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有关恐龙的科普知识,用科学严谨、生动有趣的文字,讲述恐龙的特征、恐龙的探索发现、各种恐龙的身世之谜等。每种恐龙的介绍文字都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并配精美的图片,可读性较强。
张飞飞,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多年,有过大量童书的策划与编写经验,出版过低幼儿童科普及绘本类图书百余本,深受众多小读者及家长依赖。
PART01
昔日霸主02
·地球成长过程 …………04
·恐龙家族的兴起 …06
·恐龙家族大发展 …08
·恐龙家族的末日 …10
·原来是这样! … 12
PART02
植食恐龙
·早期的大个子——板龙 ………… 16
·大椎龙,大“手掌” …………… 18
·行动迟缓的棱背龙 ……………… 20
·鲸龙不是鲸 ……………………… 22
·快跑,莱索托龙 ………………… 24
·“铠甲”护体的小盾龙 ………… 26
·蜀龙的尾巴像棒子 ……………… 28
·异齿龙的牙齿很奇怪 …………… 30
·身上带刺的华阳龙 ……………… 32
·恐龙“剑客”——剑龙 ………… 34
·背着骨板的沱江龙 ……………… 36
·穿刺猬外衣的肯龙 ……………… 38
·可能有8颗心脏的巴洛龙 ……… 40
·长脖子、长尾巴的梁龙 ………… 42
·马门溪龙,你的脖子不累吗 …… 44
·雷龙,你慢点吃 ………………… 46
·长脖子腕龙 ……………………… 48
·结实的圆顶龙 …………………… 50
·能长途跋涉的橡树龙 …………… 52
·弯龙的骨骼好沉啊 ……………… 54
·嘴巴像鹦鹉的鹦鹉龙 …………… 56
·禽龙爱竖“大拇指” …………… 58
·棱齿龙,跑得快 ………………… 60
·身披羽毛的尾羽龙 ……………… 62
·镰刀龙的爪子真可怕 …… 64
·跑不快的慢龙 …………… 66
·“坦克兵”甲龙 …………68
·戴头盔的包头龙 …………70
·戴“披风”的原角龙 ……72
·头上长角的三角龙 ………74
·长相奇怪的厚鼻龙 ………76
·盾牌插利剑的戟龙 ………78
·千万别被剑角龙顶到 ……80
·戴安全帽的冥河龙 ………82
·加油,肿头龙 ……………84
·喜欢炫耀的盔龙 …………86
·好妈妈慈母龙 ……………88
·嘴巴像鸭子的鸭嘴龙 ……90
·头戴“警笛”的副栉龙 …92
·戴“手套”的赖氏龙 ……94
·身披“履带”的结节龙 …96
·甲片大小不一的萨尔塔龙 …98
·老态龙钟的阿拉摩龙 … 100
·好大的阿根廷龙 ……… 102
·原来是这样! ………… 104
PART03肉食恐龙
·最原始的始盗龙 ……… 108
·短跑能手腔骨龙 ……… 110
·双脊龙戴两顶“帽子” … 112
·住在南极的冰脊龙 …… 114
·好身手的气龙 ………… 116
·小心!巨齿龙的大牙 … 118
·“滑翔者”始祖鸟 …… 120
·体态轻盈的轻龙 ……… 122
·眼神极好的嗜鸟龙 …… 124
·角鼻龙鼻子上有个角 … 126
·娇小玲珑的细颚龙 …… 128
·异特龙来了!快跑啊 … 130
·中华龙鸟,是鸟还是恐龙 132
·来自撒哈拉的鲨齿龙 … 134
·拇指粗壮的重爪龙 …… 136
·平衡冠军恐爪龙 ……… 138
·扛着“风帆”的棘龙 … 140
·聪明的大头——伤齿龙 … 142
·凶残恐怖的霸王龙 …… 144
·窃蛋龙,对不起 ……… 146
......
作为一名对古生物学抱有强烈兴趣的读者,我最看重科普读物在叙事角度上的创新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采取那种平铺直叙的教科书式叙述,而是用了大量拟人化、情景化的描述来构建恐龙的世界。比如,当它描述一群甲龙如何协同防御时,那种紧张感和族群协作的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白垩纪的黄昏。再比如,书中对“恐龙如何发声”的探讨,它结合了现代鸟类和爬行动物的声带结构进行推测,这种跨物种的联想和推导过程,非常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它成功地把冰冷的化石数据,转化成了鲜活的生命故事。这种讲故事的能力,是区分普通资料汇编和真正优秀科普作品的关键所在。它让我不只是“知道”了恐龙的存在,更是“感受”到了它们生存的艰辛与辉煌。
评分说实话,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有点担心它是不是又是一本给低龄儿童准备的“恐龙图鉴”——就是那种只有名字和一张大图,没什么深度的东西。但当我翻阅内部结构时,我的顾虑立刻烟消云散了。这本书在介绍每个恐龙物种时,不仅仅停留在“它叫什么”和“它吃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科学界对它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一些未解之谜。比如,它对翼龙的飞行机制的解释,提到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新鲜且具有启发性的内容。我特别欣赏它在描述古生物学研究方法时的那种严谨性,它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化石证据是如何被解读的,这培养了一种科学探究精神,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这种处理方式,让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科普意义都大大提升了。我感觉这本书的作者对恐龙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并且愿意花大气力去梳理和呈现复杂的古生物学信息,让它们变得易于理解,这绝对是成年人看了都会觉得有收获的水平。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细节的处理上,简直是把“百科”做到了极致。它不只关注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巨型恐龙,更花了相当篇幅去介绍一些相对冷门但同样重要的物种,比如早期的蜥臀目恐龙,或者那些在某个特定地质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小型恐龙。这使得整个古生物时间轴更加完整和立体。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加入了许多关于古环境、古植物学的知识点。毕竟,恐龙是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了解当时的植被和气候,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恐龙的演化路径和生活习性。这种多学科交叉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它教会我,研究恐龙不只是看骨头,更要还原一个完整的史前生态系统。这种深度的关联性和知识的广度,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一般的恐龙图鉴,它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互相关联的史前世界观。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纸张的选择,完全体现了“百科”二字的重量级。我摸着那些厚实的铜版纸,那种油墨印刷出来的色彩饱和度极高,即便是背景中的热带雨林植被,那种绿色和棕色的层次感都处理得非常到位。这种高品质的印刷,对于展示恐龙皮肤的细节、骨骼的结构纹理来说至关重要。我试着在不同的光线下观察那些复原图,色彩过渡自然,没有出现廉价印刷品常见的色块堆砌感。而且,这本书的版面设计非常有层次感,它巧妙地将大量的文字描述、高清的复原图、以及穿插其中的“科学小知识”和“冷门知识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版面布局既不拥挤,又信息量巨大。我个人非常看重书籍的物理触感,一本好的科普书,应该让人愿意一遍遍地去翻阅,而不是束之高阁。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鼓励你去触摸、去观察、去感受这份跨越亿万年的历史厚度。
评分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吸引眼球了!那些色彩斑斓的恐龙插图,简直就像要把我拉进那个远古的侏罗纪世界一样。我一直对史前生物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庞大的霸王龙和长脖子的腕龙,光是看着图册上的轮廓,就能想象它们在地球上漫步的壮观景象。我特别喜欢那种细节丰富、栩栩如生的绘画风格,不是那种简笔画,而是能看到恐龙皮肤的纹理、眼睛里的神采,让人感觉它们真的“活”了过来。这本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一定非常扎实。我翻开目录看了一眼,目录的编排逻辑性很强,从恐龙的起源到不同时期的代表物种,再到它们灭绝的原因,结构清晰,对于我这种想系统了解恐龙历史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这本书的字体大小和排版也特别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累,这对于沉浸式阅读体验来说太重要了。我迫不及待想知道里面关于三角龙角部结构和甲龙装甲防御力的深度解析,希望它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地介绍,而是能给我带来一些新知识,满足我这个“小小探险家”的好奇心。那种探寻未知的兴奋感,这本书从第一页就已经成功点燃了。
评分孩子很喜欢 非常满意 信赖京东
评分印刷好 儿子喜欢
评分特别好 儿子非常喜欢 就是到我们这里邮费有点贵了 如果可以免邮费那就太好了 希望快快在做活动
评分挺好的。
评分东西不错 送货快 满意
评分东西不错 送货快 满意
评分孩子很喜欢 非常满意 信赖京东
评分感觉挺好的,孩子很喜欢
评分小孩喜欢就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