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图书馆协会、美国儿童读物协会联合推荐
★纽伯瑞大奖作品,畅销百年的世界经典,美国本土畅销超千万册
★会讲故事的“科普巨匠”房龙,讲述世界起源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宽容》堪称认识西方文明的必读经典,畅销近百年。房龙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依据,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探寻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中“不宽容”的根源,倡导思想自由,主张包容,谴责保守、专制和迫害。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荷裔美国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他擅长用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历史、文化、文明和科学等方面的通俗著作,其作品先后在荷兰、德国、法国、瑞典、日本、中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是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其代表作《宽容》《人类的故事》《地球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艺术》等,更是读者众多,影响了几代人。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
什么是地理学及如何在书中运用地理学知识?
我们生活的地球
地图
四季的更替
陆地与非陆地
欧洲的发现和生活在欧洲的人们
希腊
意大利
西班牙
法国
比利时
卢森堡
瑞士
德国
奥地利
丹麦
冰岛
斯堪的纳维亚
荷兰
英国
俄国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芬兰
亚洲的发现
亚洲对世界的贡献
亚洲中央高原
亚洲西部高原
阿拉伯
印度
缅甸 泰国 越南 马来西亚
中国
朝鲜和蒙古
日本
菲律宾:墨西哥曾经的领地
荷属东印度群岛
澳大利亚:造物的继子
新西兰
太平洋群岛
非洲
美洲:一块幸运的大陆
全新的世界
简单来说,人类只用了几千世纪(它在岁月的长河中不过是转瞬间的时光),就征服了脚下的每一片土地,如今又统治了大海与空气。这一切,竟然都是亿万的人类做到的!与竞争对手相比,人类拥有除了天生的智慧外更多的优势。也许我说得有些夸张。最高等的智慧和思考能力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掌握,而他们将成为真正的领头人。而剩下的人无论怎样不服,也只能追随着他们。尽管这一现象听起来荒谬且落后,可事实上也只有千分之一的人能成为领头人,不管人类怎样努力。
我们并不清楚,眼前的道路会通向何方。可从过去四千年的成绩来看,我们的前景一片光明——除非人性中顽固的残忍性引导人们走向了歪路。潜伏在人类体内的残忍本性,会诱导人们伤害自己的同类,可却从不敢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别的生物——一头牛、一条狗或者一棵树。所以,地球上的一切(包括它自身)都被人类牢牢控制着。假如还有地方不在人类控制范围内,人类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方式去占领它、控制它。
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它为我们提供充裕的食物,提供可以建筑适合住所的材料——肥沃的土地、茂盛的森林和储量丰富的岩石。牧场上有一望无际的绿色亚麻花,有成群结队的绵羊,有辛勤劳作的中国桑蚕——它们为我们提供制衣的原料,抵御冬季的寒冷和夏季的炙热。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它给予了人类这么多,以至于我们每个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幼童,在未来的时光中只要做那么一点点投入,就能享受它的产出。大自然的运行有自身的规律,它公平对待整个人类,却又显得有些冷酷无情,没有法院能审判它。大自然慷慨地馈赠人类,但它也要求人类服从它的命令,遵从它的法则。
例如,如果人类在一块只能供养 50 头牛的牧场上,强行养了100 头牛的话,就会引发祸患——每一个牧民都了解这一常识。可那些极其想掌控人类命运的人们却忘记了,在本来只容得下 10 万人的地区,强行安置 100 万人,一定会造成拥挤、贫困等麻烦。可这还算不上人们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在其他方面,我们也伤害了无私奉献的“母亲”。如今存活的一切生物种类中,仇视同类的只有人类了。狗不会吃同类,老虎也不会,就连最让人讨厌的鬣狗也可以与同伴和平共处。可人呢?他们仇恨、残杀同伴。在当今的世界,每个国家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时刻提防着相邻国家的进犯。
这种行为明显地违背了同种类生物互相帮助、友好共处的自然法则,因此一步步将人类带入了灭绝的险境。在暗处,敌人一直高度戒备着,一旦人类表示不再愿意,或者已经没有能力统治这一切,不计其数的偷窥者们将蜂拥而至。比起用无数军舰和炮弹武装起来的地球,由猫、狗、大象这些组织严谨的动物群体(这些动物是那样重视机会)所控制的星球,似乎更具有优势。
改变这种无耻而可悲的情形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在何处呢?
……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在描述冰河时代时,突然转为一种冷峻而肃穆的基调。作者对气候变迁的描绘,细致入微却又气势磅礴。我仿佛能“听见”冰川碾过地表的巨大轰鸣,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寒冷。书中对不同物种在极端气候下的生存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尤其是那些成功挺过漫长严冬的巨型动物群落,它们的适应性令人叹为观止。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将人类祖先在冰川边缘的挣扎与智慧的萌芽巧妙地结合起来。那微弱的火光、粗糙的石器,在广袤无垠的冰雪世界中,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与绝望交织的画面。这部分内容并非单纯的古生物学记录,它更像是一部关于“韧性”的教科书,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环境的剧变,如何在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面前,点燃文明的微光。
评分翻开这本书的某一章节,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生命气息。作者对于生命起源的探讨,充满了哲学思辨的深度和生物化学的严谨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早期微生物如何适应极端环境时所采用的那种近乎诗意的语言。那些在深海热泉旁、在火山灰中挣扎求存的原始生命单元,被赋予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它没有止步于简单的生物学事实,而是深入挖掘了环境与物种之间那种相互塑造、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例如,书中对光合作用首次出现的描述,简直是一场关于“光能捕获”的微观史诗,将一次生物化学的飞跃,描绘成了照亮整个星球的伟大事件。读完这部分,我甚至能想象到那些早期的藻类是如何以一种沉默而坚定的方式,慢慢改变了大气层的构成,为后来更复杂生命的出现铺平了道路。这种叙事节奏的张弛有度,使得科学的知识点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片段。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我的情感体验变得尤为复杂。随着大陆的再次聚合,物种的爆发性繁盛与随之而来的大灭绝事件交替出现,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戏剧张力。作者对恐龙时代的描绘,采用了宏大的全景视角,既展现了它们作为地球主宰者的威严,也暗示了这种统治的脆弱性。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对“周期性”的强调,每次的繁荣都孕育着下一次的洗牌。当描述那颗来自太空的灾难之星撞击地球时,那种从平静到毁灭的瞬间转换,笔力之强,令人心悸。那种席卷全球的火海与尘埃,在我的脑海中构筑了一个无比真实的末日场景。然而,即便是最彻底的毁灭,也为新的生命形态腾出了空间。这种生死轮回的哲学意味,让整本书的知识结构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不再仅仅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为什么会这样”。
评分这本厚重的书卷,一捧在手,便仿佛能感受到来自远古洪荒的气息。它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笔触,描绘了宇宙的诞生与星辰的演化。我尤其被书中对早期地球形成过程的细致描摹所震撼。那些熔岩翻滚、气体弥漫的混沌景象,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其还原,仿佛我正站在那炙热的边缘,亲眼目睹生命的摇篮是如何被锻造出来的。文字中蕴含着一种对自然伟力的敬畏,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科学陈述,更像是一首献给时间与物质的赞歌。读到板块漂移的宏大叙事时,我简直屏住了呼吸,想象着那缓慢而不可逆转的大陆迁徙,如何雕刻出我们今日所见的每一座山脉与每一片海洋。这种将时间和空间尺度拉伸至极致的叙述方式,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对自身的渺小和这个世界的宏伟有了全新的认知。它成功地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地质学概念,转化为一场引人入胜的视觉盛宴。
评分最后,我对作者在处理人类文明的“插曲”部分时所展现出的克制与洞察力深感佩服。在讲述了数十亿年的地球演化史之后,人类的出现显得如此短暂而又如此具有影响力。作者没有将笔墨过多地集中于人类历史的细枝末节,而是巧妙地将人类活动视为地球漫长演化链条中的一个新近的、仍在快速变化的环节。书中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地质和气候产生的不可逆影响进行了冷静的审视,没有过多的道德评判,而是用数据和事实构建了一个严谨的警告。这种站在“时间之外”的视角,使得读者能够跳出日常的琐碎,以一种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我们自身的角色和责任。读完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感到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我们是地球故事的最新章节,而我们书写的每一个字,都将影响后续的故事走向。
评分很好,质量不错,送货很快
评分学校老师推荐购买,书纸张很好没异味。
评分帮小朋友买的,没有看到,问问还说不错
评分要都得书太多了,这款推荐的应该不错。
评分很好,喜欢,活动很给力,每年都会在京东上收一批书
评分质量不错,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书挺好的,送货也很快,趁着特价买的书,还不错,下次再囤点
评分非常啊不错的,勘定是正版,计划你懂的
评分帮小朋友买的,没有看到,问问还说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