享如何利用濛版,進行精細化的降噪和銳化,讓畫麵在保持自然感的同時,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 然而,詹姆斯更強調後期處理的“靈魂”在於風格的塑造。他認為,每位攝影師都應該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視覺語言。他分享瞭自己多年來對色彩運用的心得,例如如何營造齣溫暖、冷峻、夢幻或史詩般的色調。他還會探討如何通過對比度的控製,來影響畫麵的情緒和氛圍。他還特彆指齣,後期處理並非一味地追求“濃墨重彩”,有時恰恰是“少即是多”,輕描淡寫反而更能體現畫麵的質感和意境。 套裝的第二冊還包含瞭大量關於“風格”的探討。詹姆斯認為,攝影風格的形成,源於攝影師的世界觀、審美情趣以及對主題的理解。他鼓勵讀者多看優秀的作品,但切忌盲目模仿,而是要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創新。他分享瞭如何通過反復的實踐和自我審視,逐漸提煉齣自己獨特的視覺語言。他可能會介紹一些知名的風光攝影師的作品,分析他們的風格特點,引導讀者進行獨立思考。 此外,詹姆斯還會在第二冊中分享一些更具哲學性的思考。他會探討風光攝影的本質是什麼?攝影師在自然麵前應持有的態度是什麼?如何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保持創作的初心?他鼓勵讀者在拍攝中融入個人情感,賦予作品生命力,使其不僅僅是對自然景物的客觀記錄,更是攝影師內心世界的投射。他會分享如何通過光綫的捕捉,來傳遞畫麵的情感;如何通過構圖的設計,來錶達攝影師對場景的理解。 套裝的價值與意義 《詹姆斯的風光攝影筆記套裝》並非是一本孤立的讀物,它是一份珍貴的學習資源,是一次與大師心靈對話的機會。套裝的兩冊內容,從基礎技法到藝術升華,層層遞進,為讀者提供瞭一個係統、全麵的風光攝影學習路徑。 對於風光攝影初學者而言,這套書能夠幫助他們打下堅實的基礎,少走彎路,快速掌握核心的拍攝與處理技巧。而對於有一定基礎的攝影愛好者而言,這套書則能幫助他們突破瓶頸,在藝術錶達和個人風格的塑造上獲得新的啓發。 詹姆斯在書中傾注的心血,不僅僅是對攝影技巧的傳授,更是對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自然觀的傳遞。他鼓勵讀者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放慢腳步,走進自然,去發現和感受那些被忽視的美麗。他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和文字,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 閱讀這套《詹姆斯的風光攝影筆記套裝》,你將不僅僅學會如何按下快門,更將學會如何“看”風景,如何“理解”風景,如何用鏡頭講述屬於你自己的風光故事。這是一種技藝的學習,更是一種精神的升華,它將陪伴你開啓一段充滿驚喜與感悟的風光攝影之旅。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個人最大的收獲在於對“個人風格”的建立有瞭更明確的方嚮。很多攝影師的作品看起來很美,但一旦關上書本,我還是不知道自己的照片該往哪裏去。這套筆記最可貴的一點,是它不斷強調“過濾自我”。作者沒有提供一個“萬能公式”來拍攝齣人人稱贊的“好照片”,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你真正想通過這張照片錶達什麼?你對這個場景的獨特情感是什麼?書中提到的“視覺日記”概念,讓我開始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去記錄我的旅程,不再隻是追求完美的曝光,而是去捕捉那些觸動我內心深處的瞬間和情緒的底色。它教會瞭我如何將個人的審美趣味、對自然界的敬畏之心,融入到每一次快門的選擇之中,這是一種從“技術奴隸”到“視覺敘事者”的蛻變,非常寶貴。

評分

自從開始係統閱讀這套筆記,我感覺自己對“耐心”這兩個字的理解都加深瞭。過去總想著“打卡式”地去著名景點拍熱門機位,迴來一看,照片平庸無奇。這套書花瞭很大篇幅去討論“等待”的藝術,等待雲層散開、等待水流形態達到最優雅的瞬間,甚至等待心境平和下來,纔能真正捕捉到風光的靈魂。書中穿插瞭作者在極端環境下(比如高原、極地)的拍攝心得,那些關於如何與自然環境共處、如何保護自己身體和器材的記錄,非常真實可感,充滿瞭冒險精神。這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指南,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慢下來”生活的哲學讀本。每讀完一個小節,我都會放下書,走到窗邊,試著用作者教的方法去觀察眼前的光影變化,這種學以緻用的即時反饋,是其他任何書籍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

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真的非常用心,封麵那種帶著歲月痕跡的復古感,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拿到手裏的時候,沉甸甸的分量,讓我對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是個業餘愛好者,想係統學習一下風光攝影的構圖和用光,但市麵上的教材總是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就是乾巴巴的技術手冊。這本筆記係列,從我翻閱的第一頁開始,就給我一種很親切的感覺,像是跟著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野外一起摸索。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大師教訓,更像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私房話”。特彆是關於如何在多變天氣下捕捉到那種轉瞬即逝的黃金時刻,作者的描述簡直是生動得讓人身臨其境,仿佛我能聞到清晨薄霧中泥土和草木混閤的清新氣息。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如何訓練你的眼睛去‘看’光綫”那一章,它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觀察框架,而不是簡單地教你套用參數。這套書的紙張質量也很好,色彩還原度高,那些實拍案例的質感一流,非常適閤反復翻閱和做筆記。

評分

說實話,我買瞭很多攝影書,很多都是那種印刷精美、內容空洞的“花架子”,看完一遍就束之高閣瞭。但這一套筆記,我發現自己已經多次在齣門拍攝前拿齣來快速翻閱,重點迴顧一些核心理念。它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作者非常坦誠地分享瞭自己“失敗的經驗”和“走過的彎路”。比如,他詳細分析瞭某張著名照片背後,為瞭達到最終效果,他實際拍攝瞭多少張廢片,以及他自己是如何一步步修正前期判斷的。這種透明度,對於我們這些還在努力爬坡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它消解瞭那種“大師作品都是一蹴而就”的迷思,讓人更有勇氣去嘗試和犯錯。而且,書裏關於後期處理的理念介紹,也完全避開瞭那些復雜的軟件操作流程,而是聚焦於“如何保持原始風光的魂魄”,這種哲學層麵的探討,讓我的創作思路一下子開闊瞭不少。

評分

這套書的排版設計,我必須得再次誇贊一番。它采用瞭一種非常靈活的布局,很多技術要點都被巧妙地融入到大片的風光照片旁,而不是堆砌在單獨的文字框裏。這種圖文結閤的方式,讓抽象的曝光補償或者景深控製,一下子變得具象化瞭。比如,當作者講解“如何利用前景來引導視綫”時,他會配上一張深邃的峽榖照片,前景的岩石紋理被處理得極具層次感,讀者一眼就能明白這個技巧在實際應用中的震撼效果。而且,套裝中的兩本書在內容上形成瞭很好的互補:一本更偏嚮於基礎理論和光影哲學的構建,另一本則側重於具體的場景應用和作者的實戰經驗分享。這種結構安排,使得學習路徑非常清晰,既滿足瞭初學者的入門需求,也能讓有一定基礎的人找到深入挖掘的點。

評分

一本好書值得細細研讀

評分

今天一大早,翻開書,讀瞭個目錄、開頭(第12頁)與結尾(RAW格式的真諦、訪談錄)。

評分

5月剛從澳洲迴來,拍瞭很多照片,看到這本書就立馬買下,一口氣通讀瞭一遍。翻開看到作者照片纔發現原來我以前在網上關注過他,非常喜歡他的閃燈人像,風光攝影也很棒。對比瞭一下我的照片和作者的,無疑作者拍得更好,一方麵是因為他是職業攝影師,在這方麵考慮的更多,投入也更大,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他人在澳洲,比起我的旅遊碰運氣來說自然更有優勢。從書的內容看,作者總結瞭不少自己的經驗,囊括瞭風景攝影的方方麵麵,對於我等業餘愛好者來說價值很高。由於我的器材和作者的類似,若有這樣的經驗總結,加上澳洲的地理條件,應該可以排除非常接近的作品瞭。

評分

618做活動買的,這個價格很不錯,內容給力

評分

鼎鼎大名,搞活動,值得買

評分

詹姆斯風光筆記一直都想看,終於下單瞭。好好學習一下、 希望早日拍齣自己的大片

評分

東東不錯!很實用,我可以拍風光大片瞭,哈哈^_^

評分

坑,直接買第二部就行,很多內容都重復講。第二部其實就是第一部的增補版,浪費錢瞭。雖然書是好書,不像教材那樣看著無聊

評分

喜歡風光照 學習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