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新概念小学语文举一反三:三年级(B版 读写训练篇)》特点:
完美打造,授人以渔;一书在手,解题无忧。
A版基础训练+B版读写训练=完美语文新概念。
新概念,新思维,开启新妙想;新课堂,新学案,徜徉新语文。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序言
走进读写快乐城堡
——写在前面的话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家长、可爱的同学们:
当你们打开这本书时,首先读到我给你们讲的这个故事——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孩子们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孩子们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雪是纯白的东西。
孩子们就猜测:雪像盐一样。
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
孩子们就猜测:雪像冰淇淋一样。
老师说:雪是一粒一粒的东西。
孩子们就猜测:雪像沙子一样的。
孩子们始终不清楚雪是什么。考试的时候,老师出了“雪”的作文题目,结果有孩子这样写道:“雪是白色、味道又冷又咸的沙子。”
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语是无法表白的,对于没有见过雪的人,我们很难让他知道雪,像雪这种可见的、有形象的事物都无法明明白白地讲清楚,那么对于无声无色、没有形象、不可捕捉的心念,如何才能够清楚地表达呢?
我们要想知道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地方去。
我们要想听黄莺的歌声,就要坐在有黄莺的树下。
我们要想闻夜来香的清香,只有夜晚走到有此花的庭院去。
读了这个故事,大家肯定深有同感,好像这恰巧说出了我们习作时遇到的种种困难。
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数学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学生无话可说,无文可作。
如何解决作文难呢?只有一个必须重视和运用的办法——激发作文兴趣。为了帮助孩子们能轻松地进行书面表达,我们将近年来教学与实验的研究成果编辑成书奉献给大家。本书的特点,是程度完美地把阅读、实践活动和习作指导糅合在一起,由浅入深,从语言的给予到习作素材的选取再到习作指导,是在一个主题之下的一脉相承,这也是足以让孩子们欣喜的原因所在。
一、阅读摇篮,语言积累的源泉。本书的板块,呈现给孩子们的是与本次习作同话题的作品,既是起到范文引领的作用,更是对孩子们语言的润泽滋养。如果仅仅是呈现文本,那么这样的积累又显得呆板,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些阅读小题目,让孩子们读一读,做一做,对文本的解读正是孩子们理解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暗藏着对自己习作思路的习得。
二、活动乐园,素材生成的天地。本书的第二板块,也是精心打造、特色的一个部分,相信也是孩子们习作课堂喜欢的模式。这一板块中,我们经过反复推敲和实际的课堂操作,为孩子们设计了一系列轻松、愉快甚至走出围墙圈囿的开放性活动。如写秋天,就有“捡一捡”“贴一贴”“念一念”“唱一唱”“聊一聊”等紧扣秋天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当这些活动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快乐地完成了,那我们的第三个板块就轻松又温馨,绝不再有从前面对习作题目时紧皱的眉头啦!
三、习作天地,轻松表达的舞台。可以说当你完成了编者前两部分精心地给予,习作便水到渠成,没有任何困难。不过,我们还是在“提示小语”中给予习作思路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和筛选活动的内容,完成一篇有生活、有语言、思路清晰的习作。每篇习作都将是孩子们的亲身体验,是真实、丰满、灵动的表达。
我们相信这本书给予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习作的指导,还是语文综合实践课程的教本和学本。实现让综合实践活动为习作服务,以习作教学带动综合实践课程的蓬勃发展,是我们为这套书的诞生而感到兴奋和欣慰的。
我们衷心地希望广大读者对我们的图书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也期待你们把自己的作品与我们分享。
《文海拾贝:小学三年级趣味写作与阅读理解指南》 前言 在童年缤纷的色彩中,语言是描绘世界最绚烂的画笔,是连接心灵最灵动的桥梁。小学三年级,正是一个孩子对文字充满好奇、渴望表达的黄金时期。他们的思维如同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探究的欲望。而在这个阶段,如何引导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让他们在阅读中发现乐趣,在写作中挥洒创意,成为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文海拾贝》便是为此而生,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教材,而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趣味的朋友,陪伴孩子们一同探索广阔的文海,拾取属于自己的璀璨珍珠。 本书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阅读理解训练和创意写作引导,帮助三年级的小学生们构建扎实的语言基础,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培养独立思考和清晰表达的能力。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潜藏着无限的语言天赋,只需适时的浇灌与点拨,便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第一部分:妙笔生花——让阅读成为一次奇妙的探险 阅读是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的窗口,更是滋养心灵、丰富情感的甘泉。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识字能力,能够理解一些相对简单的篇章。然而,单纯的“读懂”字面意思往往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去“悟懂”字里行间的情感、寓意和作者的匠心。《文海拾贝》的阅读理解部分,将带孩子们开启一段段引人入胜的阅读探险。 1. 精选主题,拓宽视野: 本书精选了贴近三年级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其认知水平且富有教育意义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奥秘(如奇妙的动物世界、神奇的植物生长)、人文历史的魅力(如古代的智慧故事、伟人的感人事迹)、生活常识的趣味(如节约用水的窍门、有趣的节日习俗)以及情感教育的温暖(如分享的快乐、友谊的珍贵)。每篇课文都经过精心筛选,力求在内容上既有吸引力,又能潜移默化地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丰富的生活知识。 2. 多维解读,深度理解: 我们深知,阅读理解并非简单的题目解答,而是对文本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剖析。《文海拾贝》的阅读理解训练,将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 字词识记与运用: 在阅读中,我们会聚焦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生字词,通过多种形式的辨析、比较和仿写,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词语的读音、字形、意义和用法,并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例如,针对“勤劳”与“辛勤”的区别,我们会设计情境,让学生体会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细微差别。 句子理解与赏析: 句子是文章的骨架,也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本书将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基本含义,并进一步体会其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带来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我们会提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话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段落主旨提炼: 训练学生抓住段落的中心意思,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这是提升整体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我们会提供段落,让学生找出表示段落核心思想的句子,或者让他们自己尝试概括。 篇章结构把握: 引导学生认识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的写法,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和逻辑关系,学会梳理文章的脉络,对文章整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例如,在阅读一篇记叙文时,我们会引导学生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 阅读不仅仅是信息的获取,更是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碰撞。本书将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例如,阅读一篇关于勇敢克服困难的故事,我们会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想象与联想: 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将书本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让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读完一篇关于未来世界的文章,我们会鼓励学生想象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是怎样的情景。 3. 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为了让枯燥的训练变得生动有趣,《文海拾贝》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 “猜猜看”猜词游戏: 通过给出的描述或情境,让学生猜出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填一填”句子仿写: 提供一些句子开头或结尾,让学生仿写,练习句式变换和词语运用。 “连一连”词语搭配: 将词语与合适的搭配连接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找一找”关键词句: 训练学生快速定位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答一答”开放式问题: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 “画一画”故事场景: 鼓励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读写结合”的桥梁: 我们坚信,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写作,写作的灵感源于丰富的阅读。《文海拾贝》的阅读理解部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写作训练紧密相连。在阅读完一篇优秀的文章后,我们会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方法、语言特点,并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后期的写作练习中。例如,在学习了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后,我们会引导学生尝试描写身边的某个人。 第二部分:妙笔生花——让表达成为一次自由的飞翔 写作是思想的表达,是情感的抒发,是创造力的释放。《文海拾贝》的写作训练部分,旨在打破孩子们对写作的恐惧和抵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现自己表达的乐趣,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1. 从“想写”到“会写”,循序渐进: 很多孩子并非没有想写的东西,而是不知道如何下笔。《文海拾 व्यंजनों》的写作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 “生活片段”的记录: 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录下有趣的事情、美好的瞬间、难忘的经历。例如,一次家庭出游,一次和小伙伴的玩耍,一次和小宠物的互动。我们会提供一些描写生活片段的范例,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捕捉生活中的“小确幸”。 “场景描绘”的练习: 训练学生运用感官去描绘具体的场景,如描写自己的房间、学校的一角、傍晚的公园。我们会提供一些描写景物的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画面感。 “人物刻画”的尝试: 引导学生尝试描写身边的人物,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多个角度入手,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我们会提供一些描写人物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例如“炯炯有神的眼睛”、“爽朗的笑声”等。 “小小故事家”的创作: 在掌握了基本的叙事技巧后,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小故事。从构思情节、设置人物、安排对话到描写细节,一步步引领学生完成一篇完整的短文。我们会提供一些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填充中间的情节,或者提供一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 “主题抒情”的引导: 鼓励学生在了解一定生活和情感的基础上,尝试写一些表达自己情感的文字,如写给妈妈的祝福,写对小动物的喜爱。 2. “技法渗透”的艺术: 写作不仅仅是内容的堆砌,更需要一定的技巧。《文海拾贝》将在写作训练中,巧妙地渗透一些常用的写作技法: “细节描写”的魅力: 强调细节在文章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用生动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事物的状态。例如,描写妈妈的辛劳,可以从她操劳的双手、布满血丝的眼睛入手。 “比喻与拟人”的运用: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例如,将太阳比作“金色的火球”,将小草拟人化“偷偷地探出头来”。 “对话的描写”: 引导学生写出有声有色的对话,让人物的性格通过语言得到展现。我们会强调对话要符合人物身份和语境。 “开头与结尾”的技巧: 教授学生如何写出引人入胜的开头和回味无穷的结尾,让文章更具吸引力。例如,设置悬念的开头,写出感想的结尾。 “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 “创意激发”的火花: 我们深知,创意是写作的灵魂。《文海拾贝》将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奇思妙想”小游戏: 提供一些有趣的题目,如“如果我有一种超能力,我会做什么?”“给小动物写一封信”。 “图文结合”的创作: 提供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创作故事或描写场景。 “关键词串联”的挑战: 提供几个不相关的关键词,让学生将它们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角色扮演”的写作: 让学生站在某个角色的角度进行写作,如扮演一只小鸟,写下它一天天的经历。 4. “互评互学”的氛围: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阅读、互相评价,共同进步。我们会提供评价的参考维度,引导学生从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评价,培养他们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力。 本书特色 以学生为中心: 全书内容设计均围绕三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力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理论与实践结合: 既有对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的细致讲解,又有大量的实践练习,确保学生学有所用。 趣味性与系统性并存: 内容生动有趣,练习形式多样,同时又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系统性强。 鼓励与引导并重: 在强调能力培养的同时,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所选材料和写作素材均来源于真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实用价值。 结语 《文海拾贝:小学三年级趣味写作与阅读理解指南》是一本旨在点燃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热情,引领他们走进精彩纷呈的文学世界的图书。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能掌握扎实的语言技能,更能从中获得快乐,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片广阔的文海中,自由翱翔,拾取属于自己的那颗颗闪耀着智慧与光芒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