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读初中

教你如何读初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肖信斌 著
图书标签: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
  • 中考准备
  • 应试技巧
  • 高效学习
  • 时间管理
  • 学习规划
  • 学科辅导
  • 家长指导
  • 教育心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5605214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6760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教你如何读初中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教你如何读高中》姊妹篇 畅销30万册,初中生学习、生活、成长指南

内容简介

  初中三年,从初一入校到初三毕业的118周……
  谁为你每周写一封心灵书信,为你解读书之惑?
  初中三年,从懵懂儿童到青葱少年的118周……
  谁与你促膝谈心,与你谈青春之秘?
  初中三年,从父母的掌上明珠到考场上的老将……
  谁为你指点兵法,与你共斩心敌,顺利备考?
  初中三年,谁是那本关心你的书?
  《教你如何读初中》
  1位校长+14位资深教师,用温暖的话语,陪你度过你的——不寻常的118周。

作者简介

肖信斌,1962年生,中学高级教师。1981年任中学教务主任,2005年任湖北省天门中学校长,2008年至今任武汉大学附属学校校长。他反对把学生培养成为“高分、名校、低能”的考试机器,倡导并实践让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教育理念。著《一个中学校长与学生116次谈话》。

目录

目录
第1周 有梦想的学生更优秀 / 3
第2周 喜欢你的新老师 / 6
第3周 融入你的新集体 / 9
第4周 竞选班干部 / 12
第5周 拥有一本只属于你的读书笔记 / 15
第6周 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解 / 18
第7周 轻松学英语,你能行 / 21
第8周 思品课与个人修养 / 24
第9周 语文是一种人文素养 / 27
第10周 直面初中的第一次重要考试 / 30
第11周 一手好字养性情 / 33
第12周 每天坚持跑两圈 / 36
第13周 准时是帝王的礼貌 / 39
第14周 真的只差0.01吗 / 42
第15周 敞开心扉交朋友 / 45
第16周 收回那翻越栏杆的脚 / 48
第17周 怒颜与笑脸都不是永远 / 51
第18周 “可怕”的习惯 / 56
第19周 不要为考试或喜或悲 / 59
第20周 享受初中的第一个寒假 / 62
第21周 新学期,新打算 / 67
第22周 好的学习习惯是可以培养的 / 70
第23周 尊重你的老师 / 73
第24周 挣扎在补习与不补习之间 / 76
第25周 手机,你一定要割舍的爱 / 79
第26周 感恩原来只是一把伞的事 / 82
第27周 多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 / 85
第28周 你在欺骗着谁 / 88
第29周 磨刀不误砍柴工 / 91
第30周 竞争中的得与失 / 94
第31周 做一棵静待成长的苹果树 / 97
第32周 优生要争取当班干部 / 100
第33周 要有一个知心朋友 / 103
第34周 在自我否定中成长 / 106
第35周 走,到德国去 / 109
第36周 你的要求我不能满足 / 112
第37周 差距也许就一点 / 115
第38周 溜走的时间 / 118
第39周 那些小时候的“小事” / 121
第40周 第一个暑假:体验生活 / 126
第41周 初三,你准备好了吗 / 131
第42周 新学科,新挑战 / 134
第43周 自信自主 质疑尝试 品味初二物理 / 137
第44周 你,与众不同 / 140
第45周 课堂,就是让你出错的地方 / 143
第46周 拒绝诱惑,毅然前行 / 146
第47周 “不说”与“说”同样重要 / 149
第48周 老师不是你的保姆 / 152
第49周 来自他或她的欣赏 / 155
第50周 成功与失败都是成功之母 / 158
第51周 能改变结果的唯有汗水 / 161
第52周 再忙也要读点课外书 / 164
第53周 一定要有几个好朋友 / 167
第54周 学习上的问题别积攒 / 170
第55周 于细微之处用心 / 173
第56周 老师,我为什么没有得A+ / 176
第57周 做情绪的主人 / 179
第58周 高中,并不遥远的梦 / 182
第59周 细节决定成败与成大事者不纠结 / 185
第60周 寒假,把丢失的知识点找回来 / 188
第61周 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再出发 / 193
第62周 生活不是童话 / 196
第63周 讲秩序也是一种修养 / 199
第64周 谁偷走了我的睡眠 / 202
第65周 你,就是能改变世界 / 205
第66周 不要做单恋的女孩 / 208
第67周 我想和你说说话 / 210
第68周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 213
第69周 行动比空想更可贵 / 216
第70周 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 219
第71周 一定要有自己的学习时间 / 222
第72周 外面的世界也许更精彩 / 225
第73周 我爸不让我做检讨 / 228
第74周 老师,他也是 / 231
第75周 向左转,向右转 / 234
第76周 走出迷惘,做更好的自己 / 237
第77周 父母的感情,你无法左右 / 240
第78周 你会好好说话吗 / 243
第79周 放下心中的包袱,全力以赴 / 246
第80周 暑假:参加公益活动 / 250
第81周 青春的选择 / 255
第82周 要提升语文的“内力” / 258
第83周 数学的难与易 / 261
第84周 学英语和考英语 / 264
第85周 除死角,通脉络,决胜中考物理 / 267
第86周 化学,给你带来困惑了吗 / 270
第87周 出了这个门,你就别进校门 / 273
第88周 老师,我可不可以不这么累 / 278
第89周 把你的心事告诉老师吧 / 281
第90周 合作让你更优秀 / 284
第91周 考试分数不高就不快乐吗 / 287
第92周 好成绩从来都不是评判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 290
第93周 读什么样的高中你应该有目标 / 293
第94周 有什么话不能对家长讲呢 / 296
第95周 我不赞成中学生参加奥赛 / 299
第96周 不一样的海风 / 302
第97周 从405分到505分 / 305
第98周 元月调考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 310
第99周 孩子,没有什么是“必须”的 / 313








精彩书摘

第2周 喜欢你的新老师
喜欢你的新老师,首先要从心里接纳他。你要坚信,老师都是爱学生的。你的老师既然能成为老师,必有他的过人之处,每个老师也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或严肃认真,或幽默风趣,或豪爽如江河,与每个老师相处,如同领略不同的风景。刚上初中时的新鲜劲一过,问题就接踵而至。你发现,初中的老师和小学的老师很不一样。在小学,班主任老师像父母一样,每天手把手地指导你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你的强科、弱科,甚至生活上的一些喜好特点,班主任老师都清清楚楚。而初中老师不再像“保姆”一样照顾你,也不会时时刻刻关注着你。那么,此时的你,应该怎么办?是任凭心里的失落感搅得自己心神不宁、无心向学,还是沉溺于怀念小学的老师、同学,无法自拔? 我劝你最好还是调整心态,去试着喜欢你的新老师。你的新老师会为你营造初中3年很重要的一个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可能会影响你一辈子的学习和工作,甚至影响你的人生轨迹。喜欢你的新老师,首先要从心里接纳他。你要坚信,老师都是爱学生的。老师的爱不仅是出于他们职业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因为 他们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儿女,倾注全部的心血。教师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他们思考的是学生的长远发展,从不因眼前的不理解而放任迁就。老师的爱是理智的,他们对芸芸众生能够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做到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差学生不操之过急并循循善诱。有人说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老师所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理解了这些,你也会对老师更加喜欢、更加热爱了吧! 体谅老师。你不能过于苛求老师。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满意是不客观的。在师生交往中,老师很可能有某 些疏忽与缺点,你应该体谅老师,不要揪住一点不放,或以偏概全地攻击、评价老师,那样对老师是不公平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相互谅解和宽容。你如果真正发现了老师的缺点,并真诚地,以恰当的方式给老师指出,老师一定会高兴地接受,这样做一定会把师生关系 推向更好的方向。另外,你也应该明白,老师也是人,是有喜怒哀乐的人。老师也会因为某件事生气、烦恼、焦虑。当老师处于这样的情绪状态时,他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就很难做到一直心平气和,这也是你应该理解的。最好不要将新老师和原来的老师进行比较,特别是用原来老师的优点对比现在老师的缺点,这对新老师不公平,也不 利于你的学习。寻找老师的优点。很多时候,不喜欢一个老师,就不喜欢听他的课。比如,认为一个老师上课太古板,不喜欢这个老师的上课风格; 比如,认为一个老师偏向学习好的同学,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行事作风; 比如,认为老师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不能吸引自己认真听课。一旦 头脑中充满了对老师的种种不满,就会产生这样一种结果———厌其师而倦其道。如果这时候,你能主动去想一想老师的优点,想一想老师的好,对于改善不喜欢的老师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老师讲课比较古板但同时他对学生比较负责;比如,老师讲课涉及内容比较庞杂但同时也说明他知识面比较广。当你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老师身上的优点时,你对老师不好的印象就会慢慢得到改善,也可以慢慢培养你听课和学习的兴趣。否则,你要是因为不喜欢哪个老师而不听他的课造成了偏科,吃亏的是你自己。学会和老师沟通。当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当你与老师之间出现矛盾时,你一定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沟通,这是师生间建立信任感的前提与基础。交流、沟通的方法有很多,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可以与老师面谈;如果你觉得与老师面谈会过于紧张,可以以书信的 方式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只要你和老师沟通了,相信老师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另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你还可以主动给老师一个笑脸,主动跟老师打招呼,主动帮老师做点事,主动举手回答一些问题,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要相信,只要你肯迈出这一步,老师 一定会耐心地给予反馈。老师对勤学善问的学生也会自然地而不是刻意地特别关爱。你的老师既然能成为老师,必有他的过人之处,每个老师也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或严肃认真,或幽默风趣,或豪爽如江河,与每个老师相处,如同领略不同的风景。你要以拥抱的态度来迎接新的一切!你的老师也会在与你教与学的互动中,使你得到成长和进步!

前言/序言

一个学生要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共12年的学习成长过程。3年初中时期对学生来说很不容易。他们经历着青春的懵懂,承受着学习 的压力,面临着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对家长来说也不容易。上初中后,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好像一夜之间不认识了,他不愿意像小时候 那样给你讲学校里发生的故事,也不愿意倾听你的叮嘱,更不愿意天 天拽着你的衣角做你的“跟屁虫”。对于老师来说一样不容易,小学的 时候,学生什么都听老师的,初中生就不一样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与判断,有了青春期的叛逆,不是老师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的。 因为这些不容易,所以怎么指导学生走过初中3年,是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在探索的一个问题。在书店里,现在还难以找到一本系统 地告诉初中生如何学习和成长的专业书籍。无论是家长、老师和教育专家,写出一本对初中生指导性、探索性强的书,跟初中生的学习成 长一样不容易。 我和我的14位同事,经过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这本《教你如何 读初中》,我们虽然不是专家,但我们是教学一线的初中老师,有的也曾经是初中生的家长。我们书里的观点和建议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 说不定有的还不一定正确,但我们是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写完这本书的。 但愿这本书中有只言片语对学生、家长和老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书由我列出初步提纲,再经过所有参写老师反复讨论修改。书 稿完成后,所有老师进行了集中讨论并修改。我和谢慧君、刘茜、叶回苏老师对全书进行了多次修改。具体参加编写的老师有肖信斌、谢慧君、孙静婧、刘茜、叶回苏、周一敏、陈洪剑、徐卉、苏荣军、魏欣、刘婷、李清莲、肖舒娅、张芳、陈运昭,具体写作篇目均在书里的文后署名。 肖信斌 2016年夏于武汉·珞珈山

《初识奇境:一堂精彩纷呈的初中生活启蒙课》 一本专为即将迈入初中,或是初入初中、对崭新学习旅程充满好奇与些许忐忑的你而量身打造的读物。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也不是一本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教官手册。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知心体贴的朋友,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初中生活各个角落的窗户,让你在进入之前,就能对这个即将展开的新篇章有一个全面而生动的预览。这本书旨在点燃你对知识的渴望,引导你发现学习的乐趣,并帮助你从容应对初中阶段的挑战,让你在进入校园的那一刻,就能自信满满,充满探索的勇气。 为何你需要这本书? 初中,是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它意味着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将大幅增加,学习方式会发生显著变化,同学关系和社会交往也将变得更加复杂。许多同学在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的过程中,会因为对新环境、新要求的不适应而感到迷茫、焦虑甚至挫败。这本书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希望能够成为你手中的一盏明灯,为你照亮前行的道路,让你不再孤单地摸索。 这本书将带你探索哪些奇妙的“初中生活”? 我们将以一种轻松、有趣、充满启发性的方式,为你一一揭示初中生活的各个精彩面向。 第一部分:知识的海洋,如何优雅启航? 告别小学,拥抱初中的知识殿堂: 学科的“新朋友”和“老熟人”: 初中科目有哪些显著的变化?例如,科学课如何整合物理、化学、生物知识?数学会遇到哪些新的概念和挑战?语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会有哪些新要求?英语的学习方法是否需要调整?我们将为你梳理这些学科的特点,让你对它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从哪里着手,如何更好地与它们建立联系。 学习方式的“华丽转身”: 小学更多的是老师的“填鸭式”教学,而初中则更强调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探究精神。我们将探讨初中课堂上更常见的学习模式,比如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并为你提供一些初步的策略,让你能够快速适应这些新的学习方式,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 预习与复习的“黄金法则”: 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有效地预习,也不知道如何巩固所学。我们将为你介绍科学的预习方法,比如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提前浏览章节内容,以及如何根据课程进度进行高效的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 提高听课效率的“秘密武器”: 课堂时间宝贵,如何最大限度地吸收老师讲授的内容?我们将分享一些实用的听课技巧,比如如何捕捉老师的重难点,如何记笔记才能事半功倍,以及如何避免课堂上的走神。 理解性学习 vs. 死记硬背: 许多初中知识点需要深入理解才能掌握,死记硬背往往事倍功半。我们将为你分析为什么理解如此重要,并提供一些帮助你理解抽象概念的方法,让你能够真正地“懂”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记住”知识。 解决学习困难的“应对之道”: 遇到难题怎么办?感到困惑时该向谁求助?我们将提供一些面对学习困难的心理调适建议,并告诉你如何向老师、同学或家人寻求帮助,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网络。 高效的学习工具箱: 笔记法的“艺术”: 笔记不仅仅是抄写,更是思维的梳理和知识的浓缩。我们将介绍几种流行的笔记方法,如康奈尔笔记法、思维导图等,并指导你如何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最适合的笔记方式,让你的笔记成为学习的得力助手。 时间管理的“魔法棒”: 初中生活节奏加快,如何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技巧,比如制定学习计划、番茄工作法等,帮助你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告别拖延。 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学问”: 除了课本,还有哪些有用的学习资料?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利用这些资料?我们将为你介绍一些信息检索的途径和资料整理的方法,让你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库。 第二部分:成长不止步,我的初中“朋友圈”与“自我” 社交的艺术:与同学、老师和谐相处: 认识新同学,建立友谊的桥梁: 初中将认识来自不同学校、不同背景的同学。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些破冰技巧,如何主动与人交流,如何识别和培养真诚的友谊,以及如何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处理同学关系的“小贴士”: 冲突、误会、嫉妒……这些都是社交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我们将为你分析一些常见的同学关系问题,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沟通和处理方法,让你能够以成熟的心态面对人际交往中的挑战。 与老师的“有效沟通”: 老师是你在学校最重要的引路人。我们将教你如何尊重老师,如何主动向老师提问,如何更好地理解老师的期望,以及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团队协作的力量: 小组合作是初中学习的重要环节。我们将为你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在小组中如何有效贡献、倾听、协商和达成共识的建议。 认识我自己,塑造我的“独特光芒”: 发掘兴趣,点燃热情: 初中是探索兴趣爱好的绝佳时期。我们将鼓励你勇敢尝试各种活动,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热情所在,并告诉你如何将兴趣融入学习,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自信心的“炼金术”: 很多同学在面对新环境时会缺乏自信。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些建立和提升自信的方法,比如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接受不完美、从小的成功中获得力量等。 情绪管理的“晴雨表”: 初中阶段,情绪波动会比较大。我们将为你介绍一些识别和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比如如何应对压力、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并学会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自我管理与责任感: 独立自主是初中生需要培养的重要品质。我们将引导你思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个人事务,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承担起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 第三部分:初中生活的“奇遇记”与“未来展望” 探索校园,了解规则与文化: 校园的“地图”与“规章”: 熟悉校园的布局、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校纪校规,是顺利开展初中生活的基础。我们将为你梳理这些基本常识,让你能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 课外活动的“缤纷世界”: 社团、竞赛、艺术节、运动会……初中生活远不止学习。我们将为你介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你积极参与,拓展视野,发展特长。 健康生活,活力满满: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初中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将强调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简单的健康建议,让你拥有充沛的精力去迎接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拥抱挑战,迎接精彩的未来: 从容应对考试与评估: 考试是初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将为你介绍一些科学的备考方法,如何调整考试心态,以及如何从考试结果中学习和成长。 为更远的旅程“播种”: 初中是为高中乃至更远的未来打基础的阶段。我们将引导你思考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保持好奇,探索无限可能: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你明白,初中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的旅程。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对生活的热情,你将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成长,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初识奇境》是一本陪伴你成长的书,它将是你初中生活最贴心的向导,最可靠的朋友。它不会告诉你具体的解题步骤,也不会替你写作业,但它会为你点燃心中的火苗,让你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在初中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精彩。 翻开它,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令人期待的初中生活启蒙之旅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的时候,心里其实挺忐忑的。毕竟,“初中”这两个字,对于我这个已经离开校园好些年的人来说,有点遥远,又有点沉甸甸。我还记得当年在初中那段日子,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兴奋,时而沮丧。学业上的压力,懵懂的情感,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各种滋味掺杂在一起,让人应接不暇。所以,当看到《教你如何读初中》这个书名时,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天呐,我那时候要是能有这么一本书,是不是就不会那么手足无措了?这本书,它是不是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在我迷失的时候,指点迷津?我脑子里闪过好多画面:那个坐在教室里,望着黑板发呆的自己,那个因为一道数学题抓耳挠腮的自己,那个因为和同学闹别扭而偷偷抹眼泪的自己。这本书,会不会教我如何更好地理解那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会不会告诉我,当面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该如何调整心态?会不会在我第一次体会到友情珍贵,或者小心翼翼地萌生爱意时,给一些恰到好处的建议?我期待它能像一个老朋友,用最真诚的语言,抚慰我曾经的焦虑,解答我当时的困惑。我希望它能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我在回首初中生活时,不再有遗憾,而是觉得那是一段充满成长和探索的美好时光。

评分

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于“学习方法类书籍”的刻板印象。我以为它会充斥着各种枯燥的理论和公式,结果它却像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师,又像一个睿智的朋友,带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最欣赏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把初中生简单地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把他们看作是有着丰富情感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主体。它教你如何去“主动”学习,如何去“理解”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一点,对于很多还在摸索中的初中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记得书里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了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那种方法,我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但尝试了一下,发现效果真的惊人。还有关于如何写作文,它提出的角度也非常新颖,不是教你堆砌辞藻,而是引导你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细节。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当年能有这本书作为我的“秘密武器”,我的学习成绩肯定会提升一大截,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会更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这本书,它传递的是一种“智慧”,一种让你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轻松、更高效的智慧。

评分

阅读《教你如何读初中》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与过去的自己对话的旅程。我很难想象,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还有人能静下心来,为初中生量身打造这样一本“陪伴式”的书籍。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触碰到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记得书里提到一个观点,说初中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影响一生。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我回想起自己初中时,有多少习惯,是无意识养成的,又造成了多少不必要的麻烦。这本书,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曾经的不足,也为我指明了改进的方向。它不是要我变成一个完美的学生,而是在告诉我要成为一个更懂得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挫折”和“压力”部分时,那种细腻而又充满力量的笔触。它没有回避这些负面情绪,而是教你如何正视它们,如何从中汲取养分,变得更加坚韧。我感觉,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在教你如何“读”初中,更是在教你如何“活”出精彩的初中。

评分

这本《教你如何读初中》,在我手中翻阅的这段时间里,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本以为它会是一本充斥着枯燥概念和死板规则的教科书式读物,但事实恰恰相反,它以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方式,向我展示了初中生活的多彩与可能性。它没有刻意营造一种“高高在上”的教导姿态,反而更像是一位有着丰富人生经验的长者,在不经意间,分享他关于成长、关于学习、关于人生的感悟。我被书中那些富有洞察力的分析所吸引,它能够一语道破许多我们成年人看似简单,但对于初中生来说却无比困扰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如何平衡学业和兴趣爱好,又或者,如何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种面对困难的勇气,一种探索未知的热情。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初中”这个阶段,发现它并非只是一个过渡期,而是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 formative period,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舞台。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本书,它提供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方法,更是一种“心法”,一种能够帮助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从容、更加自信地前行的“心法”。

评分

话说回来,我拿到这本《教你如何读初中》的时候,其实是抱着一种“姑且看看”的心态。毕竟,现在市面上关于学习方法、成长励志的书籍太多了,琳琅满目,很多时候反而不知道该选择哪一本。但是,当我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了。它不是那种生硬的说教,也不是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仿佛在和你聊天,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我尤其喜欢它里面提到的那些小细节,比如,它会教你如何整理课桌,如何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甚至是如何和父母沟通自己的烦恼。这些都是我们在学校里,或者说,在那个年纪,很容易被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小技巧。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坐在我身边的同学,他也许并不比我聪明,但就是懂得一些“门道”,所以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或者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游刃有余。这本书,它就像揭秘了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做到的,但又不是让你去模仿,而是让你去理解背后的逻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年我能早点看到这本书,也许我不会那么在意分数,而是更注重学习的本质,更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从而拥有一个更快乐、更充实的初中时光。

评分

书收到了,宝贝很喜欢。

评分

说的很有道理,做起来不容易啊!

评分

卖给孩子看的希望上初中有帮助

评分

很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很好

评分

给孩子买的很喜欢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书收到了,宝贝很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