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地质

探索发现:地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阿兰·福柯 著,邹婧 译
图书标签:
  • 地质学
  • 地球科学
  • 自然科学
  • 科普
  • 地貌
  • 矿物
  • 岩石
  • 地质灾害
  • 地球演化
  • 科学普及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29868
版次:1
商品编码:1196447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60
字数: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青少年、地质爱好者、自然爱好者、相关学者和专家
  “探索发现”系列丛书共6册,涉及《地质》《鸟类》《矿物与宝石》《星空》《昆虫》《蝴蝶与蛾》,是由法国杜诺出版社为自然爱好者专门编著的一套系列畅销书。书中内容详实、精确、生动地展现了奇妙的大自然生态。每册都有栩栩如生的彩色照片和文字简洁、内容丰富的描述,装帧精美,使用方便,就像包罗万象的自然博物馆。是读者学习、了解各类动物、矿物,以及天文、地理、地质知识的读物。相信会激起广大的中国读者探索和观察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加深大家对大自然认识的同时,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地质学的基本活动之一就是徒步旅行,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几个小时、一天甚至几天。如果您希望有所收获,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知识的准备和冒险的准备。
  《探索发现——地质》一书带您走遍世界各地,了解世界各地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地理地质,让您了解地球的原貌,哪些隐藏在地表下的秘密,以及地球的漫长历史。并且详细介绍地质、地貌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考察方法。
  《探索发现——地质》一书介绍了85种矿物、岩石、化石,教您辨别不同的石头。每种地质结构的文字介绍精确简练,所配照片显示其主要特征。清晰的照片以及系统的论述方式,使爱好者更容易上手、更容易阅读。

作者简介

  阿兰·福柯(Alain Foucault),法国人。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名誉教授,出版过多本地质学著作。

内页插图

目录

矿物 ..........................66
闪石和辉石.............................67
红柱石 ....................................68
文石 .......................................68
磷灰石 ....................................69
钙铀云母 ................................69
石青 .......................................70
重晶石 ....................................70
绿柱石 ....................................71
目录
第一章 踏上地质探索之路
一次成功的野外调查 .....10
认识地球 ...................38
矿物和岩石................43
化石 ..........................57
第二章 辨认和观察矿物、岩石和化石
闪锌矿(或伪方铅矿) ..........71
方解石 ....................................72
玉髓 .......................................73
金绿玉 ....................................73
黄铜矿 ....................................74
刚玉 .......................................75
金刚石 ....................................76
白云石 ....................................77
萤石 .......................................77
阅读说明 .....................6
3
长石 .......................................78
方铅矿 ....................................79
石榴子石 ................................80
石膏 .......................................81
盐岩(石盐) .........................81
青金石 ....................................82
白榴石 ....................................82
孔雀石 ....................................83
云母 .......................................83
白铁矿 ....................................84
蛋白石 ....................................85
金 ...........................................86
氧化铁 ....................................88
橄榄石 ....................................89
黄铁矿 ....................................89
石英 .......................................90
蛇纹石 ....................................92
尖晶石 ....................................92
十字石 ....................................93
钾盐 .......................................93
黄玉 .......................................94
滑石 .......................................95
电气石 ....................................95
铀矿 .......................................96
绿松石 ....................................97
锆石 .......................................97
岩石 ..........................98
正长岩 ....................................99
花岗岩 ..................................100
闪长岩和辉长岩 ...................102
橄榄岩 ..................................103
流纹岩 ..................................104
黑曜岩 ..................................105
浮石 .....................................106
粗面岩 ..................................107
安山岩 ..................................108
玄武岩 ..................................109
4
砂岩 .....................................110
砾岩 .....................................112
沙子 .....................................113
石灰岩 ..................................114
泥灰岩 ..................................116
白云岩 ..................................116
硅藻岩 ..................................117
燧石 .....................................118
煤 .........................................119
磨石粗砂岩...........................120
铝土矿 ..................................120
板岩 .....................................121
云母片岩 ..............................122
片麻岩 ..................................123
化石 ........................124
货币虫属 ..............................126
古腹足类 ..............................127
珊瑚虫 ..................................128
腕足纲 ..................................130
腕足纲(小嘴贝亚门) ........131
腕足纲(酸浆贝类) ............132
腕足纲(石燕贝亚门) ........134
双壳纲(瓣鳃纲) ................135
双壳纲 ..................................136
双壳纲(厚壳蛤类) ............137
腹足纲 ..................................138
菊石 .....................................140
菊石(直壳状) ...................144
箭石 .....................................145
海胆 .....................................146
三叶虫 ..................................148
爬行动物 ..............................149
植物化石 ..............................150
索引 ........................152
译后记 .....................160

前言/序言


《星河启示录:宇宙的诞生与演化》 简介: 浩瀚星辰,璀璨银河,我们仰望夜空,是否曾想过这壮丽景象的起源?《星河启示录:宇宙的诞生与演化》将带您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史诗旅程,揭示宇宙从虚无到万物的惊人奥秘。本书并非枯燥的科学论文集,而是以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将深奥的宇宙学知识娓娓道来,让每一个读者都能感受到宇宙的宏伟与奇妙。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最终将去向何方?这些古老而深刻的哲学命题,在本书中将与最前沿的科学发现交织。作者将带领我们穿越138亿年的时空长河,从宇宙大爆炸的炽热奇点开始,追溯宇宙膨胀、物质形成、星系诞生、恒星演化以及生命出现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内容梗概: 第一卷:创世之初——宇宙的黎明 奇点的沉寂与爆发: 书的开篇,我们将回到那个不可思议的时刻——宇宙大爆炸。这里并非我们所理解的“爆炸”,而是空间本身的极速膨胀,从一个无限小的点,瞬间将一切物质、能量和时空带入存在。我们将探讨大爆炸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支持它的关键观测证据,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元素丰度。 暴胀时代的传奇: 在大爆炸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经历了一段被称为“暴胀”的时期,空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扩张。这段时期解释了宇宙为何如此平坦、均匀,以及为何我们能看到如此遥远的星系。本书将以生动的比喻,帮助读者理解这个抽象而至关重要的阶段。 原初汤的翻滚: 随着宇宙的冷却,能量开始转化为基本粒子,如夸克、电子和光子,形成了一锅炽热的“原初汤”。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基本粒子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短暂的几分钟内,通过核合成形成最轻的元素——氢和氦。 黑暗时代的寂静: 在第一个原子形成之后,宇宙进入了一个被称为“黑暗时代”的漫长时期。光子得以自由传播,但还没有任何恒星发出光芒,整个宇宙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本书将描绘这个相对平淡但至关重要的过渡时期。 第二卷:星辰的诞生——宇宙的织锦 重力的觉醒与暗物质的指引: 随着宇宙物质密度的微小不均匀性被放大,重力开始发挥其塑造宇宙的力量。本书将重点介绍暗物质的作用,这种神秘的物质虽然不发光,却构成了宇宙物质的大部分,并为星系和星系的形成提供了引力“骨架”。 第一批恒星的崛起: 黑暗时代终结的标志是第一批恒星的诞生。这些巨大而炽热的“种族III”恒星,由纯粹的氢和氦构成,它们的诞生标志着宇宙真正开始闪耀。我们将探讨它们的生命周期,以及它们如何通过超新星爆发,将更重的元素播撒到宇宙空间。 星系的演化史诗: 从微小的气体云到庞大的星系,星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数十亿年,见证星系的合并、增长以及它们在宇宙结构中的排列,从局部的星系群到宏伟的宇宙网。我们将聚焦我们所处的银河系,探索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黑洞的吞噬与孕育: 黑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在星系的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书将揭示超大质量黑洞如何存在于绝大多数星系的中心,并影响着星系的生长和恒星的形成。我们将探索黑洞的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三卷:生命的契机——宇宙的馈赠 恒星的炼金术: 恒星不仅仅是光和热的源泉,它们更是宇宙中的“炼金炉”。在恒星内部,通过核聚变反应,氢和氦被转化为构成我们身体、地球以及一切生命所需的基本元素,如碳、氧、铁等。本书将详细阐述恒星如何制造这些“生命之尘”。 行星的摇篮: 当恒星生命走向终结,或是在恒星形成的早期,尘埃和气体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形成了行星。我们将探讨行星形成的各种理论,以及不同类型行星的形成过程,包括岩石行星和气态巨行星。 生命的曙光——地球的独特性: 在亿万颗行星中,地球为何能够孕育生命?本书将详细分析地球所处的“宜居带”位置、液态水的存在、磁场的保护以及大气的构成等关键因素,解释生命出现的必要条件。 生命的演化壮丽画卷: 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命,生命的演化是一部充满奇迹的史诗。我们将概述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历程,探讨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关键机制,以及生命如何在地球这个独特的舞台上绽放。 探索宇宙生命的可能性: 我们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本书将探讨天文学家们寻找地外生命的努力,包括搜寻系外行星、分析行星大气成分,以及SETI计划的意义。我们将思考,在浩瀚的宇宙中,生命存在的普遍性有多大。 第四卷:未来的展望——宇宙的终极命运 宇宙的膨胀加速与暗能量之谜: 令人惊讶的是,宇宙的膨胀并非减速,而是正在加速。本书将深入探讨暗能量,这种神秘的力量正在驱使宇宙加速膨胀。我们将了解暗能量的各种理论模型,以及它对宇宙未来的影响。 宇宙的终极归宿: 宇宙最终会走向何方?是“大撕裂”(Big Rip)、“大挤压”(Big Crunch)还是“热寂”(Heat Death)?本书将基于当前的科学认知,描绘宇宙可能的几种终极命运,并分析支持这些预测的证据。 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认识宇宙的起源与演化,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类在其中的位置。我们是偶然的产物,还是宇宙演化的必然?本书将引发读者对人类文明、宇宙探索以及我们作为宇宙一部分的意义的深刻思考。 《星河启示录:宇宙的诞生与演化》 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知识之旅,它将宇宙的宏伟壮丽展现在您面前,并启发您对生命、存在和未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本书以清晰易懂的语言,结合精美的插图和概念图,将最前沿的宇宙学理论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您在阅读中不断惊叹,并对我们所居住的宇宙产生前所未有的敬畏之情。无论您是天文爱好者,还是对生命奥秘充满好奇的读者,这本书都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宇宙深处的大门。

用户评价

评分

《探索发现:地质》这本书,让我对“水”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元素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关于水文地质学的章节,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平静的河流、湖泊,甚至是地下水,描绘成了一幅幅动态的地质画卷。作者详细介绍了水是如何塑造地表的,例如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它们如何雕刻出蜿蜒的河谷,堆积出肥沃的三角洲。读到关于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时,我才了解到,我们饮用的许多水源都来自于地下深处,而地下水的流动速度虽然缓慢,但却承载着巨大的能量和物质交换。书中对于“喀斯特地貌”的讲解,让我对石灰岩地区独特的地下洞穴、天坑等景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原来这些都是地下水长期溶解、侵蚀石灰岩的结果。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水循环”的论述,它如何将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以及海洋水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永恒的运动循环。作者还提及了水在岩石风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如何缓慢地分解岩石,为土壤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更让我感到触动的是,书中关于水资源枯竭和水体污染的讨论,它让我们意识到,水虽然看似取之不尽,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极其宝贵的资源,而地质过程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水,不仅认识到它的生命力,也更加珍惜它的存在。

评分

《探索发现:地质》这本书,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视听盛宴”,尽管是文字,但作者却能用语言构建出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在阅读关于地质年代划分的章节时,我仿佛看到了地球从混沌初开的冥古宙,到生命繁盛的显生宙,再到如今的地质时期,每一个时代的更迭都伴随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书中对每一个地质年代的划分,都基于重要的地质事件和生命演化的里程碑,例如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它标志着地球生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侏罗纪,恐龙统治的时代,它们留下的印记遍布全球;白垩纪末的灭绝事件,为哺乳动物的崛起铺平了道路。作者通过对这些关键事件的梳理,让我对地球漫长的历史有了一个清晰的框架。更让我惊叹的是,书中不仅介绍了这些宏观的历史进程,还深入探讨了驱动这些变化的内在机制。例如,关于地球磁场的形成与演变,它如何保护地球免受宇宙射线的侵害;关于大气成分的变化,它如何影响地球的气候和生物的生存。书中的内容让我意识到,地球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的世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每一个地质年代时,都会引用相关的地质遗迹和发现,比如,在提到奥陶纪时,会联想到爱沙尼亚的奥陶纪石灰岩,这些具体的案例让抽象的地质年代变得生动而可感。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地球历史的模糊认知,让我能够以一个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去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

评分

《探索发现:地质》这本书,让我对“危险”与“机遇”并存的地质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关于“地质灾害”的章节,详细介绍了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以及影响。作者并没有渲染恐慌,而是以科学的态度,分析了这些灾害发生的规律,并介绍了相应的预防和减灾措施。我特别对书中关于“火山预警”的介绍印象深刻,地质学家如何通过监测火山的地震活动、气体排放、地表形变等来预测火山爆发,从而提前疏散居民,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同时,书中也介绍了地质活动带来的“机遇”,例如火山灰是极其肥沃的土壤,温泉可以为人类提供能源和疗养场所,矿产资源的形成更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本书让我明白,大自然的力量既可以带来毁灭,也可以孕育生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理解和应对。读到关于“地质构造与人类活动”的章节时,我才意识到,我们对地质环境的改造,有时也会引发新的地质风险,例如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地面沉降。这本书让我对地球的认识,从单纯的“研究”上升到了“共存”的层面。

评分

拿到《探索发现:地质》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充满了“探索”的意味,正如书名所示,它并非简单地陈列知识点,而是鼓励读者跟随作者一起去“发现”。书中对于古生物化石的章节,更是让我沉醉其中。想象一下,那些亿万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它们的遗骸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最终变成了我们今天在地层中发现的化石,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奇迹的过程。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著名的恐龙化石,如霸王龙、三角龙,还详尽地描述了三叶虫、腕足类等古老生命的形态和演化,甚至对植物化石、微生物化石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通过阅读,我了解到化石不仅仅是过去的遗迹,更是研究地球历史、气候变化、生物演化以及生命起源的宝贵线索。作者通过对不同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组合的分析,清晰地勾勒出了地球生命演化的脉络,从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到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再到恐龙时代的辉煌与衰落,最终走向哺乳动物的崛起,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生命之树”的探讨,它如何通过化石证据来构建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揭示生命进化的复杂网络。同时,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寻找和研究化石的工作是多么艰辛和充满挑战,地质学家们需要跋山涉水,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用耐心和毅力去挖掘那些隐藏在地层深处的秘密。这本书让我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对地球生命的多样性和演化过程充满了敬畏。

评分

《探索发现:地质》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全球视角”的地质研究之窗。书中广泛地引用了世界各地的地质实例,让我看到了不同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特征。从喜马拉雅山脉的年轻隆起,到非洲东非大裂谷的张裂,再到太平洋“火环”上的火山岛链,每一个例子都印证了书中阐述的地质原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板块边界”的讲解印象深刻,它如何解释了为什么地震和火山活动集中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以及大西洋中脊的形成过程。作者通过对比不同板块的运动方式和相互作用,让我对地球是一个整体、并且不断变化的星球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甚至尝试着在地图上找出书中所提到的地质奇观,比如冰岛的“火与冰”共存的奇特地貌,以及马里亚纳海沟的地球最深点。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地质学研究是全球性的,地质现象的发生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地方的地质活动可能会对遥远的其他地区产生影响。它鼓励我跳出局限,用更开阔的眼界去认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及她所隶属的整个地球系统。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是《探索发现:地质》。 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一直充满好奇心的爱好者,当我第一次在书店的书架上瞥见《探索发现:地质》这个名字时,我的心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地质学,这个听起来既宏大又神秘的学科,总让我联想到地球深处的奥秘,板块的碰撞,火山的喷发,以及那些横跨亿万年的地层记录。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精美的排版和丰富的插图所打动。每一页都仿佛是一扇窗户,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隧道,去领略地球母亲的壮丽与沧桑。书中对各种地质现象的描述,从地表形态的形成,到内部结构的演变,都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既有严谨的科学理论支撑,又不乏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引人入胜的叙述。例如,在讲解板块构造理论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枯燥的学术名词,而是通过生动的图示和类比,将地球板块如同“漂浮在炽热岩浆之上的巨大拼图”一般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直观地理解大陆漂移、山脉隆起、海沟形成等复杂过程。读到关于火山的部分,书中详细描述了不同类型火山的特征、喷发机制以及它们对周边环境的深远影响,配以震撼人心的实景照片,让人仿佛置身于滚滚岩浆和火山灰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力量。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岩石形成和演化的章节,从炽热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火成岩,到沉积物层层堆积压实形成沉积岩,再到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性形成变质岩,整个岩石循环的过程被描绘得清晰而完整。作者还引入了许多著名的地质学家及其 groundbreaking 的发现,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智慧史诗。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对照书中的知识,去观察身边的岩石、土壤,甚至远方的山峦,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能够“读懂”大地的语言。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对我地质知识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深刻拓展,让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与理解。

评分

《探索发现:地质》这本书,将我带入了一个“微观”的地质世界,让我看到了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之处所蕴含的巨大信息。书中关于“矿物学”的章节,让我惊叹于各种矿物的奇妙晶体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作者详细介绍了常见的矿物,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的形态、颜色、硬度、条痕等特征,并解释了这些特征是如何与其内部原子排列方式相关的。我甚至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描述,去辨认家里的一些小石头,虽然无法做到专业程度,但却让我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关于“宝石”的形成和鉴定的部分,更是充满了趣味性,从红宝石的铬元素致色,到蓝宝石的铁、钛元素致色,再到钻石的碳原子排列,每一个都展现了地球化学的神奇。我第一次了解到,我们经常佩戴的宝石,其价值和美丽,都离不开漫长的地质作用和特定的形成环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微小的矿物,也承载着地球演化的历史信息,它们是理解更大尺度地质过程的关键。

评分

《探索发现:地质》这本书,如同一位博学的老者,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向我讲述了地球母亲的无数故事。我一直对“地球的内部”这个概念感到非常好奇,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予了我极大的满足。书中关于地幔对流、板块边界的运动、以及地核的性质等内容的讲解,都让我大开眼界。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描述“地幔是流动的”,而是通过类比,将地幔的运动比作“缓慢但充满力量的河流”,并解释了这种运动是如何驱动地壳板块的漂移和变形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热点”的解释印象深刻,它如何解释夏威夷群岛这类火山岛链的形成,以及它们相对于板块移动的方向,这一系列的解释让我对地球内部的能量流动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读到关于地震波传播的章节时,我才明白,地震学家是如何利用地震波来“成像”地球内部结构的,就像医生利用X光来查看人体内部一样,地震波就像是地球的“X光片”。书中详细介绍了P波和S波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变化,从而推断出地幔和地核的密度、温度等关键信息。我甚至尝试着跟着书中的讲解,去想象地震波穿过地核时发生的奇特现象,比如S波无法穿过外核,这本身就说明了外核的液态性质。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地质学不仅仅是研究地表,更是通过间接的证据去窥探地球最深处的秘密,这种探索未知、揭示真相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魅力。

评分

《探索发现:地质》这本书,着实让我这个平日里对科学理论并不太感冒的读者,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的内容安排可谓是匠心独运,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一步步引领我深入地球的肌理。开篇部分,作者就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们脚下的土地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无数的科学探索。书中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细致描绘,从地壳、地幔到地核,层层剖析,让我明白了地球并非一个实心的球体,而是拥有着复杂的内部构造,并且这些构造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地震成因的讲解,不再是简单的“地壳运动”四个字带过,而是深入到断层的形成、能量的积聚与释放,以及不同类型地震波的传播方式,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我甚至能够模拟出地震发生时的那一瞬间,那种能量的爆发和地面的震颤。接着,书本将焦点转移到地表地貌的形成,例如河流的侵蚀作用,它如何切割大地,形成峡谷、三角洲;冰川的作用,又是如何塑造出U型谷、冰碛湖等独特的景观。书中对于不同地貌的案例分析,大多选取了世界闻名的地质奇观,如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亿万年沉积、亚马逊雨林的生物多样性与地质演变的关联,这些生动的例子让原本抽象的地质过程变得触手可及。读到关于矿产资源的部分,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许多物品,背后都蕴藏着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和无数地质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从铁矿石到煤炭,再到各种宝石,它们的形成都离不开地球内部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这本书让我明白,地质学并非仅仅是关于岩石和土壤的研究,它更是关于地球的生命史,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形成与演变。

评分

《探索发现:地质》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时间”在地质学中的重要性。书中关于“地质时间尺度”的讲解,让我感受到了地球生命演变的漫长与伟大。作者用清晰的图表和生动的描述,将从地球形成至今的46亿年时间,划分为不同的时代、纪、世,并一一介绍了每个时期标志性的地质事件和生命特征。我第一次了解到,所谓的“现在”与“过去”在地质学中是紧密相连的,古老的地层记录了地球过去的气候、环境和生命状况,而这些信息又能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趋势。书中关于“相对年代测定”和“绝对年代测定”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地质学家是如何“测量”地球年龄的。特别是关于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的方法,它如何利用元素的衰变来计算岩石的形成年代,这种科学的严谨性让我对地质学家的工作充满了敬意。我尝试着去想象,一块最古老的岩石,它可能承载着地球诞生之初的秘密,而一块新生代的火山岩,则讲述着地球近期的活跃故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地质学研究的是一个以“亿年”为单位的宏大叙事,而我们人类在其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这种视角让我更加谦卑,也更加珍惜当下的地球。

评分

好东西,不错的产品,真心的赞一个!

评分

买回来准备和女儿一起抓蝴蝶做标本

评分

可以告诉我为什么书是用过的吗?

评分

书不错,定价太高,谢谢京东的折扣。放久了,纸有些粘在一起了

评分

帮朋友买的,他很满意很喜欢!这个比较专业!

评分

书不错,定价太高,谢谢京东的折扣。放久了,纸有些粘在一起了

评分

学习学习,慢慢看,涨知识。

评分

替朋友买的,只要是书我想都是有益的

评分

很好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