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主係清代與乾隆皇帝同時的文學傢、戲劇傢。
一個在盛世年華的纔子卻屢試不第;好容易在翰林院做編修,吃上皇糧,竟拂袖而去!
一介剛介耿直、有氣節、有骨氣的書生!
蔣士銓是我國清代乾隆年間偉大的文學傢、戲劇傢。其一生詩文詞麯無一不工。本書以蔣士銓生平為綫索,以饒有興味的真實故事為錶現形式,重在體現蔣士銓先生的人格、信念、氣節。以散文體的敘事方式,按照人物命運的走嚮、脈絡,結閤蔣士銓先生的戲麯及詩文成就,努力做到全方位展現蔣士銓先生高深淵博的學識素養和學問根基。蔣士銓一生坎坷,早年隨父遊學山西等地,後歸鉛山參加科舉考試,於三十三歲中進士。其性情剛介耿直,在翰林院編修任上,拂袖而去,遁身揚州等地任教十餘年。母親去世後,迴到南昌。後聞乾隆帝傳召,古稀之年進京,纔三年,因病重歸故裏,於南昌築藏園棲身,最後於藏園瞑目離世。
陶江,男,1955年生,江西新建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會員。江西省作傢協會理事。南昌市作傢協會副主席、南昌市散文學會副會長。著有中篇小說集《平手》;短篇小說集《一朵芙蓉齣水來》。長篇小說《轎譜》。長篇兒童文學小說《水邊的仙茅草》。《水邊的仙茅草》為2007年中國作傢協會重點扶持篇目。長篇文化散文《銀的鎮》。散文集《幽夜聽雨》。學術著作有《陶姓史話》等五部。至今在全國報刊發錶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作品二百五十餘萬字。
引子
蔣士銓一生留下瞭豐富的文學遺産,詩詞文麯,無一不工。今存詩歌五言、七言、古體、近體、樂府詩共四韆九百餘首,詞二百零八首(附南北麯十二首),古文二百四十九篇,戲麯劇本十六部。蔣先生的於文之道,縱觀橫視都是個多麵手,可謂全纔。他是清中葉一位享有盛譽的戲麯傢、文學傢,與袁枚、趙翼並稱乾隆詩壇“三大傢”。他以傑齣詩人兼戲麯傢之名載入中國文學史冊。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和二〇一五年六月,我曾兩次前往蔣士銓的故鄉鉛山縣考察采風,尋找先生的足跡。隨後又先後前往蔣士銓母親的居所——蔣士銓小時候生活過的餘乾縣瑞洪鎮考察采風;前往蔣士銓曾經生活過的鄱陽縣考察采風。在掌握瞭較多的第一手資料後,開始瞭《氣節文章——蔣士銓傳》的寫作。
蔣士銓一生著作等身,成就非凡。
他的戲麯成就得到曆史的肯定。自清以來不少戲劇評論傢都對蔣士銓戲麯的獨特風格有過很好的描述,對他的至尊地位有過充分肯定。蔣士銓被譽為“乾隆麯傢第一”“雅部之殿軍”,成就卓越。他的戲麯中有著濃厚的“江右”情結,“在戲麯創作上追步明代戲劇傢湯顯祖”,且又不因循守舊,而是獨闢蹊徑,以忠義節烈為作品的主題,有著顯明的教化作用。蔣士銓不少劇本總是在開頭和結尾以夢和仙境為引子,渲染劇本主旨。這種寫作方法得到其後劇作傢的仿效,成為一種新的戲劇創作方法。他的劇本創作與眾不同的還有一點:劇本中的人物命運和矛盾衝突都以生活的原生態形式呈現,打破以前劇本創作大團圓結局的寫作路子。在他所創作的劇本中,主要人物都以悲劇瞭結。這成為正劇和悲劇創作的主要寫作模式。蔣士銓在戲麯創作上選題獨特,文詞彆緻,重情弘義,重史揚忠,錶現瞭他厚重的人格力量和正義觀。
他的詩歌成就卓著。語詞清麗,俊采飛揚,格調高昂,心智遠大,鏗然有聲,氣壯山河。蔣士銓的詩歌與戲麯齊名,時與袁枚、趙翼並稱為“乾隆三大傢”,清乾隆帝贊譽蔣士銓與彭元瑞為“江右兩名士”。同朝詩人王昶說他“博通淹雅,自古文辭及填詞度麯,無所不工,而最擅長者莫如詩。當其搖筆擲簡,意緒觸發,如雷奮地,如風決土,如熊咆虎哮,鯨吞鰲擲,山負海涵,莫可窮詰。故論詩於當代,以君為首;而論君之詩,以五七言古詩為極則”。道光時期黃釗也評價他的詩:“當乾隆間,隨園效法香山,為廣大教主;雲鬆則彆竪精進幢,間為六賊之戲,以擾禪定;而藏園叟如維摩麵壁,不見不聞。近數十年來,標正宗者乃共推清容居士。”他所創作的詩歌,內容寬泛,詞語獨特,用典縱橫曆史空間,文字使用空闊,如果沒有紮實的史學功底和文字功底,很難有如此的文詞之妙。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追者。
他的詞作洪亮鏗鏘,激越明快,跌宕起伏,錶達哀怨幽深的情緒,又抒發激烈豪放的氣勢。他寫親情的詞作,多給人情意綿綿之感。題詠山水詞寫得靈動而富有情趣,耐人尋味。他的詞意境深邃,獨創的鍛詞煉字之功,錶現瞭文詞的恢宏情韻和唯美色彩,在詞的創作中獨特的思路和創作方法,成為我國詞作的一個裏程碑。《銅弦詞》是其代錶作。清馮震祥把蔣士銓與王昶、吳锡麟、屠倬、孫原湘、郭麔六傢詞輯為《國朝六傢詞鈔》;蔣氏詞與樂鈞、勒方錡、文廷式又被稱為“江西四大傢”,入選《清名傢詞》(陳乃乾輯),由此不難看到蔣士銓在清代詞壇上的地位。
他的古文創作質樸無華,清晰流暢,情義文字,揮灑自如。
拙於仕宦、教授於鄉的經曆,率真、忠雅的性格,窮典朝衫的睏窘生活,齣口成章、著作等身的文學成就——一個矛盾的集閤體體現在蔣士銓身上。他在天地間留下瞭屬於自己的坎坷的戲劇人生,其演繹過程既讓人嘆為觀止又讓人感嘆天道酬勤。命運所賦予的文華總是顯露齣苦澀和不堪。重新瀏覽他對生命的思考,他對生活的評判,他對傢國田園的摯愛,他對理想抱負的希冀,我們所感受到的是他的忠義氣節和雅緻氣質,也讓我們在南國的夜空中看到瞭一綫光亮正朝著一個遙遠的星際馳騁。一個生命在人世的呐喊中隨著歲月的腳步消失瞭,可留給我們的是一份厚重的文學“教科書”,讀懂他,也許能給予我們很多很多……
寫好蔣士銓的傳記,我感覺把握人物特性是關鍵,其戲麯成就及詩文的透析是依據,故事傳說為參考。重點錶現蔣先生的人格、蔣先生的信念、蔣先生的氣節、蔣先生的忠雅。以散文的敘事方式,按照人物命運走嚮、脈絡,結閤戲麯及詩文成就以及生動有趣的文雅故事,著重推介蔣先生的戲麯成就、詩文成果和高深淵博的學問根基,將一個優雅、大方、直率、無邪的蔣先生形象展現在文字中。
……
《氣節文章:蔣士銓傳》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是,在曆史的長河中,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用自己的一生,詮釋著何為真正的“氣節”。蔣士銓無疑就是其中一位。作者在敘述過程中,並沒有使用過於華麗的辭藻,而是用樸實而真誠的語言,將蔣士銓的生平娓娓道來。我能感受到作者對蔣士銓的敬佩之情,這種敬佩並非盲目的崇拜,而是基於對曆史事實的深入瞭解和對人物精神的深刻洞察。書中對於蔣士銓在睏境中如何保持積極心態,如何用他的纔華和智慧化解危機,都給瞭我很大的啓發。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傳記,更是一堂生動的人生課,讓我明白瞭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如何纔能堅守內心的純粹,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
評分這本《氣節文章:蔣士銓傳》給我帶來的震撼,遠不止於對一位曆史人物的瞭解。它更像是一扇窗,讓我窺見瞭那個時代文人的生存狀態和精神風貌。蔣士銓的故事,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傳奇,更是那個時代士大夫群體命運的一個縮影。書中對於他所處的社會背景、政治氣候的描繪,都相當到位,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他所麵臨的睏境和所做的選擇。我被他那種“寜可枝頭抱香死,不願吹落北風中”的堅韌所打動,也為他身處逆境時的冷靜與睿智所摺服。作者在梳理史料的基礎上,運用流暢的筆觸,將一段段塵封的曆史重新展現在讀者眼前,引人入勝。讀這本書,仿佛與蔣士銓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受著他內心的澎湃與激蕩。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講述瞭一個人的故事,更傳遞瞭一種精神,一種在任何時代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的精神。
評分在讀完《氣節文章:蔣士銓傳(平裝)》之後,我深刻感受到這位曆史人物身上所散發齣的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蔣士銓的一生,並非一路坦途,相反,他經曆瞭許多艱難睏苦,尤其是在政治漩渦中,他的正直和氣節顯得尤為珍貴。作者在字裏行間,淋灕盡緻地展現瞭蔣士銓如何在復雜險惡的環境下,依然堅守自己的原則,不隨波逐流,不為權貴所摺腰。書中對於他個人經曆的細節描寫,比如他在仕途上的起起伏伏,他與同僚、上級的交往,甚至是他的傢庭生活,都勾勒齣一個有血有肉的形象。我尤其欣賞的是,作者沒有僅僅停留在對他功績的歌頌,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內心的掙紮與抉擇,讓我們看到瞭一個在時代洪流中努力保持自我、堅持信念的真實蔣士銓。這種細膩而深刻的刻畫,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人物傳記,更是一部關於人生選擇與價值堅守的智慧之書,讓我受益匪淺,也對“氣節”二字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敬畏。
評分《氣節文章:蔣士銓傳》這本書,讓我對“氣節”這個詞有瞭全新的認識。在此之前,我可能隻是覺得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但通過蔣士銓的人生軌跡,我纔真正體會到它在現實中的分量。作者對於蔣士銓在麵對誘惑、壓力時如何做齣選擇的描寫,非常細緻入微,讓我看到瞭他作為一個普通人,也有內心的軟弱和搖擺,但最終他憑藉著內心深處的堅守,戰勝瞭那些負麵的情緒。書中的一些細節,比如他對朋友的忠誠,對傢人的責任,以及在公共事務上的擔當,都讓我看到瞭一個完整而有深度的人物。我尤其喜歡作者對蔣士銓作品的解讀,將他的文章與他的人生經曆相結閤,展現瞭他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品味一杯陳年的佳釀,越品越有味道,也越發覺得迴味無窮。
評分讀罷《氣節文章:蔣士銓傳》(平裝),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蔣士銓身上那種“事瞭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淡泊與堅守。他並非不追求名利,而是在追求的過程中,始終不忘初心,不讓名利模糊瞭自己的人生方嚮。作者通過對蔣士銓生活點滴的細緻捕捉,塑造瞭一個立體而豐滿的形象,讓我看到瞭他身上那種超越時代的閃光點。這本書沒有誇大其詞,也沒有刻意拔高,而是以一種客觀而溫情的筆觸,講述瞭一個正直文人的傳奇一生。我尤其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將蔣士銓神化,而是展現瞭他作為一個凡人所經曆的喜怒哀樂,這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真實可信,也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這本書,就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曆史的深度,也照齣瞭人性的光輝。
評分good
評分此用戶未及時填寫評價內容,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蔣士銓是我國清代乾隆年間偉大的文學傢、戲劇傢。其一生詩文詞麯無一不工。本書以蔣士銓生平為綫索,以饒有興味的真實故事為錶現形式,重在體現蔣士銓先生的人格、信念、氣節。以散文體的敘事方式,按照人物命運的走嚮、脈絡,結閤蔣士銓先生的戲麯及詩文成就,努力做到全方位展現蔣士銓先生高深淵博的學識素養和學問根基。蔣士銓一生坎坷,早年隨父遊學山西等地,後歸鉛山參加科舉考試,於三十三歲中進士。其性情剛介耿直,在翰林院編修任上,拂袖而去,遁身揚州等地任教十餘年。母親去世後,迴到南昌。後聞乾隆帝傳召,古稀之年進京,纔三年,因病重歸故裏,於南昌築藏園棲身,最後於藏園瞑目離世。
評分這服務非常滿意
評分蔣士銓是我國清代乾隆年間偉大的文學傢、戲劇傢。其一生詩文詞麯無一不工。本書以蔣士銓生平為綫索,以饒有興味的真實故事為錶現形式,重在體現蔣士銓先生的人格、信念、氣節。以散文體的敘事方式,按照人物命運的走嚮、脈絡,結閤蔣士銓先生的戲麯及詩文成就,努力做到全方位展現蔣士銓先生高深淵博的學識素養和學問根基。蔣士銓一生坎坷,早年隨父遊學山西等地,後歸鉛山參加科舉考試,於三十三歲中進士。其性情剛介耿直,在翰林院編修任上,拂袖而去,遁身揚州等地任教十餘年。母親去世後,迴到南昌。後聞乾隆帝傳召,古稀之年進京,纔三年,因病重歸故裏,於南昌築藏園棲身,最後於藏園瞑目離世。
評分此用戶未及時填寫評價內容,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蔣士銓是我國清代乾隆年間偉大的文學傢、戲劇傢。其一生詩文詞麯無一不工。本書以蔣士銓生平為綫索,以饒有興味的真實故事為錶現形式,重在體現蔣士銓先生的人格、信念、氣節。以散文體的敘事方式,按照人物命運的走嚮、脈絡,結閤蔣士銓先生的戲麯及詩文成就,努力做到全方位展現蔣士銓先生高深淵博的學識素養和學問根基。蔣士銓一生坎坷,早年隨父遊學山西等地,後歸鉛山參加科舉考試,於三十三歲中進士。其性情剛介耿直,在翰林院編修任上,拂袖而去,遁身揚州等地任教十餘年。母親去世後,迴到南昌。後聞乾隆帝傳召,古稀之年進京,纔三年,因病重歸故裏,於南昌築藏園棲身,最後於藏園瞑目離世。
評分還沒看呢應該不錯
評分蔣士銓是我國清代乾隆年間偉大的文學傢、戲劇傢。其一生詩文詞麯無一不工。本書以蔣士銓生平為綫索,以饒有興味的真實故事為錶現形式,重在體現蔣士銓先生的人格、信念、氣節。以散文體的敘事方式,按照人物命運的走嚮、脈絡,結閤蔣士銓先生的戲麯及詩文成就,努力做到全方位展現蔣士銓先生高深淵博的學識素養和學問根基。蔣士銓一生坎坷,早年隨父遊學山西等地,後歸鉛山參加科舉考試,於三十三歲中進士。其性情剛介耿直,在翰林院編修任上,拂袖而去,遁身揚州等地任教十餘年。母親去世後,迴到南昌。後聞乾隆帝傳召,古稀之年進京,纔三年,因病重歸故裏,於南昌築藏園棲身,最後於藏園瞑目離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