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管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就思想而论,他属于道家的稷下学派,为该派之代表,为道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继承老子的道论,并加以独特的发展,表现出老学齐学化的特色。
本书为阐发稷下黄老派思想而编撰。分三部分。朱熹的《四书》是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跟《论》、《孟》合凑成册。陈鼓应先生仿之,以《内业》、《白心》、《心术上》、《心术下》集结为《管子》四篇,并逐篇注译、诠释,构成了本书的中心部分。其研究部分是陈鼓应先生在北大、台大开课的讲义和课余陆续所发表的论文汇编,与《形势》、《宙合》、《枢言》、《水地》四篇解释部分,都是围绕着《管子》四篇所做的思想阐发及材料补充。
作者简介
陈鼓应,一九三五年生,福建长汀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主编《道家文化研究》学刊。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尼采新论》、《存在主义》、《庄子哲学》、《老子注释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管子四篇诠释》及《耶稣画像》等书。
目录
序言
例言
第一部分 稷下道家研究
稷下学宫与稷下道家
壹、黄老思想与稷下道家
贰、稷下学宫简介
叁、稷下道家人物及著作
肆、《管子》四篇——稷下黄老代表作
《管子》四篇的道论
壹、《管子》四篇中祖述老学之成分
贰、《管子》四篇对老子道论之发展
叁、《管子》四篇道论之特点
《管子》四篇的心学和气论
壹、稷下道家的心学
贰、稷下道家之精气说
《管子·形势》诸篇的黄老思想
壹、<形势>篇黄老思想的特点
贰、<宙合>篇黄老思想的特点
叁、<枢言>篇黄老思想的特点
肆、<水地>篇黄老思想的特点
伍、<形势>诸篇与老学思想的渊源
陆、从<心术>四篇与<形势>诸篇之对比
柒、结语
第二部分 《管子》四篇注译与诠释
<内业>注译与诠释
<心术上>注译与诠释
<心术下>注译与诠释
<白心>注译与诠释
第三部分 <形势><宙合><枢言><水地>四篇解释
<形势>解释
<宙合>解释
<枢言>解释
<水地>解释
附录:司马谈<论六家要指>
主要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管子四篇诠释/陈鼓应道典诠释书系(珍藏版)》:
(3)老子屡言“无为”,既用以描述“道”的特性,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又用以作为人事层面应事之原则,所谓“处无为之事”(第二章)、“为无为,事无事”(第六十三章),于此四篇亦有所继承。如<心术上>云:“无为之谓道”,无为正是行事之原则。而<白心>亦云:“能者无名,从事无事”,“无名”、“无事”亦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具体阐释。
(4)《老子》“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的形上体悟,指出万事万物“物极必反”的转变规律,并以此含括人事的演变。依此,老子提出“守柔”、戒“骄”、戒“刚强”之处世态度。
四篇中对老子如此的思想,多有体会。如<白心>云:“日极则仄,月满则亏,极之徒仄,满之徒亏,巨之徒灭”,从“物极必反”的形上律则推演出的人事发展规律,正是承自《老子》“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之意旨。而“持而满之,乃其殆也。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正是老子“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九章)之论。
(5)老子也重视“时”、“中”、“和”、“一”等概念,如言“动善时”(第八章)、“守中”,以及“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第二十二章)等。《管子》四篇亦承继了这些概念,而成为其重要的思想内涵。如<白心>云:“建当立首,以静为宗,以时为宝,以政为仪,和则能久”,同样强调了“静”、“时”、“和”的概念。<内业>中亦云:“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所言之“一”当即是承老子“抱一”、“执一”观念而来。
……
管子四篇诠释/陈鼓应道典诠释书系(珍藏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