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相机镜头,我们会一起去经历生活中那些令人动容的美好片段,15段拍摄故事实录,15个拍摄技巧分享,15副现场光位图还原,从如何拍摄一张清楚的照片,到合理利用现场光线、精心组织你的画面、真切融入内心情感,最后建立起一个善于发现的视角,这个过程将在数百张精美例图中翩然完成。
让你从一个美的享受者变成一个美的创造者,也让你的心在这片人间烟火中被悄然治愈。
七七清新治愈系摄影畅销书《恋爱影像学》热卖中
详情请点击:
套装请点击:
我想给你的眼睛上安一对翅膀,飞到生活的上方,看一看幸福的模样。
把每一天,都拍出幸福的味道。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好、捕捉感动、记录光阴和感受幸福的书。
透过相机镜头,我们会一起去经历生活中那些令人动容的美好片段,15段拍摄故事实录,15个拍摄技巧分享,15副现场光位图还原,从如何拍摄一张清楚的照片,到合理利用现场光线、精心组织你的画面、真切融入内心情感,最后建立起一个善于发现的视角,这个过程将在数百张精美例图中翩然完成。
让你从一个美的享受者变成一个美的创造者,也让你的心在这片人间烟火中被悄然治愈。
“正是因为见过很多美好,所以才想看看更多。”
愿这本承载幸福与期望的书,能够带领你去拥有创造美好的能力。
生活中的美,此刻会为你我而停留。
薛文怡(七七),
知名治愈系摄影师
华盖创意签约作者
擅长柔软安静的光影刻画和人物细节捕捉,作品涉及人像、静物和风景多个领域
畅销书《恋爱影像学——教你的男友拍美照》作者
这本书中,七七老师教你如何把每一天,都拍出幸福的味道。
——光影随行俱乐部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好、捕捉感动、记录光阴和感受幸福的书。
——豆瓣小站
拍照没有捷径,唯一的办法是好好生活 VI
当我们拍摄生活,我们在拍些什么 X
Part 1 拍摄一张清楚的照片 001
运用的器材 002
操作的基本要点 004
永远在光圈、快门、ISO之间寻找平衡 005
白平衡的选择 007
拍摄的模式 007
百无一用是美好 009
旅途来信—猎猎风尘 017
拍出你心中的那道光 040
Part 2 初识光线 048
不同时段的光线 050
不同强度的光线 056
不同方向的光线 058
对植物的爱延绵不绝 061
江南回忆 073
让圣诞的光芒在心中闪耀 085
Part 3 摄影师的视角 099
把家常菜拍出米其林的感觉 109
从细微中发现的“生活写真” 116
自然之旅 128
Part 4 构造并提升你的画面 145
食物本身的美好 152
保持食物新鲜可口的状态 154
给食物化化妆 156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读《谈美》 162
酒逢知己千杯少,记忆还是舌头好 170
无须费力去发现生活 生活自会来发现你 184
Part 5 入情 入理 入画 197
也把旅途中食物的香气留在记忆里 206
一颗思乡胃 217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29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间断地在世界各地出差着。每当风景从列车窗外齐刷刷往后倒,我就有一种在迎着风在大地上奔跑的感觉,往往看得出神。再低头回到稿子里,回到画面里那些生活的日常,细微到一碗米饭的热气或者一只西瓜的冷凝水,只觉得心在生活的两极摇荡。那么远,又那么近,在生命里流出两世宽宽的大河,丰沛又富饶。
生活不是一张构图工整的相片,我们更希望它是一场充满人情滋味的欢聚。
在这本书里,希望与你一起去发现一些“平凡却美好”的生活片段。
在那些不起眼的碎片里,我们吟诵日子的好、收藏沿途的爱、记录岁月的长。
那么近,那么远,才组成我们一颗完整的心。
本书的编写和拍摄过程中,得到了糯米糍餐具、上海巴东尚艺术社、有食间美食摄影工作室的大力帮助。同时也感谢Ch r i s 学姐、家臻、吞吞几位的付出。这本书得以面世,与大家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
阅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找回了“观察的乐趣”,这比学会任何新的后期软件都有用。作者没有炫耀她使用了多么昂贵的镜头或机身,反而花了不少篇幅去描述她如何利用身边最普通的物品——比如一块玻璃、一个旧碗、甚至是一片树叶——来创造光影的魔术。她提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练习:连续一周,每天只带一部老式的胶片机,并且限制自己只拍十张照片。这个限制性的练习,迫使我必须在按下快门前进行极其审慎的思考,不再是无意识地“扫射”式拍摄。这种“稀缺感”带来的专注力,让我对光线的变化、物体的质感有了前所未有的敏感度。我开始注意到不同时间段阳光照射在同一物体上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情绪表达,这让我的摄影不再是“记录”,而更接近于一种“诠释”。这本书像是为我的摄影之路打通了一个思维的任督二脉,不再纠结于“拍得到”,而是追求“拍得妙”。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用心拍出生活之美”这个主题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这种口号式的标题往往意味着内容空泛。然而,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慢生活哲学”的视觉随笔。作者在探讨构图和景深时,并没有直接给出“黄金分割”的死板公式,而是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为什么某些画面能让人感到舒适或震撼。她用了很多篇幅去描述“等待”的重要性,那种对最佳时机的耐心捕捉,比任何器材上的升级都来得有意义。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拍摄“缺憾之美”,比如雨后街道的水洼倒影,或者是墙壁上剥落的油漆,这些非完美的主题,在作者的镜头下竟然充满了故事感和历史的厚重感。这完全颠覆了我过去追求“完美清晰”的执念。我开始尝试用更宽容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环境,不再苛求画面必须光线充足、色彩饱和,而是去捕捉那种微妙的情绪流转。这种对“不完美”的拥抱,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也让我的拍摄变得更有灵魂,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复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太抓眼球了!那种复古的色调和精心排版的文字,一下子就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摄影技巧书,而是一本关于如何用镜头去捕捉和珍藏生活瞬间的艺术品。我本来以为会看到一堆枯燥的参数讲解和复杂的布光图,结果翻开第一页就被那种温暖的叙事风格吸引住了。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最平凡的日常场景描绘得如同电影的开场。比如,她提到清晨厨房里那束穿过窗帘的光线,如何将面粉的微粒染上金边,这种细腻的观察力,着实让我这个平时只会按快门的人汗颜。它不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技术大牛,而是潜移默化地告诉你,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停下来,真正去看一眼。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跟着一位老朋友在城市里漫步,她会不经意间指出路边野花的美,会提醒你注意行人的一个微笑,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手机相册里那些被快速略过的照片,思考它们背后真正的情感价值。这本书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每一段都像精心打磨过的句子,读起来有一种沉静下来的力量,非常适合在忙碌之余,给自己留出片刻的宁静来享受文字的美好。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它不是线性的教学,更像是散文和日记的集合体,却又在不知不觉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摄影方法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情感色彩学”的探讨。作者认为,不同的情感对应着不同的颜色倾向,比如怀旧感总是偏向于低饱和度的暖黄色调,而突如其来的惊喜则需要高对比度的冷色调来衬托。她用自己拍摄的一组家庭照片作为案例,详细拆解了每一张照片的色彩是如何烘托当时现场的情绪氛围的。这种将心理学与视觉表达紧密结合的方式,让理论变得鲜活且易于实践。它教会我如何通过色彩的语言去和观者进行无声的交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读完全书,我感觉自己不光是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使用相机,更像是获得了一把解读生活密码的钥匙,让我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探索的渴望和敬畏之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内页设计简直是业界良心!我拿到实体书的时候就被那种纸张的触感惊艳到了,不是那种廉价的光面纸,而是带有细微纹理的哑光纸张,即便是黑白照片的印刷效果也层次分明,灰阶过渡自然得令人赞叹。要知道,摄影书的质感直接影响阅读体验,很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如果印制粗糙,那简直是暴殄天物。这本书的排版非常大气,留白的处理艺术性极高,照片和文字之间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让你不会觉得拥挤。特别是作者对手写笔记的引用,那些潦草但真诚的草稿,像是直接从作者的影集里翻出来的一页,极大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本身就在无声地诠释着“用心”二字的重量。我甚至舍不得在书的边缘做任何标记,生怕破坏了它作为一个整体艺术品的完整性。对于喜爱实体书的读者来说,光是捧着这本书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和仪式感。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好评
评分好喜欢这风格……真希望自己也能多多发现和留住生活中的美的瞬间
评分不错,值得拥有
评分真的很不错,发烧友必须拥有,价格实惠!
评分挺好的朋友也很喜欢。
评分学学吧
评分没有什么技术性的参考,就是照片多,文字都是不痛不痒的散文一样,后悔买了。
评分有油墨味的书本,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