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通用教程·习题解答(第二版)(力学、热学分册)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习题解答(第二版)(力学、热学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瑞明,周岳明,钟锡华,陈熙谋 等 著
图书标签:
  • 大学物理
  • 物理学
  • 力学
  • 热学
  • 习题解答
  • 教材
  • 参考书
  • 高等教育
  • 理工科
  • 大学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76136
版次:2
商品编码:1200719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24
字数:350000
正文语种:中文(简体)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习题解答》对本套教程力、热、电、光、近代物理各册教材中的大部分习题作了解答,综合教材中与各章节相配的解题思路、要领,帮助学生通过解题学习和提高。第二版将原《习题指导》的内容与本书统合, 由于做成一本书的容量过大,并且是针对数门课程的习题,跨度大,按“力学、热学”和“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分成两个分册出版,优点是能厚度适中,利于学生携带,使用起来方便,灵活。本书为力学、热学分册 。

内容简介

本书对《大学物理通用教程》所含全部习题,均一一作 了解答。计有:《力学》181道题解;《热学》136道题解;《电 磁学》126道题解;《光学》118道题解;《近代物理》63道题 解。 另外,本书吸收了《大学物理通用教程》第一版配套教 材《习题指导》中的部分内容,以“扩充题”的方式接续在每 章题解之后,这部分习题不在原教材中,体现的教学要求也 与原教材有所不同。 本书不少地方加入了说明、评论及需要注意的概念环 节,每章之后还有总结归纳。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普通物理教研室主持编写,参与编写的作者都有多年教龄,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任课老师

目录

目 录
力学 1
1 质点运动学 3
2 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 23
3 动量变化定理与动量守恒 55
4 动能与势能———机械能变化定理与机械能守恒 67
5 角动量变化定理与角动量守恒 92
6 质心力学定理 111
7 刚体力学 123
8 振动 163
9 波动 193
10 流体力学 213
11 哈密顿原理 230 热学 239
1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 241
2 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律 261 附录 高斯积分表 282
3 近平衡态中的输运过程 283
4 热力学第一定律 305
5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343
6 单元系的相变与复相平衡 366
现代物理学前沿探索:从量子力学到相对论的跨越 本书特色与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为具有一定物理学基础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现代物理学导论,重点关注20世纪以来物理学最激动人心的两大支柱: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同于传统教材侧重于经典物理学的严谨推导,本书采取了一种更具启发性和应用导向的叙事方式,引导读者理解这些颠覆性理论是如何从实验现象中诞生,并如何彻底重塑了我们对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的认知。 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力求在概念的清晰阐释与数学工具的适度引入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确保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领略现代物理学的精髓,同时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的理工科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第一部分:经典物理学的黄昏与量子革命的序曲(约300字) 本部分首先简要回顾了经典物理学在解释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和原子光谱等现象时所遭遇的根本性危机。我们不会花费大量篇幅重复牛顿力学或麦克斯韦电磁学的细节,而是聚焦于“问题点”。 核心议题: 黑体辐射与普朗克假设: 详细剖析了能量量子化的历史必然性,引入 $E=h u$ 的革命性意义。 光电效应与光子概念的诞生: 爱因斯坦如何利用光量子概念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的非经典特征,确立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早期证据。 玻尔模型及其局限性: 对早期原子理论进行了批判性评估,认识到必须发展出更深层次的理论来描述微观世界。 本部分的叙述风格注重历史脉络的展现,强调物理学思想是如何在实验压力下被迫“跃迁”的。 --- 第二部分:波动力学的兴起与薛定谔方程的构建(约350字) 在确立了光的粒子性之后,本部分将视角转向了物质的波动性,这是量子力学理论框架得以构建的关键一步。 核心议题: 德布罗意物质波: 深入探讨了物质波的概念,如何将波和粒子统一于一个更宏大的框架内。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详尽解释了波函数 $Psi$ 的统计诠释(玻恩诠释),理解概率在微观世界中的核心地位。 薛定谔方程的推导与应用: 虽然不进行繁复的数学推导,但会清晰阐释定态薛定谔方程在动能、势能与总能量之间的关系,并展示其如何成功描述了束缚态问题。 微观世界的特征: 集中讨论了量子化能级、隧穿效应等纯粹依赖于波动性的宏观不可见现象。 本部分力求将抽象的波函数概念与具体的物理图像联系起来,尤其关注对量子力学基本公设的哲学反思。 --- 第三部分:量子力学的基本结构与矩阵力学对比(约300字) 本部分旨在将读者带入到量子力学更正式的数学结构中,但仍保持高度的物理直觉引导。 核心议题: 算符、本征值与本征态: 阐明了物理可观测量如何用线性算符表示,以及测量结果的本质是算符的本征值。 对易关系与不确定性原理: 详细论述了著名的对易子 $[hat{A}, hat{B}]$ 的物理含义,并严格推导出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理解其作为自然界基本属性的地位,而非测量技术的缺陷。 态矢的演化: 简要介绍时间演化算符和狄拉克符号(Bra-Ket Notation)的简洁性,为后续的高级主题做铺垫。 矩阵力学的简要回顾: 简要对比了海森堡矩阵力学与薛定谔波动力学的数学形式差异,强调两者在物理上是等价的。 --- 第四部分:相对论的几何学转向——狭义相对论(约350字) 本部分将时空的概念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中解放出来,聚焦于光速不变原理带来的深刻后果。 核心议题: 两条基本公设: 以简洁清晰的方式阐述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公设,并分析其逻辑起点。 时空效应的直观理解: 深入剖析时间膨胀、长度收缩现象,特别是侧重于“同时性的相对性”——这是理解洛伦兹变换的关键。 洛伦兹变换的几何解释: 引入闵可夫斯基时空的概念,将变换理解为时空坐标系间的旋转操作,强调时空的统一性。 质能关系: 详细讨论 $E=mc^2$ 的物理意义,它如何统一了质量和能量的概念,并引导读者思考相对论质量的增加。 本部分将尽可能通过思想实验(如光钟、运动的列车)来阐释相对论效应,避免过多的代数运算。 --- 第五部分:引力的几何化——广义相对论初探(约200字) 本部分是对狭义相对论的推广,将引力视为时空本身的弯曲。 核心议题: 等效原理: 阐释引力与加速度的等效性,这是连接惯性与引力的桥梁。 时空弯曲的概念: 解释物质和能量如何决定时空的几何结构,即“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 测地线运动: 描述物体如何在弯曲时空中走“最短”路径(测地线),从而表现出我们所观察到的“引力效应”。 关键实验验证: 简要提及水星近日点进动、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折等里程碑式的实验证据。 --- 第六部分:现代物理学的交叉与未来展望(约100字) 最后,本书将简要回顾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在极端条件下的交汇点,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核心议题: 量子场论的引入: 简单介绍量子场论如何尝试统一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成为粒子物理学的基础。 宇宙学与黑洞物理: 提及广义相对论在理解宇宙大尺度结构、黑洞形成与信息悖论中的核心作用。 未竟之路: 简要讨论量子引力问题的挑战,激励读者继续探索。 --- 总结 本书结构严谨,侧重于理论的物理图像和概念的深度理解。它不提供大量的解题步骤或习题资源,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清晰的、符合现代物理学视角的知识体系框架,帮助读者跨越经典与现代物理学之间的鸿沟,建立起对宇宙运行规律的全新认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一抹沉稳的蓝色背景衬托着书名,给人一种严谨而专业的学术感。拿到手中,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略带哑光,翻阅起来不易留下指纹,触感温和。我一直对物理学的入门知识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触及我们日常生活的经典力学和热学原理。这本书的名字就直接点明了它的内容,而且是“通用教程”,这让我感觉它应该能很好地涵盖大学物理基础的精髓,无论我将来选择哪个专业方向,都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尤其期待它在讲解一些概念时,能够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或贴近生活的实例,这样枯燥的公式和理论才不会显得那么难以理解。毕竟,学习物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书的厚度也适中,既不会显得过于庞杂令人生畏,也不会因为太薄而显得内容不足,恰到好处地满足了我对一本习题解答类书籍的预期。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就透露出一种严谨而系统的学术风格,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信心。我是一名对物理学充满热情的学生,一直希望能够深入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背后的原理。这本书作为“通用教程”的习题解答,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种与教材相辅相成的学习体验。具体来说,在力学部分,我希望它能针对性地解析那些最能体现核心概念的习题,比如如何正确分析受力,如何运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解决复杂的动力学问题。而在热学部分,我则期待它能深入剖析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应用,以及相变、气体状态方程等重要内容。我希望这本书的解答不仅仅是给出步骤,更能引导我思考“为什么”这样做,甚至能启发我思考一些延伸性的问题,从而真正提升我对物理学的理解深度和分析能力。

评分

我是一名即将进入大学的准大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物理课程既充满期待又有些许忐忑。在选择学习资料时,我特别注重那些能够帮助我建立扎实基础的书籍。这本《大学物理通用教程·习题解答(第二版)(力学、热学分册)》的名字吸引了我,它意味着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习题罗列,而是对“通用教程”的有力补充。我设想,这本书在解析习题时,会紧密结合其配套的“通用教程”,在讲解题目之前,可能还会简要回顾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帮助我巩固记忆。我更期待它能提供多种解题思路,或者指出不同方法之间的优劣,引导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另外,对于一些难点题目,我希望它能有“提示”或“难点解析”之类的板块,针对性地帮助我攻克“拦路虎”。

评分

这套书的排版风格我非常喜欢,字体清晰,段落分明,关键信息(比如公式、定理)都做了醒目的标识,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大大减轻了长时间阅读可能带来的视觉疲劳。我一直认为,好的习题解答不仅是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要清晰地展示解题思路和过程,让读者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仅仅“怎么做”。我希望这本书在解析每一道题目时,都能做到细致入微,不仅给出最终答案,还会对解题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概念、公式应用、以及可能存在的易错点进行详细的阐述。这样的讲解方式,对于我这样正在摸索学习方法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它能帮助我理解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依赖于“标准答案”。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大量练习来巩固课堂知识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及时雨。

评分

我是一位对物理学习充满好奇但又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的学生。接触物理以来,我常常被那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公式弄得晕头转向。这次偶然看到这本书,它的“通用教程”和“习题解答”的定位,让我眼前一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清晰、易懂的解释方式,帮助我跨越理解上的障碍。我特别希望它在讲解力学部分时,能够多提及一些关于运动、力、能量等基本概念的直观理解,比如在讲解牛顿定律时,能有更多关于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分析,例如踢球、推车等,让抽象的定律变得鲜活起来。而在热学部分,我希望它能深入浅出地解释热传递、能量守恒等概念,最好能结合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冰箱制冷、煮饭烧水时的能量变化,让我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评分

很好

评分

无污损缺页

评分

OK

评分

OK

评分

可以,学校让买的

评分

评分

不错

评分

物流给力

评分

OK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