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日本福音館經典科普讀物,著名博物學傢盛口滿的自然記錄圖鑒
本書作者盛口滿是著名的博物學傢、插畫傢、也是當今日本活躍的生物記錄作傢。他曾經是一名生物教師,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他的課程一直非常受到學生的歡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盛口滿在生物教學中會結閤個人自然觀察的體驗,同時把自己繪製的自然素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因此感受到瞭生物的美麗和神奇。這本充滿個人情感的自然筆記《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記錄瞭盛口滿老師十幾年間觀察到的身邊自然的一切。
廣泛的田野調查、美麗的素描、真實的自然描寫,盛口滿老師的作品相當獨特,每一個人都能從中感受到自然的愛。
·讓孩子認識身邊常見的生物,愛上自然觀察,開啓自然尋寶,發現生命之美
《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一書是作者幾十年的自然觀察筆記中的精華,記錄瞭他在生活中各種神奇的自然發現,樹葉、蟲翅、種子、鳥巢、蒲公英、狗尾草……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成為“我的收藏”,這些可愛的寶貝,正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恩賜。作者創作的自然素描高度逼真、美不勝收,解說親切有趣,讓人仿佛置身於大自然之中。讀者不僅可以從本書中學習到有趣的自然知識,更重要的是感受到身邊的自然之美,從而培養孩子觀察自然的習慣,培養發現美的眼睛。
·獨特視角展現四季之美,讓孩子領略自然變化,啓發深入探討
《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以春、夏、鞦、鼕四個部分為主題。在每一個季節裏,作者都有著對自然的獨特發現,每一個小小的“收藏”都體現著濃厚的季節感。春天盛開的花朵,夏夜裏的小蟲,鞦日裏的果實,寒鼕的巢穴……本書將不同季節的自然風貌一一呈現,讓孩子在可愛的“自然寶貝”中體會到季節的流動,探知生命的循環,從而引發孩子對自然知識的廣泛興趣和深入探討。
·培養孩子的審美感知和美術能力
作者盛口滿是著名的自然插畫傢,他的自然素描教程在日本久負盛名。本書收錄的幾百幅插圖全部由手繪完成,是作者曆時十幾年創作的自然筆記的精華。作者的畫風細膩逼真,美不勝收,是自然與藝術的完美結閤。本書同時也可以作為孩子學習美術的優秀參考書。
內容簡介
作者盛口滿是日本著名的博物學者,他從孩提時代就一直喜歡觀察自然,在自然中收集“寶物”,他還會把這些“寶物”畫在自己的寫生本上,進行長年纍月的記錄。《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就是作者曆經幾十年間創作的自然記錄圖鑒。內容以春夏鞦鼕四季為主題,介紹每個季節裏**的“自然寶貝”。樹葉、蟲翅、種子、鳥巢、蒲公英、狗尾草……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成為“我的收藏”,而這正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恩賜。作者創作的自然插圖高度逼真、美不勝收,知識解說親切有趣,讓人仿佛置身於大自然之中。相信讀過本書的人,也一定會愛上自然觀察,感受到生命的美麗。
作者簡介
盛口滿,1962年生,畢業於韆葉大學理學部生物專業。博物學者,插畫傢,自由創作人,外號“螳螂蜥蜴先生”。1985年開始在自由之森學園任生物老師。2000年離職移居衝繩,現任衝繩大學教授。作品有《我的收藏》《骨頭學校》《炸雞恐龍學》《格齊昆蟲記》《鼕蟲夏草之謎》等。他的作品細緻寫實、充滿生機、貼近自然,在科普作傢中獨樹一幟。他的科普作品和自然素描教學作品都廣受歡迎。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作為傢長讀瞭這本書,想起小時候在山裏和小朋友一起玩,收集各種各樣的小東西的經曆,還有和朋友交換寶物的喜悅。其實,隻要往公園裏走一走,就能發現許多自然中珍奇的寶貝。這是一本啓發自然觀察興趣的書,讀完很想拿來實物和書比對。
——日本讀者
這本書切入點非常有趣。比如“狸貓的餐桌”“紅色的果實”“燈光吸引過來的昆蟲”等等,這種分類法是任何一本科普書都沒有的。蜂巢被描述成”紙做的傢“,耐人尋味。
——日本讀者
看完作者一年收集的寶物,會有一種充實感和幸福感。而且,如果想要追求“季節感”,本書是很適閤不過的,能一個部分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季節的心情。這本書無論哪一頁仔細看的話都會有許多新發現,看多少次都不會膩的一本書。
——日本讀者
目錄
春
春天裏的水田
水田裏的花草圖鑒
榖戶田中的“居民”
我的迷你水族箱
春日尋蟲記
白蝴蝶、黃蝴蝶
象鼻蟲寄來的“書信”
從樹上落下來的是誰?
“搖籃”圖鑒
春天的橡實
尋找春天的花朵
蒲公英
春天的田野
款鼕花圖鑒
不開花的植物
廚房的春天
夏
夏季裏的田野
夏天的橡實
夏天的昆蟲
樹液餐廳
自然界中的“絕配”
糞球中的“寶石”
昆蟲售賣圖
學校裏的蟬蛻地圖
昆蟲地圖
被燈光引來的昆蟲
漂亮的蟲卵
奇怪的葉子
寄生在昆蟲身上的菌類
鼕蟲夏草圖鑒
夏天裏的收藏
鞦
尋找果實
紅色的果實
給橡實比個子
橡實圖鑒
鬍桃和老鼠
貉的餐桌
寺院裏的住戶
誰吃瞭它們?誰留下瞭它們?
為人們的喜好而生
掛在我們身上的“旅行傢”
狗尾草
狗尾草圖鑒
柿子
火紅的樹葉和金黃的樹葉
去年的藏品
鼕
鼕天裏的水田
蜘蛛的傢
寄居者
昆蟲的空巢
布做的“房子”
紙樣的巢
枯木中的“住戶”
骨頭也是寶物
雪地上的腳印
羽毛
鳥的空巢
枯枝的藝術
鼕天的橡實
前言/序言
《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 一場觸及心靈的探索之旅 在這本飽含深情的《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中,作者以一位孜孜不倦的探險傢姿態,邀請讀者一同踏上發現自然之美的旅程。這並非是一次簡單的物品收集,而是一場關於感官、智慧與情感的深度體驗,是對生命、時間與宇宙宏大敘事的溫柔叩問。本書以其獨特的視角、細膩的筆觸和對生命真摯的熱愛,為我們展現瞭一個隱藏在日常之下的斑斕世界,引領我們重新審視與自然的連接,重拾那份久違的驚奇與敬畏。 一、 塵封的記憶:一次與自然的初遇 每一個收藏的故事,都始於一次不期而遇。作者的童年,或許就埋藏著最初的種子。或許是在某個夏日午後,在祖母傢的庭院裏,他無意間拾起一枚形狀奇特的鵝卵石,那圓潤的觸感,斑駁的紋理,瞬間攫住瞭他的目光。那或許是第一次,他感覺到大自然擁有著如此豐富的語言,等待著被解讀。這塊石頭,不僅僅是一塊石頭,它是時光的凝固,是地質變幻的見證,是無數個日夜風雨衝刷的産物。 又或者,是在一次鄉間遠足中,一片閃耀著金屬光澤的甲蟲翅膀,偶然落在他的指尖。那耀眼的色彩,精巧的結構,如同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奇跡。他小心翼翼地將它拾起,放入口袋,帶迴傢中,成為他最初的“寶藏”。這隻甲蟲,是生命力的象徵,是自然界精妙設計的縮影,是無數次蛻變與生存的奇跡。 這些童年的碎片,如同散落的星辰,在作者的心靈深處播下瞭探索的種子。它們是純粹的、無目的的、源於內心深處的好奇與喜愛。每一次的拾起,都伴隨著一種莫名的欣喜,一種與自然建立的、最原始的連接。這種連接,超越瞭語言,超越瞭功利,是一種純粹的心靈感應。 二、 收藏的意義:不止於物的堆積 “收藏”一詞,在本書中被賦予瞭更為深遠的意義。它並非簡單地搜集、整理、歸類,而是一種主動的介入,一種對自然的深度觀察與理解。每一件“寶藏”,都不僅僅是它本身,更是背後所承載的生命故事、演化曆程、生態環境乃至人類文明的印記。 作者不會僅僅滿足於收集一片落葉。他會去探究這片葉子是如何從嫩芽長成繁茂,又如何在鞦天染上斑斕的色彩,最終迴歸大地。他會關注這片葉子生長的樹木,瞭解它的種類、棲息地、與周圍植物的互動,甚至它是否曾為某種鳥類提供庇護。他會思考這片葉子在脫落的那一刻,它經曆瞭怎樣的物理過程,它承載的生命能量將如何轉化。 一枚海螺,在作者手中,便不再隻是一個精美的擺件。它會喚起對深邃海洋的想象,對生命的起源的思考。它曾是某個海洋生物溫暖的傢,它經曆瞭潮起潮落,它聆聽過海浪低語。它身上螺鏇形的紋理,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斐波那契數列的體現,是大自然數學般精準的完美。 這種收藏,是一種“物的延展”,是賦予無生命以生命,賦予平凡以不凡。作者通過細緻的觀察和豐富的聯想,將每一件收藏品與更廣闊的自然圖景聯係起來,讓它們成為連接人與自然、連接現在與過去的橋梁。 三、 細節的魅力:發現微觀世界的詩意 生命的詩意,往往藏匿於最細微之處。本書最大的魅力之一,便是作者對細節的極緻關注。他能從一粒沙中讀齣萬頃波濤的故事,從一根草尖的露珠中看到宇宙的縮影。 他會描寫一朵野花的姿態,它的花瓣如何舒展,它的顔色如何純粹,它如何不畏風雨,默默綻放。他會記錄一隻螞蟻的辛勞,它們如何協同閤作,如何搬運比自身重許多倍的食物,它們渺小的世界裏也充滿瞭秩序與智慧。他會觀察一片苔蘚的生長,那細密的絨毛,那翠綠的生命力,如何在潮濕的石壁上悄然蔓延。 這些微觀世界的細節,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能稍縱即逝,但作者卻能捕捉到它們的美麗與價值。他用文字為它們描繪肖像,為它們賦予靈魂。他讓我們意識到,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擁有著獨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意義。這種對細節的關注,不僅是對自然界的緻敬,也是一種對生命本身的尊重。 四、 時間的低語:見證生命的循環與變遷 大自然是一位沉默而偉大的教師,它教會我們生命的循環與無常。作者的收藏,也成為瞭他觀察時間流逝的載體。 一枚古老的種子,即使沉睡多年,也可能在適宜的條件下煥發新生。它承載著生命的密碼,等待著被喚醒。作者會思考,這顆種子經曆瞭怎樣的季節更迭,見證瞭怎樣的曆史變遷,它纔得以保存至今。 一段枯死的樹枝,在他人眼中或許隻是一堆無用的材料,但在作者眼中,它依然訴說著曾經的輝煌。它曾是枝繁葉茂的一部分,它曾為鳥兒提供棲息,它曾為行人遮蔭。即使枯萎,它依然以其獨特的形態,展現著生命最後的姿態。 本書讓我們看到,生命並非隻有生長與繁盛,衰敗與凋零也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這循環之中,隱藏著永恒的節奏與規律。作者通過他的收藏,讓我們感悟到生命的脆弱與堅韌,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個瞬間。 五、 情感的共鳴:與自然建立深刻的連接 “尋找大自然的寶藏”,最終指嚮的是內心的豐盈與情感的滿足。每一次的發現,都伴隨著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一種與萬物相通的和諧感。 作者在描述每一次的收藏過程時,不僅僅是在記錄事實,更是在描繪一種情感狀態。可能是初見時的驚喜,可能是探究過程中的投入,也可能是最終獲得時的滿足。這些情感,都是人類最純粹、最本真的情感。 他會將自己置身於自然之中,感受微風拂過臉頰,陽光穿透樹葉,雨水滴落肩頭。他會用心去聆聽蟲鳴鳥叫,風吹草動,流水潺潺。這些聲音,構成瞭大自然的交響樂,也觸動著他內心最深處的鏇律。 通過閱讀本書,我們仿佛也成為瞭這場探索的一部分。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一同感受著自然的魅力,一同體會著收集的樂趣,一同在微觀世界中發現詩意,一同在時間的流轉中感悟生命。這種情感的共鳴,讓我們重新認識到,我們並非孤立的存在,而是與整個自然界緊密相連的生命共同體。 六、 啓迪與反思:喚醒內心的“收藏傢” 《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並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收藏的書,它更像是一把鑰匙,開啓瞭我們通往內心深處的門。它引導我們走齣物質的藩籬,去發現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它鼓勵我們放慢腳步,用心去觀察周圍的世界。也許,你的窗颱上就有一朵小小的野花在悄然綻放;也許,你傢附近的公園裏,就有精緻的昆蟲在辛勤勞作;也許,某個清晨,你會發現草葉上晶瑩的露珠,摺射齣七彩的光芒。 本書也促使我們反思,何為真正的“寶藏”?它們不一定價值連城,不一定稀世罕見,但它們一定是觸動你內心,讓你感到驚喜、寜靜、或者充滿力量的事物。它們可能是大自然慷慨贈予的禮物,也可能是你用心發現的生命奇跡。 作者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大自然的寶藏獵人”。我們不必遠赴他鄉,不必擁有昂貴的設備。隻需要一顆好奇的心,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願意去感受、去連接的心。 結語 《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書。它如同一位溫厚的智者,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著關於生命、關於自然、關於內心世界的深刻道理。它讓我們在喧囂的生活中找到一方淨土,讓我們的心靈得以休憩與滋養。讀完這本書,你或許會不自覺地開始留意腳下的土地,留意身邊的每一片葉子,每一顆石頭,每一個微小的生命。因為,你已經開始明白,大自然的寶藏,無處不在,等待著你去發現,去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