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准备学汽车驾驶以及正在学汽车驾驶的人阅读,也适合希望进一步提高汽车驾驶技术的人参考。 1.以彩色图解的形式,全面解析手动挡汽车的驾驶特点和技巧。
2.详细介绍手动挡汽车在一般路段、无信号灯交叉口、有信号灯交叉口、高速公路和不良气候条件等情况下的基本操作技巧、灯光使用技巧和驾驶安全问题。
3.将驾驶中涉及的交通法律法规及驾驶安全问题,融于实际的驾驶操作中进行讲解,使读者更易掌握。
4.内容全面实用,简单易懂。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提高手动挡汽车的驾驶技术,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车辆驾驶实践经验,结合实际道路交通情况,以满足汽车驾驶人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围绕手动挡汽车的驾驶特点进行本书的编写。本书突出实用性,力求文字简练,内容新颖,大量的彩色插图,能够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之中丰富汽车驾驶知识,提高汽车驾驶技能。
作者简介
裴保纯,河南警察学院,副教授,1977年在河南省军区从事汽车运输工作,1987年至今在河南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系工作,从事《汽车构造》、《交通安全法》、《汽车驾驶》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验实训的教学,发表了与交通安全相关的论文近30篇,论著10多本。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手动挡汽车基本操作/001
1.1 手动挡汽车的操纵机件/002
1.2 手控三大机件的操作/003
1.3 脚踏三大机件的操作/006
1.4 灯光开关及刮水器开关的操作/010
1.5 仪表板及仪表/011
1.6 信号指示灯及开关标示/014
1.7 调整座椅及后视镜/018
1.8 佩戴安全带/019
1.9 正确的驾驶姿势/021
1.10 手动挡汽车的启动及熄火/021
1.11 起步及停车/022
1.12 汽车加油注意事项/024
第2章 汽车性能与安全驾驶/025
2.1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参数/026
2.2 卸载通过起伏路面/027
2.3 前进转弯有内轮差/028
2.4 倒车转弯有外轮差/031
2.5 鲜为人知的外摆值/032
2.6 倒车才能轻松入库/034
2.7 T形路口掉头的秘诀/036
2.8 驾驶人视线盲区的分布/037
第3章 通过无信号灯的交叉路口/043
3.1 行经减速让行的交叉路口/044
3.2 行经停车让行的交叉路口/045
3.3 向右要转小弯/045
3.4 向左要转大弯/047
3.5 同为直行车在路口的让行/050
3.6 转弯车与直行车相遇的让行/052
3.7 左转车与右转车相遇的让行/054
3.8 需要交替通行的情形/055
3.9 谨防右转闯禁行/056
3.10 注意环形交叉路口的通行规则/057
第4章 通过有信号灯的交叉路口/059
4.1 驶近有信号灯的交叉路口/060
4.2 判断车头与停止线的距离/061
4.3 通过有两种信号灯的交叉路口/063
4.4 左转车辆的让行/065
4.5 右转车辆的让行/066
4.6 红色信号灯亮时右转弯的车辆不可绕行/067
4.7 通过左弯待转区的交叉路口/067
4.8 不可在交叉路口内超车/069
4.9 交叉路口讲究先来后到/070
4.10 不可驶向出口阻塞的车道/072
第5章 一般路段行驶/073
5.1 行经没有划分车道的道路/074
5.2 行经双向两车道的道路/075
5.3 让汽车在车道的中间行驶/076
5.4 行经双向三车道的道路/078
5.5 行经双向四车道的道路/079
5.6 行经可变导向车道/080
5.7 行驶在潮汐车道/083
5.8 变更车道勿随意/087
5.9 谨慎超车/091
5.10 不准超车的情形/092
5.11 不可超越路边上下学生的校车/094
5.12 与前车保持适当的行车间距/096
5.13 行车间距的判断/096
5.14 有交通标线的地点辅路车与主路车的让行/099
5.15 无交通标线的地点辅路车与主路车的让行/101
5.16 驶进停车位的技巧/102
第6章 高速公路行驶/105
6.1 行经高速公路收费站广场/106
6.2 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106
6.3 驶入高速公路行车道/107
6.4 高速公路跟车间距的确认/108
6.5 高速公路行车道的分布/109
6.6 高速公路故障车及事故车处置/110
6.7 驶离高速公路/111
第7章 特殊路段及不良气候行驶/113
7.1 进出非机动车道/114
7.2 路边停车紧靠右的技巧/116
7.3 通过施工路段/118
7.4 通过有信号灯控制的铁路道口/118
7.5 通过无信号灯控制的铁路道口/119
7.6 通过隧道/120
7.7 行经人行横道/122
7.8 通过窄路/123
7.9 通过急弯路段/127
7.10 湿滑道路行驶/128
7.11 防止刮水刷冻结/129
7.12 陡坡行驶/130
7.13 雨天行驶/133
7.14 涉水驾驶/135
第8章 汽车灯光使用/137
8.1 左转向灯的使用/138
8.2 右转向灯的使用/139
8.3 前照灯的特点/140
8.4 近距离跟车灯光的使用/141
8.5 夜间超车灯光的使用/141
8.6 夜间会车灯光的使用/142
8.7 夜间在窄路行驶车灯的使用/143
8.8 夜间在没有路灯照明的路段行驶/143
8.9 夜间在急弯及拱桥行驶/144
8.10 夜间行经人行横道及交叉路口/146
前言/序言
手动挡汽车价格低,耗油少,便于维修,在车辆行驶中,可以根据道路交通情况及时变换挡位,以享用开车的乐趣和彰显开车人的驾驶风格。赛车大多是手动挡汽车,职业车手和汽车发烧友更热衷于驾驶手动挡汽车。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提高手动挡汽车的驾驶技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车辆驾驶实践经验,结合实际道路交通情况,以满足汽车驾驶人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围绕手动挡汽车的驾驶特点进行本书的编写。本书内容包括手动挡汽车基本操作、汽车性能与安全驾驶、通过无信号灯的交叉路口、通过有信号灯的交叉路口、一般路段行驶、高速公路行驶、特殊路段及不良气候行驶、汽车灯光使用等。
本书突出实用性,力求文字简练,内容新颖,大量的彩色插图,能够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之中丰富汽车驾驶知识,提高汽车驾驶技能。
本书由裴保纯任主编,赵丹任副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王秋红、张璐、丁宁、何轶飞、胡裴洁、谈航河、周利伟、靳红娟、王冬冬、聂莉、裴晨思、纪宇贵、董艺、何芳芳、李贺如。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一些专家及同事的指导和帮助,参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此谨向关心支持本书编写的专家、同事、参考文献的原著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探秘机械之美:现代汽车维修与诊断图鉴 一、本书核心聚焦:从基础理论到前沿诊断的全面解析 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一特定类型的驾驶操作指南,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涵盖现代汽车技术、维修理念与故障诊断流程的综合性图谱。我们深入探讨了汽车机械、电子与控制系统的复杂交互,旨在为技术人员、汽车爱好者乃至普通车主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极具实操价值的知识体系。全书摒弃了对单一驾驶技巧的赘述,转而聚焦于“车如何运转”以及“车哪里出了问题”这两大核心命题。 第一部分:汽车结构原理的深度剖析 本部分是理解汽车系统的基石。我们从最基础的物理学原理出发,细致解构现代汽车的四大系统:动力总成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电子系统和电气系统。 1. 动力总成系统:超越“启动与换挡”的内涵 我们不会停留在手动挡的离合器片与变速箱齿轮的简单结合上。本书详细阐述了汽油机与柴油机的燃烧循环、增压技术(涡轮与机械增压)的流体力学特性、燃油喷射系统的电控逻辑(如高压共轨与缸内直喷)。对于传动系统,我们重点分析了自动变速箱(AT、CVT、DCT)的工作原理,特别是液力变矩器内部的扭矩传递机制,以及双离合器换挡时序的软件控制策略。此外,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桥(E-Axle)的集成化设计和高压电池管理系统(BMS)的SOC与SOH算法也被纳入考察范围,这远超传统驾驶层面的认知。 2. 底盘系统:动态控制的物理学应用 底盘的描述将超越“转向手感”的描述性语言。我们详尽分析了悬架系统的几何结构(如多连杆与空气悬架)对车轮运动轨迹的影响,以及减震器的内部阀系调校如何平衡舒适性与操控性。在制动方面,本书深入剖析了ABS、EBD、TCS(牵引力控制)以及ESC(电子稳定程序)的集成控制算法,展示了传感器数据如何通过微处理器实时调整制动力矩,以确保车辆的极限动态安全。转向系统方面,我们侧重电动助力转向(EPS)的扭矩反馈模拟技术。 3. 电气与电子系统:现代汽车的“神经中枢” 这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它代表了现代汽车的复杂性所在。我们详细介绍了车载总线技术,如CAN、LIN、FlexRay以及面向未来的以太网通信协议。我们讲解了ECU(电子控制单元)的硬件架构、软件标定流程以及诊断接口(OBD-II/UDS协议)的工作机制。对于传感器技术,我们不再只是提及它们的作用,而是深入探讨了霍尔效应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以及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抗干扰能力。 第二部分:系统故障的逻辑化诊断流程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教会读者“像工程师一样思考问题”。我们建立了一套基于症状的逻辑树诊断方法(Symptom-Based Troubleshooting),这远比简单查阅故障代码要深刻得多。 1. 故障码的解读与验证 我们不仅罗列了常见的P码、B码、C码,更重要的是解析了“冻结帧数据(Freeze Frame Data)”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对比当前运行参数与冻结帧数据来判断故障的瞬时性或偶发性。我们强调了“三表验证法”——用万用表、示波器和压力表对电气、信号和流体系统进行交叉验证的规范步骤。 2. 电气系统的高级诊断 对于无法通过OBD读取的深层故障,本书提供了示波器波形分析的详细教程。如何识别信号丢失、信号漂移、共模干扰在波形上的具体表现;如何测试传感器激励电压的稳定性以及执行器驱动信号的占空比。这直接关系到对复杂系统如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雷达或摄像头的判断。 3. 机械系统压力与流量的精确测量 在发动机和变速箱维修中,我们详细描述了气缸压力测试的正确操作步骤、真空度测试的解读标准,以及润滑油或冷却液循环系统的残余压力检查。这确保了维修工作基于精确的物理量,而非经验的猜测。 第三部分:安全规范与前沿技术趋势 本书最后一部分关注了维修工作中的安全标准与行业发展方向。我们强调了高压电安全操作规程(尤其针对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车)、维修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以及OTA(空中下载技术)对车辆控制软件更新的影响。我们对边缘计算在车辆分布式架构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帮助读者跟上技术迭代的步伐。 总结 《探秘机械之美:现代汽车维修与诊断图鉴》是一本面向深度学习者的工具书。它旨在提供一把理解现代汽车复杂系统的钥匙,让读者能够系统地掌握汽车的“硬科学”和“软逻辑”,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操作层面。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知识的深度、逻辑的严谨性与诊断的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