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雅》是魏張揖為廣補《爾雅》而做的一部語詞釋義專書,《廣雅疏義》則是清人錢大昭對《廣雅》進行疏釋研究的一部專書。該書廣引書證對《廣雅》所釋之字加以疏釋和勘誤,並以其引書之廣博、疏釋之明確、行文之簡要等成為乾嘉時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中華書局版《廣雅疏義》以日本靜嘉堂本為底本進行標點校改,於文字之錯奪衍倒,屢有諟正;於文義未安之處,時下己見;於疑難未明之處,則錄以存說。是一部高質量的整理本《廣雅疏義》。
錢大昭(1744—1813),清朝學者。字晦之。江蘇嘉定(今屬上海)人。錢大昕之弟。嘉慶元年舉孝廉方正。從學於其兄,時有“兩蘇”之比。參加校錄四庫全書、學問淵博,於經、史皆有造詣。
黃建中,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他與李發舜教授閤作點校的《方言箋疏》一書,已由中華書局齣版。《廣雅疏義》是黃、李二先生點校的又一力作。
點校前言
廣雅疏義序 (桂馥)
上廣雅錶 (張揖)
捲第一
釋詁第一
捲第二
捲第三
捲第四
捲第五
捲第六
捲第七
捲第八
捲第九
釋言第二
捲第十
捲第十一
釋訓第三
捲第十二
釋親第四
捲第十三
釋宮第五
釋器第六
捲第十四
捲第十五
捲第十六
釋樂第七
捲第十七
釋天第八
捲第十八
釋地第九
釋丘第十
釋山第十一
釋水第十二
捲第十九
釋艸第十三
釋木第十四
捲第二十
釋蟲第十五
釋魚第十六
釋鳥第十七
釋獸第十八
釋嘼第十九
附録 清史稿·錢大昭傳��
音序索引 ��
筆畫索引
《廣雅》是魏•張揖(字稚讓,清河人)為廣補《爾雅》所作的一部語詞釋義專書。清•王念孫在其《廣雅疏證•敘》中說:“其自《易》、《書》、《詩》、《三禮》、《三傳》經師之訓,《論語》、《孟子》、《鴻烈》、《法言》之注,《楚辭》、《漢賦》之解,讖緯之記,《倉頡》、《滂喜》、《方言》、《說文》之說,靡不兼載。蓋周、秦、兩漢古義之存者,可據以證其得失;其散逸不傳者,可藉以窺其端緒。則其書之為功於詁訓也大矣。”
評分真實性等。
評分(七)文學,意識的産物,生活的反映,文學是客觀的東西到瞭人的頭腦中後,人重新組織編齣用文字錶達齣來的東西。
評分《廣雅疏義》是清人錢大昭對《廣雅》進行疏釋與研究的一部專書。
評分字大疏朗。另一部也得入。
評分東西還行,速度也快……
評分(八)文學不管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存在著,但是外國文學與中國文學有不同之處。例如:外國的小說分類和中國的有所不同。
評分錢大昭,字晦之,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樸學大師錢大昕之弟。《清史稿》載:“大昭少於大昕者二十年,事兄如嚴師,得其指授,時有‘兩蘇’之比。壯歲遊京師,嘗校錄《四庫全書》,人間未見之秘籍,皆得縱觀,由是學問益浩博;又善於抉擇,其說經及小學之書,能直入漢儒閫奧。嘗欲從事《爾雅》,大昕與書謂:“六經皆以明道,未有不通訓詁而能知道者。欲窮《六經》之旨,必自《爾雅》始。”大昭乃著《爾雅釋文補》三捲,又另有《後漢書補錶》八捲,《詩古訓》十二捲,《經說》十捲,《補續漢書藝文誌》二捲,《後漢郡國令長考》一捲,《邇言》二捲等。
評分錢大昭,字晦之,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樸學大師錢大昕之弟。《清史稿》載:“大昭少於大昕者二十年,事兄如嚴師,得其指授,時有‘兩蘇’之比。壯歲遊京師,嘗校錄《四庫全書》,人間未見之秘籍,皆得縱觀,由是學問益浩博;又善於抉擇,其說經及小學之書,能直入漢儒閫奧。嘗欲從事《爾雅》,大昕與書謂:“六經皆以明道,未有不通訓詁而能知道者。欲窮《六經》之旨,必自《爾雅》始。”大昭乃著《爾雅釋文補》三捲,又另有《後漢書補錶》八捲,《詩古訓》十二捲,《經說》十捲,《補續漢書藝文誌》二捲,《後漢郡國令長考》一捲,《邇言》二捲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