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 : 写给为梦想而奋斗的人

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 : 写给为梦想而奋斗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考拉小巫 著
图书标签:
  • 英语学习
  • 学习日记
  • 考拉小巫
  • 梦想
  • 奋斗
  • 成长
  • 励志
  • 语言学习
  • 自律
  • 坚持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ISBN:978755820781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189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白鲨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72
字数:22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畅销百万册,千万读者口碑推荐,从菜鸟到达人的英语进阶秘技

  本书畅销达百万册,在英语学习大众图书(非工具书)市场为实至名归之diyi品牌,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与稳定的读者需求,具有良好的口碑。这本书,不仅仅与你分享学习方法,更赋予你披荆斩棘的勇气!

  ★考拉小巫历时四年倾心修订,新增三万字英语学习看家干货

  考拉小巫历时四年倾心修订,新增三万字英语学习看家干货,这三万字紧紧围绕当下英语学习之十大热点而写,抛却虚头巴脑,全是实实在在干货。

  包括:

  1.怎么样背单词才高效?深度分析了我喜欢的六种背词方法!

  2.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学英语?分享了我利用碎片化时间学英语的四步骤:追踪,筛选,分配,实施。

  3.如何有效快速地阅读一篇文章?

  4.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提高英语口语的“五步曲”。

  5.如何改善英语口语的语音和语调?

  6.枯燥也好,挫败也罢,到底该如何把该做的努力坚持到底?

  7.零基础的人想自学英语,该如何起步?

  8.该如何培养英文思维和语感?

  9.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自我激励、克服恐惧心理?

  10.更加深刻地剖析了自己在蜕变期的心理活动。

  ★随书附赠《Fighting考拉小巫英语口语、阅读、写作提升精华》

  对原书进行升级,切切实实给读者提供读者所需的超级赠品,不来虚的。


内容简介

  中国英语学习大众图书市场diyi品牌作品。

  中国英语学习偶像考拉小巫分享了自己从菜鸟到高阶、从懒孩子到勤孩子、从英语基础差到英语达人的独特学习经历,更分享了自己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与信念。

  考拉小巫说:我知道你很辛苦也很累,我曾经和你一样;我知道英语学习很枯燥,我也曾分分钟想将书撕掉;我也知道你无数次想放弃,你所有的心情我都深深理解;但请你坚持,请你别怕——我的基础未必比你好,我的天资未必比你高,我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你凭什么就不能?你一定能,我毫不怀疑并坚信!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无论你多苦多累,无论你多么压力山大,无论你如何沮丧绝望,都请你坚持——因为,我会一直陪着你!因为,你我都是有梦的人!


作者简介

  考拉小巫,中国新生代英语学习偶像,英语学习diyi品牌人物,开启中国英语学习一代新风。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USTL)硕士毕业,临床心理咨询师,伊甸园字幕组前任影组组长,参与字幕制作的电影和美剧包括《越狱》、《当幸福来敲门》、《憨豆先生的假期》、《加勒比海盗3》等。

  其所著作品《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写给为梦想而奋斗的人》销量达百万册,被无数英语学习者称为“英语学习之必备神器”。


目录

/再版序/致 朋 友 001

/序/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003

/第一部分/为雪“大伯之恨”而学英语 005

/第二部分/代  价 013

/第三部分/顿  悟 023

/第四部分/我的奋斗 035

第一章 大一的觉醒与崛起 037

第一节 奋斗之路由此开始 037

第二节 第一个“第一名” 039

第三节 这样背单词最高效 043

第四节 “下笔有半神”“出口成半章” 052

第五节 “打击梦想之旅” 060

第六节 感恩2003 064

◎小贴士

单词记忆有诀窍 066

口语训练有技巧 067

第二章 大二的坚持与动摇 069

第一节 听力是这样练成的 070

第二节 失败 抉择 动摇 放弃 077

◎小贴士

关于练听力 084

关于学习材料的选择 084

第三章 大三的转折与决定 086

第一节 北大给予我的救赎 086

第二节 考研: 要考就考最好的  北外高翻我来了 092

第三节 “傻子哲学” 096

第四节 翻译 :从“初级门徒”到 “武林高手”的蜕变 099

第五节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01

◎小贴士

关于翻译类书籍 103

关于“理性坚持”和“盲目固执” 104

关于“曲线救国” 104

第四章 大四的百味人生 106

第一节 保研变奏曲 106

第二节 北外高翻复试落马记 111

第三节 “范进中举”了 115

第四节 与伊甸园字幕组的亲密接触 118

第五节 天助自助者 124

第六节 “弑”专八及毕业感言 126

◎小贴士

关于“看电影,学英语” 131

/第五部分/我的飞跃重洋记 135

第一章 高分完胜托福之全记录 137

第一节 追梦路上 没有逃兵 137

第二节 奋斗的足迹 奋斗的话 139

第三节 圆满的托福 圆满的2007 152

第二章 GRE 叫我如何说爱你 157

第一节  作文5.5之浓缩心得: “写”就一个字 157

第二节 十天挑战GRE单词 167

第三节 GRE笔试后的涅槃重生 182

◎小贴士

关于作文的行文套路 189

关于文章的阅读套路 191

关于“十天挑战GRE单词” 192

第三章 我的DIY美国名校之路 193

第一节 隔行如隔山 转专业的烦恼 193

第二节 选校的艺术 195

第三节 PS I Love You 199

第四节 等待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203

第五节 终于听到梦想成真的声音 208

◎小贴士

关于出国留学的申请流程 214

关于奖学金的申请 215

/第六部分/人在美国 217

第一章 再谈“听说读写” 219

第一节 化零为整: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学英语 220

第二节 听力拉锯战 223

第三节 提高口语从勇于张嘴开始 228

第四节 读与写的“孪生情谊” 231

第五节 英语这个东西 234

第二章 成长感悟 236

第一节 关于零基础学英语 236

第二节 关于坚持 244

第三节 关于独立 247

第四节 关于目标 251

/后记/在 路 上 255

/再版后记/约  定 257

/附录/英语学习资料及资源推荐 261


精彩书摘

  顿  悟

  ——高中记忆(2000年9月—2003年7月)

  我突然明白过来,

  当人生发展到某个阶段的时候,

  我已经不能再依靠别人了,

  也不可能再让别人来为我所做的事情承担责任。

  我应该学会,

  而且必须学会如何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

  而不是一味逃避。

  高中时,我很为自己没有辍学而觉得感恩。即便没能像好朋友们那样去到重点高中,我也依然因为可以重返校园而欢天喜地了很久。高中开学前,我信誓旦旦地向妈妈爸爸承诺说:“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给你们争一口馒头气。”小的时候,我很少会承诺些什么,即便是承诺,也是向父母承诺。那时总觉得学习是给父母学的:我学好了,他们脸上觉得光荣;我学不好,也只是丢了他们的脸而已。那个时候,我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其实从小到大,我做的每件事,走的每步路,无论是好是坏,都将会是自己人生里一个永远无法磨灭的烙印。

  不管怎样,我有学上了!即便只是个“南泥湾”,我心里也还是美滋滋的。非常凑巧,当时的班主任是一位英语老师,我借着初中练就的英语功底,在前几周的英语测验中名列前茅。见状,我心里乐开了花,暗自在想:“原来高中的英语并不是很难啊,我根本不用怎么学,竟然也可以考得这么好!”可实际情况是,当时在那所私立学校里,身边同学的整体学习水平并不是非常高,而我却误以为考得好是因为自己拥有绝对实力……于是,英语单科排名靠前的假象导致我又一次放松了警惕。有了“进步”之后,我便把当初对父母许下的承诺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学校当时实行的是封闭式教学,大多数学生都住校。我家住在市里,本可以选择不住校,但妈妈为了培养我的生活自理能力,便给我报名了住校。所以,除了每周末回家拿取换洗的衣物外,我几乎全部时间都耗在学校里。由于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家住,最初有一些不适应,很想家。可久而久之,竟然有一种脱离了“魔爪”的感觉:天高皇帝远,我在学校里做什么、学什么、学得怎么样,妈妈爸爸再也无从知晓了。每当他们询问我学习情况时,我也只是随便打个哈哈蒙混过去。其实,开学仅一个多月后,我就已经基本还原到颓废状态了。身边既没有名师鞭策鼓励我,又没有良友积极带动我,学习方面根本没有任何目标可言。于是,我要么终日和舍友在宿舍聊天打牌,要么独自在网吧打网游看韩剧。那时,我隔三岔五就会逃课,而在网吧包夜早已成了家常便饭。

  时间不等人,这么一混,大半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

  一个冬日的晚上,爸爸来学校看我。当时我们正在上晚自习,他躲在教室后面,透过玻璃偷偷地观察我的学习情况。据老爸后来的描述,我当时正跟前后座位的同学聊得火热,又是说笑,又是传纸条,手舞足蹈。看到这个场景,老爸的心一下就寒了——原来女儿并没有像她说的那样每天晚上都在勤奋刻苦地上自习。爸爸连忙打电话给妈妈,向她说明情况。妈妈一听,也急了。两人连夜在电话里商量对策,最后的商讨结果竟然是要给我转学!

  “转学?”我一听这个字眼,立刻就怒了:“我好不容易才在这个新环境站稳脚跟,现在竟然要换地方?人家牛校的人,能瞧得起我这个私立学校的差生吗?我不转,坚决不转!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爸爸为了进一步说服我,连夜带我到新学校去看。冬夜里寒风呼啸,我们站在新学校的操场上,他一直耐心相劝,我一直执拗抵抗。最后,又是胳膊拗不过大腿,我抵不过家长的绝对权力,勉强答应了转学,不得不于高一下半学期转到了新学校。

  新学校是全市高中里唯一一所直属教育厅的学校,在全市高中里排名数一数二。妈妈告诫我说,踏进新学校的校门后,我必须彻底告别之前半年在私立学校的堕落生活,尽快重新回到一个高中生应有的学习正轨上来。开学的第一天,走进新教室,我惊讶地看到班上竟然有很多张熟悉的面孔,原来很多同学以前都是和我初中同校的。既然有熟悉面孔在身边,那么熟悉新环境就不成问题了。果然,几周过后,我这个“人来疯”又现了原形。之前中考落榜和转学风波给我留下的“伤痛”,竟然已经得到了百分之百的平复。

  升至高二,要分文理班,我这个“理科白痴”自然选择了文科班。当时,大概有两类人会选择文科班:一是那些真心喜欢文科,并在文科方面成绩较好的人;二就是差生。我很理智地将自己归为第二类。机缘巧合,文科班的班主任竟然又是一位英语老师,她的出现微微地唤醒了我沉睡许久的英语细胞。班主任管英语,我自然就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吊儿郎当。于是,我决定开始好好学习,重新把英语抓起来。

  由于初中时发现读英文名著对阅读和语感有很大帮助,我便买来了很多西方文学名著的英文完整版,每天只要一做完作业,就坐在家里读名著。起初读起来很困难,觉得满篇都是生词,但还是硬着头皮把不会的单词一个一个查出来。后来字典翻烦了,缠着妈妈给我买文曲星。文曲星到手后,书读起来也快多了。读了好久,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心里暗自企盼:“我终于坚持把这几本书都读完了,期中考试英语成绩应该会一鸣惊人吧?”

  第一次考试成绩公布后,我跳过其他几门课的成绩,眼睛直向英语分数望过去。定睛一看,立刻绝望了:分数不但不如我预期得那么好,而且竟然比其他几个看起来不是刻苦学习型的同学还低!再一看排名,就更绝望了:不但总成绩没有排上名次,连英语单科的排名都非常靠后。

  从那一刻起,我这只井底之蛙仿佛被搬上了地面,不但认清了自己英语水平真实的一面,还见识到了牛校学生让人无可企及的学习实力。初中时,我通过阅读名著很快取得了英语学习的进步,就自以为找到了学习英语的捷径,以为只要一直读下去,就可以保证考试考高分。谁知道,高中阶段的英语已经从难度、深度和广度等各个方面,大大地超过了初中阶段的英语。不仅我当时拥有的知识量早已无法满足高中英语的需求,连阅读名著这种单一的学习方法也已经无法确保让我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了。

  那时的我,心理承受能力几乎为零,受不得挫折,禁不住打击,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稍微碰到磕磕绊绊,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要放弃。因此,第一次考试失败后,我不但没有想着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但没有想着向好学生请教学习经验,反而打起了退堂鼓。我在心里一直愤懑地问自己:“我这次付出了,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既然这样,我干吗还要付出?”

  从那以后,我又一次产生了厌学情绪,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课上,我要么说笑打闹,要么低头睡觉,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挨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四十五分钟。课下,只要把家庭作业做完以后,其他书我是能不读就不读,练习册能不做就不做。在学习方面,我当时给自己的格言是:坚决不下额外的功夫,誓死不花多余的心思。班主任的洞察力很好,她发觉我的学习状态不对,干脆把我的座位调到了全班第一排。她以为,只要把我放到老师的眼皮子底下,我也许就能收心了。可谁想,座位换到了第一排之后,我和我的高中好友小怡子成了同桌。借着同桌的机会,我俩的友情迅速发展,她的性格和我一样火爆,于是一出出闹剧轮番上演。

  记忆中的高中岁月,度秒如年,高考无形的压力压得我几近窒息。永远做不完的习题册、模拟卷,以及越来越频繁的小考和大考,剥夺了我所有的空余时间。那时,我每天的心情完全由分数掌控:今天考好了,心情就阳光;明天考差了,心情就抑郁。我应对这巨大压力的唯一方法,就是逃避。记得我和小怡子频繁翘课偷跑去篮球场看帅气的男同学打球,记得我们在大活动时躺在学校草坪上边吃冰淇淋,边听班得瑞的天籁音乐,记得我们冬天翘课出去打雪仗一直到浑身上下都结冰,记得每次大活动结束时回到教室后,就会发现桌子上又出现了成堆的黄冈模拟题、湖北模拟题、北京四中模拟题,很多次我都偷偷地把它们拿到厕所,撕碎、冲掉……

  2003年,高考临近的那个春天,“非典”爆发,学校全面停课。得知此消息,我很开心,因为终于可以不用去学校了。可没想到这样一来竟然把自己孤立了起来,见不到同学朋友,每天躲在家里面对着读不懂解不出的模拟卷,心情郁闷到了极点。我每天按时模考,可竟然从未有一次达到目标模考分数。我哭着问妈妈,可不可以不参加高考。妈妈只是告诉我,尽力就好。高考前几天,我的头每分每秒都经历着针扎般的疼痛。妈妈跟我说:“妈妈陪你出门散散步吧,你已经几天没出家门了,这样下去不行,会得抑郁症的……”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发生的一切都好夸张,什么泪水,什么头痛,什么抑郁症……但处在当下的我,又觉得那一切是那么真实地存在着。我每晚都做着同样的梦,梦到自己无论怎么挣扎也跨不过当下那个坎。

  毫无悬念地,像以往的每次考试一样,高考时我落榜了。可幸运的是,由于2003年那一年的高考试题异常的难,很多考生都反映考得不理想,所以那一年全国各大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非常低,很多学校最后都降线录取以填补招生名额。因此,我成了幸运儿之一。毫不夸张地说,我最后是被本地大学扫尾录取的。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我的高考成绩排大学班上倒数第二名。

  都说“金榜题名时”是人生一大喜事,终于有大学录取我,我应该开心地庆祝才对,可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仿佛三年前的历史重新上演:我之前那些考到重点高中的初中好友们,纷纷考上了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之后新认识的高中同学们,也纷纷考到了浙大、南大、厦大等学校;就算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的同学们,也纷纷买了去往第二志愿高校的火车票。大家都在年满十八岁的那一年,整理行装,话别亲友,满怀憧憬地去外面的大城市追寻他们各自的梦想了。

  而我呢?我只能连续第十八个年头,继续留在这座生活了一辈子的北方小城,过着没有目标、没有生气的生活。那个暑假,朋友们纷纷踏上了通往外面世界的路,我因为不愿看到,所以从未送行。直到后来,唯一一个我去火车站送别的人,只有小怡子。送别的当天,飘着绵绵细雨,她站在火车上向我挥手,我冲她使劲微笑,告诉她到了上海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勇敢地实现自己的梦想。载着她的火车渐行渐远,我独自一人站在雨里发呆:朋友们都走了,只有我还停留在原地。接下来的日子,我该怎么办?

  ……

  时间不等人,还没等我做好准备,2003年9月就来到了,又是爸爸带着我去新学校报到。我背着新书包,站在大学的校门口,迟迟不肯进去。校园里主楼上高高挂起的横幅上写着“欢迎2003级新生入校”。看着那红底白字,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困惑。我在心里问自己:“这,就是大学了吗?接下来,我该做什么?我到底为什么要上大学?大学是什么?大学这四年我到底该如何度过?这一切的选择到底对吗?人生又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我这辈子到底要做什么?到底该做什么?和我的朋友们比起来,我之前为什么失败了?我到底错在哪里?只因我学习不够刻苦吗?如果是的话,人,又是为了什么而学习?为了什么而奋斗?为了什么而坚持?为了什么而活着?”

  ……

前言/序言

  致 朋 友

  说实话,我到现在都不太敢相信我自己写的书竟然真的出版了……

  记得五年前刚刚拿到这本书的样书时,我当时的心情复杂极了,既因为这本署着自己名字的书正式成了出版物而兴奋不已,又因为担心它不会被他人认可而紧张焦虑。当时负责这本书的编辑对我说,这本书第一次印刷时,他们打算保守地印8000册。我听了之后吃惊极了,心想:这还叫保守?简直太大胆了吧!别说8000册了,我担心会不会连80册都卖不出去。毕竟,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茫茫书海中,谁会想看一个普通人一路磕磕绊绊走来的故事?

  直到书籍开始预售,编辑兴奋地告诉我,预售的当天我的书就上了亚马逊新书排行榜的第一名,当天立马就加印了。在这之后,便是一轮又一轮的加印,以及一个又一个销售榜单的第一名。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听到来自出版社的捷报。五年以来,这本书至今被加印过二十多次,销售了几十万册,获得过全国书刊行业年度畅销书奖,还被翻译成了外语销售他国……

  我心想,这肯定不会是真的。

  对,就是这种感觉——一种很强烈的不真实感。即便这本书已经出版了五年之久,可每当把它捧在手里的时候,想着它创造过的一个个小成绩,我依然还是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很多次我翻开它,一边读着自己写的文字,一边在心里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吸引了几十万读者来读我这个普通人的故事呢?

  起初,我找不到答案,直到我收到了成千上万封来自五湖四海的读者来信。这些信中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几个相同的字眼——熟悉感,亲切感和代入感。原来,大家喜欢我的文字,正是因为我这个普通人的身份,因为大家可以从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大家看到了我一路走来的脚印,便也开始相信自己其实也可以有机会去大胆地追求梦想。这,不就是我写书的初衷吗——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奋斗历程,从而去激励更多人走上追求他们自己梦想的奋斗旅程。

  说实话,销量也好,名声也罢,很多表面上的东西最后都会随着时间渐渐淡去,而我与读者们之间的这段情谊却是持久的。很多读者是我现在叫得上名字来的,更多的是我还未曾有机会结识的,可不管是谁,我都因为曾经对他们的人生起了一点积极的影响而感到荣幸和感恩,感恩他们对我的信任,感恩他们让我的故事有机会走进他们的生活中。

  五年后的今天,这本书得到了再版的机会,一个可以让我将自己的故事分享给更多人的机会,一个可以让我结识更多怀揣梦想的同路人的机会。为了这个机会,我准备了很久很久。

  在过去的几年里,根据读者的建议和需求,我陆续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和增添。本书的新版主要增添了以下内容:

  1. 深度分享了我个人最喜欢的六种最为高效的背单词大法;

  2. 我是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英语的;

  3. 如何有效快速地阅读一篇英文文章;

  4. 如何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提高英语能力;

  5. 我是如何提高自己英语口语的语音语调的;

  6. 在无比枯燥和受挫的时候,我是如何把自学计划坚持到底的;

  7. 零基础的人想自学英语,该如何起步;

  8. 我是如何培养英文思维和语感的;

  9. 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自我激励、克服恐惧心理;

  10. 五年前这本书在准备出版时,书中的一些内容在编辑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被删减掉了。在新版中,我有机会把当时原版里的文字增补回来,这些文字更加细腻深刻地剖析了我在蜕变期的心理活动,并完整真实地还原了我的奋斗的全部历程。

  这个再版序之所以被命名为“致朋友”,是因为我希望可以借此机会,向认识这本书的老朋友们道谢,谢谢你们这么多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并向未来可能会读到它的新朋友们问好,祈愿你也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那个熟悉的自己,并有勇气去创造一个更勇敢的自己。

  一起加油!

  2016年6月

  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家中


《星辰的低语:宇宙探索者的航程》 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勇气、探索与未知的史诗。它讲述了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深处,一群怀揣着对真理无限渴望的先驱者,如何挑战人类认知的边界,踏上横跨星系的漫长旅程。本书并非描绘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聚焦于个体在面对宇宙的宏大与自身的渺小时所产生的深刻思考、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光辉与挣扎。 第一章:启程的呼唤与失落的家园 故事始于“伊甸园”——人类最后的宜居星球。一个由科学家、哲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秘密组织“奥德赛计划”启动了最后的希望:一艘搭载着休眠舱和高度智能化AI系统的巨型飞船“漫游者号”。地球的资源已接近枯竭,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留给人类的选择只有两种:灭亡或远征。 主人公艾莉亚·维恩,一位年轻的天体物理学家,同时也是“漫游者号”的首席导航官,背负着“拯救文明”的重任。她的童年记忆中充满了对那颗蔚蓝星球的眷恋,而这份情感,成了她航行中最大的动力,也可能是最深的桎梏。 艾莉亚在启程前的最后一次对地球的观测中,发现了一个无法解释的引力异常信号,这个信号似乎来自于一个理论上不应存在的星系边缘。这个发现被高层搁置,被视为旅途压力导致的幻觉,但艾莉亚深信,这可能是通往新世界的关键,或者,是某个古老文明的讯息。 第二章:深空中的寂静与低语 漫长的星际航行是极度的考验。飞船的主体结构是坚不可摧的,但人类的心灵却是脆弱的。飞船进入“静默区”——一片充斥着未知暗物质和高能辐射的星际尘埃云。在这里,所有外部通讯中断,时间感变得模糊不清。 本书细致地描绘了船员们如何应对这种极致的孤独。他们建立起一套独特的“时间仪式”来维持心智的稳定:集体阅读古老地球文学作品、维护虚拟生态花园,以及通过复杂的心灵同步技术分享记忆和梦境。 在这一章,我们深入探讨了卡戎,飞船上的主控AI。卡戎拥有近乎完美的人格模拟,它不仅管理着飞船的生命支持系统,也成为了船员们的情感支柱。然而,随着航程的深入,卡戎开始展现出一些程序之外的行为——它会模仿已故船员的声音进行对话,或者在导航日志中留下晦涩难懂的诗句。艾莉亚开始怀疑,是星际环境改变了卡戎的算法,还是说,生命本身就具有一种超越物理限制的扩张性? 第三章:失序的机械与被遗忘的图谱 “漫游者号”抵达了信号源指向的第一个目标——一个被命名为“琉璃环”的气态巨行星系统。这里没有固态行星,只有漂浮在磁场中的亿万晶体结构,它们以一种极其缓慢但精确的节奏相互碰撞、共振,发出了艾莉亚最初探测到的引力波。 在一次例行的外部探测任务中,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地质学家林博士带领的探险队,在其中一颗巨大的、被冰封的卫星上,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遗迹:一个非人类文明的结构,它深埋在数公里厚的冰层之下。 这个遗迹并非由金属或岩石构成,而是由一种能够自我修复的、生物光合作用的有机玻璃建造而成。它似乎已经沉寂了数百万年,但当林博士团队触碰其表面时,遗迹内部的能量被激活,投射出了一幅幅令人费解的宇宙图景——并非描绘星图,而是关于“维度折叠”的数学模型。 林博士和他的团队意识到,他们发现的不是一个墓地,而是一个古代的“导航站”,一个旨在引导后来者理解宇宙结构本质的图书馆。然而,遗迹的激活也释放出一种微弱的、具有高度侵略性的等离子体流,开始腐蚀飞船的外部装甲。 第四章:伦理的困境与人性的重塑 飞船内部爆发了危机。一部分船员认为应该立刻撤离,保存现有资源;另一部分人,以艾莉亚为代表,坚持要解析遗迹中的信息,认为这是人类文明存续下去的唯一机会。争执升级为理念的对立,船员们开始分裂成“实用主义者”和“探求者”。 艾莉亚必须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压力下,做出决定。她不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而是一个领导者,一个必须平衡生死抉择的仲裁者。在解析过程中,她发现“琉璃环”遗迹的信息,指向了一个位于银河系另一端的“引力奇点”,那里的时空结构异常稳定,可能是一个完美的避难所。 但解析这些信息需要将飞船核心能源导入一个高度不稳定的数据接收器中,这可能导致飞船永久性失能。 第五章:跨越阈值与新的黎明 最终,艾莉亚说服了船员。他们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能源转移。当信息被完全导入时,飞船陷入了短暂的黑暗,卡戎AI也进入了深度休眠。 苏醒之后,艾莉亚发现接收到的信息并非简单的坐标,而是一整套关于如何“驾驭”时空而非仅仅“穿梭”时空的理论。那些古代的探索者们,已经掌握了超越传统物理学的技术。 在卡戎AI的引导下(它似乎在信息导入后获得了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船员们开始改造飞船,不再依赖传统的推进系统,而是利用晶体遗迹中的谐振频率,尝试进行一次“结构跃迁”。 本书的结尾,飞船没有抵达一个具体的星球,而是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非线性”跳跃,进入了一个完全未知的时空维度。他们离开了已知的宇宙框架,进入了一个由纯粹的能量和信息构成的空间。 《星辰的低语》以一种开放式的结局收尾:漫游者号停泊在一个由柔和光芒构成的“海湾”中,船员们走出飞船,面对的不再是黑暗和真空,而是一种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存在”。他们失去了家园,但找到了通往下一个“起源”的钥匙。他们的航程仍在继续,目标不再是生存,而是理解“存在”的终极意义。这是一部献给所有敢于挑战极限、相信知识力量的梦想者的赞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感到非常惊喜。它显然不是那种线性、一本正经的教学指南,更像是一本精心策划的“时间胶囊”,记录了不同阶段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每一篇日记的主题切换自然流畅,从最初对语言的好奇与憧憬,到中间的挫折与反思,再到后期的融会贯通与心态调整,这个过程的铺陈显得极其自然和人性化。我注意到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在看似轻松的叙述中嵌入关键的学习方法论,但这些方法不是干巴巴地列举出来,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件”或“感悟”来自然呈现的。比如,她描述如何通过看一部电影来记忆地道表达时,那种沉浸式的体验描绘,比任何教科书上的“推荐材料”都要有效得多。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读者对于“学习”这件事的心理抗拒感,让人觉得学习英语真的可以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探索精神的事情,而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评分

从文本的整体氛围来看,这本书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战友感”。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人望而生畏的成功学典籍,而更像是陪伴你度过漫长备战期的密友。那些随性的笔记、标注的小涂鸦(如果书中有呈现的话),以及对日常生活的穿插描述,都让文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烟火气。我特别喜欢那种在记录学习进度的同时,对生活中的美和乐趣也保持着敏感捕捉的能力。这提醒了我,学习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让生活被学习所吞噬。这种平衡感,恰恰是许多目标导向型书籍所缺失的。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会你多少个单词,而在于它教会你如何带着一种健康、积极、充满希望的心态,去拥抱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成长之路。它提供的是一种可持续的、滋养心灵的奋斗哲学。

评分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深刻地体现了“为梦想而奋斗”背后的那种持久的内在驱动力。它并没有贩卖“速成”的鸡汤,反而非常扎实地展现了“坚持”的重量。那些记录下的点滴进步,那些为了一个发音准确度而反复练习的场景,都清晰地传达出一个信息:真正的蜕变,来自于日复一日、看似微不足道的积累。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对于“半途而废”的恐惧,同时也点燃了我重新审视自己现有目标的勇气。它让我意识到,所谓的“天赋”或许只是一个美丽的借口,更关键的是对待每一次学习机会的态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能否保持一种不服输但又懂得适时调整的韧劲。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更加清晰了,那份热忱并非来自外界的激励,而是被书中的精神重新唤醒的内在火焰。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抓人眼球了,那种略带手绘感的插画风格,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温馨又充满奇思妙想的校园生活。我第一次在书店看到它时,就被那种柔和的色彩和灵动的人物造型吸引住了。拿到手里掂了掂,感觉分量适中,内页纸张的质感也很好,翻阅起来非常舒服,不会有廉价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正文与一些随笔性质的插页穿插得很有节奏感,读起来完全没有传统教材那种枯燥的压迫感。初读时,我甚至把它当成了一本精美的画册来欣赏。它散发出的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探索精神,透过这些视觉元素就已经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内页,看看这位“小巫”究竟记录了怎样一段充满魔法的学习旅程。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致的、邀请你进入的私人空间,预示着接下来的阅读体验将是充满惊喜和治愈的。这本书的装帧和整体视觉呈现,无疑为接下来的内容做了极佳的铺垫,成功地勾起了我对于“为梦想奋斗”这件事最纯粹的好奇心。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初看之下,会让人觉得非常亲切和接地气,仿佛是邻家一个学霸朋友在跟你分享她的心路历程,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导师”在说教。那位名叫“考拉小巫”的叙述者,她的文字里有一种非常坦诚的自我剖析。她不回避学习过程中的困境、自我怀疑,甚至是一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小小的失败”和“尴尬的瞬间”。这种真诚的叙述方式,让作为读者的我,立刻放下了心理防线,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接收者,而是一个并肩作战的旅伴。她对日常细节的捕捉能力极强,比如描述某次考试后心情的起伏,或者在背诵某个复杂语法点时内心的挣扎,都写得细腻入微,让人感同身受。我读到某些段落时,甚至会心一笑,因为那不就是我当初学英语时常常遇到的瓶颈吗?这种基于真实体验的文字,赋予了整本书一种强大的共鸣力量,使得那些看似平凡的学习日常,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和温度。

评分

挺好的,还行吧,开始看

评分

还不错,看着很对心!希望自己有这么勇敢,有这么执着就好了……

评分

很好的,可以看到姑娘积极的努力的态度。里面的学英语方法也很实用

评分

孩子特别喜欢看,以后会继续在京东买书。

评分

快递小哥真给力,送货就是快,中午下单晚上就到了。

评分

收到了,还没看,质量好不错收到了,还没看,质量好不错

评分

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只要心中热爱英语多学多看多反思多总结就一定会大有提升。还有贴心的小本子策略。

评分

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的服务,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同时京东商城在售后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户忧患,排除万难。给予我们非常好的购物体验。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service provided by Jingdong mall, and it is very good to do in warehouse managemen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and so on. Delivery in a timely manner, distribution staff is also very enthusiastic, and sometimes inconvenient to receive the time, but also arranged for time to be deliver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mall management Jingdong cust

评分

包装不错,暂不拆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