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丛书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策划、中国社会科学院统筹实施的一个重点项目。该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著名学者撰写,旨在从学术的角度系统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基本内涵,研究和回答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说,《理解中国》丛书是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入门书,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是世界人民认识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载体。
该丛书紧紧围绕中国改革开放、中国道路、中国发展和中国当前改革问题,组织策划一批国外读者感兴趣的,有助于国外读者了解研究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性著作,能够更大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在建构国家形象中的作用,对于增强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中国》丛书目的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立足中国立场,用好国际表达。为此,出版社邀请了中国一流专家学者,从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的角度,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改革、中国发展、中国文化,通过深入浅出、高屋建瓴的语言对其进行准确和的阐述,希冀向世界建构历史的和当代的中国形象。
此商品两种封面,随机发货。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多元一体大家庭,这是认识和理解中国重要的维度之一。在多样中维护统一,在多元中构筑一体,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念。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中国道路”探索,包括了如何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路径抉择,并在新中国建立进程中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出了一条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解决民族问题之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之路》以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为主线,力图以宏观的视野,围绕民族问题这一全球性的话题,论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与实践;从具体入微的实证,在国际比较的视域中,分析了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当代主题,即中国各民族人民在物质生活层面缩小差距、共享发展,在精神生活层面尊重差异、认同一体。
郝时远,1952年出生,内蒙古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2013年当选为蒙古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社会政法学部主任。兼任中国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长等。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国内外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中国民族史、台湾少数民族等研究。代表性著述为《帝国霸权与巴尔干“火药桶”——从南斯拉夫的历史解读科索沃的现实》《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类族辨物——“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中西对话》《台湾民族问题——从“番”到“原住民”》等。
前言从延安走来
第一章 历史基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 “五方之民”共天下
二 秦汉王朝“大一统”
三 不修长城的唐王朝
四 元王朝奠定中国历史疆域
五 郑和远航后的中国
六 清王朝的“康乾盛世”
七 “跪拜”与“行礼”的悲歌
八 “大一统”基因的密码
第二章 百年之殇:边疆裂变的“遗产”
一 “莫非王土”遭逢挑战
二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三 “甲午折戟”痛失台湾
四 “辛丑之辱”祸及拉萨
五 辛亥后的边疆危机
六 肢解中国的“满洲国”
七 “东突厥斯坦”的梦魇
八 帝国强权的“遗产”
第三章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家庭
一 步入现代的“五方之民”
二 “五族共和”的国家建构
三 美国“熔炉”的“国族”想象
四 中共定义中华民族
五 “中国各民族”知多少
六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
第四章 区域自治: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
一 立足国情的道路抉择
二 顺应人心的民族区域自治
三 多层级的民族自治地方
四 为了共同发展而自治
五 建设新西藏的艰难历程
六 依法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五章 缩小差距:共同富裕的平等之路
一 破解“胡焕庸线”困局
二 “一盘棋”中“两个大局”
三 西部大开发的“西部”
四 “一线”兴边与“点状”扶持
五 摆脱贫困的“最后一公里”
六 西部的“内蒙古现象”
七 创造青藏高原的奇迹
八 重振丝绸之路的繁荣
九 多民族“家底”与“一带一路”
第六章 尊重差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 消除民族歧视的历史痕迹
二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 满足少数人的多样性需求
四 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五 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六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七 中华文化的认同之道
结语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索引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本书的,当时是被它的标题所吸引。“中国特色”这四个字,总能勾起人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特色”,又如何解决“民族问题”。读完之后,我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认知维度。作者并没有流于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具体的政策细节,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数据支撑,来论证其观点。书中对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比如改革开放后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以及新时期如何加强民族团结的举措,都做了非常详尽的分析。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这一理念在民族问题上的应用。它强调了通过经济发展来提升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同时,书中也并未忽视文化和教育在民族团结中的作用,强调了在尊重和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我从中了解到,中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并非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和智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让我们能够理解中国在处理这样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议题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所走的道路,并非是简单的套用现成的模式,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反思和创新。作者以一种宏大的视野,回顾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在处理多民族关系上的经验教训,为我们理解当下提供了坚实的基石。书中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它并非是一个天然形成的集体,而是经过历史的积淀和人为的塑造。我被书中对“共同奋斗”和“共同繁荣”的强调所打动,它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贯穿于民族政策实践中的核心理念。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教育普及等多种途径,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共同进步。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相互嵌入”的理念感到耳目一新,它揭示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深刻理解中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所形成的独特智慧和宝贵经验。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让我们能够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去重新审视和理解中国在民族问题上的探索。作者的论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从历史的纵深到现实的维度,再到未来的展望,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被书中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详细解读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是中国在处理多民族国家治理方面的一项创新。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一制度是如何在尊重各民族意愿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辩证关系的分析,它强调了在尊重和保护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同时,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本书没有回避现实中的挑战,比如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而是以一种务实的态度,探讨了中国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未来的方向。它让我认识到,解决民族问题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智慧、耐心和坚定的决心。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之前对中国的民族政策的理解,多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宣传和新闻报道。但通过这本书,我才了解到,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富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作者以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对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模式进行了梳理和比较,特别是对比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的不同路径,从而凸显了中国模式的独特性。我被书中对“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论述所吸引,它并非仅仅是经济上的进步,更包含了文化上的交流互鉴,以及社会层面的深度融合。书中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以及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的均衡发展。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依法治藏”、“依法治疆”的论述印象深刻,它揭示了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同时,如何保障各民族人民的权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让我们能够理解中国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长期战略和具体实践,并且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智慧和历史经验。
评分这本书着实让我大开眼界!我原本以为对中国的民族政策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但读完之后才发现,这只是冰山一角。作者以非常宏观的视角,梳理了中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走过的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从历史的深处追溯,古代王朝如何处理多民族共存的挑战,到近现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逐步探索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体系。书中并没有回避历史上的争议和困难,而是以一种审慎、客观的态度去呈现,这让我觉得作者的分析非常有说服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述,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贯穿于政策实践中的一种理念和目标,试图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和融合。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到教育普及,书中都详细探讨了这些举措如何服务于民族团结的大局。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在坚持民族平等和尊重各民族文化特性的同时,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这其中的平衡之道,值得反复咀络。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特色”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评分不错
评分一本很不错的书,书纸的质量不错,等看完之后再来追加评价。
评分不错??挺好的不错?挺好的不错?
评分物流不错,很快,内容还没看,听说挺好的
评分大国之路,和平发展,值得推荐!
评分书很好,阅读体验感很不错。推荐大家阅读
评分很好.一直是选择京东.有发票.可以7天无理由退货.体验一直很棒.会继续支持.
评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研究。2014年版 。
评分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值得好好看,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值得好好看,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值得好好看,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值得好好看,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值得好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