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同类教材之中,堪称翘楚。江平老师和诸位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扎实的学术水平、认真的治学态度,保证了本书的学术水平,而其系统、完善的体系结构更是使得广大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授者还是接受者,脉络都异常清晰。因此,本书才能长销至今。
作为第三版教材,主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为主的新的司法解释进行了修订,并对教材中其他相关部分也做了适当的修订、改动。而就内容而言,除“知识产权法”外,涵盖了民法学所有的相关知识。
江平,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总则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民法概述
第一节民法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民法在私法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节民法的法律渊源/
第四节法律关系/
第五节民法的构造与基本内容/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民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意思自治原则/
第三节过错责任原则/
第四节私有财产权神圣原则/
第五节权利本位原则/
第六节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第七节诚实信用原则/
第三章民事权利通论
第一节民事权利概述/
第二节民事权利的分类/
第三节请求权体系/
第四节抗辩权体系/
第五节支配权体系/
第六节形成权体系/
第七节权利主体、权利的取得与丧失/
第八节民事权利的限制/
第九节权利的实现/
第二编民事主体及其法律属性
第四章民事主体概述
第一节民事主体概念及形式结构/
第二节民事主体的法律标志——权利能力/
第三节民事主体的理性标志——行为能力/
第五章自然人
第一节自然人的概念及主体性基础/
第二节自然人的人格权/
第三节自然人的其他法律属性/
第六章法人
第一节法人概述/
第二节社团法人/
第三节财团法人/
第七章无权利能力的社团与合伙
第一节无权利能力的社团与合伙概述/
第二节合伙/
第三编法律事实
第八章法律事实概要
第一节法律事实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法律事实的种类分述/
第九章法律行为
第一节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其在私法上的说明意义/
第二节法律行为的分类及其意义/
第三节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第四节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第五节法律行为的无效/
第六节法律行为的可撤销与可变更/
第七节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
第八节法律行为的解释/
第十章法律行为的代理
第一节代理基本概述/
第二节有效代理/
第三节无权代理/
第四节表见代理/
第十一章民法上的时间
第一节时效制度概述/
第二节诉讼时效/
第三节除斥期间/
物权
第四编物权一般理论
第十二章物权概述
第一节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物权的客体/
第三节物权的种类/
第四节物权的一般效力/
第五节物权与债权的关系/
第十三章物权法及其基本原则
第一节物权法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物权法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物权法的制定/
第三节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第十四章物权的变动
第一节物权变动的概念与原因/
第二节物权变动的规范模式与物权行为理论/
第三节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
第十五章物权法中的占有
第一节占有概述/
第二节占有的取得和消灭/
第三节占有的效力/
第四节占有的保护/
第五编所有权
第十六章所有权通论
第一节所有权概述/
第二节所有权的种类/
第十七章不动产所有权
第一节土地所有权/
第二节房屋所有权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三节不动产相邻关系/
第十八章共有
第一节共有概述/
第二节共有的分类/
第三节共有关系及其终止/
第十九章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第一节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概述/
第二节所有权取得的几种具体方式及其规则/
第六编用益物权
第二十章用益物权总论
第一节用益物权的意义/
第二节用益物权的种类/
第二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一节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与效力/
第三节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
第二十二章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一节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与效力/
第三节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
第二十三章宅基地使用权
第一节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与消灭/
第二十四章地役权
第一节地役权概述/
第二节地役权的效力/
第三节地役权的取得与消灭/
第七编担保物权
第二十五章担保物权总论
第一节担保物权概述/
第二节担保物权的种类与分类/
第二十六章抵押权
第一节抵押权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抵押权的取得/
第三节抵押权的效力/
第四节抵押权的实行与抵押权的消灭/
第五节特殊抵押权/
第二十七章质权
第一节质权概述/
第二节动产质权/
第三节权利质权/
第二十八章留置权
第一节留置权概述/
第二节留置权的成立/
第三节留置权的效力与留置权的消灭/
债权
第八编债的一般原理
第二十九章债的概述/
第一节债的意义/
第二节债的发生/
第三节债的类型/
第四节复数主体之债/
第三十章债的一般效力
第一节债的效力概述/
第二节债权的效力/
第三节债务的效力/
第三十一章债的保全
第一节债的保全概述/
第二节债权人的代位权/
第三节债权人的撤销权/
第三十二章债的债权性担保
第一节债的担保概述/
第二节保证/
第三节定金/
第三十三章债的移转
第一节债的移转概述/
第二节债权让与/
第三节债务承担/
第四节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
第三十四章债的消灭
第一节债的消灭概述/
第二节债因清偿而消灭/
第三节债因提存而消灭/
第四节债因抵销而消灭/
第五节债因免除而消灭/
第六节债因混同而消灭/
第九编侵权行为之债
第三十五章侵权行为之债概述
第一节侵权行为的意义/
第二节侵权行为法的理念/
第三节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第三十六章侵权行为的法律要件
第一节侵权行为法律要件概述/
第二节违法性侵害行为要件/
第三节损害事实要件/
第四节因果关系要件/
第五节过错要件/
第三十七章侵权行为的抗辩事由
第一节抗辩事由概述/
第二节抗辩事由的分类/
第三十八章一般侵权行为
第一节一般侵权行为概述/
第二节侵犯物权的行为/
第三节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第四节侵犯人身权的行为/
第五节侵害其他民事权益的行为/
第六节共同侵权行为/
第三十九章特殊侵权行为
第一节特殊侵权行为概述/
第二节对他人不当行为的责任/
第三节负有安全注意义务的特定主体不作为侵权责任/
第四节工业灾害危险物侵权责任/
第五节工业灾害以外危险物侵权责任/
第六节医疗损害责任/
第四十章侵权行为的效力
第一节损害赔偿之债的主体/
第二节损害赔偿之债的客体/
第三节损害赔偿的方式/
第四节损害赔偿的范围/
第五节损害赔偿的原则/
第十编因其他原因所生之债
第四十一章因无因管理所生之债
第一节无因管理概述/
第二节无因管理的法律要件/
第三节无因管理的类型及其法律效力/
第四节不真正的无因管理/
第五节无因管理与类似行为的区别/
第四十二章因不当得利所生之债
第一节不当得利概述/
第二节不当得利的法律要件/
第三节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不当得利的效力/
合 同 法
第十一编合同法总论
第四十三章合同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合同法的概念、发展和体系/
第三节合同的分类/
第四节合同的订立/
第五节合同的效力/
第六节缔约过失责任/
第七节合同的履行/
第八节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第九节合同不履行的法律效果/
第十二编合同法分论
第四十四章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
第一节买卖合同/
第二节特殊买卖合同/
第三节互易合同/
第四节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第五节赠与合同/
第四十五章移转标的物用益权的合同
第一节租赁合同/
第二节房屋租赁合同/
第三节融资租赁合同/
第四节借用合同/
第四十六章完成工作的合同
第一节承揽合同/
第二节建设工程合同/
第四十七章给予信用的合同
第一节借款合同/
第二节储蓄合同/
第四十八章提供服务的合同
第一节运输合同/
第二节保管合同/
第三节仓储合同/
第四节委托合同/
第五节行纪合同/
第六节居间合同/
第七节雇佣合同/
第四十九章提供智力成果的合同
第一节技术合同/
第二节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和转让合同/
第五十章合伙合同
第一节合伙合同概述/
第二节隐名合伙合同/
第五十一章射幸合同
第一节保险合同/
第二节博彩合同/
亲属法与继承法
第十三编亲属法
对于什么是民法,学者之间有不同的表述。德国学者梅迪库斯指出:“民法”译自拉丁文的“市民法”(ius civile)。在罗马法中,“市民法”这个概念具有多种含义。在中世纪,“市民法”是一个与“教会法”相对的概念。法国大革命后,“市民”被理解为“公民”。所谓民法,是指适用于全体人的法,是一个无等级社会的法。
……
作为一本“第三版”的书籍,我特别关注它是否能够反映最新的立法和司法动态。在这方面,《民法学(第三版)》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在书中不仅梳理了我国民法典颁布后的相关变化,还对一些重要的司法解释和学界前沿的学术观点进行了吸收和阐释。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民法典相关规定的衔接和适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对于我们理解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非常有帮助。这种及时更新的特性,让这本书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也让我能够学习到最前沿的民法知识,而不至于落伍。
评分作为一名对民法理论抱有探索精神的读者,我在这本《民法学(第三版)》中发现了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细节。作者在处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法律问题时,展现了相当的学术深度和广度,既引用了主流的学说观点,也对一些新兴的、具有前瞻性的学术思潮进行了介绍和评述。这种多元化的视角,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能激发我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合同自由原则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演变和限制的讨论,以及关于物权变动公示公信原则的最新司法实践解读。这些内容都非常前沿,也非常有价值,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理解民法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我常常会在读完一个章节后,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尝试着自己去寻找答案,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收获颇丰。
评分语言风格上,这本《民法学(第三版)》给我一种既庄重又不失亲切的感觉。作者的文字精准、规范,符合法律学术著作的要求,但同时,又不像一些过于艰涩的学术论文那样令人望而生畏。相反,作者常常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类比,来解释复杂的法律概念,这使得阅读过程更加流畅和有趣。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段落,它们不仅传达了法律知识,也蕴含了作者对法律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这种恰到好处的语言运用,让一本厚重的学术著作,变得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也更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我常常会在读到一些精彩的论述时,停下来反复品味,感受文字的力量。
评分我常常在深夜,伴着台灯柔和的光线,翻阅这本《民法学(第三版)》。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段论述,都仿佛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字字珠玑。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复杂法律概念的解释上,那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讲解方式。很多时候,我曾经在其他地方感到困惑不解的法律条文,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清晰的脉络和合理的解释。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堆砌条文,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法条背后的立法精神和逻辑,并且常常结合大量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这对于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但对法律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案例的选取都非常贴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法律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让我们能够看到法律的生命力。我曾经因为对某个侵权责任的认定感到迷茫,但在读到书中关于过错推定和举证责任分配的章节时,一切都豁然开朗。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朴素却不失庄重,封面上“民法学(第三版)”几个字,字体清晰,排版得当,没有丝毫的花哨,却传递出一种严谨、权威的气息。我尤其喜欢那种淡淡的纸张的触感,翻开书页的时候,能感受到一种书卷气的沉淀,这对于一本学术著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它不像一些畅销书那样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而是更侧重于内容本身的厚重感。在我看来,一个好的封面设计,不仅是对书内容的概括,更是作者和出版社对读者的一种态度。这本书的封面,无疑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仿佛预示着我即将踏上一段严谨而充实的法律知识探索之旅。我喜欢这种不张扬的设计,它让我觉得这一定是一本沉淀了许多心血和智慧的作品,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真正地传达知识。
评分这本书提供的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的建议,对我来说也非常有价值。在每个章节的末尾,作者都会列出相关的法律法规、重要文献和经典案例,并根据内容的深浅程度,给出相应的阅读顺序建议。这为我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也让我能够从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来理解民法学。我非常感谢作者能够如此慷慨地分享这些宝贵的资源,这不仅节省了我大量搜集资料的时间,也让我能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学术成果。
评分这本书在案例的运用上,让我觉得非常贴合实际。作者选取了许多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民事案件,并且在对案件进行分析的时候,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案情和判决结果,而是深入剖析了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法院在裁判过程中的考量。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侵权法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发展演变和不同司法实践的比较分析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法律在回应社会变迁和价值取向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种方式让我觉得,民法学不是枯燥的条文堆砌,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甚至会尝试着根据书中提供的信息,去查找一些原始的判例,进一步地学习和理解。
评分总体而言,《民法学(第三版)》是一本集学术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它不仅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民法学理论基础,更能够引导读者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无论是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于对民法感兴趣的社会大众,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希望深入了解民法学的朋友,相信你们也会像我一样,在这本书中获得满满的收获和启发。它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并且能够陪伴我们法律学习旅程的好伙伴。
评分这本书在章节的编排逻辑上,让我感到非常清晰和有序。从总则到各分则,再到一些特别的民事法律关系,作者都遵循了逻辑的严谨性和递进性。初学者能够沿着这个思路,逐步建立起对民法整体框架的认知。而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也能通过这种系统性的梳理,查漏补缺,巩固和深化自己的理解。我尤其赞赏作者在处理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生效和无效等概念时,那种细致入微的区分和阐释。这些看似细微的区别,往往是理解整个民法体系的关键。我曾经在学习其他教材时,对某些概念的界定感到模糊,而在这本书中,作者的讲解清晰到位,让我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一个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评分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在细节的处理上,非常到位。很多我曾经忽视或者不甚理解的法律细节,在这本书中都得到了清晰的解释。例如,关于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的条件差异,或者无因管理中“支出”的范围界定,这些细节性的问题,作者都一一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且通过案例加以说明。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恰恰体现了民法学的严谨性,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我常常会带着问题去翻阅,发现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点,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评分收到时,后收到时候封面就折了,不影响阅读,影响心情太差了。
评分很好
评分江老大作,值得细读,再读!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喜欢
评分有优惠,很合适,买来学习用
评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up up
评分好 这个版本
评分书很好,是正版,没有缺印漏印就是快递慢了点
评分又大又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