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分布式过程协同技术详解

ZooKeeper:分布式过程协同技术详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Flavio Junqueira,Benjamin Reed 著,谢超 译
图书标签:
  • ZooKeeper
  • 分布式系统
  • 分布式协调
  • 分布式配置
  • 分布式锁
  • 集群管理
  • Java
  • 开源软件
  • 大数据
  • 微服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24311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078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OReilly精品图书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9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部分,共10章。第一部分(第1~2章)阐述ApacheZooKeeper这类系统的设计目的和动机,并介绍分布式系统的一些必要背景知识。第1章介绍ZooKeeper可以做什么,以及其设计如何支撑这些任务。第2章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模块,并通过命令行工具的具体操作介绍了ZooKeeper可以做什么。第二部分(第3~8章)阐述开发人员所需要掌握的ZooKeeper库调用方法和编程技巧。第3章介绍Java语言的API.第4章解释如何跟踪和处理ZooKeeper中的状态变更情况。第5章介绍如何在系统或网络故障时恢复应用。第6章介绍需要注意来避免故障的一些繁杂却很重要的场景。第7章介绍C语言版的API接口,也可以作为非Java语言实现的ZooKeeperAPI的基础,对非Java语言的开发人员非常有帮助。第8章介绍一款更高层级的封装的ZooKeeper接口。第三部分(第9~10章)主要介绍ZooKeeper内部原理及如何运行ZooKeeper.第9章介绍ZooKeeper的作者们在设计时所采用的方案。第10章介绍如何对ZooKeeper进行配置。

作者简介

  Flavio Junqueira,是微软研究院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之一。他拥有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范围涉及分布式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分布式算法、并发性和可扩展性。他是Apache项目如Apache ZooKeeper(PMC主席和提交者)和Apache BookKeeper(提交者)的积极贡献者。他一有空就喜欢睡觉。

  Benjamin Reed,是一位负责Facebook中所有细节工作的软件工程师。他以前的职位包括雅虎研究院首席研究科学家(负责所有大的方向)和IBM Almaden Research的研究人员(负责所有事情,无论大小)。他拥有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从事的工作涉及分布式计算、大数据处理、分布式存储、系统管理和嵌入式框架等领域。他参加了各种开源项目,如Hadoop和Linux操作系统等。他帮助启动了由Apache软件基金会主办的项目如Pig、ZooKeeper和BookKeeper。

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 ZooKeeper的概念和基础
第1章 简介 7
1.1 ZooKeeper的使命 8
1.1.1 ZooKeeper改变了什么 10
1.1.2 ZooKeeper不适用的场景 10
1.1.3 关于Apache项目 11
1.1.4 通过ZooKeeper构建分布式系统 11
1.2 示例:主-从应用 12
1.2.1 主节点失效 13
1.2.2 从节点失效 14
1.2.3 通信故障 14
1.2.4 任务总结 15
1.3 分布式协作的难点 16
1.4 ZooKeeper的成功和注意事项 18
第2章 了解ZooKeeper 19
2.1 ZooKeeper基础 19
2.1.1 API概述 20
2.1.2 znode的不同类型 21
2.1.3 监视与通知 22
2.1.4 版本 24
2.2 ZooKeeper架构 25
2.2.1 ZooKeeper仲裁 26
2.2.2 会话 27
2.3 开始使用ZooKeeper 28
2.3.1 第一个ZooKeeper会话 28
2.3.2 会话的状态和声明周期 31
2.3.3 ZooKeeper与仲裁模式 33
2.3.4 实现一个原语:通过ZooKeeper实现锁 36
2.4 一个主-从模式例子的实现 37
2.4.1 主节点角色 37
2.4.2 从节点、任务和分配 40
2.4.3 从节点角色 40
2.4.4 客户端角色 41
2.5 小结 43
第二部分 使用ZooKeeper进行开发
第3章 开始使用ZooKeeper的API 47
3.1 设置ZooKeeper的CLASSPATH 47
3.2 建立ZooKeeper会话 47
3.2.1 实现一个Watcher 49
3.2.2 运行Watcher的示例 51
3.3 获取管理权 53
3.3.1 异步获取管理权 57
3.3.2 设置元数据 60
3.4 注册从节点 62
3.5 任务队列化 65
3.6 管理客户端 66
3.7 小结 68
第4章 处理状态变化 70
4.1 单次触发器 71
4.2 如何设置监视点 72
4.3 普遍模型 73
4.4 主-从模式的例子 74
4.4.1 管理权变化 74
4.4.2 主节点等待从节点列表的变化 77
4.4.3 主节点等待新任务进行分配 80
4.4.4 从节点等待分配新任务 83
4.4.5 客户端等待任务的执行结果 86
4.5 另一种调用方式:Multiop 88
4.6 通过监视点代替显式缓存管理 90
4.7 顺序的保障 91
4.7.1 写操作的顺序 91
4.7.2 读操作的顺序 91
4.7.3 通知的顺序 92
4.8 监视点的羊群效应和可扩展性 93
4.9 小结 94
第5章 故障处理 96
5.1 可恢复的故障 98
5.2 不可恢复的故障 102
5.3 群首选举和外部资源 103
5.4 小结 106
第6章 ZooKeeper注意事项 107
6.1 使用ACL 107
6.1.1 内置的鉴权模式 108
6.1.2 SASL和Kerberos 111
6.1.3 增加新鉴权模式 111
6.2 恢复会话 111
6.3 当znode节点重新创建时,重置版本号 112
6.4 sync方法 112
6.5 顺序性保障 114
6.5.1连接丢失时的顺序性 114
6.5.2 同步API和多线程的顺序性 115
6.5.3 同步和异步混合调用的顺序性 115
6.6 数据字段和子节点的限制 116
6.7 嵌入式ZooKeeper服务器 116
6.8 小结 117
第7章 C语言客户端 118
7.1 配置开发环境 118
7.2 开始会话 119
7.3 引导主节点 121
7.4 行使管理权 126
7.5 任务分配 129
7.6 单线程与多线程客户端 132
7.7 小结 135
第8章 Curator:ZooKeeper API的高级封装库 136
8.1 Curator客户端程序 136
8.2 流畅式API 137
8.3 监听器 138
8.4 Curator中状态的转换 140
8.5 两种边界情况 141
8.6 菜谱 141
8.6.1 群首闩 142
8.6.2 群首选举器 143
8.6.3 子节点缓存器 146
8.7 小结 148
第三部分 ZooKeeper的管理
第9章 ZooKeeper内部原理 151
9.1 请求、事务和标识符 152
9.2 群首选举 153
9.3 Zab:状态更新的广播协议 157
9.4 观察者 161
9.5 服务器的构成 162
9.5.1 独立服务器 163
9.5.2 群首服务器 164
9.5.3 追随者和观察者服务器 165
9.6 本地存储 166
9.6.1 日志和磁盘的使用 166
9.6.2 快照 167
9.7 服务器与会话 169
9.8 服务器与监视点 170
9.9 客户端 170
9.10 序列化 171
9.11 小结 171
第10章 运行ZooKeeper 173
10.1 配置ZooKeeper服务器 174
10.1.1 基本配置 175
10.1.2 存储配置 175
10.1.3 网络配置 177
10.1.4 集群配置 179
10.1.5 认证和授权选项 181
10.1.6 非安全配置 182
10.1.7 日志 183
10.1.8 专用资源 185
10.2 配置ZooKeeper集群 185
10.2.1 多数原则 186
10.2.2 法定人数的可配置性 186
10.2.3 观察者 188
10.3 重配置 188
10.4 配额管理 194
10.5 多租赁配置 196
10.6 文件系统布局和格式 197
10.6.1 事务日志 198
10.6.2 快照 199
10.6.3 时间戳文件 200
10.6.4 已保存的ZooKeeper数据的应用 200
10.7 四字母命令 201
10.8 通过JMX进行监控 202
10.9 工具 209
10.10 小结 209

前言/序言

  构建分布式系统并不容易。然而,人们日常所使用的应用大多基于分布式系统,在短时间内依赖于分布式系统的现状并不会改变。Apache ZooKeeper旨在减轻构建健壮的分布式系统的任务。ZooKeeper基于分布式计算的核心概念而设计,主要目的是给开发人员提供一套容易理解和开发的接口,从而简化分布式系统构建的任务。
  即使有了ZooKeeper,但开发中分布式处理的环节并不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因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书,通过这本书可以让你快速熟悉如何通过Apache ZooKeeper构建分布式系统。我们从基本的概念入手,这样可以使你觉得自己就像是分布式系统的专家一样,在你看到一系列需要注意的警告时,你可能会有一些沮丧,不过不用担心,如果你能够很好地理解我们所阐述的关键点,你已经走在构建良好的分布式系统的正确道路上了。
  目标读者本书适用于分布式系统的开发人员,以及使用ZooKeeper进行生产经营的应用程序运维人员。我们假设读者具备Java语言的知识,并且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分布式系统中概念的大量背景知识,以便你更好地使用ZooKeeper。
  本书内容介绍第一部分阐述了Apache ZooKeeper这类系统的设计目的和动机,并介绍分布式系统的一些必要背景知识。
  第1章介绍了ZooKeeper可以做什么,以及其设计如何支撑这些任务。
  第2章介绍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模块,并通过命令行工具的具体操作介绍ZooKeeper可以做什么。
  第二部分阐述程序员所需要掌握的ZooKeeper库调用方法和编程技巧,虽然对系统运维人员来说也有一定价值,但也可以不选择阅读。这一部分主要以Java语言的API为主,因为Java是非常流行的开发语言,如果你之前使用其他开发语言,可以通过这一部分内容来学习基本的技术和方法调用,之后通过其他语言来实现。另外,我们也为C语言的应用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章内容的开发方法。
  第3章介绍Java语言的API。
  第4章解释如何跟踪和处理ZooKeeper中的状态变更情况。
  第5章介绍如何在系统或网络故障时恢复应用。
  第6章介绍为了避免故障要注意的一些繁杂却很重要的场景。
  第7章介绍C语言版的API,该章也可以作为非Java语言实现的ZooKeeper API的基础,对非Java语言的开发人员非常有帮助。
  第8章介绍一款更高层级的封装的ZooKeeper接口。
  第三部分主要适用于ZooKeeper的系统运维人员,尤其在第9章章中即便对开发人员也很有价值。
  第9章介绍ZooKeeper的作者们在设计时所采用的方案,这些知识对运维管理非常有帮助。
  第10章介绍如何对ZooKeeper进行配置。
  本书约定本书中采用了以下排版约定:
  斜体用于重点介绍新的术语、URL、命令、工具组件以及文件和目录名称。
  等宽字体(Constant width)指示变量、方法、类型、参数、对象以及其他代码结构。
  等宽加粗(Constant width bold)指示需要用户输入的命令或其他文本信息,同时也用于命令输出中的重要信息。
  等宽斜体(Constant width italic)指示代码或命令中的占位符,这些占位符需要在实际中替换为合适的值。
  注意:表示一些小窍门、建议或普通注解。
  示例代码代码、练习等附加资料可以到O扲eilly官方网站本书页面下载。
  本书用于协助读者构建系统。一般而言,如果本书提供了示例代码,你可以在自己的程序或文档中使用,并不需要联系我们获得授权,除非你复制了大量代码。例如,你在开发程序时使用了本书中的好几处代码则不需要授权,若以CD-ROM方式出售并发布O扲eilly书籍中的示例则需要得到授权许可,引用本书及其示例代码来解答问题并不需要授权许可,将本书中大量示例代码引入你自己的著作中则需要授权许可。
  ……

ZooKeeper:分布式系统中的基石与智慧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浪潮中,分布式系统已成为构建可扩展、高可用、高性能应用的必然选择。从海量的互联网服务到复杂的企业级解决方案,无不依赖于分布式架构的强大支撑。然而,分布式系统的设计与管理并非易事,其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便是如何协调分布在不同节点上的进程,确保它们能够协同工作,维持系统的一致性与可靠性。这正是ZooKeeper应运而生的土壤,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具,更是分布式系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无数开发者和系统架构师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石。 ZooKeeper,作为 Apache 基金会的一个开源项目,专注于解决分布式环境中进程间的协同与服务发现问题。它的设计理念源于Google Chubby分布式锁服务,但凭借其开放的社区支持和持续的创新,ZooKeeper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功能更为丰富、应用场景更为广泛的分布式协调服务。理解ZooKeeper,就是理解分布式系统中“共识”的艺术,以及如何通过精确的控制来实现系统层面的“智慧”。 一、 ZooKeeper 的核心概念:理解基石的构建块 要深入了解ZooKeeper,我们必须先掌握其几个核心概念,这些概念构成了ZooKeeper服务运转的基石: ZNode (ZooKeeper Node): ZooKeeper 的数据模型是以一个分层的树形结构来组织的,类似于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树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被称为 ZNode。ZNode 是 ZooKeeper 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每个 ZNode 都可以存储少量的数据(最大 1MB),并拥有若干个子 ZNode。ZNode 的路径是唯一的,采用斜杠 `/` 分隔,例如 `/a/b/c`。ZNode 的数据和其子节点的列表都可以被客户端读取和修改。 Watch (Watchers): Watcher 是 ZooKeeper 的一个核心机制,它允许客户端注册对某个 ZNode 的特定事件的监听。当被监听的 ZNode 发生变化(例如数据更新、子节点增减、节点删除等),ZooKeeper 服务器会主动将这个事件通知给注册了 Watcher 的客户端。Watcher 是一种一次性的通知机制,当事件发生后,Watcher 就会被触发并注销,客户端需要重新注册才能继续监听。这种机制是实现分布式锁、配置管理、服务发现等功能的重要基础。 Sequential ZNodes (顺序 ZNode): ZooKeeper 支持创建两种类型的 ZNode:持久 ZNode (Persistent ZNode) 和临时 ZNode (Ephemeral ZNode)。除此之外,它还支持为这两种类型的 ZNode 添加“顺序”属性。当创建带有顺序属性的 ZNode 时,ZooKeeper 会自动在 ZNode 名称的末尾追加一个单调递增的计数器。例如,如果一个客户端在 `/locks` 目录下创建了三个顺序 ZNode,它们的名称可能依次是 `lock-0000000001`、`lock-0000000002`、`lock-0000000003`。这个特性在实现分布式锁的公平性、唯一 ID 生成等方面非常有用。 Ephemeral ZNodes (临时 ZNode): 临时 ZNode 的生命周期与创建它们的客户端会话 (Session) 绑定。一旦客户端会话结束(主动断开连接或因网络问题导致连接超时),所有由该客户端创建的临时 ZNode 都会被自动删除。这个特性非常适合用来实现服务发现,当一个服务实例启动时,它会在 ZooKeeper 中创建一个临时 ZNode 来标识自己的存在;当服务实例停止时,ZNode 会自动被删除,其他服务就可以感知到该实例的下线。 Session (会话): 客户端与 ZooKeeper 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被封装成一个会话 (Session)。会话具有超时机制,客户端需要定期向 ZooKeeper 服务器发送心跳来维持会话的有效性。如果客户端长时间没有发送心跳,ZooKeeper 服务器会认为会话已过期,并清理与该会话相关的临时 ZNode。 Quorum (法定人数): ZooKeeper 集群的健壮性依赖于“法定人数”的概念。ZooKeeper 集群中的每个服务器都需要与其他服务器进行通信,以达成共识。在一个 ZooKeeper 集群中,只有获得超过半数(法定人数)服务器同意的操作才会被认为是有效的。这确保了即使部分服务器宕机,ZooKeeper 集群依然能够正常工作,提供服务,并维护数据的一致性。 二、 ZooKeeper 的应用场景:分布式系统的“瑞士军刀” ZooKeeper 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够解决分布式系统中诸多复杂而普遍的问题。以下是一些 ZooKeeper 最经典的、也是最广泛的应用场景: 分布式锁 (Distributed Locks): 这是 ZooKeeper 最为人熟知的应用之一。在分布式环境中,多个进程可能需要访问共享资源,这时就需要一种机制来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进程能够访问该资源,以避免数据冲突或不一致。ZooKeeper 可以通过创建顺序的临时 ZNode 来实现分布式锁。当一个进程需要获取锁时,它会尝试在 ZooKeeper 中创建一个临时 ZNode;ZooKeeper 会自动为其分配一个序号。进程会查询所有已存在的锁 ZNode,如果自己的序号是最小的,则成功获取锁;否则,它会注册一个 Watcher 监听前一个序号的 ZNode,等待锁的释放。当进程释放锁时,它会删除自己的 ZNode,从而通知下一个等待的进程。 统一命名服务 (Unified Naming Service): 类似于 DNS,ZooKeeper 也可以提供统一的命名服务。它可以将一个逻辑名称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实际的网络地址或服务实例。例如,一个 Web 服务可能注册自己的入口点到 ZooKeeper 的一个特定 ZNode 下。其他需要访问该 Web 服务的客户端,可以通过查询 ZooKeeper 来获取服务实例的地址信息,实现动态的服务查找和负载均衡。 配置管理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在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中,管理成千上万台服务器的配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ZooKeeper 提供了一个中心化的配置存储。可以将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存储在 ZooKeeper 的 ZNode 中,所有应用实例都可以从中读取配置。当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更新 ZooKeeper 中的相应 ZNode,并利用 Watcher 机制通知所有订阅了该配置的应用实例,使其能够动态地加载新的配置,而无需重启服务。 领导者选举 (Leader Election): 在分布式系统中,经常需要选举出一个“领导者”来负责某些全局性的协调工作,例如协调数据复制、任务调度等。ZooKeeper 可以有效地实现领导者选举。每个参与选举的节点尝试在 ZooKeeper 中创建一个顺序 ZNode,然后查询所有已创建的 ZNode。拥有最小序号的 ZNode 的所有者将被选举为领导者。如果领导者宕机,它的临时 ZNode 会被删除,下一个拥有最小序号 ZNode 的节点就成为新的领导者。 分布式队列 (Distributed Queues): ZooKeeper 也可以用于实现分布式队列。生产者进程将待处理的消息放入 ZooKeeper 的一个队列 ZNode 中,消费者进程则通过监听队列 ZNode 来获取消息并进行处理。利用顺序 ZNode,可以保证消息的有序性。 服务发现 (Service Discovery): 如前所述,服务发现是 ZooKeeper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服务提供者在启动时向 ZooKeeper 注册自己,服务消费者则通过查询 ZooKeeper 来发现可用的服务实例。这极大地简化了服务之间的通信和系统的可伸缩性。 三、 ZooKeeper 的架构与工作原理:解密背后的强大 ZooKeeper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离不开其精巧的架构设计和高效的工作原理: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ZooKeeper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客户端应用程序通过 ZooKeeper 客户端库与 ZooKeeper 服务器进行交互。 Server 集群: ZooKeeper 通常以集群的形式部署,以提供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集群中的每个服务器都可以处理客户端的读写请求,但写请求的成功与否需要通过共识协议来决定。 Leader-Follower 模型: 在 ZooKeeper 集群中,存在一个 Leader 服务器和若干个 Follower 服务器。Leader 负责处理所有的写请求,并与 Follower 服务器同步。Follower 服务器则负责处理读请求,并将写请求转发给 Leader。当 Leader 宕机时,Follower 们会通过一个称为 Zab (ZooKeeper Atomic Broadcast) 的协议来选举新的 Leader。 Zab 协议: Zab 协议是 ZooKeeper 实现原子广播和一致性的核心。它保证了所有写操作在集群中的有序性、可靠性和一致性。Zab 协议的运作过程大致是:Leader 接收到写请求后,会将其封装成一个事务,并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给所有的 Follower。Follower 接收到事务后,会向 Leader 发送 ACK (确认) 消息。当 Leader 收到半数以上 Follower 的 ACK 后,就认为该事务已经达成共识,然后将事务提交并广播给所有的 Follower,Follower 接收到事务后,也将其提交。 持久化存储: ZooKeeper 将所有的数据(ZNode 的结构和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以提供极低的延迟。为了保证数据的持久性,ZooKeeper 会将内存中的数据定期快照 (snapshot) 到磁盘,并将事务日志 (transaction log) 实时写入磁盘。这样,即使服务器宕机重启,也可以从磁盘恢复数据。 ZooKeeper Ensemble: ZooKeeper 集群通常被称为 ZooKeeper Ensemble。为了保证集群的可用性和一致性,ZooKeeper Ensemble 的服务器数量通常是奇数,并且需要遵循 `(2n+1)` 的原则,其中 `n` 是允许宕机的服务器数量。例如,一个 3 台服务器的 Ensemble 允许 1 台服务器宕机,一个 5 台服务器的 Ensemble 允许 2 台服务器宕机。 四、 ZooKeeper 的优势与考量:权衡与选择 ZooKeeper 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设计,在分布式领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但同时,在引入 ZooKeeper 时也需要考虑一些因素: 优势: 高可用性与容错性: 通过集群部署和 Zab 协议,ZooKeeper 能够容忍部分节点故障,保证服务的持续可用。 强一致性: ZooKeeper 提供了顺序一致性保证,这意味着在 ZooKeeper 中执行的操作的顺序对所有客户端都是可见且一致的。 高性能: 内存存储和优化的共识协议使得 ZooKeeper 能够提供低延迟的服务。 丰富的应用场景: 能够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的诸多共性问题,是构建复杂分布式系统的得力助手。 成熟的生态系统: 作为 Apache 基金会的项目,ZooKeeper 拥有活跃的社区支持和丰富的客户端库。 考量: 运维复杂性: 部署和维护一个高可用的 ZooKeeper 集群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数据存储限制: ZooKeeper 主要用于存储少量元数据和协调信息,不适合存储大量业务数据。 性能瓶颈: 尽管 ZooKeeper 性能优越,但作为强一致性服务,其写操作的吞吐量会受到共识协议的限制。 学习曲线: 理解 ZooKeeper 的核心概念和工作原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结语 ZooKeeper 并非万能药,但它无疑是现代分布式系统架构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它以其稳健的架构、精妙的设计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为构建可靠、可扩展、高性能的分布式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理解 ZooKeeper 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核心概念,能够帮助开发者和架构师们更有效地应对分布式系统的挑战,构建出更加智能、更加健壮的下一代信息系统。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便利,更是对分布式协作与共识理念的深刻诠释。

用户评价

评分

《ZooKeeper:分布式过程协同技术详解》这本书,总体而言,是一本内容比较丰富的技术书籍,涵盖了 ZooKeeper 的方方面面。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再到集群部署和运维,它试图为读者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某些章节,作者的讲解是相当清晰和透彻的,尤其是在解释 ZooKeeper 的核心工作原理时,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并用易于理解的方式来呈现。例如,它对于 ZooKeeper 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以及它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定海神针”作用的阐述,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广度”似乎大于“深度”。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ZooKeeper 的全景图,让我们知道有哪些功能,可以做什么。但当我们想要深入了解某个特定功能是如何实现的,或者在面对具体的技术难题时,如何有效地运用 ZooKeeper 来解决时,书中提供的细节就显得有些不够了。就像是一个旅游攻略,告诉你这个城市有哪些景点,但却没有告诉你如何规划行程,如何在每个景点玩得尽兴。对于那些希望在 ZooKeeper 领域有更深入的实践和研究的读者来说,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的资源来进一步学习。

评分

《ZooKeeper:分布式过程协同技术详解》这本书,我算是深度体验了一把。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主要还是抱着一种“学习一下时髦技术”的心态,毕竟分布式系统和微服务架构现在这么火,ZooKeeper 又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组件,不了解一下感觉自己要落伍了。这本书的开篇部分,虽然讲解了 ZooKeeper 的基本概念,比如它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它,以及一些基础的术语,但给我感觉更像是“纸上谈兵”。它罗列了好多名词,比如 Znodes、watches、sessions,理论上说得都挺清晰的,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好像只是在描述一个工具的“存在”,而不是在揭示它“为何如此”。 举个例子,书里提到了 ZooKeeper 的一致性保证,这当然是分布式系统里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它用一些模型和图示来解释 Paxos 或 Raft 算法的变种是如何在 ZooKeeper 中实现的,初衷是好的,想让读者理解其背后的原理。然而,对于我这种偏向实践的读者来说,光看这些理论性的描述,很难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画面感”。我脑子里会闪过无数个问号:在实际的分布式场景中,这种一致性是如何被激活的?当网络分区发生时,ZooKeeper 会如何应对?它在面对大规模并发请求时,性能瓶颈又会在哪里?这些实际的痛点和解决思路,在前期的一些章节里,感觉还是有点点到即止,没有深入挖掘。

评分

读到后面,我对《ZooKeeper:分布式过程协同技术详解》这本书的看法有了些许转变,尤其是在它开始探讨 ZooKeeper 的实际应用和架构设计时。这部分内容,对于那些已经有了一定分布式系统开发经验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更有价值。书中详细介绍了 ZooKeeper 在不同场景下的典型应用,比如分布式锁、配置管理、服务发现等等。它会告诉你,如何利用 ZooKeeper 的特性来构建这些功能,并且会给出一些代码示例和配置建议。这部分内容,让我感觉 ZooKeeper 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具。 然而,即便如此,我依然觉得在某些方面,这本书的深度还有待提升。比如,在讲解服务发现时,它会提到 Curator 这样的客户端库,但对于 Curator 本身的内部实现,以及它在 ZooKeeper 之上做了哪些封装和优化,就很少涉及了。同样的,当谈到配置管理时,虽然提到了如何存储和读取配置,但如何构建一个健壮、可扩展的配置中心,并处理配置更新的原子性、版本回滚等复杂场景,书中也只是浅尝辄止。我期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做得更好”的细节,比如在面对海量配置项时,ZooKeeper 的性能表现如何?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来规避潜在的性能问题?这些实际工程中的挑战,才是让一个技术从“会用”到“精通”的关键。

评分

《ZooKeeper:分布式过程协同技术详解》这本书,在我看来,在讲解 ZooKeeper 的基础 API 和核心概念时,确实做得比较扎实。它会详细地介绍每一个 API 的功能、参数以及返回值,还会提供一些简单的代码示例来帮助读者理解。例如,关于 Znode 的创建、读取、更新和删除,以及如何设置 watches 来监听 Znode 的变化,这些内容都被讲解得非常到位。对于初学者来说,这部分内容无疑是入门 ZooKeeper 的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掌握 ZooKeeper 的基本操作。 但是,当涉及到更高级的主题时,这本书的表现就有些参差不齐了。比如,它在讲解 ZooKeeper 的集群部署和运维时,虽然提到了几个不同的部署模式,也给出了一些基本的配置参数,但对于一个完整的、生产级别的 ZooKeeper 集群的搭建和维护,却显得有些笼统。在实际运维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比如如何进行节点的扩容和缩容、如何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如何处理网络故障和节点宕机等情况,这些在书中就没有得到充分的解答。我感觉作者可能更侧重于理论的阐述,而忽略了实践中的一些细节和经验。

评分

这本书在阐述 ZooKeeper 的一些高级特性方面,确实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关于它在分布式协调方面的独特优势。书中详细介绍了 ZooKeeper 如何通过其有序的 Znode 结构和“一致性”协议,来解决分布式环境下的各种协同问题。比如,在讲解分布式锁的实现原理时,它会通过分析 Znode 的创建和删除的顺序性,以及 watches 的通知机制,来解释如何保证锁的唯一性和公平性。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 ZooKeeper 在高并发场景下的健壮性非常有帮助。 然而,我总觉得这本书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对于“知其所以然”的探索还可以更进一步。例如,当它提到 ZooKeeper 的“会话”机制时,虽然解释了会话的超时和续期,但对于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精确地设置会话超时时间,以平衡系统可用性和资源消耗,并没有给出太多的指导。同样,在谈到 ZooKeeper 的性能调优时,书中会列举一些通用的建议,比如调整 JVM 参数、优化网络配置等,但对于如何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流量模型来“量身定制”调优方案,则显得比较缺乏深度。我期待能看到更多关于 ZooKeeper 内部工作机制的剖析,以及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和瓶颈分析。

评分

zk技术,讲的很详细,值得看。

评分

正版靠谱,质量很好

评分

经典之书必学之,好东西要及时掌握,面的落后时代

评分

非常不错的东西,送货速度也很快

评分

很满意,配送速度快啊,而且配送员态度也非常好。

评分

物流速度快,东西质量好,多次购买,值得推荐~

评分

很满意,配送速度快啊,而且配送员态度也非常好。

评分

书比想象中的大薄,不过内容还是挺多的,仔细研磨

评分

发货速度很快,书是正版,希望有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