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300/400PLC是国内应用最广、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大中型PLC,很多同行都觉得自学非常困难。可以在计算机上用仿真软件S7-PLCSIM做仿真实验,模拟S7-300/400硬件的运行和执行用户程序。仿真实验和做硬件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几乎完全一样。
看十遍书不如动一次手,本书的特点是强调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本书提供了五十个精心设计的实训,随书光盘有三十多个与正文配套的例程,绝大多数实训都可以做仿真实验。对于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随书光盘还提供了三十多个多媒体视频教程。读者可以一边看书,一边根据实训的要求,用编程软件和仿真软件进行操作。通过仿真实验,就能轻松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有关的知识点,并留下难忘的印象。
本书涵盖了S7-300/400应用技术主要的知识点,包括软件安装、硬件和网络组态、编程、监控、指令应用、程序结构、程序设计方法、通信、故障诊断、人机界面应用等内容。做完全部实训后,读者就能较全面地掌握S7-300/400的使用方法。可以通过随书光盘中的例程和仿真来学习PID参数的整定方法,实验结果用曲线显示,形象直观。
随书光盘还提供了中文版的STEP7V5.5SP4、PLCSIMV5.4SP5、西门子人机界面的组态软件WinCCflexible2008SP4和大量的中文用户手册。
建议一边阅读书中的内容,一边按实训的要求生成项目、组态硬件、编写程序和做仿真实验。如果已经熟悉了软件的操作方法,可以在了解例程的功能和读懂程序的基础上,直接运行随书光盘中比较复杂的例程,做仿真实验。
本书绝大多数实训都有仿真练习,读者可以在完成实训要求的操作后,按仿真练习的要求做类似的或进一步的操作和练习,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各章配有适量的习题。本书可以供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也可以用作高职高专、技工学校有关专业的教材。
根据S7-300/400最新版的硬件和软件,第2版对全书的内容作了优化处理。例如删除了顺序功能图语言S7-Graph等章节,增加了存储器间接寻址、PLC与变频器的DP通信、自动显示有故障的DP从站,以及用报告系统错误功能自动诊断和显示硬件故障等内容。调整和增加了实训,充实了习题的内容。
本书由廖常初主编,范占华、关朝旺、余秋霞、陈曾汉、陈晓东、王云杰、李远树、廖亮、孙明渝、郑群英、唐世友、文家学参加了编写工作。
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E-mail:。欢迎读者访问作者在中华工控网的博客。
重庆大学廖常初
市面上那么多PLC的书籍,很多都被批评为“过时”或者“理论大于实践”,但这本书在时效性和实用性上做到了难得的平衡。我购买的时候,虽然知道S7-300/400系列已经有一定的历史沉淀,但这些经典系列至今仍在大量的工业现场中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所以学习它们的原理和应用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盲目追逐最新的技术潮流而丢掉了基础的稳固性。它对S7硬件的结构解析,对通信协议的介绍,都保持了一种面向工业本质的克制与精确。我将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与我正在维护的几台旧设备进行了对照验证,发现书中的描述完美契合了实际运行状态,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对学习材料的信任感。而且,书中的内容组织非常有层次感,像搭积木一样,前一个章节的知识点是后一个章节复杂应用的基础,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使得学习曲线变得异常平滑。对于那些身处传统制造业,需要维护或升级老旧S7系统的技术人员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剂强心针。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技术文档有深度洁癖的人,通常情况下,我会对市面上那些“快餐式”的技术书籍嗤之以鼻,它们往往只是简单地罗列功能手册,缺乏对底层逻辑的深入剖析。然而,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它不仅仅停留在教你“怎么按按钮”的层面,而是真正挖掘了西门子S7系列PLC在逻辑控制上的精髓所在。作者在讲解定时器和计数器这类基础功能时,并没有满足于教科书式的定义,而是结合了工业现场的实时控制需求,给出了很多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优化思路和故障排查技巧。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系统思维能力。我尤其喜欢它在高级功能模块上的处理,比如数据块的组织和FB/FC的使用,讲得既有条理又具有前瞻性,让我意识到PLC编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梯形图逻辑,更是一门关于如何高效组织代码和数据的艺术。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满足于让你成为一个“会编程的人”,而是致力于培养你成为一个“懂得工程实践”的工程师。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技术栈得到了极大的夯实,看问题的角度也变得更加专业和全面了。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自学之路上的神助攻,我拿到手就忍不住要翻阅。别的不说,光是它的排版和图文结合的方式就让人耳目一新。我之前也买过几本类似的PLC入门书,但大多都是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读起来晦涩难懂,简直是自虐。然而,这本书的编者显然深谙“授人以渔”的道理,他们把复杂的概念拆解得非常细致,每一步操作都有清晰的截图和详尽的文字说明,简直像是手把手带着你做实验。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S7编程时,光是软件界面和指令集的对应关系就能把我绕晕,但这本书里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让我很快就找到了感觉。它不是那种“你知道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所以你应该会用”的书,而是“你看到了这个应用场景,现在我们一步步教你怎么实现它”的实用主义典范。我特别欣赏它在项目案例设计上的用心,每一个案例都贴合实际生产中的常见问题,读完之后,那种“原来如此”的成就感,是其他书本无法给予的。可以说,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自动化世界的大门,让我不再惧怕这个曾经看起来高不可攀的领域。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现场工程师,这一点从文字的“质地”中就能体会出来。它不是那种学院派的、严谨到让人打瞌睡的学术著作,而是充满了“实战经验的沉淀”。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比如,在处理模拟量输入输出时,书中特别强调了死区设置和滤波处理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初学者在实际调试中最容易忽略、但对系统稳定性影响却至关重要的“坑点”。作者用一种非常口语化、但不失专业性的语气,将这些“血的教训”提炼出来,警示读者。这种“避坑指南”式的教学,比单纯的原理讲解要有效得多。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是身边一位资深的前辈在耐心地给我“开小灶”,纠正我的思维定式。这种贴近工程实际的叙事风格,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和投入度,让我不再觉得PLC学习是一项枯燥的任务,而更像是一场需要智慧和经验积累的智力游戏。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广度上的覆盖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很多PLC教材往往会偏向于编程软件的操作,而忽略了与之配套的周边硬件和诊断维护。然而,这本书巧妙地将S7系统的整体架构融入了教学体系中。比如,在讲解程序结构时,它会穿插介绍诊断缓冲区的查看方法,或者如何利用STEP 7软件进行在线监测和故障定位。这种全方位的视角,培养了我一个更宏观的系统观。我不再仅仅关注于梯形图的对错,而是开始思考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此外,书中对于不同存储区(如DB、M、I/O)的特性描述也极其到位,这对于理解数据流的生命周期至关重要。很多复杂的程序错误,往往都源于对数据存储机制的误解,而这本书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痛点。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套操作指南,更是一套完整的“S7系统工程方法论”,让我在面对新的、陌生的控制任务时,心中能迅速构建起清晰的解决方案蓝图。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处理复杂工业控制问题的思维框架。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感觉不错,不知道是正版的,不用担心
评分。。
评分正版没说的一文价钱一文货,,
评分不错的书,正在慢慢学习~
评分学一下,看着挺不错的……
评分看这个学300'400挺好的,还有光盘教学
评分书不错,简单易懂,是我需要的....
评分挺好的 动手学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