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 | 透析盈利模式:魏硃商業模式理論延伸 |
圖書定價: | 39元 |
作 者: | 林桂平 魏煒 硃武祥 |
齣 版 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齣版日期: | 2014 年5月 |
ISBN 號: | 9787111465690 |
開 本: | 16開 |
頁 數: | |
版 次: | 1-1 |
《透析盈利模式:魏硃商業模式理論延伸》 ①清晰定義瞭盈利模式,介紹瞭其分析工具。 ②分彆從利益相關者、資源能力切入,闡釋瞭盈利模式的收支來 源。 ③分彆介紹瞭固定、剩餘和分成;進場費、過路費、停車費、油費、分享費;顧客定價;拍賣等不同收支方式。 ④講述瞭收支來源、收支方式結閤到一起的組閤 計價以及盈利模式的綜閤應用。 |
《透析盈利模式:魏硃商業模式理論延伸》 序一 序二 001 // 緒論 盈利模式:收支來源與收支方式 002 // 盈利模式並不等同於商業模式 009 // 盈利模式不隻是定價 012 // 盈利模式:收支來源與收支方式 016 // 本書安排 017 // 緻謝 018 // 第1章 收支來源之利益相關者 018 // 引子:你需要的全部東西都可以 020 // 盈利模式尋寶圖:從pm0到pm11 025 // 互利共生:尋找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聯 028 // 不是問題,收費纔是 032 // 獲得價值的利益相關者 035 // 廣告模式的根本:獲得的關注度 037 // 小結:讓利益相關者之間實現持續互動 041 // 第2章 收支來源之資源能力 041 // 引子:小浣熊的大生意 043 // 定義:收支來源之資源能力 050 // 資源互補,形成藉勢 052 // 獲取資源能力的兩種方式 054 // 資源能力獲取方式背後的戰略驅動力 057 // 使用權比所有權更為重要 059 // 利用資源能力設計盈利模式 060 // 延伸設計:資源能力落差形成盈利模式設計源泉 063 // 第3章 固定、剩餘和分成 063 // 引子:嘉蘭圖如何從固定收費轉嚮分成收費 064 // 定義:固定、剩餘和分成 066 // 固定貢獻和可變貢獻 067 // 交易價值:誰能為閤作體創造更大價值 071 // 交易成本:如何解決信息不對稱 074 // 交易:如何管理不確定性 077 // 固定、剩餘和分成的決策矩陣 079 // 小結:固定、剩餘和分成的靈活組閤與變形 080 // 附錄:影響固定、剩餘和分成的其他因素 082 // 第4章 進場費、過路費、停車費、油費、分享費 082 // 引子:一個,多種收費 083 // 定義:進場費、過路費、停車費、油費、分享費 088 // 從進場費到分享費:定價,價值提升 090 // 從分享費到進場費:簡單定價,成本節約 092 // 的識彆與對策 095 // 小結:盈利模式背後的博弈結構差異 099 // 第5章 顧客定價:對一韆個哈姆雷特定價 099 // 引子:“看著給”的餐廳 101 // 定義:顧客定價 103 // 信息不對稱下的不定價決策 107 // 顧客定價帶來價值提升 108 // 慎重采取“顧客定價” 112 // 小結:顧客定價與傳統定價的比較 115 // 第6章 拍 賣 115 // 引子:服裝也可以用拍賣 116 // 定義:拍賣定價 120 // 誘導競爭齣價實現價值*大化 122 // 交易成本、下的綜閤效率抉擇 125 // 一個拍賣,無窮組閤 128 // 何時采取拍賣定價:稀缺性造成的強談判能力是關* 132 // 第7章 組閤計價(上) 132 // 引子:美國運通的百夫長卡反其道而行之 133 // 定義:組閤計價 134 // 産品組閤計價 152 // 第8章 組閤計價(下) 152 // 消費群體組閤計價 168 // 産品組閤計價&消費者組閤計價綜閤使用 174 // 第9章 盈利模式的綜閤應用 174 // 引子:神聖的宗教定價 175 // 商業地産的三國演義:萬達、soho、深國投商置 186 // 選秀新爆點:“女聲”vs“中國好聲音” 194 // 廉價航空:節約時代之選 210 // 職業體育組織:*成功的足球俱樂部vs*偉大的籃球聯盟 |
商品基本信息 | |
商品名稱: | 商業模式實踐套裝(共4冊:《重構商業模式》《商業模式的經濟解釋(1+2)》《發現商業模式》) |
作者: | , 著 |
市場價: | 169.0 |
ISBN號: | 23236609 |
齣版社: |
其他參考信息 |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語種:簡體 |
齣版時間:2014/12 | 版次:1 | 頁數:4冊 |
編輯 | |
發現商業模式 : 相信《發現商業模式》是你真正瞭解商業模式的開始。但我更願意看到,這是你創造更好商業模式的開始。 說到商業模式,人們自然會想起管理大師德魯剋的那句名言:當今企業間的競爭,不是産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雖然我沒找到這句話齣自德魯剋的哪篇文章,但很顯然,大傢都認為這是他的一貫思想。在2006年年底創辦《創富誌》雜誌時,我就把這本雜誌定位為“關於商業模式的雜誌”。 然而從此,我就不得不思考這個問題:什麼是商業模式? 答案很多,哪個正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幫助企業傢“創造”商業模式。這纔是問題的重點,相信也是這《發現商業模式》齣現在您麵前的原因。 我*贊同的答案就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而這個答案,就是《發現商業模式》的作者硃武祥和魏煒兩位教授首先提齣來的。 我一直很驚奇,硃、魏兩位教授何以會想齣這個結論。而我對這一答案的理解,也隨著對更多實際案例的消化而逐漸深入。 顧名思義,商業自古以來就體現為一係列的“交易”,商業模式也可以理解為一種“關於交易的結構”。但創造商業模式的思維,卻要從“利益相關者”這個概念開始。 創造商業模式,要思考三個問題:一是不斷思考誰是你的“利益相關者”;二是要分析這些利益相關者“有什麼價值可以交換”;三是要設計共贏的“交易結構”。 硃、魏兩位教授可以抓住要害,得齣這樣深刻的結論,我想是因為他們*大的樂趣就是和企業傢麵對麵地討論商業模式。 自從相識,我就沉浸在他們迸發齣的巨大熱情之中。這些年課上課下,他們都在談論商業模式,習慣從商業模式角度看問題。+7他們的學問來自於實際,而他們的熱情則在於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似乎是互聯網使談論“商業模式”成為時尚。它造就瞭這個劇變的時代,使不同地域的企業,低成本聯係起來,各展所長。使得參與交易的“利益相關者”越來越多,並且都有機會獲得滿意的利益。 然而劇變,已經影響到每一個“傳統”行業。 因為一旦用“商業模式”的思維來看待生意,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歸納在一個“行業”當中,甚至擺脫瞭公司、企業這些形式的束縛。你需要的,就是構建一個“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 所以,誰能創造全新的“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誰就更容易成功。這就是“商業模式”在這個時代*獨特的魅力。 那麼如何構建“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呢?抓住這一核心精神,“商業模式”的各個要素便依次展現開來: 你的“定位”是什麼?建立什麼樣的“業務”?選擇哪種“盈利模式”?需要哪些“關*資源能力”?構成怎樣的“自由現金流結構”? 沿著這個思路,你會自覺地抓住一種創造“商業模式”的力量。在曾經齣版的《創富誌》雜誌中,我們首先介紹瞭這一的思想,並稱之為“魏硃商業模式模型”。 |
內容簡介 | |
重構商業模式 : 隨著人工成本、社會責任、原材料價格等成本的上漲,國內眾多企業原先奉行的技術、差異化和低成本戰略已經難以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麵對新的商業環境, 僅從戰略、營銷、技術創新、組織行為等方麵調整改善,越來越難以奏效,重構商業模式已經成為企業持續發展、保持競爭優勢的選擇。《重構商業模式》通過全麵 剖析商業模式重構的契機、方嚮和需要麵對的挑戰,深刻分析繽紛多彩的商業模式重構案例,力求為您展示一幅商業模式重構的全景圖,導引您的企業在正確的時間 進行正確的商業模式重構,實現更的企業價值。 商業模式的經濟解釋:深度解構商業模式密碼: 許多精彩的商業模式是怎麼設計齣來的呢?答案往往歸結為企業傢的獨特經驗和靈感,這使得商業模式的設計變得非常神秘。那麼,商業模式的設計有沒有規律或方 法呢?《商業模式的經濟解釋:深度解構商業模式密碼》提齣瞭一套商業模式設計的工具,從定義、功能、要素內在自洽邏輯、設計等環節進行拓展,使商業模式的 設計有瞭衡量的標準,也使商業模式的內在邏輯清晰可見。 發現商業模式 : 創新已經成為當今企業發展的主題,但並不是隻要有技術創新就可以枕無憂、傲視群雄、獨步。創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術創新,一類是商業模式創新。 針對商業模式創新的日益重要性,作者基於兩年多的研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深入介紹瞭商業模式,結閤現實商業環境中的大量企業案例,提齣商業模式的一整 套概念體係,以便讀者全麵深入地理解、辨識和解構商業模式。 |
作者簡介 | |
魏煒,1965年12月齣生於新疆農六師105團,湖南寜鄉人。1990年在清華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2004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獲管理學博士學位。主要從 事企業戰略管理、商業模式、組織經濟學等方麵的研究。曾在新疆工學院和新疆大學工作,現為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副院長,管理學教授,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實踐 傢商業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深圳長園集團、中興通訊、大連獐子島、新疆金風科技、新疆新能源、北京居泰隆等多傢上市/非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或管理顧問。 主持參與過40餘個企業管理谘詢項目。 在《管理世*》、《經濟與管理》、《統計與決策》、《創富誌》等國內外學術和財經期刊發錶論文50佘篇,齣版論著:《發現商業模式》、《管理製度的經濟分析與設計》、《現代企業管理》等。 硃武祥,1965年5月19日齣生,江西安人。清華大學管理信息學士(1987年)、技術經濟碩士(1989年)、數量經濟學博士 (2002年)。現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公司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公司金融,包括:企業金融解決方案(企業金融工程),金融與商業模式設 計,資本運作與企業價值管理(戰略投資、並購重組),金融市場管製與發展。現任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金融學會金融工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農村 金融學會常務理事。 齣版論著:《發現商業模式》、《商業銀行突圍》、《中國股票市場管製與乾預的經濟學分析》、《中國公司金融學》、《輕資産運營:以價值為驅動的資本戰略》、《輕是美好的:企業的輕資産運營模式》。 |
目錄 | |
重構商業模式 :
發現商業模式 : |
可以
評分可以
評分可以
評分可以
評分可以
評分可以
評分可以
評分可以
評分可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