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論叢書:戰爭藝術概論

戰爭論叢書:戰爭藝術概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若米尼 著,馬駿 編,唐恭權 譯
圖書標籤:
  • 戰爭史
  • 軍事理論
  • 戰爭藝術
  • 戰略戰術
  • 軍事思想
  • 戰爭哲學
  • 剋勞塞維茨
  • 軍事經典
  • 戰爭研究
  • 曆史軍事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8012751
版次:1
商品編碼:11917413
包裝:軟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0
字數:21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戰爭藝術概論》:歐美軍官必修教材
  ★與《孫子兵法》《戰爭論》相提並論,問鼎三甲
  ★軍隊訓練、布陣、開戰、行軍、宿營、攻城、圍睏、管理,統統匯聚書中
  ★戰爭是門令人恐怖、充滿激情的戲劇藝術,全部密碼均在集中兵力

內容簡介

  若米尼是近代國防思想的奠基人,他把國防放在軍事和經濟工作的首位,認為國防是X重要的工作。同時提倡“全民皆兵”的預備役製度。他極其推崇拿破侖的殲滅戰,即集中優勢兵力,主動進攻,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若米尼是拿破侖成功的見證人,在軍事理論上總結瞭拿破侖戰爭的規律、經驗和教訓,因此曆史學傢認為,“拿破侖隻是立功而未立言,把拿破侖的戰績加以理論上的解釋,則是若米尼的功勞”。
  《戰爭藝術概論》提齣瞭許多作戰指導原則、方法和形式,認為:戰爭遠非是一門精確的科學,而是一齣令人恐怖、充滿激情的戲劇,是一種藝術;全部戰爭必須遵循的共同原則和鑰鎖在於集中兵力,消滅敵人;進攻優於防禦,進攻是一種X積極的戰鬥類型,而防禦則是為在適當時機轉入進攻所采取的臨時待機行動。

作者簡介

  若米尼(1779—1869),法國拿破侖時期的瑞士裔法國將領、軍事理論傢,被尊為現代軍事思想奠基人之一。其對戰爭的性質和規律、戰略戰術、軍隊建設等各方麵從理論上進行瞭探討,X早確定戰略、戰術和後勤學之間的分野,創立瞭較完善的軍事理論體係。他和剋勞塞維茨並列為西方軍事思想的兩大X威。主要著作有《戰爭藝術概論》《論大規模軍事行動》《拿破侖的政治與軍事生涯》《戰略學原理》。他主張進攻是一種X積極的戰鬥類型。

目錄

第一章 戰爭的政策·····1
為捍衛權利發動戰爭········5
政治主守,軍事主攻······6
戰爭的目的·······7
有無盟國參戰的戰爭·········7
乾涉性戰爭·········8
侵略性戰爭······11
信念戰爭··········14
人民(民族)戰爭··········16
國內戰爭和宗教戰爭············21
兩綫作戰和兩綫作戰的危險性···········21
第二章 軍事政策或戰爭哲學·········25
軍事統計學和軍事地理·····28
其他影響戰爭勝敗的因素·······29
軍事製度········31
軍隊統帥和高級作戰指揮機關········37
民族的尚武精神和軍隊的士氣···········43
第三章 戰略與戰略計謀·····49
定義和基本原理············51
戰爭的基本原理·············55
作戰體係··············56
戰區··················59
作戰基地················61
戰略點和戰略綫········68
作戰目標············71
作戰正麵、戰略正麵、防綫、戰略陣地············74
作戰地區和作戰綫···················81
戰略綫··········103
以臨時基地或戰略預備隊保障作戰綫···········107
舊式陣地戰和現代運動戰·············110
補給倉庫與行軍的關係··········116
邊境及其要塞、築壘綫的防禦和圍攻戰·········119
營壘和橋頭堡···············126
山地戰略行動···············129
大規模入侵和遠徵戰略········137
結論·················143
第四章 大戰術與交戰·····147
防禦陣地和防禦交戰·········150
進攻交戰以及各種戰鬥隊形····155
交戰中的迂迴機動和過大規模的運動···167
兩軍行軍遭遇戰··········170
突然襲擊·········171
攻擊要塞、築壘營地或築壘綫,一般性突然襲擊···173
第五章 戰略戰術性混閤作戰·····179
鉗形攻擊與大支隊·······181
渡河·······186
撤退和追擊·······191
軍隊行軍宿營········199
登陸作戰·····200
第六章 戰爭勤務或調動——軍隊的實用藝術·····203
戰爭勤務概念··············205
偵察和查明敵人動嚮的其他方法········214
第七章 軍隊的戰鬥部署和單獨或聯閤使用三個兵種·····219
戰鬥綫上的部署·········222
步兵的部署和使用·226
騎兵···············234
炮兵·········241
步兵、騎兵、炮兵的聯閤使用····245
第八章 結論····247
後記···255

精彩書摘

  自序
  當人們都熱情歡呼和平時,齣版一本戰爭著作似乎有些不閤時宜,然而,他們所期待的那種工業發達、財富暴增的局麵,未必就是全體社會成員意為之獻身的對象。正如安西爾昂在他的名著《歐洲政體革命概論》中寫的,雖然戰爭永遠是災難,但它是建國救國所必需的,也是永遠避免社會解體所必需的。
  俄國沙皇曾下令將我的《論大規模軍事行動》翻譯成俄文,但它並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我決定在其基礎上補充一些內容,於是1829年我倉促地完成瞭《對戰爭主要問題的分析評論》,當時我隻考慮到把《對戰爭主要問題的分析評論》作為《戰爭藝術》的附錄,並未將其視為獨立的著作。
  之後,沙皇又要求我對《論大規模軍事行動》加以補充,作為皇太子的教材。因此,我又對該文進行瞭補充,使之成為一本完整的著作。
  我專門為《論大規模軍事行動》增加信念戰爭、民族戰爭、最高作戰指揮、軍隊士氣、防綫、戰區、戰綫、預備隊、臨時基地、山地戰戰略,以及判斷敵人的運動等內容,此外我還對該文的其他章節進行瞭修改。考慮到一些書商的意見,我決定為這本書起一個新名字,《戰爭的藝術》。
  《戰爭的藝術》是我對戰爭最高思辨的最後見解。該書的第二版,我又再添加瞭一些章節,如作戰基地和作戰正麵,戰爭勤
  務或調動軍隊的應用藝術,遠距離大規模入侵,戰略綫和迂迴戰鬥綫的機動,等等。同時,我還對其他章節內容進行瞭補充。
  根據本書的氛圍和目的,我並未對應用細節作過細的探討,隻是提供瞭一些可供參考的著作。這些細節問題有助於更好地思考大規模作戰藝術。當然,各人有各人的特質、天賦、能力結閤實際進行思考,無須我再具體地指導他們。我的作用,相當於一個指明方嚮的路標。
  如果讀者能從書中找到這些問題的基礎,並加以應用,我將倍感榮幸。這本書體例可能存在不足的地方,行文上一些技術術語多次重復,還請你們多加原諒。但是,這是一本包含諸多復雜定義的指導性著作,不可避免地要重復某些詞匯和思想,更不可能辭藻華麗,我隻能力求做到明確清晰。
  可能有人會責怪我過於鍾愛定義,這點我不得不承認,我認為,這正是我的價值所在。建立一門人們至今陌生的科學的基礎,首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統一其各組成部分的不同名稱,便於研究者區分和分類。我也要承認,這些定義有些還需要進一步地提高。我也不會說我是權威,是絕對正確,所有更好的定義,我都將很榮幸地采納。
  最後,再說明一點,我常常反復使用一個案例是為瞭方便讀者。因為讀者不可能記得所有的戰役,也不可能擁有足夠多的藏書,所以隻要瞭解我所舉齣來的案例,便能理解我的論證,至於那些熟悉軍事史的人來說,他們也不會認為本書案例不足。
  若米尼
  1837年3月6日
  第一章戰爭政策
  本章我們要研究的內容,有助於政治傢判斷戰爭的時機是否恰當,戰爭的動機是否正當,並且有助於政治傢們決定采取何種行動,以求達到戰爭的目的。
  國傢之間進行戰爭的目的,大緻如下:
  捍衛某些權利。
  滿足社會利益,如商業、工業利益,以及涉及民族繁榮的一切利益。
  支援其存亡關係本國安全或政治均勢的鄰國。
  履行同盟義務。
  推行、壓製、保衛某種學說。
  為本國利益而擴大本國的影響和勢力。
  保證國傢的獨立不受任何威脅。
  為雪國恥的報復。
  純粹的徵服和侵略欲望。
  不同的既定目標將引發不同類型的戰爭,而不同類型的戰爭其采取行動的性質、兵力數量、戰鬥範圍,也都會有所不同。
  可以確定的是,這些戰爭具有變數,戰爭可以是進攻作戰,
  也可以是防禦作戰;發動戰爭的一方也可能轉為防禦,而遭到攻擊的一方,隻要準備得當,也可以轉為主動進攻。雙方地位的差彆,也會産生一些復雜的情況,如:
  可能是兩個國傢之間的戰爭。
  可能是一個國傢對抗結成同盟的其他幾個國傢。
  可能是同盟與一個國傢交戰。
  一個國傢可能是戰爭的主力,也可能是輔助力量。
  在上一條的情況下,一個國傢可能在戰爭伊始參戰,也可以在戰爭爆發後加入。
  戰場可能在本國境內,也可能在敵國或盟國境內。
  如果侵略他國,則入侵距離可長可短,戰爭行為可能是理智的,也可能是盲目的。
  戰爭可能是民族之間的反對戰爭。
  國內戰爭和宗教戰爭也是可能發生的,更是危險和不幸的。
  一旦決定戰爭,就必須依照戰爭藝術的原理進行戰爭。我們需要承認,情況不同,各種戰爭的特點也會各有韆鞦。例如,團結一緻、眾誌成城抵抗20萬入侵法軍的時候,西班牙軍隊的行動與其嚮維也納進軍的時候完全不同,也不同於當年(1809)為迫使敵人接受和平條件而嚮其首都進軍的時候。這20萬法軍,難道要不顧萊茵河和因河之間、多瑙河與易北河之間的各國與人民,一意孤行地嚮維也納進軍嗎?顯然,對一支軍隊而言,每次作戰方法大同小異,但對於軍隊的統帥而言,事實卻並非如此。
  我們稱除外交政策方麵所進行的關於軍隊統帥方麵的考慮為“軍事政策”或“戰爭哲學”,因為它既不全部屬於外交範疇,又不全部屬於戰略範疇,但是它對政治傢和軍隊統帥的計劃具有
  最重要的意義。
  接下來,我們開始分析外交範疇的各個要素。
  為捍衛權利發動戰爭
  在發動戰爭前,必須權衡利弊——從社會利益齣發,這場戰爭是否於本國有利。當一國對鄰國提齣權利要求,並不一定意味著要用武力來實現這個要求,很多時候需要適當地變通以達到目的。
  為瞭恢復無可爭議的權利而進行的、可使國傢獲得與犧牲相當的利益的戰爭,纔是正確的戰爭。很不幸,我們的時代,爭議和異議太多瞭,如繼承權、遺囑權、婚姻權等,以這些權利為目的的戰爭,其實都是為瞭獲得利益。路易十四當政時,他繼承西班牙王位本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且也得到瞭傢族的支持,更是順應西班牙的民心,但是他的繼承權仍在歐洲激起瞭軒然大波,進而齣現瞭一個反對其繼承王位的歐洲同盟。
  奧法交戰之際,腓特烈二世從古老的檔案中找到理由,率兵占領西裏西亞,使普魯士帝國的勢力增加瞭一倍。假設腓特烈大帝沒有成功,他將會遭到指責和反對,這次行動也就是錯誤的,但他成功瞭,這次行動時機適宜,規模巨大,並且得到瞭人們的原諒。
  對於此類戰爭,無規律可循,精髓就在於伺機而動。戰爭應該遵循發動戰爭的目的。此類戰爭,首要任務是占領土地,采取進攻手段迫使敵人讓步。所有的行動都要以雙方的軍事裝備為前提。在這類戰爭中,有一個問題至關重要,即不要引起第三方的妒忌,免得它乾涉,方法就是嚮其鄰國做齣一些必要的保證。
  政治主守,軍事主攻
  當一國麵臨某鄰國藉口有權收迴某塊土地而發動戰爭時,它是不會坐以待斃的,該國人民有著堅定的信念,不會輕易屈服,而是用全部力量去捍衛這塊土地,所以,它不應該消極地等待敵人的進攻,而應該力爭主動,先發製人,攻入敵國。
  通常發動這樣的戰爭比較有利,但在本國境內待機破敵也不是不可以。一個政權穩固、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無須擔心第三方入侵的大國,更適閤在敵國境內作戰。這樣,不但自己的國土不會遭到戰爭的破壞,而且還可將戰爭的損失轉移到敵國身上,另外,還可爭取一些道義上的影響,激發本國軍隊的鬥誌。但從純軍事觀點來看,在本國作戰的軍隊也有很大的優勢,因為可控製一切天然屏障和人工的有利位置,能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做到地利與人和。
  毋庸置疑,上述原理對所有戰爭都適用。但是,戰略原理是不可變動的,而戰爭政策卻因受到民意、局勢、軍政長官的影響而時常變動。正是這些變化,使得人民相信,戰爭是沒有固定規律的。這是多麼粗淺而錯誤的論斷啊!我要闡明的是,軍事科學是有原理可循的,想要在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遵循這些原理,隻有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它纔可靈活變通,根據實際情況修改軍事行動計劃,即使是在進行這類修改時,也要遵守戰爭藝術原理。當我們在製定對法國、奧地利或俄國的作戰計劃時,肯定是與對土耳其或其他東方國傢的作戰計劃不同,因為後者的實際情況是:勇敢、人數眾多,但紀律鬆散、毫無秩序、不善機動等。
  戰爭的目的
  戰爭的最終目的是爭權奪利。以西班牙王位繼承爭奪戰與腓特烈二世占領西裏西亞為例,其目的都是為瞭爭奪利益。
  這種爭權奪利的戰爭大緻可分為兩類:強國奪取有利的天然疆界,以獲得政治或貿易上的優勢;盡力削弱最具威脅的敵人的力量,或者遏製其力量的增長。後者屬於武裝乾涉,一個國傢很少在沒有盟國支援的情況下,單獨攻擊其強敵,這種戰爭通常以聯盟的方式進行,這種聯盟是利用盟國與敵人之間的衝突形成的。
  這些政治問題,比軍事關係更大、更復雜,軍事行動的問題我將在後文中談及,所以這裏就不再贅述瞭。
  有無盟國參戰的戰爭
  其他條件相同,有盟國參戰的戰爭總比沒有盟國參戰的戰爭更容易取勝。這是閤乎自然規律的。一個強國可能比聯閤起來反對它的兩個弱國更容易取勝,然而,有鄰國支援的戰爭總是比孤軍作戰更有利。這樣不僅可以依靠盟國增強自己的實力,也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敵國的實力,因為敵國不僅要以大部分兵力對付盟國的援軍,還要在有可能受到進攻的疆界設防。
  沒有弱小的敵人,也沒有弱小的同盟,一個大國,無論多麼
  強大,如果它輕視弱小國傢或同盟,都將得到輕敵的教訓,這是不可撼動的真理。
  乾涉性戰爭
  乾涉性戰爭是一個國傢在可能進行的所有戰爭中,最適閤、最有利的戰爭。原因很簡單,進行乾涉性戰爭的國傢,可以改變戰爭力量對比,它可以選擇最有利的時間參戰,使軍隊采取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行動。
  乾涉分為兩大類:一、乾涉鄰國的內政;二、乾涉鄰國的外交。
  雖然乾涉鄰國的內政很常見,但是政治傢們也從未發錶過一緻的意見,所以,在這裏我們不討論乾涉鄰國內政是否閤理的問題。羅馬人的輝煌曆史,一部分得益於乾涉彆國,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也是乾涉的結果。並非所有的這種乾涉都能成功,奧地利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行動,就引火燒身,幾乎使本國遭到毀滅。
  乾涉鄰國外交是比較閤法和常見的,也比較有效。
  我認為,一個國傢是否有權乾涉彆國內政,值得懷疑,但在甲國將混亂和紛爭嚮外擴散,危及乙國時,乙國是有權對甲國進行乾涉的。
  介入鄰國的外部戰爭有以下理由:
  同盟的義務。
  為瞭維持政治均勢。
  避免爆發的戰爭産生於己不利的後果,並從中獲益。
  無數的例證說明,有些國傢的覆滅原因就是:當一個國傢容忍敵國無限擴張時,這個國傢就一定會衰敗;即使是較弱的國
  傢,隻要適當地運用自己的力量,也可成為政治均勢的締造者。這足以證明,乾涉性戰爭是有利的。
  從軍事觀點上來看,作為第三方參戰的軍隊明顯具有決定性力量。這種決定性作用的大小,取決於它對開戰兩軍所處地理位置是否有利。1807年鼕季,拿破侖渡過維斯瓦河,冒險抵達柯尼斯堡城下,後方受到奧地利軍隊威脅,前方又麵對俄國的大軍,如果這時奧地利派齣一支大軍嚮奧得河進軍,可能拿破侖就徹底失敗瞭。當時法國軍隊認為,隻要迴到瞭萊茵河,他們就是幸運的。可事實上,所有情況錶明這是不可能的。奧地利軍隊沒有進攻,而是按兵不動,想等軍隊集結到40萬纔動手,等到兵力達到40萬時,已經是兩年後瞭,當然,奧軍失敗瞭。如果奧軍抓住機會發動進攻,結局可能就是,奧地利主宰歐洲的命運瞭。
  由於對內政和外交的乾涉,又産生瞭以下幾種戰爭:
  (一)一個國傢按照盟約要求,輔助性地參加乾涉性戰爭,隻派齣輔助軍隊。
  (二)為援助弱小盟國,保衛其領土,將戰區轉移到遠離本國國土的地區,作為主力參國。
  (三)幾個強國聯閤反對一個強國,地理位置接近的國傢,可能作為主力參戰。
  (四)可在戰爭爆發後參戰,也可在宣戰前乾涉。
  根據盟約要求,派齣少量兵力乾涉時,這個國傢隻處於輔助地位,作戰的指揮權屬於主要進行作戰的國傢。當作為聯盟成員,派齣大量軍隊參戰時,情況則又有不同。
  在這些戰爭中,情況各有不同。七年戰爭時,俄國是奧、法
  兩軍的輔助力量,但是在它占領普魯士之前,它是北部作戰的主
  力。當費爾莫爾和薩爾特科夫率軍進入勃蘭登堡後,他們就隻為奧地利而戰。他們這種遠離本國的軍隊,隻能依賴盟軍的行動。
  遠離本國的遠徵,是危險的、睏難重重的,1799年和1805年發生的戰爭就是例證。後文我將從軍事觀點研究和討論這些遠徵。遠徵往往會使軍隊遇到危險,但又有有利的一麵,那就是使本國國土遠離戰爭的侵擾,大大減少敵人入侵的危險。對軍隊和將領而言,遠徵雖然十分艱巨,但對國傢和人民而言,遠徵其實是有益的。
  在此類戰爭中,最主要的問題是:選擇作戰總司令;明確各國在作戰時的責任;製定完全符閤各國利益的目標。曆史上,多數同盟恰恰因為忽略瞭這些問題而失敗。
  第三類乾涉性戰爭,我們可以稱其為時機有利的戰爭,因為它不僅可以全力參戰,還可以接近本國國界作戰,所以它可算得上是最有利的戰爭。奧地利在1807年就是這樣,結果它錯失瞭良機。1813年,奧地利又獲得瞭一個類似的機會。當時,奧地利與薩剋森接壤,拿破侖剛剛在薩剋森集中兵力,奧地利隻要從後方突襲易北河地區的法軍,就能戰勝法軍。在此情況下,穩操勝券的奧地利投入瞭20萬兵力,之後它恢復瞭對意大利統治,這是它喪失瞭15年之久的權利。在這場乾涉性戰爭中,奧地利在軍事和政治方麵都獲得瞭很大的利益。
  奧地利之所以能大獲全勝,一方麵是因為這次乾涉距離本國很近,它可以調集大批兵力;另一方麵是因為它是在戰爭已經爆發的情況下參戰的,可以選擇最佳時機全力以赴地作戰。這兩種優勢有著巨大的決定性作用。
  一些很弱小的國傢,隻要善於把握局勢、捕捉戰機,也能在
  戰爭中獲勝。1552年,選帝侯莫裏斯·薩剋森反對卡洛斯一世,雖然後者是西班牙、西西裏、那不勒斯等國國王,曾經打敗過弗朗索瓦一世〔1〕,甚至一度控製法國,但這次戰爭,卡洛斯一世被打敗瞭。1706年,薩瓦公爵和維剋托·阿梅傑對路易十四宣戰,從而徹底改變瞭意大利戰爭的進程,迫使法軍退至都靈城,薩瓦公爵樹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有多少政治傢能與這兩位偉大的人物並肩呢?
  我想我已經把及時進行乾涉性戰爭的意義與優點講得夠深刻瞭。
  ……

前言/序言

  我們的戰爭觀:不好戰!不畏戰!決戰必勝!
  ——寫在《戰爭論》叢書齣版之際
  馬剋思曾說,戰爭是推動人類文明前行的火車頭。他形象地指齣瞭,戰爭機器如同推土機一般,碾過曆史的血肉之軀,於荊棘中開疆拓土,前行的軌道上沾滿血腥。生命在戰爭麵前是那麼地脆弱。殘忍,是戰爭誕生以來形成的秉性。戰爭同暴力幾乎就是一對同義詞,暴力是戰爭的本質屬性,也是馬剋思主義的戰爭觀。即使進入現代戰爭模式之中,諸如貿易戰、金融戰、外交戰、黑客戰、網絡戰、病毒戰、輿論戰等,其本質仍然是殘酷的,充滿暴力的。所以,我們認為,所謂的“武器仁慈化”、“戰爭非暴力化”、“戰爭泛化”等觀點是不妥當的。因為,當前形勢下,戰爭將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作為國人,必須時刻對各種戰爭形態保持高度警惕,因為戰爭的根本法則,依然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正因為戰爭的本質是殘忍的,同時它又是人類曆史發展進程中的常態現象。所以,對於戰爭的看法,自古以來就分為多種復雜的看法。比如,西方軍事理論傢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寫到:戰爭是強迫敵人服從我們意誌的一種暴力行為。奧地利鐵血宰相俾斯麥認為,這個時代的重大的問題不是靠演說和決議所能解決的,這些問題隻有靠鐵和血纔能解決。戰爭理論傢伯恩哈迪認為,戰爭是人類生活中一種具有頭等重要意義的生物法則,它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起調節作用的東西。無疑,這幾位西方軍事大師,對於戰爭都是笑臉相迎的。
  與其相反,是反對戰爭的人們。比如,羅馬時代的軍事傢、曆史學傢李維認為,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是正義的;對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來說,戰爭是閤理的。曾經以炮艦政策橫行世界、身經百戰、建立起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卻對於戰爭有著這樣的民間諺語:戰爭一開始,地獄便打開。而作為東方文明古國,中國經曆瞭無數次的烽火狼煙,更加地體會到戰爭的血腥與殘酷。所以,我們的老祖宗諄諄教導中華兒女:“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老子)、“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陳壽)、“皇帝動刀槍,百姓遭瞭殃”。前不久習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堂的演講更是鮮明地指齣,國強必霸並不是曆史的必然規律,中華民族曆來熱愛和平,深知“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
  我們認為,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冷戰結束瞭戰爭的硝煙一刻未熄,有備纔能無患,圍繞“戰爭”我們需要明白如下幾個問題:
  戰爭的首要目的是為瞭和平。戰爭隻是一種手段,戰爭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對於一次戰役(戰鬥)來說,戰爭的目的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而從整體的縱嚮的角度來說,戰爭除瞭在曆史上承擔著王朝更替的催化劑、助産士這類角色之外,符閤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戰爭,歸根結底其目的應該是為瞭和平。正如亞裏士多德所說,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瞭和平。這樣的戰爭纔是正義的。然而,存在著繁雜利益糾葛的人類社會要想取得和平並不是簡單、無代價的,因為“你想和平,就要準備戰爭”(韋格蒂烏斯)、“隻有勝利者,纔能用戰爭去換取和平”(薩盧斯特)。對於我們中國來說,構建強大的、現代化的軍隊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戰略支撐力量。
  戰爭需要理性對待:不好戰。正由於戰爭是頭洪水猛獸,因此需要高超的駕馭能力。隻有駕馭得好,纔能避免引火自焚。在能夠避免戰爭爆發的情況下,應盡一切努力化解矛盾與糾紛。所謂上兵者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即使在具體的戰場(戰役)指揮中,總司令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冷靜的頭腦。尤其是在國際風雲變幻莫測的復雜背景下,如何理性地對待戰爭,如何理性地在戰爭與和平之間作齣選擇,考驗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智慧。總之,當我們被憤怒操縱的時候,當我們希望通過戰爭這一手段,快刀斬亂麻地解決麻煩與糾紛的時候,我們需要對戰爭持有一顆理性、冷靜的心,並記住:叫喊戰爭的人是魔鬼的參謀;狂熱者的腦袋裏沒有理智的地盤。更要懂得著名詩人賀拉斯的一句反戰名言背後的意味:所有的母親都憎恨戰爭!曆史已經反復告訴世界:中國人不好戰!
  戰爭需要一種勇氣:不畏戰。無論是冷兵器時代還是高科技戰爭時代,戰爭都是殘忍的,需要付齣的是生命的代價。因此,戰爭機器不能輕易啓動。不過,不好戰不代錶完全拒絕戰爭、排斥戰爭、畏懼戰爭。在世界叢林的遊戲法則中,一個民族一個國傢,要想生存發展,保持必要的用於自衛的強大武裝力量是必要的,更是必須的。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東西方以炮艦政策強加在中華民族頭上的羞辱與屠殺的曆史教訓告訴我們,隻有自身強大、手握殺手鐧,纔能避免被殺戮、羞辱的命運。民族國傢的尊嚴,是構建在必要的武力基礎上的。尤其是當關係到我們的國傢主權和民族尊嚴、關係到我們的核心利益時,戰爭是必須的。曆史事實已經多次鄭重地告訴世界:中國人不好戰,更不畏戰!
  戰爭需要一種理智:英勇善戰。人們若想取得戰爭的勝利,就必須認識戰爭的客觀規律,將其抽象為戰略戰術,在客觀條件許可範圍內,運用從客觀中抽象齣來的戰爭略戰術指導戰爭,戰爭是智者的搏弈。毛澤東說:“指導戰爭的人們不能超越客觀條件許可的限度,期求戰爭的勝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須在客觀條件的限度之內,能動地爭取戰爭的勝利……指揮員在戰爭中的大海中遊泳,他們要不使自己沉沒。而要使自己決定地有步驟地到達彼岸。作為戰爭指導規律的戰略戰術,就是大海中的遊泳術。”
  戰爭需要一種凝聚力:忠於祖國。作戰需要彼此配閤,在戰場上尤其是在特殊的環境下,危險會來自四麵八方。所以,隻有鑄造一種團結一緻、統一對外的團隊精神,纔能幫助每一個作戰中的人贏得防範時刻齣現的危險。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每一個英勇善戰的部隊,每一支特種作戰部隊,要想取得勝利剋敵製勝,必須是鐵闆一塊!法軍統帥拿破侖說過,統一指揮是戰爭的第一要事,也是産生凝聚力不可缺少的要素。那麼,凝聚力來自哪裏?對於中國軍人來說,首先來自於聽黨指揮、忠於祖國、忠於人民這一神聖的最高宗旨,來自於共同的保傢衛國的誓言,來自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自於不怕苦不怕纍不怕犧牲、做忠誠可靠的人民子弟兵的信念。凝聚力來自於科學閤理、統一規範的軍隊製度化建設,來自於平時官兵一緻、愛兵如子、相親友愛的軍內關係。凝聚力也來自於絕對服從、鐵的紀律。
  戰爭需要一種自信:會打必勝。戰爭是一種你死我活的搏鬥,所以,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是戰場上的最高法則。對於軍人來說,擁有堅韌的必勝的自信心,是一種高貴的品質。當然,自信不是自負,那種不顧實際情況、盲目草率的軍事行動,隻能歸為冒險盲動主義。堅定的必勝信念來自於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軍人的自信心,既要求軍隊的指揮官養成信賴自己的習慣,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也要求普通的士兵具備想當將軍的優秀品質。為什麼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因為這樣的士兵沒有必勝的自信心。凡是有決心取得勝利的人,從來不說不可能。
  戰爭需要學習。對於中國軍人來說,無論是古今中外的戰爭實例、戰爭曆史、軍事著作、謀略經典、軍事名傢,還是當代他國的軍隊建設成就、最新武器裝備成果,都需要我們秉持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兼容並包、取長補短的謙虛謹慎、認真仔細的態度,去學習其經驗,汲取其教訓,最終在掌握精髓、創造創新中超越,轉化為自己的真實本領。毛主席曾經教導中國軍人,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諸如《戰爭論》這套叢書裏的蔣百裏《國防論》、剋勞塞維茨《戰爭論》、馬漢《海權論》《海軍戰略論》、杜黑《製空權》、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米尼《戰爭藝術概論》、韋格蒂烏斯《兵法簡述》、米切爾《空中國防論》、魯登道夫《總體戰》,都是我們學習的優秀精神食糧。當然,作為將來要上戰場的軍人,不僅要重視學習軍事理論,更要在平時的摸爬滾打中鑄就高素質的作戰能力。平時流汗,纔能避免戰時流血。因此,西諺有雲,你有一天將遭遇的災禍是你某一段時間疏懶的報應。軍人需要的就是一種學習、學習、再學習,堅持、堅持、再堅持的韌勁。
  戰爭需要研究。戰爭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作為藝術,戰爭需要駕馭它的人必須具備高超的領導力與決斷力;作為一門科學,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通過去僞存真、去粗取精、由錶及裏、由深入淺地找齣其中蘊含的最簡單、最明晰、最管用的規律來,以指導實際中的軍事行動。通過學習、研究,尤其是打開自己的視野之後,我們會發覺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通過跨越式發展,盡快補足短闆,以提升我們的實際戰鬥力。《戰爭論》這套叢書值得我們花費力氣熟讀一番、好好研究。
  戰爭需要實踐。通過對古今中外軍事著作、戰爭實例、戰爭曆史的學習研究,獲得的隻是理論上的東西。理論知識的作用隻有運用於實踐,纔能知道它的真實價值大小。正如毛主席強調的,一切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所以,對於軍人來說,除瞭學習研究古今中外的軍事曆史、戰例與理論,更需要通過實戰來檢驗我們手中到底掌握瞭多少的戰爭真理與有用的軍事方法。一切的戰爭規劃與理論,全在於實際的執行力與效力。因此,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是最好。而從國傢的角度來說,日常的軍隊國防建設均在於服務於實戰、為實戰做準備。俗話說得好,未雨綢繆,養兵韆日用兵一時。戰爭機器不是擺設,更不能是花架子,必須接受實戰的檢驗。另外,戰爭中蘊含的謀略、道理,也可以作為其他領域決策、管理的參考。
  戰爭需要謀略。偉大的革命導師、蘇聯紅軍統帥列寜曾經鮮明地指齣,沒有不用軍事計謀的戰爭。我國明代文學傢,也是位謀略傢馮夢龍老先生強調,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正因為如此,古今中外誕生瞭大批研習戰爭謀略的大師名傢。可以說,蔣百裏《國防論》、剋勞塞維茨《戰爭論》、杜黑《製空權》、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米尼《戰爭藝術概論》、韋格蒂烏斯《兵法簡要》、米切爾《空中國防論》、魯登道夫《總體戰》、馬漢《海權論》《海軍戰略論》等,每一本軍事經典都是戰爭智慧的結晶。作為軍人,一定要時刻銘記:永遠彆以為敵人比你愚蠢!輕視對手的後果是嚴重的。正確的態度就是毛澤東同誌所說的,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拿破侖有句話說得好,世上隻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
  戰爭需要發展。人類的曆史長河是永遠嚮前發展的。從最初的刀耕火種,到自然的田園農業文明,再到歐洲17、18世紀的工業革命,再到19世紀、20世紀的電氣革命,直到21世紀的信息化革命。每一次的生産力躍升都推動著經濟的巨大發展,而與武器裝備直接相關的生産力的質的進化,更是推動著戰爭形態的驚天變革。所以,軍人必須遠比其他人要更為敏感地關注世界形勢的變化以及湧動齣的最新的社會現象與科技成果,使得自己具備察天觀地、聽聞大地的與時俱進的本領,不落伍於時代,纔能決勝於韆裏之外,纔能履行好保傢衛國的職責。我們認為,與時俱進有兩個標準:一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二是無論時代怎麼發展始終抓住最簡單最管用的精髓。軍事藝術是一種執行命令的藝術,一切復雜的計謀都應當拋棄掉。簡單明瞭,是執行好軍事行動的首要條件。
  戰爭需要實力。戰爭歸根結底是實力的較量,從來都是敵對雙方軍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外交等多種因素的綜閤較量,而不單純取決於某一種因素。所以,對於我們的國傢,需要通過“發展”這一硬道理,來全方位提升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質量,全麵地加強我們國傢的綜閤實力,為戰爭提供強大的國傢保障力。對於我們的百姓,需要通過各種措施加強國防意識與國傢安全意識教育,培育國民的軍事素養,建設強大的民兵預備役部隊,要藏兵於民。對於我們的軍人,廣大士兵要通過艱苦的學習、訓練,加強自身的單兵作戰能力與團隊閤作作戰能力、以及軍兵種協同作戰能力。作為指揮官,則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軍事指揮素質。震驚歐洲的拿破侖說過: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羊,遠遠勝過一隻羊帶領的一群獅子。我們的軍隊需要培育齣一批批的獅子老虎,纔是名副其實的威武之師!
  談瞭這麼多與戰爭有關的話題,那麼,新時期的中國軍人,還要做些什麼呢?首先就是,牢牢抓住軍隊政治工作這一生命綫。我軍自成立以來即高度重視政治工作。1929年12月28日—29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代錶大會在福建上杭縣古田村通過的《中國共産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錶大會決議案》(即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案),即明確指齣,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必須服從黨的領導,自覺擔負起宣傳、組織、武裝群眾等任務。古田會議劃清瞭紅軍與舊式軍隊的界限,解決瞭無産階級革命軍隊建設的根本性問題。2014年10月30日,新時期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習近平主席齣席會議並發錶重要講話,提齣把理想信念、黨性原則、戰鬥力標準、政治工作威信在全軍牢固立起來,抓好鑄牢軍魂、高中級乾部管理、作風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戰鬥精神培育、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五方麵”工作,加強軍事文化建設,從難、從嚴、從實戰要求齣發摔打部隊,培養廣大官兵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化的“四有”軍人。中國軍人,任何時候都要牢記“聽黨指揮、忠於祖國與人民”這一最高宗旨,爭當讓黨和人民放心滿意的優秀軍人。
  其次,要積極做好軍事鬥爭準備。西方戰神剋勞塞維茨強調,作戰的基本原理是,切勿完全處於被動地位。對於一支軍隊來說,隻有時刻以與時俱進、未雨綢繆的精神頭抓好軍事鬥爭準備,纔能避免被動、纔能有備而無患。隻有時刻準備好,纔能令齣即行、迅速掌握戰機,避免陷入被動挨打的泥潭。
  再次,緊緊圍繞戰鬥力做文章。衡量一支軍隊的好壞,關鍵就看能否打勝仗。拿破侖曾預言,中國是一頭睡獅,一旦醒來將震憾世界。但是,沒有爪牙利爪的獅子隻能是擺設。能打勝仗是衡量軍隊質量的根本標準。沒有戰鬥力,其他都是空談。
  最後,要進一步加強貫徹落實“科技強軍”“質量建軍”戰略,進一步高度重視兵民結閤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研究與運用,始終牢記並掌握“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這一法寶。
  在新時期,麵對日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軍人的天生敏感性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並不太平。因此,作為人民共和國的柱石,中國人民解放軍需要進一步地緊緊抓住中國的特殊國情,做好強軍的一切工作,需要進一步地牢牢抓住決定戰爭勝負的各方麵的關鍵性因素,從要害處著手,全麵加強軍隊的改革與建設。如此,纔能確保我們這支保傢衛國的鋼鐵長城永不倒塌!
  迴首過去,我們對戰爭充滿敬畏。我們不輕言戰爭,我們不懼怕戰爭,我們隻為戰爭做好準備。業績造就偉人,戰功成就軍人。輝煌的中國革命史證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武裝力量。
  中國軍人的勤奮和榮譽,足以鼓舞韆鞦萬代的中國青年。
  祝願一切熱愛軍事、關心國防、熱愛和平的讀者朋友們,能從囊括古今中外著名軍事經典的這套《戰爭論》叢書中汲取有益的養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地培育自己的國防軍事素養,形成自己的國防觀、戰爭觀,以求在將來或許會發生的、某個特殊的時刻履行自己“保傢衛國”的神聖職責。
  《戰爭論》叢書編委會
  2015年10月


用戶評價

評分

很不錯的一本書,快遞速度很快,書也質量也挺好的,很實用

評分

信賴京東,傢裏都有零食,電器,廚房調味料都在京東上買的,書也不錯,方便快捷。

評分

很不錯,一本本看吧,先從戰爭論開始

評分

書不錯,印刷清晰,紙質也好,很喜歡

評分

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這句話是中國人多麼痛的領悟!

評分

包裝挺好的。很霸氣的一套書,感覺某某人要成戰爭販子啦。

評分

戰爭論係列叢書,對於軍迷來說必不可缺的,好評!

評分

書的質量很好,物流也給力,關鍵是滿200減100太劃算瞭

評分

很不錯的一本書,快遞速度很快,書也質量也挺好的,很實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