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生在巴黎,至少也要死在巴黎;如果没有死在巴黎,zui好也能埋在巴黎。
巴黎印象,不再只有香水、凯旋门、香榭丽舍大道。这里有87位伟人的生活轨迹,87个伟大灵魂的亘古居所,这些伟大的灵魂让人深思生命与死亡的意义。
为什么巴黎的古老墓园让人怀念,因为那是一个我们来不及参与的年代。
缪咏华
以翻译为生,以书写自娱,以广播发声。台湾法语广播节目《博物馆时光——故宫瑰宝》制作人兼主持人。
热爱语言、电影、文学、文物、绘画、幻想和巴黎。爱人类,也爱另类的人类。
自序 墓言墓语 XI
四大墓园 简介 XIII
蒙马特墓园
戈蒂埃 003
戴尔瓦勒 008
米尔热 010
傅科 012
奥芬巴赫 014
维尼 016
龚古尔兄弟 019
茶花女 022
达莉塔 025
左拉 028
特吕弗 032
小仲马 035
吉约梅 040
尼金斯基 042
海涅 044
雷卡米耶夫人 047
司汤达 049
咕噜女 051
蒙巴纳斯墓园
甘斯布 057
于斯曼 062
桑塔格 064
恺撒 066
迪尔凯姆 068
尤涅斯科 070
波德莱尔 072
朗格卢瓦 078
曼·雷 082
查拉 084
查德金 087
德米 090
勒布朗 092
贝克特 094
雷塞 096
乔兰 098
苏蒂纳 100
圣伯夫 102
波伏瓦与萨特 104
杜拉斯 108
皮容 113
莫泊桑 115
德雷福斯 118
拉雪兹墓园
科莱特 123
富尔 125
奥斯曼男爵 127
缪塞 129
罗西尼 132
维斯孔蒂 134
莫里森 136
埃洛伊兹与阿贝拉尔 140
肖邦 142
热里科 144
罗登巴赫 146
商博良 148
雅内·阿夫里尔 150
多雷 153
安格尔 156
科罗 158
莫里哀 160
拉封丹 163
都德 166
布尔迪厄 168
莎拉·伯恩哈特 170
卡戴克 172
西蒙·西涅莱与蒙当 174
巴尔扎克 177
德拉克鲁瓦 182
梅里美 184
修拉 186
比才 188
普鲁斯特 190
阿波利奈尔 194
卡拉斯 196
王尔德 198
库特利纳 202
努瓦尔 204
斯坦 206
阿兰 209
莫迪利亚尼 212
比阿夫 214
先贤祠
大仲马 221
雨果 224
卢梭 230
伏尔泰 234
左拉 238
蒙马特墓园地图 242
蒙巴纳斯墓园地图 244
拉雪兹墓园地图 246
四大墓园 简介
十八世纪,巴黎市内的墓园已不堪重负,巴黎议会基于卫生考虑,担心传染病蔓延,遂于一七六五年五月二十一日通过“往后过世者不准葬于市内,市内墓园必须拆除 ”的命令,位于今日中央市场一带“无辜者墓园 ”遭到摧毁,并开始在巴黎市外规划新墓园。到了十九世纪初,赛纳省省长弗罗绍先后买下土地作为墓园之用,使得巴黎市北有蒙马特墓园,南有蒙巴纳斯墓园,东有拉雪兹墓园,以及市区埃菲尔铁塔附近的帕西墓园。到了一八六○年一月一日,巴黎市由原先十二区扩充为二十区,成为今日的规模,原本属于巴黎市郊的蒙马特、蒙巴纳斯和拉雪兹所在的美丽城一带也因而被纳入巴黎市,位于这三地的墓园也从 extra muros到intra muros,从巴黎市外进入市内,成为巴黎市内的前三大墓园。
蒙马特墓园(Cimetière de Montmartre)
墓园地址: 20, Avenue Rachel, 75018
地铁: La Fourche, Place de Clichy
蒙马特从高卢-罗马时期就是采石场,法国大革命时期改作公共墓穴。随后又因为市内墓园都关门了,于是收留了许多巴黎市内容纳不下的逝者。一七九八年,巴黎市政府购买约一公顷的墓地,让塞纳-马恩省河右岸人民有块好一点的长眠之地,并命名为“安息之地 ”或“蒙马特山下墓园 ”,但墓地很快就不敷使用。墓园扩充不成,于几年后关园。后于一八一八到一八二四年间,比旧墓园大十倍的新墓园整修成功,成为今日的蒙马特墓园,一八二五年一月一日正式启用。一八四七年又纳入邻近地带约九公顷土地。此后除了于一八八八年建了座铁桥,并于一九八七到一九八八年拓宽铁桥外,蒙马特墓园几乎没再更动过。今日的蒙马特墓园占地十一公顷,为巴黎市第三大墓园,约有两万个墓穴。
蒙巴纳斯墓园(Cimetière du Montparnasse)
墓园地址: 3, boulevard Edgar-Quinet, 75014
地铁: Edgar Quinet, Montparnasse-Bienvenüe, Raspail
蒙巴纳斯并不属于环绕巴黎的七座丘陵地。如今繁华无比、全球知名咖啡厅林立的十字路口一带,十六世纪时却是巴黎人的垃圾场。
十七世纪,该地原为修士的私人墓地;大革命期间,原本隶属于教会的这块土地收归国有,并将在医院过世、没有家属料理的逝者埋葬于此。
十九世纪,巴黎市取得这块土地与邻近土地,建造了一座专供塞纳-马恩省河左岸市民埋葬之用的墓园。蒙巴纳斯墓园zui初只有十来公顷,一八四七年才扩充为两倍大。十九世纪末,由于道路整修工程,将墓园一分为二,规模稍微变小了些,从此以后就没什么变动。这座巴黎市第二大墓园占地十九公顷,先后已有三十万人葬于此地,如今园内共有三万五千座墓穴。十七世纪建造的磨坊至今依然矗立于园中。
拉雪兹墓园( Cimetière du Père Lachaise)
墓园地址: 16, rue du Repos, 75020
地铁: Gambetta, Père Lachaise, Phillipe Auguste
拉雪兹墓园坐落在巴黎附近七座丘陵的“主教领地 ”上。一四三○年,杂货富商旺都尼买下该地,改名“葡萄山 ”,还盖了乡间豪宅;一六二六年转卖给耶稣会。一六五二年七月二日,时年十四的路易十四在此目睹投石党之战,于是该地就有了“路易山 ”称号。路易十四下令重修豪宅,用来接待他的告解神父,即后世熟知的拉雪兹神父。
后又几经转手,十九世纪初,赛纳省省长弗罗绍买下十七公顷,新古典建筑大师布龙尼亚衔命在此兴建英式园林风格的墓园。一八○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墓园正式开张。一八七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凡尔赛军兵士在墓园东北角一堵墙前枪决巴黎公社社员。六月初,其他公社社员也在同一地点遭到枪杀。墓园东北角共埋有一千多名公社社员的尸首。
墓园先后扩建过五次,终于成为今日九十七区、四十四公顷的规模,现有墓穴七万座。
先贤祠(Panthéon)
墓园地址: Place du Panthéon, 75005
地铁: Maubert-Mutualité, Cardinal-Lemoine
公交车: 21, 27, 38, 82, 84, 85, 89
快线: B线,Luxembourg
一七四四年,法王路易十五在梅兹大病初愈,深信受到巴黎主保圣人圣洁娜维耶芙庇佑,决定为她建造神殿,并委托御用建筑师马里尼侯爵负责。由于财政困难,后来才由龙德莱于一七八九年完成大作。教堂竣工恰逢法国大革命,革命政权将教堂改为埋葬“法兰西伟人 ”的陵墓。一七九一年四月四日国民议会决定将此地作为伟人公墓,并称为“先贤祠 ”;三角门楣也挂上“献给伟人,祖国感激你们 ”的名句。
一八二一到一八三○年,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又将先贤祠改为专供教堂之用,不过并未将地下墓室迁移。路易十八的近臣还特别问他要不要将没信仰的伏尔泰的遗体迁出?路易十八说道: “就让他待在这儿吧。每天让他听弥撒的声音就够惩罚他的了。”
直到一八八五年,雨果逝世,入葬先贤祠,此后先贤祠才终于成了法兰西共和国伟人安息之处,如今有七十三名伟人安葬于此。
四大墓园 简介
十八世纪,巴黎市内的墓园已不堪重负,巴黎议会基于卫生考虑,担心传染病蔓延,遂于一七六五年五月二十一日通过“往后过世者不准葬于市内,市内墓园必须拆除 ”的命令,位于今日中央市场一带“无辜者墓园 ”遭到摧毁,并开始在巴黎市外规划新墓园。到了十九世纪初,赛纳省省长弗罗绍先后买下土地作为墓园之用,使得巴黎市北有蒙马特墓园,南有蒙巴纳斯墓园,东有拉雪兹墓园,以及市区埃菲尔铁塔附近的帕西墓园。到了一八六○年一月一日,巴黎市由原先十二区扩充为二十区,成为今日的规模,原本属于巴黎市郊的蒙马特、蒙巴纳斯和拉雪兹所在的美丽城一带也因而被纳入巴黎市,位于这三地的墓园也从 extra muros到intra muros,从巴黎市外进入市内,成为巴黎市内的前三大墓园。
蒙马特墓园(Cimetière de Montmartre)
墓园地址: 20, Avenue Rachel, 75018
地铁: La Fourche, Place de Clichy
蒙马特从高卢-罗马时期就是采石场,法国大革命时期改作公共墓穴。随后又因为市内墓园都关门了,于是收留了许多巴黎市内容纳不下的逝者。一七九八年,巴黎市政府购买约一公顷的墓地,让塞纳-马恩省河右岸人民有块好一点的长眠之地,并命名为“安息之地 ”或“蒙马特山下墓园 ”,但墓地很快就不敷使用。墓园扩充不成,于几年后关园。后于一八一八到一八二四年间,比旧墓园大十倍的新墓园整修成功,成为今日的蒙马特墓园,一八二五年一月一日正式启用。一八四七年又纳入邻近地带约九公顷土地。此后除了于一八八八年建了座铁桥,并于一九八七到一九八八年拓宽铁桥外,蒙马特墓园几乎没再更动过。今日的蒙马特墓园占地十一公顷,为巴黎市第三大墓园,约有两万个墓穴。
蒙巴纳斯墓园(Cimetière du Montparnasse)
墓园地址: 3, boulevard Edgar-Quinet, 75014
地铁: Edgar Quinet, Montparnasse-Bienvenüe, Raspail
蒙巴纳斯并不属于环绕巴黎的七座丘陵地。如今繁华无比、全球知名咖啡厅林立的十字路口一带,十六世纪时却是巴黎人的垃圾场。
十七世纪,该地原为修士的私人墓地;大革命期间,原本隶属于教会的这块土地收归国有,并将在医院过世、没有家属料理的逝者埋葬于此。
十九世纪,巴黎市取得这块土地与邻近土地,建造了一座专供塞纳-马恩省河左岸市民埋葬之用的墓园。蒙巴纳斯墓园zui初只有十来公顷,一八四七年才扩充为两倍大。十九世纪末,由于道路整修工程,将墓园一分为二,规模稍微变小了些,从此以后就没什么变动。这座巴黎市第二大墓园占地十九公顷,先后已有三十万人葬于此地,如今园内共有三万五千座墓穴。十七世纪建造的磨坊至今依然矗立于园中。
拉雪兹墓园( Cimetière du Père Lachaise)
墓园地址: 16, rue du Repos, 75020
地铁: Gambetta, Père Lachaise, Phillipe Auguste
拉雪兹墓园坐落在巴黎附近七座丘陵的“主教领地 ”上。一四三○年,杂货富商旺都尼买下该地,改名“葡萄山 ”,还盖了乡间豪宅;一六二六年转卖给耶稣会。一六五二年七月二日,时年十四的路易十四在此目睹投石党之战,于是该地就有了“路易山 ”称号。路易十四下令重修豪宅,用来接待他的告解神父,即后世熟知的拉雪兹神父。
后又几经转手,十九世纪初,赛纳省省长弗罗绍买下十七公顷,新古典建筑大师布龙尼亚衔命在此兴建英式园林风格的墓园。一八○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墓园正式开张。一八七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凡尔赛军兵士在墓园东北角一堵墙前枪决巴黎公社社员。六月初,其他公社社员也在同一地点遭到枪杀。墓园东北角共埋有一千多名公社社员的尸首。
墓园先后扩建过五次,终于成为今日九十七区、四十四公顷的规模,现有墓穴七万座。
先贤祠(Panthéon)
墓园地址: Place du Panthéon, 75005
地铁: Maubert-Mutualité, Cardinal-Lemoine
公交车: 21, 27, 38, 82, 84, 85, 89
快线: B线,Luxembourg
一七四四年,法王路易十五在梅兹大病初愈,深信受到巴黎主保圣人圣洁娜维耶芙庇佑,决定为她建造神殿,并委托御用建筑师马里尼侯爵负责。由于财政困难,后来才由龙德莱于一七八九年完成大作。教堂竣工恰逢法国大革命,革命政权将教堂改为埋葬“法兰西伟人 ”的陵墓。一七九一年四月四日国民议会决定将此地作为伟人公墓,并称为“先贤祠 ”;三角门楣也挂上“献给伟人,祖国感激你们 ”的名句。
一八二一到一八三○年,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又将先贤祠改为专供教堂之用,不过并未将地下墓室迁移。路易十八的近臣还特别问他要不要将没信仰的伏尔泰的遗体迁出?路易十八说道: “就让他待在这儿吧。每天让他听弥撒的声音就够惩罚他的了。”
直到一八八五年,雨果逝世,入葬先贤祠,此后先贤祠才终于成了法兰西共和国伟人安息之处,如今有七十三名伟人安葬于此。
自序 墓言墓语
怎么会不想写巴黎的墓园呢?对于像我这么一个热爱语言、电影、文学、绘画、幻想,爱巴黎,爱人类,从而也爱另类的人类的好奇中年妇女来说,综合以上我所爱,交集正是巴黎的墓园。
我在《长眠在巴黎》中并不想以宗教或哲学的观点探讨生死,只是很单纯地对墓志铭、对死亡的篇章、对死亡绝对的美予以讴歌礼赞!毕竟,一个人一生唯一只能经历一回的事唯有生——死,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却可决定自己的死。焉能不好好品味这另类的死亡之美呢?
犹记三十多年前,家父逢年过节便会请出爷爷奶奶的牌位追思礼拜一番。后来从美国友人处辗转得知身在江苏老家的两位老人家依然健在,这才连忙将神主牌位给撤了下来,就从那天起,“过世了”十几年的爷爷奶奶突然又“活了过来”!这种死而复活的奇迹好美!
今年清明,我去给过世两年的父亲上坟,看到房子、车子、美金、台币,烟雾弥漫中的一张张脸上的这份虔敬好美!电影里常会看到绿茵地上一排排美军阵亡将士的白色十字架,这份肃穆好美!无论在巴黎墓园,或在台湾,我曾经看到过的那一堵堵荒冢残坟,好美!对我来说,就连乱葬岗也好美!
吸引我的可能不仅仅是巴黎墓园、不仅仅是这八十七个伟大灵魂,而是一个个属于亡者与生者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好美。
谢谢猫头鹰出版社愿意将我的“ 墓言墓语”化为白纸黑字,谢谢两位文编和美编的悉心付出。
谢谢帮我补拍好多照片的好友白婷。谢谢友情相挺,让我登出许多美美照片的摄影大师小鬼黄中宇。谢谢巴黎红磨坊和女神游乐厅提供的珍贵照片。谢谢我儿子,妈妈害你十二岁那年的暑假都耗在巴黎墓园里玩魔术方块。zui感谢的当然还是……此刻愿意听我“墓言墓语”的你。
苏珊?桑塔格死了、布尔迪厄死了,巴黎墓园官方地图甚至都还来不及印制他们墓穴的确切位置……我回到台湾,开始动笔为文,全书还没写完,马塞尔?马索死了、伊夫?圣罗兰死了……《长眠在巴黎》好不容易终于要付梓印刷,正当此刻我在“墓言墓语”的时候,法拉?福西特死了、迈克尔?杰克逊死了……
这本《巴黎文学散步地图(下)》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法式的优雅与复古韵味,深邃的蓝色背景上,几笔勾勒出埃菲尔铁塔的轮廓,仿佛将我瞬间带入那个充满故事的巴黎街头。我一直对文学与旅行有着莫名的情结,尤其是那些能将文字的温度与脚下的真实触感相结合的书籍。这本书的标题就精准地抓住了我的 G点,想象着手捧着它,漫步在塞纳河畔,穿梭于蒙马特高地,寻找那些曾经孕育出伟大作品的角落,光是这个画面就足以让人心驰神往。我甚至已经开始憧憬,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找一家临街的小咖啡馆,点一杯卡布奇诺,然后跟随书中的指引,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巴黎大街小巷中的文学印记。这是一种多么浪漫的体验啊!我期待它能像一位资深的导游,为我揭示巴黎这座城市不为人知的文学灵魂,让我不仅仅是匆匆的过客,而是能更深入地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感受那些伟大的作家们曾经在这里留下的思想火花,让阅读变成一种沉浸式的艺术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仿佛在邀请我踏上一段充满文学气息的旅程。《巴黎文学散步地图(下)》让我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巴黎这座城市有着一种特殊的向往,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浪漫与美丽,更因为它曾孕育了无数伟大的文学作品。我希望能在这本书的帮助下,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些我所喜爱的作家们在巴黎的生活点滴,去探寻他们灵感的源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和实用的信息,比如如何找到某个作家曾经生活过的街道,或是某个让他们产生创作灵感的公园。我希望能将这本书作为我下一次巴黎之行的重要伴侣,让我的旅程不仅仅停留在观光,而是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座城市的文学底蕴,让每一次的行走,都成为一次对文学的朝圣。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文学爱好者,尤其钟情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文学,那个时代的巴黎,无疑是无数文学巨匠的灵感缪斯。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本《巴黎文学散步地图(下)》,看看它是否能引领我去发现那些我一直魂牵梦萦的文学地标。是否能找到萨特与波伏娃常去的咖啡馆,或是海明威在巴黎的小酒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枯燥的景点列表,更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引路人,能够讲述每一个地点背后的故事,那些作家的生平趣事,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以及这些地方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作品。我期待它能够以一种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将我带入那个时代,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辉煌的文学岁月。通过这本书,我希望能对巴黎这座城市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浮于表面的观光,而是能够感受到它作为“文学之都”的独特魅力,让我的巴黎之旅,因为这本书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评分我常常觉得,一个城市的灵魂,往往藏匿在它的街头巷尾,尤其是一个有着如此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如巴黎。这本书《巴黎文学散步地图(下)》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地图,更像是一部可以“行走”的文学史。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阅读与实际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感到着迷,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我特别好奇,它会如何呈现那些文学巨匠们在巴黎的生活痕迹,会不会有关于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公寓,或是他们经常光顾的书店的详细介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些惊喜,也许是那些不太为人知的文学角落,或是关于某些作品创作背景的独特见解。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以一种更加亲近的方式,去感受巴黎这座城市的文学脉搏,让我的每一次漫步,都充满了发现的乐趣。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热爱旅行,又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来说,《巴黎文学散步地图(下)》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探索它的过去,尤其是那些承载着思想与艺术的痕迹。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巴黎不再只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而是一个充满了故事的宝库。我希望能在这本书的指引下,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地欣赏风景,而是能够沉浸其中,去感受那些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文学故事,去想象那些伟大的作家们是如何在这里寻找灵感的。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更加深入的解读,比如某个街角发生过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咖啡馆里曾经激烈的思想碰撞。我希望能将这本书融入我的旅行计划中,让每一次的行走,都成为一次与文学的对话,与历史的连接。
评分书很好,对于想了解巴黎的人推荐
评分精美
评分很好,正品,多买多优惠些吧
评分还没有读到它,大约翻看了一下,感觉不错
评分很好的商品,十分满意,喜欢京东的购物体验~
评分即将再次奔赴巴黎,此书巴黎的最好的人文地图。
评分上部按人物索引,下部按四大墓园归类:清晰实用!
评分很好的书,搞活动买的,囤着慢慢看。
评分时间见识见识见识见识见识见识见识蒋介石见识见识见识见识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