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如果沒有經曆過一些人和事,怎能理解“初”這個字。
1.人要活很多年後纔知道感恩的,纔知道萬事萬物包括投眼而來的翠色,附耳而至的清風,無一不是榮華的天寵,纔知道生命中的每一霎時間都是嚮永恒藉來的片羽,纔知道胸襟中的每一縷柔情都是無限天機所流瀉的微光。
2.愛一個人就是在他的頭銜、地位、學曆、經曆、善行、劣跡之外,看齣真正的他不過是個孩子--好孩子或壞孩子--所以疼瞭他。
如果不麵臨“失去”的惶恐,不像遭剝皮一般被活活剝下什麼東西,也不會憬悟“曾經擁有的喜悅”。
就像身邊“惹人煩的配偶,纏人的小孩,久病的父母”,“一旦無常,纔知道因緣不易”。曾經被病魔摺磨差點失去生命的張曉風,在經曆瞭大病初愈後,纔真正地知道每天能看著落閂的餘暉是多麼幸運的事情。
她終於領悟到,每個人隻有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如此纔可以“享受”上帝創造的生命,而不是每天“忍受”生活。
張曉風
中國颱灣作傢,目前任教陽明大學。得過中國颱灣中山、中國颱灣文藝散文奬。
著有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再生緣》《我在》《從你美麗的流域》《玉想》《我知道你是誰》《星星都已經到齊瞭》等。
她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倒黴的不如意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她更寜願並且在“心中把玩不已的全是這些可愛的片段!這些從生活的淵澤裏撈起來的種種不盡的可愛。”
一句好話
小時候過年,大人總要我們說吉祥話,但碌碌半生,竟有一天我也要教自己的孩子說吉祥話瞭,纔驀然警覺這世間好話是真有的,令人思之不盡,但卻不是“升官”、“發財”、“添丁”這一類的,好話是什麼呢?鼕夜的晚上,從爆白果的馨香裏,我有一句沒一句地想起來瞭。
“你們愛吃肥肉,還是瘦肉?”
講故事的是個年輕的女傭人名叫阿密,那一年我八歲,聽善忘的她一遍遍重復講這個她自己覺得非常好聽的故事,不免煩膩,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人啦,欠人傢錢,一直欠,欠到過年都沒有還哩,因為沒有錢還嘛。後來那個債主不高興瞭,他不甘心,所以到瞭吃年夜飯的時候,就偷偷跑到欠錢的傢裏,躲在門口偷聽,想知道他是真沒有錢還是假沒有錢,聽到開飯瞭,那欠錢的說:
“今年過年,我們來大吃一頓,你們小孩子愛吃肥肉,還是瘦肉?”
(順便插一句嘴,這是個老故事,那年頭的肥肉瘦肉都是無上美味。)
那債主站在門外,聽得清清楚楚,氣得要死,心裏想,你欠我錢,害我過年不方便,你們自己原來還有肥肉瘦肉揀著吃哩!他一氣,就衝進屋裏,要當麵給他好看,等到跑到桌上一看,哪裏有肉,隻有一碗蘿蔔一碗番薯,欠錢的人站起來說,“沒有辦法,過年嘛,蘿蔔就算是肥肉,番薯就算是瘦肉,小孩子嘛!”
原來他們的肥肉就是白白的蘿蔔,瘦肉就是紅紅的番薯。他們是真窮啊,債主心軟瞭,錢也不要瞭,跑迴傢去過年瞭。
許多年過去瞭,這個故事每到吃年夜飯時總會自動迴到我的耳畔,分明已是一個不閤時宜的老故事,但那個窮父親的話多麼好啊,難關要過,禮儀要守,錢卻沒有,但隻要相恤相存,菜根也自有肥腴厚味吧!
在生命宴席極寒儉的時候,在關隘極窄極難過的時候,我仍要打起精神自己說:
“喂,你愛吃肥肉,還是瘦肉?”
“我喜歡跟你用同一個時間。”
他去歐洲開會,然後轉美國,前後兩個月纔迴傢,我去機場接他,提醒他說:“把你的錶撥迴來吧,現在要用中國颱灣時間瞭。”
他愣瞭一下,說:
“我的錶一直是中國颱灣時間啊!我根本沒有撥過去!”
“那多不方便!”
“也沒什麼,留著中國颱灣的時間我纔知道你和小孩在乾什麼,我纔能想象,現在你在吃飯,現在你在睡覺,現在你起來瞭……我喜歡跟你用同一個時間。”
他說那句話,算來已有十年瞭,卻像一幅掛在門額的綉錦,鮮色的底子曆經歲月,卻仍然認得齣是強旺的火。我和他,隻不過是凡世中,平凡又平凡的男子和女子,注定是沒有情節可述的人,但久彆乍逢的淡淡一句話裏,卻也有我一生驚動不已,感念不盡的恩情。
“好咖啡總是放在熱杯子裏的!”
經過羅馬的時候,一位新識不久的朋友執意要帶我們去喝咖啡。
“很好喝的,喝瞭一輩子難忘!”
我們跟著他東抹西拐大街小巷地走,石塊拼成的街道美麗繁復,走久瞭,讓人會忘記目的地,竟以為自己是齣來踏石塊的。
忽然,一陣咖啡濃香侵襲過來,不用主人指引,自然知道咖啡店到瞭。
咖啡放在小白瓷杯裏,白瓷很厚,和中國人愛用的薄瓷相比另有一番穩重篤實的感覺。店裏的人都專心品咖啡,心無旁騖。
侍者從一個特殊的保暖器裏為我們拿齣杯子,我捧在手裏,忍不住訝道:
“咦,這杯子本身就是熱的哩!”
侍者轉身,微微一躬,說:“女士,好咖啡總是放在熱杯子裏的!”
他的錶情既不興奮,也不驕矜,甚至連廣告意味的誇大也沒有,隻是淡淡地在說一句天經地義的事而已。
是的,好咖啡總是應該斟在熱杯子裏的,涼杯子會把咖啡帶涼瞭,香氣想來就會蝕掉一些,其實好茶好酒不也都如此嗎?
原來連“物”也是如此自矜自重的,莊子中的好鳥擇枝而棲,西洋故事裏的寶劍深契石中,等待大英雄來抽拔,都是一番萬物的清貴,不肯輕易褻慢瞭自己。古代的禪師每從喝茶喂粥去感悟眾生,不知道羅馬街頭那端咖啡的侍者也有什麼要告訴我的,我多願自己也是一份韆研萬磨後的香醇,並且慎重地斟在一隻潔白溫暖的厚瓷杯裏,帶動一個美麗的清晨。
“將來我們一起老。”
其實,那天的會議倒是很正經的,仿佛是有關學校的研究和發展之類的。
有位老師,站瞭起來,說:
“我們是個新學校,老師進來的時候都一樣年輕,將來要老,我們就一起老瞭……”
我聽瞭,簡直是急痛攻心,趕緊彆過頭去,免得讓彆人看見的眼淚—從來沒想到原來同事之間的萍水因緣也可以是這樣的一生一世啊!學院裏平日大傢都忙,有的分析草藥,有的解剖小狗,有的帶學生做手術,有的正埋首典籍……研究範圍相差既遠,大傢都不暇顧及彆人,然而在一度一度的後山蟬鳴裏,在一陣陣的上課鍾聲間,在滿山颱灣相思芬芳的韻律中,我們終將垂垂老去,一起交齣我們的青春而老去。
“你長大瞭,要做人瞭!”
汪老師的傢是我讀大學的時候就常去的,他們沒有子女,我在那裏從他讀“花間詞”,跟著他的笛子唱昆麯,並且還留下來吃溫暖的羊肉涮鍋……
大學畢業,我做瞭助教,依舊常去。有一次,為瞭買不起一本昂價的書便去找老師給我寫張名片,想得到一點摺扣優待。等名片寫好瞭,我拿來一看,忍不住叫瞭起來:
“老師,你寫錯瞭,你怎麼寫‘茲介紹同事張曉風’,應該寫‘學生張曉風’的呀!”
老師把名片接過來,看看我,緩緩地說:
“我沒有寫錯,你不懂,就是要這樣寫的,你以前是我的學生,以後私底下也是,但現在我們在一所學校裏,你是助教,我是教授,階級雖不同卻都是教員,我們不是同事是什麼!你不要小孩子脾氣不改,你現在長大瞭,要做人瞭,我把你寫成同事是給你做臉,不然老是‘同學’、‘同學’的,你哪一天纔成人?要記得,你長大瞭,要做人瞭!”
那天,我拿著老師的名片去買書,得到瞭滿意的摺扣,至於省掉瞭多少錢我早已忘記,但不能忘記的卻是名片背後的那番話。直到那一刻,我纔在老師的愛縱推重裏知道自己是與學者同其尊與長者同其榮的,我也許看來不“像”老師的同事,卻已的確“是”老師的同事瞭。竟有一句話使我一夕成長。
我本以為“初心”這個詞,不過是那些泛濫的勵誌口號中的一個,充其量能帶來片刻的感動。然而,《初心》這本書,卻以一種齣人意料的細膩和深刻,顛覆瞭我原有的認知。它沒有刻意去渲染宏大的理想,也沒有描繪驚心動魄的奮鬥史,而是將目光聚焦在那些平凡生活中的點滴,那些被我們常常忽略的微小瞬間。作者用一種極其接地氣的方式,講述瞭“初心”如何在日常的瑣碎中被磨礪、被稀釋,又如何在不經意間被重新喚醒。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個關於“堅持”的章節,它沒有講述那些一夜成名的傳奇,而是通過一個普通人日復一日的耕耘,展現瞭“初心”的力量。這種力量不是爆發性的,而是涓涓細流般的滲透,它告訴你,偉大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藏在每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堅持裏。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整理自己混亂的思緒,作者的文字像一把溫柔的梳子,一點點地梳理開我內心的糾結,讓我看到瞭那些被現實塵埃所掩蓋的,曾經最純粹的渴望。它不是給你指明方嚮的地圖,而是為你點亮心燈的火柴。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對我來說,是一次意外的驚喜。我一直以為“初心”是一個很宏大的概念,需要付齣巨大的努力纔能去追尋。然而,《初心》這本書,卻以一種極其柔和的方式,將這個概念拉近瞭我的生活。它沒有給我灌輸什麼大道理,而是通過一些細緻入微的觀察和體悟,讓我重新認識瞭“初心”的本質。我驚喜地發現,原來“初心”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藏在那些我們最渴望去做的事情裏,藏在那些讓我們感到快樂的瞬間裏。作者的筆觸帶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卻又不失對生活的熱愛,這種矛盾的結閤,讓文字更具張力,也更引人深思。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放下”的論述,它告訴我,有時候,堅守初心並非一味地嚮前衝,而是學會適時地放下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纔能讓內心的聲音更加清晰。這本書沒有給我一套行動指南,但它卻在我心裏播下瞭一顆種子,讓我開始思考,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又該如何去守護那份最初的熱情。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以讓我駐足,那種素雅又不失力量的色彩搭配,以及簡潔有力的書名,都隱隱透露齣一種寜靜而堅定的氣質。我拿到它的時候,正值生活中的一個小小低榖,感覺很多事情都變得模糊不清,失去瞭原有的方嚮感。翻開第一頁,並沒有那種立刻振聾發聵的道理,而是娓娓道來的敘事,像是一位老友在身邊輕聲細語,分享著他的所思所想。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真誠,沒有矯揉造作,沒有空洞的口號,隻是平和地講述著關於“初心”這個概念在人生旅途中的種種體現。它不像那些心靈雞湯,讓你在閱讀時熱血沸騰,過後卻發現無從下手。相反,它更像是在你心湖中投入一顆小石子,激起的漣漪雖不驚濤駭浪,卻能讓你慢慢體會到水底的清澈。我常常會在某個午後,泡上一杯茶,坐在窗邊,不帶任何功利心地去閱讀,感受那些文字在腦海中慢慢發酵,然後悄悄地在心裏紮根。它沒有給我一個明確的答案,但它點亮瞭我心中某個角落,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也重新找迴瞭那份最初的熱情。
評分坦白說,我拿到《初心》這本書時,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關於“初心”的論調比比皆是,我總覺得它們流於錶麵,缺乏真正觸動人心的力量。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一股清流瞬間湧入心田。作者的文筆並不華麗,但卻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他沒有用那些驚世駭俗的理論來“教育”讀者,而是用一個個鮮活的、充滿生活氣息的故事,來闡釋“初心”的意義。這些故事,有的發生在遙遠的過去,有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它們共同勾勒齣瞭“初心”的輪廓,讓我們看到它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所展現齣的不同形態。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選擇”的部分,作者並沒有給齣非黑即白的判斷,而是鼓勵讀者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勇敢地做齣屬於自己的選擇,即使那條路不那麼光鮮亮麗,但隻要它是源於內心的真實,就有著獨特的價值。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所謂的“初心”,不是一次性的宣言,而是一種貫穿生命始終的內在驅動力,它需要被嗬護,被滋養,纔能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始終閃耀著屬於自己的光芒。
評分在翻閱《初心》這本書之前,我對“初心”的理解,大多停留在一種理想化的層麵,覺得它是一種遙不可及的閃光點,隻存在於少數人的身上。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對這個詞的看法。它並沒有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探討“初心”,而是用一種平實的、充滿溫度的語言,講述瞭“初心”如何在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尤其被書中關於“迴歸”的思考所打動,它讓我意識到,在追求物質和名利的道路上,我們很容易迷失方嚮,而“初心”就像是一盞指引我們迴傢的燈塔。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時而帶著哲思的深度,時而又充滿人性的關懷,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既能獲得思想的啓迪,又能感受到情感的共鳴。這本書沒有給我具體的答案,但它卻給瞭我一個重新審視自己、審視人生的視角。它讓我明白,追尋初心,並非要做齣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要在生活的細微之處,保持那份純粹和真誠,不忘來時的路。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湊單買書,很喜歡讀曆史,學無止境!
評分喝好瞭嗎?,好的祝福語音瞭嗎?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小孩指定要買的,質量很好????????????
評分書非常好不錯!
評分補習老師建議買的書,作者文筆優美
評分好書,這個書很好,喜歡的很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