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遇到困难的人都应该读的书!
只要您悉心领悟文中所提到的这些心理法则,就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战无不胜!
在任何逆境下都不必担心!
日本“心理之神”内藤谊人全新力作双色图解版
62个心理充电法,基于62个世界大学的心理学专家所做的调查研究!
日本“心理之神”内藤谊人教你提高逆商
每个人都有被不安与绝望、焦虑与愤怒等负面情绪所包围的时候,担心、惴惴不安、犹豫不决、半途而废,在逆境中容易显露出消极的性格。
这本书就是为了帮助读者解决这些问题。本书由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内藤谊人所著,立足于日常生活,列举人们经常陷入的各种心理困境,并从心理学的角度一一提出应对的方法,让读者可以巧妙地处理负面的性格和情感,从而战胜一切困难。
作者是社会学博士,惯于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念相结合,所做指导非常实用,可操作性强。对于每种方法,作者都给出了欧美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所做的相关实验及数据,为其心理学观点增加科学支持。全书的文字非常通俗,并且每小节都配有有趣又恰如其分的漫画,内容的形象化更便于读者理解。
内藤谊人(Naito Yoshihito),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博士、安捷鲁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在以说服交流为主的社会心理学和以精神分析为主的临床心理学方面成就显著,被称为“日本狡猾的心理学家”“心理学之神”。他著书几十种,几乎本本畅销,在日本引起了狂热的心理学浪潮。
目前已由中国大陆引进出版的作品主要有《博弈心理学》《不上当的心理学》《如何问,别人才肯说》《改变你一生的心理技巧》《“蒙混”心理术》《百分百说服力》等。
前 言
第1章 我们为何焦躁不安,为何产生精神压力
1.为何出现消极的情感?
2.不隐藏自己的真心话
3.不要怀疑别人
4.努力地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吗?
5.不要过度依赖他人
6.您是否完全拒绝别人的帮助呢?
治愈系心理学 原话奉还反击法
第2章 在您闷闷不乐、担心不已,就要泄气认输时
7.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8.醉心于其他的事情
9.天气好的时候,心情也舒畅
10.把不安转变为刺激
11.不安全感强烈的人都是非常努力的人
12.不要跟心理阴暗的人结婚
13.不能认为“自己已经彻底完了”
14.明确表达YES或NO
治愈系心理学 什么血型的人容易消极?
第3章 火冒三丈时的解决办法
15.保持从容镇静的心情
16.我们的身体中既有天使,也有恶魔
17.不要抱有太多的期待
18.不要发邮件诉苦
19.不完美也挺好的
20.消除愤怒感情的香气
治愈系心理学 “愤怒”与“轻蔑”的结构
第4章 在您的内心很受伤时
21.悲伤时听伤感的音乐
22.为何失恋会让我们痛苦
23.总之,先嚼嚼口香糖吧
24.昂首挺胸向前进
25.受伤了要及时处理
26.和有相同经历的人交流
27.您被人厌恶的原因
治愈系心理学 睡眠不足会导致您失去自信
第5章 如何消除愤怒的感情
28.把不满先放在一边
29.不要抓着让您发怒的原因不放
30.让头部降温
31.不要对人倾诉自己的不满
32.不要拿自己和别人对比
33.易怒的人会取得成功
34.在对方发怒时,请不要挑衅对方
治愈系心理学 消除不安的呼吸法
第6章 情绪低落消除法:让您心情舒畅
35.尽早处理精神压力
36.坚信“自己能赶走忐忑不安的心情”
37.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有反驳的声音
38.找人聊聊天
39.和别人分享您的感情
40.与对方拉手
41.坚强心灵的锻炼方法
42.化不安为喜悦
43.打个哈欠吧
治愈系心理学 缩短感受到精神压力的时间
第7章 不要自暴自弃
44.不看自己的缺点
45.忘记自己想要遗忘的过去
46.注重自己的服装和外表
47.打扮与自我评价上升
48.变得自恋起来
49.坠入爱河
50.接近性格开朗的人
5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2.认为“现在最好!”
53.不要在意别人对您的评价
6.你是否完全拒绝别人的帮助呢
孤独是最让人恐惧的东西
虽然前面说不能过度依赖他人,但我认为,我们也不能完全拒绝他人的帮助。
那是因为,无论独立自尊的精神是多么重要,被不安全感纠缠的人,都绝对不可能突然就完全地独立独行起来。
不过,只要有一点点别人的帮助,我们就能逐渐培养出独立自尊的精神。
这个方法其实非常简单。
就是在你身边找到同伴。仅此而已。
下面介绍一个实验。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弗曼大学的贝斯·伯恩塔利博士,以科学技术对语言的影响为名,召集了93名学生,让他们在房间中拍摄自我介绍的视频。
房间中有朋友在的学生们,自我介绍时都落落大方,介绍的水平非常高。(满分7分,平均得了4。74分)
相反,房间中没有朋友在的学生们,做的自我介绍都不是很好。(平均3。25分)
只要有朋友在身边,人们会感觉心里有底,更有信心。反之,身边没有朋友时,人们则会因为心虚和孤独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因此,完全不依靠别人、一切都要自己努力的人,就是主动选择了孤独。
无论朋友还是家人,您尝试着依赖一下周围的人
经常会有人问您一些让您讨厌的问题吧?
“你多大啦?”
“结婚了吗?”
“年收入是多少?”
“还没有男朋友吗?”
这些隐私的问题会让一些人感觉非常痛苦,在某些场合,只会令人心生厌恶。
可惜,非常遗憾的是,提出这些问题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些问题是很没有礼貌的,只是无心地随口问问。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原话奉还。
提出这些问题的人只有在被问到这些问题时,才会意识到:“这些问题真不礼貌!”
容易被无心话语所伤害的敏感型人,特别是女性,请一定记住这个反击方法。
实际上,男性没有女性敏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乔治·博纳诺博士对2752人进行了精神坚强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比女性坚强2倍。
也就是说,在精神方面,男性相对迟钝,女性更加敏感。
并且,随着年纪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精神都会变得更加坚强。所以,最好的应对办法也许是逐渐长大吧。
……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令自己厌恶的部分。 每个人的性格中,也都有令自己不满意、非常想要改变的部分。 例如,对别人的话语反应过于敏感,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常常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便大发脾气;因为缺乏自信,所以没有积极的言词和行动。
当然,也有些人会与此相反,非常厌恶自己过于积极的性格吧。 不过,这类人是不需要这本书的!
很多读者都被自己厌恶的那部分性格折磨,无法得到自己理想的人生。本书为这部分读者准备了超强逆袭心理法则,让大家可以巧妙地处理负面的性格和感情。 以下为负面的性格倾向:
·懊悔于过去,闷闷不乐
·恐惧于未来,担心不已
·内心过于敏感,容易受伤
·常常心中不满,愤愤不平
·做任何事都缺乏自信,总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这些性格,只要您想改变,就能改变!心理学可以为我们解明,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消极的想法。 找到这些问题背后的心理学层面的原因,我们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了解自己的性格结构,我们就能逐渐地改变思维模式,逐渐地塑造出“自己想
要的性格”。
当然,长年累月形成的思维模式,不可能在“一瞬间”得到改变,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反复练习,才可以发生变化。
但是,人们的所有思维模式和想法,都能一点点地、缓缓地发生变化。
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们改变自己厌恶的性格,从而减轻心理负担,走上自己理想的人生之路。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尤其容易出现消极的思维。 “我总是说不过他!” “他为什么非得那么说才行?” “他根本不知道我有多辛苦!” “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他!”
所有人都有过类似的想法吧!而且,我们都会因人际关系而烦恼不已。
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能减轻我们的压力。 巧妙地与别人相处,可以消除我们大部分的烦恼。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改变才好呢?比对方的意志更顽强?
巧妙地驳倒对方吗?不!
如果您能成为那么厉害的人,您早就应该改变了! 或许您对他人的话语敏感,比别人更容易受伤,更容易消沉。 这类型的人,也是能够替他人着想、温柔善良的人。 温柔善良的性格没必要改变。因为没人会喜欢不考虑别人、不替人着想的人!
您需要的是,在难过、悲伤、愤怒的同时,拥有“不输给”这些“困 境”的心!
您没必要战胜伤害您的人或者是困境。 对您更重要的是:在任何困境下都“不服输”的心和失败后可以卷土重来的意志!
人生之路并不轻松。 所有人都一样,都容易受伤。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 内藤谊人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老派学者与当代脱口秀演员的完美结合体。它既有对人性和社会运作规律的深刻洞察,又充满了令人会心一笑的幽默感。在探讨那些略显沉重的人性弱点时,作者总能用一种既犀利又不失温度的方式去包裹它,让人在被揭穿真相的尴尬中,感受到一种被理解的慰藉。有几处关于自我欺骗的描述,我简直要拍案叫绝,那种精准到毛孔的刻画,让我怀疑作者是不是在我身后默默观察了我好几年。这种行文的松弛有度,使得即便是那些略显枯燥的心理学术语,读起来也像是在听一位博学的朋友闲谈,毫无压力。我甚至会大声地读出某些精彩的段落,仅仅是为了享受文字在口腔中流淌时带来的韵律感和冲击力。
评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提供了知识,更在于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可能性”的认知边界。在阅读过程中,我开始重新审视过去那些被我视为“理所当然”的决策和反应模式。作者笔下的世界观是动态的、充满变数的,他鼓励读者去拥抱不确定性,并视之为成长的催化剂。这种积极的、前瞻性的视角,极大地鼓舞了我去尝试一些以前因为害怕失败而搁置的项目。这本书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心智空间的窗户,让我看到了在既有认知之外,还有无数条可以通往更高成就的路径。读完最后一页时,我的感觉不是戛然而止的失落,而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感,仿佛我已经装备好了一切,准备好去迎接生活中的下一个挑战。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某个章节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框架被彻底地重塑了。作者在阐述一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时,完全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学术腔调,而是通过一系列极其贴近生活的、甚至带着点黑色幽默的案例来进行剖析。比如,他分析“习得性无助”时,不是引用晦涩的实验报告,而是描绘了一个被困在舒适区里,拒绝一切改变的职场中年人,那个场景让我瞬间对号入座,感到一丝寒意。文字的叙述节奏把握得非常精准,该深入的时候绝不敷衍,该停下来让人消化时,又会巧妙地设置一个反问句,让你不得不暂停,深思几秒钟。读到关键转折点时,我甚至会不自觉地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了作者抛出的那个精妙的洞察点。这种阅读过程,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场与作者智力上的深度交锋,充满了挑战性,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心智愉悦感。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的结构逻辑和理论的实用性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它没有那种“讲了一堆大道理,最后发现自己啥也没学会”的通病。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理论的骨架搭建得坚实有力,同时又用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血肉去填充它。每一个理论模型的提出,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怎么办”的工具箱。我尝试着运用书里提到的一种“情绪锚定消除法”去处理前段时间困扰我的一个社交焦虑问题,效果立竿见影,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至今难忘。这种“即学即用”的特点,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纯粹的知识获取,它更像是一本个人成长的操作手册。翻阅时,我发现自己习惯性地开始在页边空白处做笔记,画重点,甚至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不同层级的洞察,这在以往阅读其他书籍时是很少见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封面采用了一种哑光处理的材质,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质感。色彩搭配上,深邃的墨蓝与跳跃的亮橙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让人一眼就能被吸引住。光是看着它放在书架上的样子,就觉得心情会跟着明亮起来。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讲究,触感细腻,字迹清晰锐利,阅读体验极为舒适。排版上,作者和出版方显然花了不少心思,留白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信息密度,又避免了视觉疲劳。我特别喜欢那种细小的章节标题设计,用了一种优雅的衬线字体,透着一股沉稳的书卷气。可以说,这本书的“外衣”就已经成功地传达出一种专业而又引人入胜的气质,让人迫不及待想翻开内容一探究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桌面艺术品,无论是送人还是自用,都显得品位不凡。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本身也充满了更高的期待。
评分特价买的!不错!
评分蛮好的,还没看,不知道还好不
评分非常好,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很好的东西。
评分可以的
评分有意思
评分活动给力,超级划算!
评分包装完整干净,书籍完美无损,已习惯性在京东购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