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麦克白》(1606)取材于史料,篇幅较短,但其深刻的主题、严谨的结构和精湛的艺术,使不少评论家认为它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全剧弥漫着一种阴郁可怕的气氛,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在命运的安排下,逐渐变成一个残忍暴君。莎士比亚通过这样一个角色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走向自我毁灭。
《我的心灵藏书馆:麦克白(英文注释版)》是世界传世经典注释本的唯美呈现!原汁原味的著作阅读不再遥不可及!
★他曾屡建奇勋,但野心和贪婪却让他成为残忍的暴君★命运曾给他无限希望,但最终还是抛弃了他★天性中的不安分时时涌动,他最终还是深陷罪与罚的折磨★人性、矛盾、真实、谎言揭示出人生的悲剧
★北京外国语大学名师队注释★详尽注释版让你读懂原著★英语学习者和文学爱好者的藏书之爱。
《我的心灵藏书馆:麦克白(英文注释版)》是世界传世经典注释本的唯美呈现!原汁原味的著作阅读不再遥不可及!
◆经典版本,呈现原汁原味的英文名著。本套丛书大部分参考美国企鹅出版集团出版的“企鹅经典丛书”(PenguinClassics)和英国华兹华斯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名著系列(WordsworthClassics),对两种版本进行校对。力求为读者呈现原汁原味的英文名著。
◆名师选编,本本畅销。本套丛书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资深教师从浩如烟海的名著世界中精选而出,并由资深翻译教授陈德彰寄语推荐。精选名著本本畅销,风靡世界数十年,尤其适合热爱英文原版名著的广大青年读者朋友阅读。
◆详尽注释,精确理解原版英文名著。本套丛书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资深教师名师团队注释。文化背景详细注释,词汇短语详细说明,包含所有4级以上的难点词汇,使阅读毫无障碍。另外对文中的长句、难句、复杂句进行了重点分析解释,并提供译文,使英语学习者读懂名著,理解名著,爱上名著。
内容简介
《麦克白》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故事讲述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并抵御入侵立功归来。凯旋路上,他遇到三个女巫,预言说他将进爵为王。归来后,他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并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将军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达夫的妻子和小孩。麦克白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猜疑,他变得越来越冷酷,最终众叛亲离。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削首的下场。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作家。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5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由于莎士比亚在戏剧方面的巨大成就,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影响了包括狄更斯、歌德、巴尔扎克等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并同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及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合称戏剧史上的四大悲剧家。
朱生豪,著名翻译家,中国浙江省嘉兴人,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文系,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辞典》的编纂工作,并创作诗歌。1936年春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的人之一,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精彩书评
莎士比亚这种天才的降临,使得艺术、科学、哲学或者整个社会焕然一新。他的光辉照耀着全人类,从时代的这一个尽头到那一个尽头。
——法国作家雨果
没有任何作家比莎士比亚更值得翻译。
——法国作家纪德
在莎士比亚用史料创作的悲剧里,《麦克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莎剧评论家S?C?波尔曼
目录
第一幕
第一场 荒野
/ 3
第二场 福累斯附近的营地
/ 4
第三场 荒野
/ 6
第四场 福累斯?王宫中的一室
/ 13
第五场 因弗内斯?麦克白的城堡
/ 15
第六场 同前?城堡之前
/ 18
第七场 同前?城堡中一室
/ 19
第二幕
第一场 因弗内斯?堡中庭院
/ 23
第二场 同前
/ 25
第三场?同前
/ 29
第四场 同前?城堡外
/ 35
第三幕
第一场 福累斯?王宫中一室
/ 38
第二场 同前?王宫中另一室
/ 43
第三场 同前?苑囿,有一路通王宫
/ 45
第四场 同前?王宫中的大厅
/ 47
第五场 荒野
/ 53
第六场 福累斯?王宫中一室
/ 54
第四幕
第一场 山洞?中置沸釜
/ 56
第二场 法夫?麦克达夫城堡
/ 63
第三场 英格兰?王宫前
/ 67
第五幕
第一场 邓斯纳恩?城堡中一室
/ 77
第二场 邓斯纳恩附近乡野
/ 80
第三场 邓斯纳恩?城堡中一室
/ 81
第四场 勃南森林附近的乡野
/ 84
第五场 邓斯纳恩?城堡内
/ 85
第六场 同前?城堡前平原
/ 87
第七场 同前?平原上的另一部分
/ 88
精彩书摘
《麦克白(买一赠一 套装共2册)》:
第二场福累斯附近的营地
内号角声。邓肯、马尔科姆、道纳本、伦诺克斯及侍从等上,与一流血之军曹相遇。邓肯那个流血的人是谁?看他的样子,也许可以向我们报告关于乱事的最近的消息。
马尔科姆这就是那个奋勇苦战帮助我冲出敌人重围的军曹。祝福,勇敢的朋友!把你离开战场以前的战况报告王上。
军营双方还在胜负未决之中;正像两个精疲力竭的游泳者,彼此扭成一团,显不出他们的本领来。那残暴的麦克唐华德不愧为一个叛徒,因为无数奸恶的天性都丛集于他的一身;他已经征调了西方各岛上的轻重步兵,命运也好像一个娼妓一样,有意向叛徒卖弄风情,助长他的罪恶的气焰。可是这一切都无能为力,因为英勇的麦克白--真当得起“英勇”这话--不以命运的喜怒为意,挥舞着他的血腥的宝剑,一路砍杀过去,直到了那奴才的面前,也不打一句话,就挺剑从他的肚脐上刺了进去,把他的胸膛划破,一直划到下巴上;他的头已经割下来挂在我们的城楼上了。邓肯啊,英勇的表弟!尊贵的壮士!军营天有不测风云,从那透露曙光的东方偏卷来了无情的风暴、可怕的雷雨;我们正在兴高采烈的时候,却又遭遇了重大的打击。听着,陛下,听着:当正义凭着勇气的威力正在驱逐敌军向后溃退的时候,挪威国君看见有机可乘,调了一批甲械精良的生力部队又向我们开始一次新的猛攻。邓肯我们的将军们,麦克白和班柯有没有因此而气馁?军营是的,要是麻雀能使怒鹰退却,兔子能把雄狮吓走的话。实实在在地说,他们就像两尊巨炮,满装着双倍火
力的炮弹,愈发愈猛地向敌人射击;瞧他们的神气,好像拼着浴血负创,非让尸骸铺满了原野,决不罢手似的。可是我的气力已经不济了,我的伤口需要医治。邓肯你的叙述和你的伤口一样,都表现出一个战士的精神。来,把他送到军医那儿去。(侍从扶军曹下)罗斯上。邓肯谁来啦?马尔科姆尊贵的罗斯爵士。伦诺克斯他的眼睛里露出多么慌张的神色!好像要说些什么古怪的事情似的。罗斯上帝保佑吾王!邓肯爵士,你从什么地方来?罗斯从法夫来,陛下。
……
前言/序言
莎翁永恒的悲剧回响:《麦克白》深度解析与文学之旅 【图书信息】 主标题: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人性深渊的拷问——《麦克白》主题思想与文化影响研究 副标题: 探索权力腐蚀、野心与命运的交织,重温经典舞台艺术的震撼力量 ISBN (示例参考): 978-7-XXXX-XXXX-X 出版社 (示例参考): 华文经典出版社 ---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麦克白》的剧本原著或任何版本的翻译本,而是一部深度聚焦于探究莎士比亚不朽悲剧《麦克白》的文学评论、主题剖析与文化史研究专著。它旨在引导读者超越简单的故事情节,深入挖掘这部作品在西方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其对人性困境的精准描摹,以及它跨越时代和地域的永恒魅力。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了对剧作文本的细致解读、关键人物的心理侧写、核心主题的哲学探讨,以及该剧在不同时代舞台上的演变历程。它尤其强调将《麦克白》置于伊丽莎白时代乃至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从而理解其对君权神授、野心膨胀和道德沦丧等议题的深刻批判。 --- 第一部分:悲剧的文本肌理与叙事结构剖析 本书首先从文本入手,对《麦克白》的戏剧结构进行了一次精密的“手术式”解剖。我们摒弃了对剧本的逐句翻译或复述,而是专注于分析莎翁如何通过高效、密集的场景设置,构建起一个迅速走向毁灭的叙事闭环。 一、预言、意志与行动的动力学: 本部分详细研究了三位女巫的预言在推动情节发展中的“催化剂”作用。我们探讨了预言本身是否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还是仅仅揭示了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内心深处早已潜伏的欲望。研究深入到“选择的瞬间”——当预言被提出后,麦克白夫妇如何从被动的倾听者转变为主动的、冷酷的谋划者。这部分内容侧重于叙事张力的构建,分析了从戈尔登山战场凯旋到发现“血迹”之间的心理落差。 二、语言的魔力与诗意的衰败: 《麦克白》以其浓烈的象征主义和极富感染力的意象著称。本章集中分析了剧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象征符号:血、黑暗、睡眠与自然秩序的颠倒。例如,我们细致辨析了“血”的意象如何从胜利的荣耀(功勋的血)蜕变为无法洗净的原罪(罪孽的血),并探讨了麦克白夫人“洗手”场景中,语言(“一滴水珠”)如何无力对抗潜意识的折磨。此分析旨在揭示莎翁如何通过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崩溃过程。 三、戏剧节奏的控制与高潮的设置: 本书认为,《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剧作中节奏最紧凑的一部。我们分析了从邓肯被刺到最终决战,戏剧冲突是如何层层递进、毫不拖沓地积累。重点讨论了班柯之鬼和麦克白宴会场景,它们不仅是剧情的转折点,更是麦克白精神防线的全面瓦解的标志。 --- 第二部分:人物心理的深度透视:野心、怯懦与异化 本书的第二大部分,拒绝将麦克白视为单纯的“恶人”,而是将其置于一个复杂的心理困境中进行考察。 一、麦克白的“英雄”陨落之路: 我们剖析了麦克白从一位受人尊敬的勇士到一个暴君的心理转变轨迹。关键在于分析他的“不确定性”——他既有对道德底线的清晰认知(他深知弑君的后果),又有被强大野心驱动的冲动。本研究运用精神分析的视角,探讨了恐惧如何滋生残暴,以及权力如何异化了一个原本高贵的灵魂。我们着重分析了他在杀害邓肯后,那种“永不回头”的决绝,以及随之而来的空虚感。 二、麦克白夫人的意志力与崩溃: 麦克白夫人是文学史上最强悍又最脆弱的女性形象之一。本章着重对比了她在剧作前半段(煽动者、控制者)与后半段(梦游者、自毁者)的巨大反差。我们探讨了她对“女性气质”的反叛——她祈求“卸去性别”,以获得残忍的力量,但最终,这种被压抑的人性(母性、良知)以梦游的方式彻底反扑。我们认为,她的精神崩溃并非源于恐惧,而是源于对“绝对控制”失败的彻底绝望。 三、对比的艺术:班柯与麦克白: 本书特别设立章节对比了麦克白与他的挚友班柯。班柯同样听到了预言,但他选择保持道德上的警惕和审慎。通过对比这两位面对同一命运挑战者的不同反应,我们得以更清晰地界定“自由意志”在悲剧中的核心地位——命运可能提供剧本,但选择权在个体手中。 --- 第三部分:哲学、政治与文化影响的宏大视野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视野拓展至《麦克白》的外部世界,考察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回响。 一、对君权神授理论的潜台词批判: 在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对君权神授理论的挑战是极其危险的。本书分析了《麦克白》如何在不直接触碰政治红线的前提下,通过展现“篡位者”的悲惨下场,来强化对合法统治的推崇。麦克白统治下的苏格兰,天气混乱、牲畜相残,象征着人类强力干预自然(政治)秩序所带来的宇宙性灾难。 二、虚无主义的先声:时间与存在的意义: “明天,明天,再也没有明天……”(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这句台词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对存在主义的早期探索。本章详细解读了这段著名的“独白”,探究它如何表达了在目睹一切高贵理想崩塌后,生命徒劳、世界荒诞的虚无感。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质疑,使《麦克白》超越了单纯的宫廷阴谋剧,成为一部探讨人类处境的哲学文本。 三、舞台的百年变迁与现代阐释: 本书最后考察了《麦克白》在过去四个世纪中的舞台实践。从早期的戏剧化处理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改编,再到现代舞台上对“权力病态”的冷峻呈现,我们审视了不同导演和演员如何根据时代背景,重新发掘剧作中关于恐惧、政治恐怖主义或心理疾病的新意涵。这种对历史性诠释的梳理,展现了《麦克白》文本的无限延展性。 ---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为严肃的文学爱好者、戏剧研究者以及对西方经典悲剧有深入探究需求的读者量身打造的深度读本。它不提供快速的答案,而是提供精妙的提问框架。全书论证扎实,引用了大量权威的莎士比亚研究文献,旨在成为读者在理解和欣赏《麦克白》这部人类精神炼狱中的杰作时,不可或缺的伴读指南。通过本书,读者将收获远超剧本字面意义的知识和思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