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轻武器的大家族里,手枪是在各个时代中被应用*广泛的枪种之一,虽然体型“娇小玲珑”,但其威力和作用却不容小觑。短小精悍的它,算得上是用于自卫防御*好的“贴身保镖”。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枪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已经发展成为种类繁多的现代手枪家族,并且性能和威力都有大幅度提高。因此,手枪的作用和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本书筛选了自第1把左轮手枪诞生至今的数百把手枪,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有的在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对某些国家来说有着特殊意义(如本书所涉及的美国FP45“解放者”手枪)。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世界各国*新的手枪,补充完善了每把手枪的文字资料和性能参数,力求提升全书内容的全面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了增强图书的美观性,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还为部分重点手枪搭配了高清大图。全书文字叙述通俗易懂,并且配有能直观反映世界各国手枪特征的精美图片,让读者能在第一时间鉴赏和识别这些手枪。本书内容全面合理,配有丰富而精美的图片,并且紧扣军事专业知识,不仅带领读者熟悉武器历史,而且提纲挈领地向读者介绍武器的作战性能,特别适合作为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参考资料和青少年朋友的入门读物。
《深度军事》编委会,是由一群资深的军迷组成的写作团队,主编曾经担任铁血论坛版主。曾经以笔名“铁血图文”以及“铁血工作室”出版过20余本军事类图书。写作团队中的作者也有曾经在《舰船知识》、《轻兵器》等专业军事杂志上发表过自作品的知名作者,还有多位曾经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过畅销军事书的主创人员。
《深度军事》正在打造全国一流的军事图书写作团队,力求创作出深受读者喜爱的军事图书。
第1章手枪漫谈1
手枪简史2
手枪的发展趋势5
第2章半自动手枪7
美国柯尔特M1911手枪8
美国M9手枪10
美国MEU(SOC)手枪12
美国BrenTen手枪14
美国史密斯-韦森M1076手枪15
美国史密斯-韦森M39手枪16
美国史密斯-韦森西格玛手枪17
美国M45A1手枪18
美国M4504手枪19
美国Mk22Mod0手枪20
美国PMR-30手枪21
美国鲁格P85手枪23
美国鲁格P345手枪24
美国鲁格LCP手枪26
美国马格南Ⅴ形手枪27
美国Grizzly手枪28
美国柯尔特380手枪29
美国柯尔特“鹰”式手枪30
美国卡利科M950式手枪31
美国M15手枪32
美国FP45“解放者”手枪33
德国伯格曼M1896手枪34
德国鲁格P08手枪35
德国瓦尔特PP/PPK手枪37
德国瓦尔特P1手枪38
德国瓦尔特P5手枪39
德国瓦尔特P38手枪40
德国瓦尔特P88手枪41
德国瓦尔特P99手枪42
德国瓦尔特PPQ手枪43
德国HKHK4手枪44
德国HKP7手枪46
德国HKP9S手枪48
德国HKUSP手枪49
德国HKP2000手枪51
德国HKP30手枪53
德国HKHK45手枪54
德国HKVP70手枪56
德国HKMk23Mod0手枪57
德国毛瑟HSC手枪58
德国博查特C-93手枪60
比利时FN57手枪61
比利时FNM1900手枪62
比利时FNM1903手枪64
比利时FNM1906手枪66
比利时FNM1910手枪68
比利时FNM1935手枪69
比利时FNBDA手枪70
比利时FNFNP手枪71
比利时FNFNX手枪73
瑞士SIGSauerP210手枪75
瑞士SIGSauerP220手枪76
瑞士SIGSauerP226手枪78
瑞士SIGSauerP228手枪80
瑞士SIGSauerP229手枪81
瑞士SIGSauerP230手枪83
瑞士SIGSauerP239手枪84
瑞士SIGSauerSP2022手枪86
瑞士SIGSauerP250DCc手枪88
瑞士SIGSauerPro系列手枪89
意大利伯莱塔M1934手枪91
意大利伯莱塔92手枪92
意大利伯莱塔92S/92SB手枪93
意大利伯莱塔90TWO手枪94
意大利伯莱塔Px4Storm手枪95
俄罗斯TT手枪96
俄罗斯PM手枪97
俄罗斯MP-443“乌鸦”手枪99
俄罗斯GSh-18手枪100
俄罗斯SR1“维克托”手枪101
俄罗斯SPP-1手枪102
俄罗斯PSS手枪103
俄罗斯BaikalMCM手枪104
俄罗斯PSM手枪105
加拿大“疣猪”手枪106
加拿大P14-45手枪107
奥地利格洛克17手枪108
奥地利格洛克19手枪109
奥地利格洛克20手枪110
奥地利格洛克26手枪111
奥地利格洛克34手枪112
奥地利施泰尔GB手枪113
前捷克斯洛伐克KevinZP98手枪114
捷克斯洛伐克CZ-52手枪115
捷克斯洛伐克CZ-75手枪116
捷克斯洛伐克CZ-83手枪118
捷克斯洛伐克CZ-110手枪119
捷克斯洛伐克GPK100手枪120
南斯拉夫CZ99手枪121
西班牙阿斯特拉M400手枪122
西班牙阿斯特拉M600手枪123
以色列“沙漠之鹰”手枪124
以色列杰里科941手枪126
波兰ViSwz35手枪127
波兰P-64手枪128
波兰P-83手枪129
巴西PT-945手枪130
巴西PT-92手枪131
乌克兰Fort-12手枪132
乌克兰“福特”14式手枪133
日本十四式手枪134
日本九四式手枪135
法国Mle1950手枪136
法国PAMAS-G1手枪137
韩国K5手枪138
克罗地亚HS2000手枪139
俄罗斯雅利金“格拉奇”6P35手枪140
加拿大P14手枪141
德国HKP9手枪142
德国HKVP9手枪143
意大利伯莱塔8000手枪145
意大利伯莱塔9000手枪146
意大利伯莱塔Pico手枪147
意大利伯莱塔BU9Nano手枪149
瑞士SIGP227手枪151
瑞士SIGMosquito手枪153
瑞士SIGP224手枪155
瑞士SIGP238手枪157
瑞士SIGP938手枪158
美国ASP手枪160
比利时FNFNS手枪161
美国春田XD-S手枪162
美国STI50手枪164
第3章165
全自动手枪165
比利时FNP90手枪166
德国HKMP7手枪167
美国KF-9-AMP手枪169
俄罗斯斯捷奇金APS手枪170
奥地利施泰尔TMP手枪171
意大利伯莱塔93R手枪172
奥地利格洛克18手枪173
捷克斯洛伐克Vz61手枪174
德国毛瑟C96手枪175
第4章左轮手枪177
美国柯尔特“骑兵”左轮手枪178
美国M1851“海军”左轮手枪178
美国柯尔特M1917左轮手枪179
美国柯尔特“蟒蛇”左轮手枪180
美国柯尔特“响尾蛇”左轮手枪182
美国柯尔特“巨蟒”左轮手枪183
美国柯尔特“眼镜王蛇”左轮手枪185
美国柯尔特“执法者”左轮手枪186
美国史密斯-韦森M60左轮手枪187
美国史密斯-韦森M66左轮手枪188
美国史密斯-韦森M500左轮手枪189
美国史密斯-韦森3号左轮手枪190
美国史密斯-韦森M19左轮手枪191
美国史密斯-韦森M22左轮手枪192
美国史密斯-韦森M27左轮手枪193
美国史密斯-韦森M28左轮手枪194
美国史密斯-韦森M29左轮手枪195
美国史密斯-韦森M329PD左轮手枪197
美国史密斯-韦森M625左轮手枪198
美国史密斯-韦森M627左轮手枪199
美国史密斯-韦森M629左轮手枪200
美国“阿拉斯加”左轮手枪202
美国BFR左轮手枪203
俄罗斯纳甘M1895左轮手枪204
俄罗斯MP-412REX左轮手枪205
俄罗斯DOG-1左轮手枪206
英国博蒙特·亚当斯左轮手枪207
英国恩菲尔德左轮手枪208
奥地利PfeiferZeliska左轮手枪209
法国MR-73左轮手枪210
法国MAS1873左轮手枪211
法国MAS1892左轮手枪212
意大利齐亚帕“犀牛”式左轮手枪213
巴西M608左轮手枪215
瑞士SMG左轮手枪216
日本二六式左轮手枪217
美国史密斯-韦森M10左轮手枪218
第5章研发历史219
半自动手枪219
全自动手枪243
左轮手枪245
参考文献252
第 2 章 半自动手枪
一般的半自动手枪可以自动装填、单发射击,用可拆式弹匣供弹,有空枪挂机装置,弹匣可携带 6 ~ 15 发子弹,部分型号甚至可装 20 发子弹,是现代军用、警用、民用的主流手枪。
美国柯尔特 M1911 手枪
M1911 手枪是美国柯尔特 (Colt) 公司生产的一款半自动手枪,曾经是美军在战场上常见的武器,经历了一战、二战、越战以及海湾战争。
性能解析
M1911 手枪的操作原理为 :弹头被推出枪管时,枪管和套筒也因后坐力而后退,枪管尾端以铰链为轴朝下方摆动。同时,套筒内的闭锁凹槽和枪管尾端的凸筋分离,弹壳退出枪膛并弹出,后退到最后的套筒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将弹夹内的子弹上膛,手枪所有结构复位。
M1911 手枪使用起来非常安全,不容易出现走火等事故。它采用了双重保险设计,其中包括手动保险和握把式保险。
手动保险在枪身左侧,处于保险状态时击锤和阻铁都会被锁紧,套筒不能复进。握把式保险则需要用掌心保持按压力度才能保持战斗状态,松开保险后手枪就
无法射击。
基本参数
口径 11.43 毫米
全长 210 毫米
枪管长 127 毫米
空枪重量 1105 克
有效射程 50 米
枪口初速 251.46 米 / 秒
弹容量 8 发
M1911 手枪性能优秀,其 11.43 毫米的大口径能够确保在有效射程内快速让敌人失去战斗能力,而且该手枪的故障率很低,不会在一些关键时刻“掉链子”,这两点对战斗手枪来说非常关键。此外,该手枪结构简单,零件数量较少,而且比较容易拆解,方便维护和保养。当然,M1911 半自动手枪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弹匣容量为 7 发,包括枪膛内的 1 发子弹,一共 8 发,而且体积和重量稍大,后坐力也偏大。
服役情况
在通过所有试验后,柯尔特的参选手枪在 1911 年 3 月 29 日正式成为陆军的制式手枪,定名为 M1911(Model of 1911),并且在 1913 年成为了美国海军、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制式手枪。在一战开始前,柯尔特已经进行大量生产以满足美军的要求,国营的春田兵工厂也参与了生产。
一战的经验令军方提出对 M1911 进行一些外部改进的要求,改进时间自1920 年中开始。包括扳机稍微后移、加大扳机护弓、加阔准星、握把近扳机护弓的位置加上凹槽、加长握把式保险上方的凸出部以避免射手虎口被击锤锤伤、加厚握把尾部 ( 后来版本又被简化了 )、加长击锤以利于操作及简化了握把上的纹路等。这些改进在 1924 年完成,1926 年定案,新版本定名为 M1911A1,由于没有进行内部修改,因此内部零件仍可与 M1911 互换。
在轻武器的大家族里,手枪的体型虽“娇小玲珑”,但其威力和作用却不容小觑。短小精悍的它算得上是自卫防御最好的“贴身保镖”。在枪械的发展史上,手枪是在各个时代中应用最广泛的枪种之一。从柯尔特发明第一支有实用价值的左轮手枪开始,手枪便迅速地打入了枪械市场。至此,手枪就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左轮手枪风靡世界后,它也成为“西部牛仔”的首选用枪。“西部牛仔”杂耍般“玩弄”左轮手枪,让人眼花缭乱。那时的左轮手枪是权力的象征,是“西部牛仔”铁与血的体现,许多士兵也因能够拥有一支左轮手枪而感到自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统称二战)的战场上,柯尔特M1911半自动手枪所创造的奇迹令人咂舌;如今“沙漠之鹰”等大威力手枪的强大杀伤力更加令人惊叹!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手枪也正在不断改进自身的弱点,向着性能更加可靠、实用,外形更加完美的方向转变。从西部牛仔的左轮手枪,到极具现代化特征的冲锋枪,这个小小的金属匣里蕴含了一种江湖情怀、一种权力、一种魅力。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枪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已经发展成为种类繁多的现代手枪家族(如奥地利格洛克公司的17系列,意大利伯莱塔公司的92系列),并且性能和威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因此,手枪的作用和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例如,在现代的反恐战斗中,特种部队除了步枪、机枪和冲锋枪等主战武器之外,往往还要携带手枪这种自卫武器(因为手枪有着小巧便携、利于隐蔽、用途广泛、可靠耐用等特点),以备不时之需。
本书筛选了自第一把左轮手枪诞生至今的数百把手枪,它们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有的在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对某些国家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如本书所涉及的美国FP45“解放者”手枪)。
本书在第一版基础上增加了最新的世界各国手枪,补充完善了每把手枪的文字资料和性能参数,力求提升全书内容的全面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了增强图书的美观性,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还为部分重点手枪搭配了高清大图。全书文字叙述通俗易懂,并且配有能直观反映世界各国手枪特征的精美图片,让读者能在第一时间鉴赏和识别这些手枪。本书内容全面合理,配有丰富而精美的图片,并且紧扣军事专业知识,不仅带领读者熟悉武器历史,而且提纲挈领地向读者介绍武器的作战性能,特别适合作为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参考资料和青少年朋友的入门读物。
本书由《深度军事》编委会创作,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黄成、阳晓瑜、陈利华、高丽秋、龚川、何海涛、贺强、胡姝婷、黄启华、黎安芝、黎琪、黎绍文、卢刚、罗于华等。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在内容上进行了去伪存真的甄别,让内容更加符合客观事实,同时全书内容经过多位军事专家严格的筛选和审校,力求尽可能准确与客观,便于读者阅读参考。由于编者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我一直觉得,武器的设计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冲突。这本书正是我寻找的那种能够宏观把握这个主题的读物。“世界武器鉴赏系列”这个宏大的标题,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关于“鉴赏”,更是关于“理解”。作者在介绍每一款手枪时,都会将其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解读,分析它出现的社会原因、技术条件以及它在军事、警用乃至民间使用中所扮演的角色。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手枪设计风格的对比分析,比如欧洲的严谨工艺和美国的创新理念,以及亚洲一些独特的设计哲学。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武器设计是如何受到文化、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而演变的,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它也让我思考,在追求更先进武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其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服务于和平。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世界武器鉴赏系列”这个名字吸引过来的,总觉得里面会包含很多我不知道的、充满故事的冷兵器或者枪械。这本书确实没有让我失望,它更像是一本穿越时空的指南,带领我认识那些塑造了历史进程的武器。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武器背后人文关怀的挖掘,不仅仅是冰冷的金属和弹道,更是那些设计它们、使用它们的人们的故事。作者在讲述某款突击步枪时,会穿插介绍当时战场上的士兵们是如何依赖它求生的,以及它在军事策略上的重要转变。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几款二战时期特种部队使用的手枪的介绍,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去描绘这些手枪的特殊改装和战场上的“神迹”,读起来就像在看一部扣人心弦的谍战电影,让我对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让我觉得,武器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历史的载体,承载着无数人的智慧、勇气甚至牺牲。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武器”这个概念,不再仅仅是暴力和毁灭,而是看到了其背后复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
评分这本书简直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珍藏版(第2版)”的副标题,一开始我就被它的精美装帧所吸引。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纸张的光泽和厚度都显示出它非同一般的价值。翻开第一页,那种印刷的清晰度和色彩的还原度就让我惊叹不已,仿佛那些枪支就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作者在介绍每一件藏品时,不仅仅是罗列参数,而是深入挖掘其历史背景、设计理念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的角色。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经典手枪的剖析,不仅仅是外观的描绘,更是对其工程学上的独到之处的解读。举个例子,关于某款老式左轮手枪的击发机构,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高质量的插图,让我这个对机械不太了解的人也豁然开朗,理解了它为何在当时能够成为如此可靠的武器。而且,它不拘泥于单一的地域,而是将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手枪都囊括进来,这让我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武器设计的演变和碰撞,简直是一场视觉和知识的双重盛宴。我常常会在晚上,泡上一杯咖啡,静静地翻阅,沉浸在那个由钢铁和精密机械构筑的迷人世界里。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沉甸甸的重量和精美的包装所震撼,这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珍藏版”。我本来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枪械参数手册,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充满了故事性和人文色彩。“世界手枪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这个名字,就预示着它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作者不仅仅是在介绍手枪本身,更是通过这些手枪,串联起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时刻和人物。我特别喜欢它讲述的一些关于战地记者、探险家或者民间收藏家与特定手枪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冰冷的金属变得有温度,让我感受到了武器背后鲜活的生命。书中那些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每一次拔枪的瞬间、每一次射击的考量,甚至每一次擦拭的细致。它让我觉得,每一把手枪都有自己的灵魂和生命,它们见证了历史,也承载了无数人的经历。这本书让我对“鉴赏”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看外形,更是去感受和体味。
评分我一直对精密的机械结构和设计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就被它厚实的封面和“世界手枪鉴赏指南”这个名字深深吸引了。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枪支的图录,更像是一部关于工程艺术和工业发展的编年史。作者在介绍每一款手枪时,都采用了非常系统和严谨的分析方法,从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到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再到射击精度和可靠性的考量,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某些经典枪型时,对关键部件的拆解分析,那些精妙的连接、联动和复位机制,简直是工业设计的杰作。书中配以大量高清的剖面图和细节特写,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隐藏在枪身内部的复杂机械运作。读这本书,就像是在欣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我不仅惊叹于它们的外观,更折服于它们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和创新精神。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看似简单的工具,也能被设计得如此巧妙和优雅。
评分送给儿子的礼物,小家伙很喜欢,每天都拿出来读,物流也非常快
评分非常好,算是参考书吧,京东快递就是快
评分看一看丰富知识,印刷这些都不错的,就是送货的 包装很恼火。
评分人以后的价值就越来越小了。
评分之前已经买了11本,这次收全了!儿子超喜欢!长见识了!
评分英国“胜利号”风帆战舰模型
评分近乎完美的一套,书包装精美,印刷精致,非常满意。
评分不错不错,孩子很喜欢,插图精美,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评分书的印刷很好,运输包装也好,给小孩看,没事翻阅,足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